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西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葡萄球菌、冠状病毒均能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感染,下列属于两者相同点的是()A.都有核糖体 B.都无细胞结构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酸【答案】D〖祥解〗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详析】A、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A错误;B、葡萄球菌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C、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葡萄球菌含有DNA和RNA、冠状病毒含有RNA,因此,葡萄球菌、冠状病毒均含有核酸,D正确。故选D。2.2023卡塔尔大奖赛上,来自桂林临桂的举重名将石智勇获男子73公斤级抓举冠军。抓举过程中,细胞内用于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物质是()A.脂肪 B.糖类 C.水 D.核酸【答案】B【详析】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氧化分解供能。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抓举过程中,细胞内用于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水与核酸不是能源物质,B符合题意。故选B。3.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活的结核杆菌进入肺泡即被其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由于该菌有大量脂质,可抵抗溶菌酶而在吞噬细胞内继续繁殖,使吞噬细胞遭受破坏,释放出的大量菌体在肺泡内引起炎症。以下有关该病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吞噬细胞均含有生物膜系统B.吞噬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C.结核杆菌的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原因是由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决定的D.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答案】D〖祥解〗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具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其与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详析】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B、吞噬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通过自身空间结构的改变运输物质,通道蛋白只是提供了物质运输的通道,运输过程中空间结构不变,二者作用机制不同,B错误;C、结核杆菌的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原因是由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C错误;D、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彻底水解后有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D正确。故选D。4.广西梧州六堡茶是我国著名黑茶,成品茶汤色澄明、清爽醇厚,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分解酵素等营养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茶叶中的维生素D属于脂质,用苏丹Ⅲ染液染色会变成橘黄色B.同一株茶树中,幼叶细胞比老叶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C.将六堡茶茶叶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D.茶树叶肉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答案】B【详析】A、茶叶中的维生素D属于脂质,苏丹Ⅲ染液用于检验脂肪,A错误;B、同一株茶树中,幼叶细胞代谢旺盛,比老叶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B正确;C、将六堡茶茶叶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C错误;D、茶树叶肉细胞中的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D错误。故选B。5.绿叶海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从享用完第一顿绿藻大餐起,这种软体动物体内便充满了叶绿体,从此便可终生禁食。如果长时间不见阳光,它会枯萎,由绿变棕、发黄,最后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绿叶海蜗牛的细胞质与细胞核进行信息交流可以通过核孔实现B.叶绿体进入绿叶海蜗牛的细胞内依据的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长期不见光时绿叶海蜗牛由绿变棕、发黄与叶绿素含量下降有关D.绿叶海蜗牛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光能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答案】B〖祥解〗真核细胞细胞核的核膜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详析】A、绿叶海蜗牛属于真核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大分子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可以通过核孔实现,A正确;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叶绿体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进入绿叶海蜗牛的细胞,B错误;C、长期不被光照时,叶绿素合成受阻,含量下降,绿叶海蜗牛由绿变棕、发黄,C正确;D、绿叶海蜗牛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和细胞呼吸产生ATP,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正确。故选B。6.下列生物实验探究与其运用的科学方法不相符的是()A.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B.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探究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D.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答案】A【详析】A、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拍摄的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照片不是物理模型,A错误;B、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探究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只观察了一部分的动植物就得出了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正确;D、不同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不同,密度不同,可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D正确。故选A。7.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必须通过①结构B.细胞膜表面存在糖蛋白和糖脂,称为糖被C.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④有关,膜的功能越复杂,④的种类和含量越多D.新冠病毒通过识别人细胞膜上的①侵入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代表的是多糖,②代表的是蛋白质,③代表的是磷脂双分子层,④代表的是蛋白质。【详析】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通过①结构,如高等植物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A错误;B、细胞膜表面存在糖蛋白和糖脂,细胞膜表面的多糖称为糖被,B错误;C、④为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膜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就越多,C正确;D、新冠病毒通过识别人细胞膜上的①侵入细胞,该过程存在信息交流但不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C。8.