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生产过程改进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808第一章生产准备 3187861.1生产计划与任务分配 3277281.1.1计划编制 358801.1.2任务分配 4281211.2生产资源准备 4289571.2.1人力资源准备 4272131.2.2设备资源准备 4260421.2.3原材料及辅料准备 4119421.3工艺流程制定 445311.3.1工艺流程设计 483951.3.2工艺流程优化 513753第二章设备与工具管理 5121582.1设备选型与维护 5232862.1.1设备选型原则 517702.1.2设备选型流程 5199432.1.3设备维护 5221642.2工具管理与使用 6105162.2.1工具分类 670832.2.2工具管理 6139682.2.3工具使用 6151232.3设备故障处理 6262092.3.1故障分类 6206442.3.2故障处理流程 618752第三章质量控制 713893.1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7149353.1.1质量标准 733213.1.2检测方法 7306903.2过程质量监控 7107353.2.1监控对象 7107153.2.2监控方法 7236873.3不合格品处理 838773.3.1不合格品界定 8126983.3.2处理方法 832663.3.3处理流程 88034第四章物料管理 8307564.1物料采购与存储 813264.1.1采购计划 9318924.1.2供应商选择 9198424.1.3采购过程控制 9156854.1.4物料存储 9282954.2物料配送与使用 983364.2.1物料配送 988894.2.2物料使用 9221134.3物料库存控制 9174524.3.1库存管理 10314724.3.2库存控制方法 10181524.3.3库存分析与改进 1038第五章生产过程控制 10294785.1生产进度管理 1070225.1.1目的与意义 10180355.1.2生产进度管理内容 1088905.1.3生产进度管理方法 11233105.2生产效率提升 11233025.2.1目的与意义 11284025.2.2生产效率提升内容 1129775.2.3生产效率提升方法 11123945.3生产调度与协调 1212785.3.1目的与意义 12256425.3.2生产调度与协调内容 12324815.3.3生产调度与协调方法 1222842第六章安全生产 1243886.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23156.1.1目的与意义 12254446.1.2制定原则 13306696.1.3主要内容 13213356.2安全教育与培训 13230666.2.1目的与意义 1337416.2.2培训内容 1361056.2.3培训方式 13174806.2.4培训频次 14289946.3处理与预防 14295516.3.1分类与处理 14127476.3.2预防措施 1418306第七章环境保护与能源管理 14301197.1环境保护措施 14144107.1.1污染防治 14308127.1.2节能减排 1447767.1.3环保意识培养 1474047.2能源消耗控制 15308717.2.1能源消耗监测 1593177.2.2能源消耗优化 1566547.2.3能源消耗考核 15281177.3环保设施维护 15136547.3.1设备维护 15130447.3.2环保设施升级改造 1597717.3.3环保设施管理 153839第八章产品包装与物流 15145978.1产品包装设计 16188478.1.1设计原则 16305268.1.2设计流程 16281118.2物流配送管理 16293808.2.1物流配送流程 16135928.2.2物流配送优化 1663828.3物流成本控制 17209048.3.1成本构成 1732568.3.2成本控制措施 1713826第九章成本控制与优化 17194949.1成本分析与控制 17121299.1.1成本分析方法 17168139.1.2成本控制措施 1740999.2生产成本优化 18106899.2.1生产成本优化方法 18207269.2.2生产成本优化策略 18138239.3成本核算与监控 1838679.3.1成本核算 18252349.3.2成本监控 189597第十章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82245810.1生产过程改进方法 193051610.1.1方法论概述 191655110.1.2理论依据 191980410.1.3实施步骤 19256010.1.4具体方法 19460210.2创新与研发 191991810.2.1创新的重要性 191401010.2.2创新类型 19810710.2.3研发管理 202020410.3持续改进机制建立与运行 201724110.3.1持续改进机制概述 202411510.3.2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202693210.3.3运行持续改进机制 20第一章生产准备1.1生产计划与任务分配1.1.1计划编制生产计划是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性文件,应依据市场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及现有资源状况进行编制。生产计划应包括产品品种、数量、质量、交货期等关键要素,以保证生产活动有序进行。1.1.2任务分配根据生产计划,生产管理部门应合理分配生产任务,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生产职责。任务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生产任务与生产计划相匹配,满足市场需求;(2)充分发挥各岗位优势,提高生产效率;(3)关注生产安全,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1.2生产资源准备1.2.1人力资源准备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包括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人力资源准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生产岗位人员数量充足,满足生产需求;(2)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升生产效率;(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2.2设备资源准备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对生产设备进行排查、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设备资源准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设备数量充足,满足生产需求;(2)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3)加强设备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2.3原材料及辅料准备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提前采购、储备原材料及辅料,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资需求。原材料及辅料准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物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2)合理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3)加强物资管理,预防浪费现象。1.3工艺流程制定1.3.1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指导文件,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设备条件进行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顺畅性;(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关注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合格率。1.3.2工艺流程优化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流程进行不断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工艺流程优化应考虑以下因素:(1)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提高设备功能;(2)人员技能提升,提高生产效率;(3)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第二章设备与工具管理2.1设备选型与维护2.1.1设备选型原则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生产需求:根据生产任务、工艺流程及产品特性,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规格。(2)高效稳定:选择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稳定运行功能的设备。(3)安全环保:设备应满足国家及行业的安全、环保标准。(4)节能降耗:优先选择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的设备。(5)易于操作与维护:设备应具备直观的操作界面,便于操作和维护。2.1.2设备选型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生产任务、工艺流程及产品特性,确定设备需求。(2)市场调研:收集相关设备信息,对比分析各设备的功能、价格、售后服务等。(3)技术评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选型方案进行评审。