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乌梅30g、陈皮8g、薄荷8g、桑葚8g、山楂20g、甘草5g……这段时间,一服酸梅汤的中药饮方火出圈,成为风靡网络的“时尚养生方式”。可以现熬现喝,甚至还能根据个人体质调配药材,如此实惠、方便又好喝的中药茶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令广大网友感叹“原来打败奶茶店的居然是中药房”。在奶茶、汽水、咖啡等饮品研发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各种花式新品也令广大消费者应接不暇、褒贬不一。这种情况下,早就拥有极高国民度的酸梅汤又何以迅速“突出重围”、收获广泛好评?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大众心底对国内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可。从客观角度讲,相较于市面上许多商业化产品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及食品安全风险,中药饮方具备药理学原理,材料安全透明,让人喝着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从现实反馈看,许多人品尝中药版酸梅汤后纷纷表示其“风味独特”“价格美丽”“健康养生”,完全凭实力打败市面上各种甜腻饮品,更“点亮”了传统配方的“当代优势”。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服中药饮方之所以不必费心营销就能持续热卖,一定程度上还源于年轻群体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呼应和积极推广。如今,有更多年轻人愿意亲近中医药文化。面对底蕴深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他们更乐于主动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培养自身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向往和美好旨趣。无论是开方抓药还是记录感想,其实都是他们主动亲近、学习、理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其效果价值往往更胜于传统形式的科普与说教。在更大意义上讲,此次中药饮方的火热,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自身时代活力与价值的案例。这同样启发我们,要想更好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不妨让其更主动贴近当代人的工作生活,用中医药的文化魅力和真材实料吸引大众关注、感悟其中内涵。在这方面,已有不少中医借助网络,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网红”,以专业知识开展科普、讲述养生之道,收获各年龄群体的欢迎。中药版酸梅汤供不应求、掀起社交媒体热潮的事实更有力说明,这届年轻人有自己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宠成时代顶流”。相信在广大公众的普遍热情、包容与探索中,中医药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展现自身底蕴、凭实力“出圈”,激发更大的时代魅力与光彩。(摘编自陈之珙《年轻人中意中药饮方,优秀传统文化时尚不减》)材料二: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奖,令公众重新审视土生土长的中医药。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但这个礼物却是“免费”的。尽管青蒿素是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后注册批准的第一个新药,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为数不多的创新药,但由于历史原因,青蒿素的知识产权被跨国药企所占有。幸运的是,诺贝尔奖承认了屠呦呦的首创性,认为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三个第一”。40多年后,这项拯救上百万生命的成果,才被盖上了“中国印”。然而,中国创新的成果,不能总寄望由国际性的学术荣誉来认可;中国创新的资源,也不应常用“秘不示人”来保护。屠呦呦获诺奖,青蒿素进入大众视野,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以有效措施,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这一宝库?我们对中医药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还缺乏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手段。以“汉防己”为例,这种防己科植物分布于中国南部,它的提取物汉防己碱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埃博拉病毒候选药物。然而,这项成果并不姓“中”,是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中药提取物如此,中药复方境况也让人担心。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中医药竟成了国外企业的摇钱树。比如,不少国人去日本不仅抢购马桶盖,还会扫货汉方药。这就源于日本对《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等古籍中所载古汉方的开发。尽管屠呦呦称,阅读了2000多本中医古籍才找到青蒿素的提取办法,但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寻找创新药,这种“笨”办法仍不啻为一条捷径。西方传统筛选新药方法如同大海捞针,一些发达国家因而凭借技术优势,大力发掘世界各地的传统药物。如果我们捧着金饭碗,却既不愿花笨功夫,也缺乏新手段,拿不出几个像样的一类新药,还得花高价进口原研药,这实在让人汗颜。中医药属于国人的原创知识,可惜的是,因为保护不当,成了“无主公地”,被疯狂攫取无偿开发。另一方面,流传于民间的中医偏方、验方,受相关政策的制约,应用空间越来越小;一些验方秘不外传,也只能老死山林、悄然泯灭。中医药的开发利用,不只是加盖“防盗水印”,撑开法律“保护伞”,让中医药姓“中”,为人类健康造福,刻不容缓。(摘编自《如何为中医药盖上“中国印”》)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药版酸梅汤风行,不仅折射出当代人追求养生的理念,也展现出中医药文化的丰厚底蕴。B.与商业化产品含有添加剂不同,中药版酸梅汤用料上安全透明,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C.尽管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于传统中医药这一宝库的开发和保护任重而道远。D.科技助力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是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向。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药版酸梅汤的凭实力“出圈”,说明利用中医药饮方培养人们对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成为一种可能。B.中药版酸梅汤的热卖,说明中医药文化始终坚守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与当下的时代节奏和大众需求相契合。C.不少“洋中药”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药品管理法案方面存在着不小的漏洞。D.屠呦呦在阅读了两千多本中医古籍之后才找到青蒿素的提取办法,折射出我国在发掘新药品的技术方面存在不足。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大众心底对国内中医药传统文化关注与认可”观点的一项是()