基于水稻叶肉细胞和唾液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细胞都含有中心体B.两种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呈溶胶状C.水分子更多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水稻叶肉细胞D.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有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该细胞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答案】A〖祥解〗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析】A、水稻是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不含中心体,A错误;B、二者的细胞质基质是溶胶状的液体,可以流动,B正确;C、水分子可以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出入细胞,主要以协助扩散进出细胞,C正确;D、水稻细胞中含有以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A。9.从红色苋菜根部取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将其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B.由于图甲中的O具有全透性,Q处充满了KNO3溶液C.图乙中曲线①可表示K+进入苋菜细胞的方式,曲线②可表示水进出苋菜细胞的方式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吸水能力逐渐减弱【答案】A〖祥解〗题图分析:图甲表示显微镜观察到质壁分离细胞图,其中O表示细胞壁,P表示原生质层,Q表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其中存在的是外界溶液;图乙①表示物质运输与氧气有关,说明是主动运输,②表示与氧气无关,可能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详析】A、甲图中的细胞有可能在进行质壁分离或者正在进行质壁分离复原或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甲图中,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或大于或等于细胞外溶液浓度,A错误;B、由于图甲中的O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Q处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充满了KNO3溶液,B正确;C、图乙中曲线①表示物质运输与氧气有关,说明是主动运输,因而可表示K+进入苋菜细胞的方式,曲线②表示的物质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因而可表示水进出苋菜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C正确;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逐渐进入细胞液中,因而细胞液的浓度下降,因此该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D正确。故选A。10.“蓝眼泪”是生存在海中夜光藻等微生物受到海浪拍击时,发出蓝色荧光,这一过程与ATP密切相关。以下关于ATP叙述正确的是()A.ATP是夜光藻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B.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C.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D.ATP在夜光藻体内含量很高,可持续供能【答案】A【详析】A、ATP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ATP是夜光藻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B、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内,B错误;C、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增加,ATP生成减少,C错误;D、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D错误。故选A。11.多酶片是一种可以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药物,下图是多酶片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酶片进入小肠后,胃蛋白酶的活性会增强B.胃蛋白酶能水解多种蛋白质,说明其不具有专一性C.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可能会被胰蛋白酶水解D.多酶片可以碾碎后服用,其功效与直接服用相同【答案】C〖祥解〗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析】A、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胃液的pH为0.9-1.5,小肠的pH为7.6,多酶片进入小肠后,由于作用环境改变,胃蛋白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A错误;B、胃蛋白酶能水解多种蛋白质,催化底物为一类蛋白质,能体现酶的专一性,B错误;C、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由于其本质也是蛋白质,且酶可能已经失活,可能会被胰蛋白酶水解,C正确;D、多酶片不可以碾碎后服用,碾碎会破坏肠溶衣的保护,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在胃液中会被胃蛋白酶催化水解,其酶的功效丧失,D错误。故选C。1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A.叶绿体通过内膜内折成嵴增大膜面积B.核仁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C.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真核细胞膜内的膜结构将细胞区室化,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答案】D〖祥解〗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等。核膜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上有许多核孔,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详析】A、线粒体通过内膜内折成嵴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大膜面积,A错误;B、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B错误;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但溶酶体含有的多种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C错误;D、真核细胞膜内的膜结构将细胞区室化,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故选D。13.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4种运输方式的实现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都是c方式D.影响a、b方式的因素分别是浓度差和转运蛋白数量【答案】B〖祥解〗分析图中a是自由扩散,b是协助扩散,c是主动运输,d是胞吐。【详析】A、a自由扩散方式没有体现细胞膜成分的移动,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A错误;B、图中a、b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图中c、d分别表示主动运输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B正确;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c主动运输,C错误;D、图a中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消耗能量,为自由扩散,运输的动力是物质的浓度差,与转运蛋白数量无关,图b中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且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说明是协助扩散,运输的动力也是浓度差,受转运蛋白数量的影响,D错误。故选B。14.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Ⅰ、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时间、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B.初始Ⅰ溶液浓度小于Ⅱ溶液,Ⅰ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C.