(4)采购决策:根据技术评审结果,选择最优设备。2.1.3设备维护(1)日常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2)定期检修: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及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设备检修。(3)故障排除:发觉设备故障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2工具管理与使用2.2.1工具分类工具分为以下几类:(1)通用工具:适用于多种生产任务的工具。(2)专用工具:仅适用于特定生产任务的工具。(3)消耗性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的工具。(4)非消耗性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耗的工具。2.2.2工具管理(1)工具采购: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采购各类工具。(2)工具领用:建立工具领用制度,保证工具的合理使用。(3)工具维护:对工具进行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等。(4)工具报废:对不能修复或无法继续使用的工具进行报废处理。2.2.3工具使用(1)正确使用:根据工具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工具。(2)安全使用:保证工具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3)节约使用:合理使用工具,减少工具消耗。2.3设备故障处理2.3.1故障分类设备故障分为以下几类:(1)突发故障: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故障。(2)渐变故障:设备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无法正常工作。(3)人为故障: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及时导致的故障。2.3.2故障处理流程(1)故障报告:操作人员发觉设备故障时,及时向维修部门报告。(2)故障分析: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3)故障处理: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故障反馈:维修完成后,向操作人员反馈故障处理情况。(5)故障总结:对故障原因进行总结,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第三章质量控制3.1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3.1.1质量标准为保证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企业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应参照国家、行业及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并结合产品特性进行细化。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质量标准: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频率等进行规定。(2)过程质量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参数进行规定,保证生产过程稳定。(3)成品质量标准:对成品的外观、功能、可靠性等指标进行规定。3.1.2检测方法为验证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企业应采用以下检测方法:(1)进货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2)过程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检验,保证过程质量符合标准。(3)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保证成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4)抽检:对生产批次中的部分产品进行检验,以评估整体产品质量水平。3.2过程质量监控3.2.1监控对象过程质量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对象:(1)关键工序: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进行监控。(2)关键参数: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参数稳定。(3)设备状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人员操作: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保证操作规范。3.2.2监控方法过程质量监控采用以下方法:(1)实时监控: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2)定期检查:对关键工序、设备状态、人员操作等进行定期检查。(3)数据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发觉潜在问题。(4)反馈改进:针对发觉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3.3不合格品处理3.3.1不合格品界定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合格品可分为以下几类:(1)轻微不合格品: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的不合格品。(2)严重不合格品: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不合格品。(3)致命不合格品:可能导致产品无法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合格品。3.3.2处理方法对于不合格品,企业应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轻微不合格品:进行修复或调整,使其符合质量标准。(2)严重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重新生产,保证产品质量。(3)致命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避免流入市场。3.3.3处理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如下:(1)发觉不合格品:操作人员或质量检测人员发觉不合格品后,及时上报。(2)判定不合格品等级:质量管理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等级判定。(3)制定处理方案:根据不合格品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4)执行处理措施:对不合格品进行修复、返工或报废处理。(5)记录处理结果: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便于追溯和持续改进。第四章物料管理4.1物料采购与存储物料采购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环节。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企业需建立严格的物料采购制度。4.1.1采购计划企业应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量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数量、采购时间等内容。4.1.2供应商选择企业应通过市场调查、供应商评估等方式,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同时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物料供应的稳定性。4.1.3采购过程控制采购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对采购订单的管理,保证订单准确无误。同时要关注供应商的交货进度,保证物料按时到货。4.1.4物料存储物料存储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仓库,对物料进行分类、分区存放。仓库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点:(1)物料入库验收:对到货物料进行数量、质量、规格等方面的验收,保证物料符合要求。(2)物料存放:按照物料特性进行合理存放,避免因存放不当导致的物料损坏。(3)物料保管:定期检查物料库存情况,防止物料过期、变质、损坏。(4)物料出库:根据生产需求,及时、准确地将物料发放给生产部门。4.2物料配送与使用物料配送与使用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4.2.1物料配送企业应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制定物料配送计划。物料配送过程中,要保证物料安全、快速、准确送达生产现场。4.2.2物料使用生产部门应根据物料使用标准,合理使用物料。以下几点需注意:(1)物料领取: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领取相应数量的物料。(2)物料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物料,避免浪费。(3)物料回收:生产结束后,及时回收剩余物料,避免库存积压。4.3物料库存控制物料库存控制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4.3.1库存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点:(1)库存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保证库存数据准确。