A.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已经建成中医馆达四万余家。B.不少中国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它们不仅疯狂地扫货马桶盖、药妆等,还会扫货日本随处可见的汉方药。C.“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目前参观游客人数已超过50余万人。D.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其显著的临床疗效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体现。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屠呦呦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写道:“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的灵感与启示。”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谈谈屠呦呦的这段言论对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这一宝库有何启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熟藕汪曾祺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这家店卖种酒,叫佛手曲。一个很大的方玻璃缸,里面用几个佛手泡了白酒,颜色微黄,似乎从玻璃缸外就能闻到酒香。酱园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贵,有两个烧饼的钱就可以买一小堆,包在荷叶里。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直接就可以吃。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其实没有什么贵重的果子,不过就是甘蔗(去皮,切段)、荸荠(削去皮,用竹签串成串,泡在清水里),再就是百合、山药。周麻子的水果摊隔壁是杨家香店。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户人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这家卖的东西真杂。红蜡烛。一个师傅把烛芯在一口锅里一支一支“蘸”出来,一排一排在房椽子上风干。蜡烛有大有小,大的一对一斤,叫做“大八”。小的只有指头粗,叫做“小牙”。纸钱。一个师傅用木槌凿子在一沓染黄了的“毛长纸”上凿出一溜溜的铜钱窟窿,是烧给死人的。明矾。这地方吃河水,河水浑,要用矾澄清了;炸油条也短不了用矾。碱块。这地方洗大件的衣被都用碱,小件的才用肥皂。浆衣服用的浆面——芡实磨粉晒干。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有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账,没有别的事。他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他伸一个懒腰,走到门口闲着。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绒线店卖丝线、花边、绦子,还有一种扁窄上了浆的纱条,叫做“鳝鱼骨子”,是捆扎东西用的。绒线店卖这些东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台边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长了这些东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刘小红的父亲一天就是比这些道道,一面口中报出尺数:“一尺、二尺、三尺……”绒线店还带卖梳头油、刨花(抿头发用)、雪花膏。还有一种极细的铜丝,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丝”。刘小红每学期装饰教室扎纸花,都从家里带了一箍花丝去。刘老板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娇惯得不行,要什么给什么,给她的零花钱也很宽松。刘小红从小爱吃零食,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但是她最爱吃的是熟藕。正对刘家绒线店的是一个土地祠。土地祠厢房住着王老,卖熟藕。王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辈子卖熟藕。全城只有他一个人卖熟藕,谁想吃熟藕,都得来跟王老买。煮熟藕很费时间,一锅藕得用微火煮七八小时,这样才煮得透,吃起来满口藕香。王老夜里煮藕,白天卖,睡得很少。他的煮藕的锅灶就安在刘家绒线店门外右侧。小红很爱吃王老的熟藕,几乎每天上学都要买一节,一边走,一边吃。小红十一岁上得了一次伤寒,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街坊们都来看过她。她吃不下东西。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送来,她都摇头不吃。躺了二十多天,小脸都瘦长了,小红妈非常心疼。一天,她忽然叫:“妈!我饿了,想吃东西。”妈赶紧问:“想吃什么?给你下一碗饺子面?”小红摇头。“冲一碗焦屑?”小红摇头。“熬一碗稀粥,就麒麟菜?”小红摇头。“那你想吃什么?”“熟藕。”那还不好办!小红妈拿了一个大碗去找王老,王老说:“熟藕?吃得!她的病好了!”王老挑了两节煮得透透的粗藕给小红送去。小红几口就吃了一节,妈忙说:“慢点,慢点,不要吃得那么急!”小红吃了熟藕,躺下来,睡着了。出了一身透汗,觉得浑身轻松。小孩子复原得快,休息了一个星期,就蹦蹦跳跳去上学了,手里还是捧了一节熟藕。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小红二十了,出嫁了。婆家姓翟,也是开绒线店的。翟家绒线店开在北市口。北市口是个热闹地方,翟家生意很好。丈夫原是小红的小学同学,还做了两年同桌,对小红也很好。北市口离东街不远,小红隔几天就回娘家看看,帮王老拆洗拆洗衣裳。王老轻声问小红:“有了没有?”小红红着脸说:“有了。”“一定会是个白胖小子!”“托您的福。”王老死了。早上来买熟藕的人看看一锅煮熟藕,还是温热的,可是不见王老来做生意。推开门发现,王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断了气。小红正在坐月子,来不了。她叫丈夫到周家南货店买了一对“大八”,到杨家香店“请”了三炷香,叫他在王老灵前点一点,还叫他给王老磕三个头,算是替她磕的。王老死了,全城再没有第二个人卖熟藕。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但是她最爱吃的是熟藕”一句既衔接了上文内容,又引出了熟藕摊和王老。B.小说叙写刘小红生病时,“街坊们都来看她”,从街坊们对孩子的关系,透露出这里民风的淳朴和生活的祥和。C.尽管王老待刘小红亲如女儿,但刘小红婚后回娘家时王老对她的询问并不符合身份,这也让小红倍感尴尬。D.小说中王老和刘小红之间超越普通邻里的情谊,可以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血缘和地缘”的相关理论解读。