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D.b点时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答案】B〖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中Ⅰ溶液内的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复原,说明开始时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且溶质能进入细胞;Ⅱ溶液内的细胞也发生了质壁分离,但需要将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才能复原,说明开始时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但溶质不能进入细胞;Ⅲ溶液中的细胞只发生了质壁分离,置于低渗溶液中也没有发生复原,说明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了。【详析】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等,萝卜条会失水或吸水,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A正确;B、曲线Ⅰ与Ⅱ最初重合,说明初始I溶液的浓度与Ⅱ溶液的浓度相同,I溶液中细胞还没有放回低渗溶液内即复原,说明溶质能进入细胞,但Ⅱ溶液中细胞需要放回低渗溶液内细胞才能复原,说明其溶质不能进入细胞,B错误;C、萝卜条体积减小是细胞失水所致,细胞失水过程中会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D、由图可知,至b点时,Ⅱ溶液的萝卜条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在b点时,ⅡⅠ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否则萝卜条会继续失水;Ⅲ溶液中的细胞放入浓度溶液中,萝卜条体积无变化,说明细胞因失水过多已死亡,D正确。故选B。15.我国科学家施一公等揭示了核孔复合体(NPC)的细胞质环结构,由多种核孔复合蛋白组成。核孔复合体(NPC)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黑藻细胞具有核膜与NPCB.核孔复合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DNA和RNA通过NPC运输至核外D.NPC组分合成与核糖体密切相关【答案】C〖祥解〗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的数目、分布和密度与细胞代谢活性有关,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旺盛的细胞核膜孔数目多,通过核孔的运输具有选择性,核孔在调节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中有一定的作用。【详析】A、黑藻细胞是真核细胞,具有核膜与NPC,A正确;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C、DNA是在细胞核中起作用,不会通过NPC运输至核外,C错误;D、NPC由多种核孔复合蛋白组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故NPC组分合成与核糖体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C。16.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答案】C〖祥解〗分析曲线: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详析】A、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则反应速率降低,A错误;B、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可能是酶的数量,故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B错误;C、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可知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浓度,C正确;D、曲线BC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最可能是酶的数量,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细胞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图1表示细胞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相应化合物的示意图,A、B、D代表细胞中常见的几种生物大分子,a、b、d分别代表其单体。图2为某种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B、D三种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都以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若A是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A代表__________,其单体a是__________。(2)若B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其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则④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组成核酸的P元素存在于图2__________(用图2中的数字表示)结构中。一般情况下,③不能代表的碱基是__________。(3)若D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多个单体d通过__________方式形成D,发生该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D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答案】(1)①.碳链②.糖原③.葡萄糖(2)①.鸟嘌呤核糖核苷酸②.①③.T##胸腺嘧啶(3)①.脱水缩合②.核糖体③.免疫、调节、催化、运输、结构蛋白〖祥解〗图1中:A、B、D可以分别代表多糖、核酸、蛋白质,a、b、d可以分别代表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图2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小问1详析】图1中的大分子和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可以表示肝脏、肌肉中的储能物质糖原,单体a是葡萄糖。【小问2详析】若B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则B表示RNA,则④表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P存在于①磷酸中。③在RNA中只能可以表示A、G、C、U,一般不能表示T。【小问3详析】若D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D表示蛋白质,多个单体d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蛋白质,发生在核糖体上。蛋白质具有免疫(抗体)、催化(酶)、运输(血红蛋白)、调节(胰岛素)、结构蛋白等多种功能。18.以下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13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与蓝细菌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2)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的Ⅱ、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3)结构3与某种__________的合成以及__________形成有关。结构5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该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__的功能特点。(5)若图A细胞是洋葱的根尖的幼嫩细胞,则图中不该具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1)①.核糖体②.2、10、11(2)①.内质网②.高尔基体(3)①.RNA②.核糖体③.DNA④.蛋白质(4)选择透过性(5)9和11〖祥解〗据图分析:1细胞壁、2高尔基体、3核仁、4核膜、5染色质、6核孔、7细胞核、8线粒体、9叶绿体、10内质网、11液泡、12核糖体、13细胞膜。【小问1详析】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属于真核细胞,与蓝细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2高尔基体、10内质网、11液泡。【小问2详析】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先后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故图中I为核糖体、II为内质网、III为高尔基体。【小问3详析】3核仁的功能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结构3核仁被破坏,则核糖体的形成会受到影响;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小问4详析】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该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性。