(2)库存预警:设置库存预警机制,当库存达到上限或下限时,及时调整采购计划。(3)库存优化: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4.3.2库存控制方法企业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库存控制:(1)经济订货批量(EOQ):根据物料需求、采购成本、库存成本等因素,确定经济订货批量。(2)物料需求计划(MRP):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量和库存情况,制定物料需求计划。(3)库存周转率:通过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4.3.3库存分析与改进企业应定期对库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优化采购策略:根据库存分析结果,调整采购计划,降低库存成本。(2)提高物料利用率:通过提高物料利用率,减少库存积压。(3)加强库存管理:加强库存管理,提高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为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第五章生产过程控制5.1生产进度管理5.1.1目的与意义生产进度管理是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实施、产品按时交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生产进度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5.1.2生产进度管理内容生产进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生产周期、生产数量等。(2)生产进度跟踪: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掌握生产进度,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3)生产进度调整: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进度不受影响。(4)生产进度汇报: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生产进度,便于领导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做出决策。5.1.3生产进度管理方法生产进度管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甘特图:通过甘特图可以直观地展示生产任务的进度,便于发觉问题和调整生产计划。(2)生产线平衡:通过对生产线的平衡分析,找出瓶颈环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生产进度看板:设立生产进度看板,实时更新生产进度信息,便于员工了解生产情况。5.2生产效率提升5.2.1目的与意义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5.2.2生产效率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优化:通过设备升级、改造,提高设备功能,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2)工艺改进:优化生产工艺,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3)员工培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熟练度,减少操作失误。(4)生产现场管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生产现场整洁度、安全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5.2.3生产效率提升方法生产效率提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5S管理:通过5S管理,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水平,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2)TPM管理:通过TPM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3)精益生产:运用精益生产理念,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5.3生产调度与协调5.3.1目的与意义生产调度与协调是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生产调度与协调,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5.3.2生产调度与协调内容生产调度与协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任务分配: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分配生产任务,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2)物料供应协调:保证生产所需的物料按时供应,避免生产线停工待料。(3)生产进度协调:协调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进度,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4)设备维修协调:合理安排设备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进度造成影响。5.3.3生产调度与协调方法生产调度与协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生产调度会: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了解生产进度,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2)生产协调员:设立生产协调员,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协调工作,保证生产顺利进行。(3)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生产进度、物料供应等信息,提高生产调度与协调效率。第六章安全生产6.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6.1.1目的与意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和减少生产的发生。6.1.2制定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2)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3)注重细节,明确责任;(4)持续改进,不断完善。6.1.3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安全生产应急预案;(5)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6.2安全教育与培训6.2.1目的与意义安全教育与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防范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安全教育与培训,使员工了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6.2.2培训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安全操作规程;(4)安全生产案例分析;(5)自救互救与紧急疏散。6.2.3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2)现场指导;(3)网络教育;(4)实际操作演练。6.2.4培训频次(1)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2)在岗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培训;(3)特殊岗位员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培训。6.3处理与预防6.3.1分类与处理(1)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别重大;(2)根据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停工整改、追究责任等;(3)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安全生产制度的严肃性。6.3.2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生产安全;(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5)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七章环境保护与能源管理7.1环境保护措施7.1.1污染防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必须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处理,保证排放达标。(2)加强生产设备的密闭、净化和回收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3)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产生。