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酸碱中和滴定、离子反应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山东模拟)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必做实验之一,下列关于滴定的操作正确的是()A.润洗: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盛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上部倒出,重复2~3次 B.装液:滴定前应将滴定管烘干后再装溶液 C.接近滴定终点“半滴操作”:稍转动旋塞,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 D.读数:滴定结束应立即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迅速读数2.(2024•莱西市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可用于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B.图2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滴定曲线一定正确 C.图3所示的读数为12.20mL D.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的曲线图如图43.(2024•潍坊期末)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全部从上口倒出 C.滴定开始到终点,滴定管的尖嘴不能碰触锥形瓶内壁 D.滴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测浓度偏低4.(2024•牡丹区三模)电池级草酸亚铁需要纯度在99%以上,可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草酸亚铁样品纯度(样品中不含其它还原性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打开酸式滴定管的活塞,迅速放液以赶出气泡 B.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意滴定管液面变化 C.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达到滴定终点 D.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测得草酸亚铁样品纯度偏高5.(2024•青岛一模)下列五种溶液:①漂白粉溶液②CaCl2溶液③饱和Na2CO3溶液④NaHCO3稀溶液⑤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6.(2024•郯城县一模)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值偏小 B.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单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自然垂直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标准液体积偏小7.(2024•杭州一模)关于溶液的pH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泛pH试纸的范围是1~14(最常用)或1~10,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 B.为了准确判断中和滴定的终点颜色变化,锥形瓶下可垫一张白纸,并多加几滴指示剂 C.使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既可以盛装酸溶液,也可以盛装碱溶液 D.在定量分析中,实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需重新进行实验8.(2024•宁波一模)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1Na2CO3溶液和40mL0.2mol•L﹣1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H2CO3B.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C.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c(OH﹣)﹣c(H+) D.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甲基橙、d点可用酚酞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9.(2024•西城区一模)关于酸碱中和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表示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气泡的方法 B.图b表示滴定烧碱待测液的过程 C.图c表示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为22.6mL D.图d可表示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HCl溶液的滴定曲线10.(2024•宁波一模)将NaOH溶液盛装于滴定管后,需要排尽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并将液面调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其中排气泡的正确操作为()A. B. C. D.11.(2024•上饶一模)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离子数目不会减少的是()A.Cu2+ B.Fe3+ C.SO42﹣ D.H+12.(2024•喀什市一模)下列各物质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硫酸与氯化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 C.碳酸钠溶液与稀硝酸 D.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13.(2024•吉林一模)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 D.滴定完毕读数后发现滴定管尖嘴还残余1滴液体14.(2024•青羊区一模)用0.2500mol/L的盐酸滴定20mL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中,所测数据如表:实验次数123消耗盐酸的体积25.0524.9520.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酸式滴定管即可装入盐酸标准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3125mol/L C.滴定过程中可以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 D.若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尖端有气泡,而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15.(2024•青羊区一模)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1Na2CO3溶液和40mL0.2mol•L﹣1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2↑+H2O C.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 D.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4•东城区一模)某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微观探析。(1)图1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填化学用语)。(2)图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填化学用语)。(3)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部分微观示意图,请补充完整(在图3中画)。向其中滴加溶液(填化学式),既能升高该溶液的pH又能生成沉淀。(4)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若将硝酸钾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7.(2024•琅琊区期末)回答下列问题:(1)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20mL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以酚酞为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①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填“甲”或“乙”)中。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③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体积为(填代号)。A.amLB.大于amLC.等于(50﹣a)mLD.大于(50﹣a)mL(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0.2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mL醋酸溶液的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123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20.0720.0218.8019.97计算醋酸溶液的浓度(保留四位有效数字)。(3)浓度会影响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用pH计测定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表:醋酸浓度0.00100.01000.02000.10000.2000pH3.883.383.232.882.7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②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向0.10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则Ka1:Ka2=。