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人物主要用侧面描写手法,以辛辣讽刺的笔调突出“白水窦章”的刁钻刻薄,与充满人情味的王老形成鲜明对比。B.小说以“熟藕”作为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了王老和刘小红之间的忘年交情谊,也寄寓了作者对真挚情感、美好人性的赞美。C.小说结构从容舒缓,看似随意实则精致。如小红丈夫置物祭奠的情节,就串联了前文所写的杨家香店、周家南货店等元素。D.本文与沈从文的《边城》都善于描写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把世俗、繁琐的生活诗意化,展现了温情、美好的民俗画卷。8.小说中的“熟藕”与刻画人物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9.汪曾祺曾说自己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分析本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病重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增亦人杰也哉!(节选自苏轼《范增论》有删改)材料二: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羽既矫A杀B卿子冠军C义帝D必不能堪E非F羽弑帝G则H帝杀羽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骸骨”是古代大臣请求辞职归家的婉词,与致仕、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义相近。B.“所立”是名词性短语,与“燕王吾所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所立”结构不同。C.“绝”指断绝,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的“绝”词义不同。D.“人杰”与现在所说的“人杰地灵”含义相同,材料二中具体是指张良、萧何、韩信。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采纳意见,他使用陈平之策致范增与项羽产生矛盾,范增大怒选择离开项羽,在路上病亡。B.苏轼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的计策没有必然的联系。C.文中提到范增曾与项羽共事,是平级关系,后来却成了君臣关系。苏轼从这个角度分析认为范增见识浅陋。D.材料二中刘邦认为相比于项羽,他虽然自身才能有限,但他善于重用人才,因此项羽最终被他取代。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2)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1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苏轼认为范增是人杰的三个依据。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①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②,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注]①中州:指中原。②蕞尔:微小貌。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与友人携手登楼远眺,吟诗赏月,皓月当空好不惬意。B.澄澈明月映照“满怀冰雪”之愁,无处排遣选择“鲸饮”。C.“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承上写景,启下叙事抒怀。D.“扶头”是写酒醉后昏昏沉沉,写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无奈。16.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均是辛弃疾的“英雄之词”,但抒情手法相异。请以“谁念英雄老矣”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句为例简要赏析。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体现了他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充满了对人民深刻的同情。(3)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执着追求美好理想,即使献出生命也不后悔的精神。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修辞上所讨论的有两方面,一是怎样使文章不坏,二是怎样使文章更加好。前者叫做消极的修辞,后者叫做积极的修辞。一切文章的毛病,除了文法上的缺点外,几乎都可用消极的修辞工夫来医治的。而积极修辞的目的在使文章或谈话更好,更合情境。同是一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门前有一条小河”,可以说做“门临小河”“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一条小河横在门前”。这许多说法里面,哪一种最好?应该取哪一种?这完全要看情境(全文的旨趣、上下文的关系等)如何,不能一概而论。积极修辞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则。一是调和。这是说要整齐、相应、谐和、自然。就句子讲,要上句与下句接合得毫不勉强。就全篇讲,要全体能统一,书信像个书信,论说文像个论说文。就用语讲,要与思想内容相应,如果是引用成语的,那成语须不晦僻,而且要摆在适当的位置。总之,文章、谈话是以读者、听者为对手的,从一字一句到一段一篇,随处都顾到,不使对手起不协调的感想。二是具体。这是说要把空漠难解的无形的事情用具体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应付事物有两种机关:一是五官,一是心意。五官的对象是事物的具体的部分,心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开发外包合同免责条款
- 医疗器械使用风险告知及免责合同
- 家具安装工合同协议书
- 物联网+智慧城市项目投资合同
- 无锡全日制劳动合同
- 药店装修施工合同
- 高新技术转让合作合同
- 电子商务平台入驻及推广服务合同
- 装修地暖施工合同
- 浙江工业大学《药用植物栽培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5 What day is it today?(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四年级下册
- 法院生活费申请书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 新版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话说节俭-(13张)ppt
- 日顺电子酒店智能房控管理系统说明书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版配套课件 02 急性发热
-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买东西的学问》第1课时课件
-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 CBT主要技术精品课件
- 常用液压元件型号对照表2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