7.1.2节能减排(1)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推广使用节能型设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3)加强能源管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利用。7.1.3环保意识培养(1)加强员工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2)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3)建立环保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保工作。7.2能源消耗控制7.2.1能源消耗监测(1)建立能源消耗监测体系,定期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2)采用先进的能源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3)对能源消耗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能源使用安全。7.2.2能源消耗优化(1)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配置能源资源。(2)优化能源使用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定期对能源消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7.2.3能源消耗考核(1)制定能源消耗考核指标,对各部门能源消耗进行考核。(2)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定期公布,提高能源消耗透明度。(3)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能源消耗改进措施。7.3环保设施维护7.3.1设备维护(1)制定环保设施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隐患及时整改。(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使用寿命。7.3.2环保设施升级改造(1)根据生产需求,对环保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环保设施处理能力。(3)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监测,保证设施运行效果。7.3.3环保设施管理(1)建立健全环保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2)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施安全运行。(3)加强环保设施维护人员培训,提高维护水平。第八章产品包装与物流8.1产品包装设计8.1.1设计原则产品包装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性原则: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保持产品品质。(2)美观性原则:设计应简洁、大方,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审美。(3)实用性原则:包装设计应易于操作,便于运输、存储和销售。(4)环保性原则: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8.1.2设计流程产品包装设计流程如下:(1)需求分析:了解产品特性、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包装情况等。(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初步包装设计方案。(3)评审与修改: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4)样品制作:制作样品,验证包装设计方案的可行性。(5)批量生产:根据样品,进行批量生产。8.2物流配送管理8.2.1物流配送流程物流配送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订单处理:接收订单,确认订单信息,制定配送计划。(2)仓储管理:保证仓库内物品整齐、有序,便于查找和搬运。(3)货物打包:根据订单需求,对货物进行打包,保证货物安全。(4)运输管理: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保证货物按时送达。(5)配送服务: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提供优质售后服务。8.2.2物流配送优化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配送的实时监控和调度。(2)合理规划配送路线:根据客户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配送路线。(3)提高装载效率:优化货物装载方式,提高车辆装载率。(4)优化配送时间:合理安排配送时间,避免高峰期拥堵。8.3物流成本控制8.3.1成本构成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运输成本:包括运输费用、燃油费、路桥费等。(2)仓储成本:包括仓库租赁费、仓储设备折旧、人工费等。(3)包装成本:包括包装材料费、人工费等。(4)配送成本:包括配送车辆折旧、燃油费、人工费等。8.3.2成本控制措施为降低物流成本,可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2)提高仓储效率:合理规划仓库布局,提高仓储效率。(3)降低包装成本:采用经济型包装材料,降低包装成本。(4)提高配送效率:优化配送流程,降低配送成本。(5)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实时监控物流成本。第九章成本控制与优化9.1成本分析与控制成本分析与控制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生产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9.1.1成本分析方法(1)成本分类: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2)成本结构分析: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3)成本变动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等。(4)成本效益分析:投入产出比、边际成本等。9.1.2成本控制措施(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2)实施成本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成本控制在预定范围内。(3)成本考核与奖惩:建立健全成本考核机制,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9.2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9.2.1生产成本优化方法(1)优化生产流程: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2)采购成本控制:合理选择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3)工艺改进:采用先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设备维护与管理:加强设备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9.2.2生产成本优化策略(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人员配置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能源等消耗。(3)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9.3成本核算与监控成本核算与监控是成本控制与优化的基础,对企业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9.3.1成本核算(1)成本核算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2)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3)成本核算内容: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9.3.2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审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民族大学《框架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学院《理论力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持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教育学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3.1耕海牧渔 教学设计
- 南昌职业大学《创业基础创新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第2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动力电池包pack控制计划
- 养老机构员工考核表
- 脏腑辨证与护理
- 外科洗手、消毒、铺巾讲座课件
- 《小型局域网构建》一体化课程标准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模板
- 单肺通气策略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RT Thread设备驱动开发指南
- 高一第二学期英语教学计划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