【小问5详析】若图A细胞是洋葱的根尖的幼嫩细胞,则图中不该具有的结构有9叶绿体和11液泡。19.某实验小组将等量的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混匀后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已知α-淀粉酶在70℃时活性不受影响,在100℃高温下处理15min失活;β-淀粉酶在70℃水浴处理15min即失活。回答下列问题:分组甲乙丙步骤一25℃下处理15min70℃水浴处理15min100℃水浴处理15min步骤二在25℃条件下加入__________的淀粉溶液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三组淀粉剩余量淀粉剩余量abc(1)α-淀粉酶作为催化剂将淀粉水解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乙组步骤二,在25℃条件下加入__________的淀粉溶液。(3)根据表格内容分析,丙组中的α-淀粉酶经过步骤一处理,再将温度降至25℃后,该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根据表格内容分析,__________的差值可体现出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__________的差值可体现出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5)有人通过预先实验粗略了解β-淀粉酶的有效作用温度范围是60~65℃左右。若要探究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最适温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降低淀粉水解的活化能(2)①.酶的种类和温度②.等量且适量(3)α-淀粉酶在100℃高温下,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已变性失活,活性无法恢复(4)①.b—a②.c—b(5)在60℃~65℃之间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剩余量,其中淀粉剩余量最少时对应的温度是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祥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α-淀粉酶较耐热,在70℃活性不受影响,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三组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淀粉的剩余量。【小问1详析】α-淀粉酶可以降低淀粉水解的活化能,所以可催化淀粉水解。【小问2详析】由题干可知,等量的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混匀后被分为甲、乙、丙三组,因此酶的种类是自变量;同时甲组实验进行25℃常温处理,乙、丙组分别在70℃和100℃下处理,由此可推知温度也是自变量,综上所述,自变量包括酶的种类和温度。根据对照试验设计原则,乙组步骤二,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淀粉溶液。【小问3详析】100℃水浴处理15min后,丙组α-淀粉酶在100℃高温下,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已变性失活,活性无法恢复。即使再将温度降至25℃后,该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小问4详析】根据题意分析,甲组实验的两种淀粉酶都有活性,乙组的α-淀粉酶有活性,β-淀粉酶无活性;丙组两种酶都没有活性;甲、乙、丙三组淀粉剩余量分别为a、b、c,因此淀粉剩余量差值b-a可以体现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c-b可以体现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问5详析】通过预先实验粗略了解β-淀粉酶的有效作用温度范围是60~65℃左右。若要探究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最适温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60℃~65℃之间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剩余量,其中淀粉剩余量最少时对应的温度是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20.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两种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两种细胞器之间的运输。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真核细胞中由细胞膜、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化学组成相似,主要是由__________组成。(2)由图可知溶酶体起源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内部环境和功能稳定。(3)细胞器B的功能是主要对来自A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装。COPⅠ、COPⅡ等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运输“货物”,__________(填A或B)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运输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会影响某些生物膜的面积,其中面积减小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有的分泌蛋白会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答案】(1)①.细胞器膜②.核膜③.脂质和蛋白质(2)①.高尔基体②.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3)①.加工②.分类③.B④.线粒体(4)①.内质网②.受体(特异性受体、糖蛋白)〖祥解〗图中A是内质网;B是高尔基体;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之间的运输。【小问1详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膜结构组成,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小问2详析】分析题图可知,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代表的是B,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因此,溶酶体是消化的车间,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小问3详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器B是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A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B起交通枢纽的作用。线粒体是动力车间,运输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7 Unit2 Pandas love bambo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夷学院《办公软件操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财经大学《情报检索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新媒体发展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常熟理工学院《临床流行病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学院《西方法律思想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东湖学院《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大学《P路由与交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青岛自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会计法律法规答题答案
- 2024年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常州溧阳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7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十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练习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 (语文A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跳水 (2)
- 【单元设计】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