18.(2024•黄浦区一模)同学们用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某试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原理为2+5H2O2+6H+═2Mn2++8H2O+5O2↑。(1)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2)用滴定管量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体积(mL)17.1018.1017.0016.90则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mol•L﹣1。(保留四位小数)(3)若盛装待测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润洗。则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不变(4)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0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①滴定盐酸的曲线是。A.图1B.图2②滴定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③图中A、B、C、D、E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点。④ⅰ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图1图2(填“>”、“<”或“=”)。ⅱ当a=b时,E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⑤醋酸是弱酸,下列方法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不定项)A.滴加少量浓盐酸B.微热溶液C.加水稀释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19.(2024•宝山区模拟)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滴定法是化学上常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Ⅰ.酸碱中和滴定: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1)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填“1”或“2”),滴加2~3滴作指示剂(填“甲基橙”或“酚酞”)。(2)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填编号)。A.>B.<C.=D.不确定(3)A、B、C、E四点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E>>>(4)某次用氢氧化钠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的滴定结果如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120.001.0218.97220.000.60见图320.000.2018.25表中缺少的读数为mL。(5)下列操作中造成第2次所测测定结果明显偏差的是(双选)。A.盛放醋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B.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C.盛装Na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Ⅱ.氧化还原滴定:如测定血液中钙的含量时,进行如下实验:ⅰ.可将a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溶液。ⅱ.将ⅰ得到的H2C2O4溶液,再用KMnO4酸性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ⅲ.终点时用去bmL1.0×10﹣4mol/L的KMnO4溶液。(6)写出用KMnO4酸性溶液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7)如何判定滴定终点。(8)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mol/L(用字母表示)。Ⅲ.沉淀滴定法:(9)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6mol•L﹣1)时,溶液中c(Ag+)为mol•L﹣1(已知Ksp(AgCl)=2.0×10﹣10)。20.(2024•延庆区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浓度为0.15mol⋅L﹣1的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准确量取25.00mL待测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25mL(选填酸式、碱式)滴定管。(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mL。(3)滴定过程中,左手轻轻旋动滴定管中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视。(4)滴定时,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5)滴定前读数及滴定后读数如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0.15mol⋅L﹣1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第一次25.000.7020.60第二次25.004.0024.10第三次25.001.1021.10由实验数据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待测液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字母)。a.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b.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c.部分标准液滴出锥形瓶外(7)利用(5)测定值计算,25.00mL待测液中加入mL盐酸标准液,充分反应后溶液pH变为1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山东模拟)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必做实验之一,下列关于滴定的操作正确的是()A.润洗: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盛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上部倒出,重复2~3次 B.装液:滴定前应将滴定管烘干后再装溶液 C.接近滴定终点“半滴操作”:稍转动旋塞,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 D.读数:滴定结束应立即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迅速读数【答案】C【分析】A.润洗液应该从下部放出;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一般用相应待测溶液或标准液润洗,不需要烘干后再装溶液;C.根据“半滴操作”实验技能分析判断;D.滴定结束后,应该等到滴定管液面稳定再读数。【解答】解:A.滴定管润洗: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盛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滴定管下部放出,重复操作2~3次,故A错误;B.装液: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一般用相应待测溶液或标准液润洗,不需要烘干后再装溶液,故B错误;C.接近滴定终点“半滴操作”:稍转动旋塞,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以判断达到终点,故C正确;D.读数:滴定结束应立即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不是迅速读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和滴定实验基本操作,侧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把握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2.(2024•莱西市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可用于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B.图2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滴定曲线一定正确 C.图3所示的读数为12.20mL D.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的曲线图如图4【答案】D【分析】A.NaOH溶液不能装在酸式滴定管中;B.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在邻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趋势;C.滴定管读数上小下大;D.冰醋酸中只有醋酸分子,不导电,加水稀释时,醋酸逐渐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解答】解:A.NaOH溶液不能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故A错误;B.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在邻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趋势,图2没有突变,故B错误;C.滴定管读数上小下大,图3所示的读数为11.80mL,故C错误;D.冰醋酸中只有醋酸分子,不导电,加水稀释时,醋酸逐渐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故导电能力如图所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内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平常注意知识的积累。3.(2024•潍坊期末)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全部从上口倒出 C.滴定开始到终点,滴定管的尖嘴不能碰触锥形瓶内壁 D.滴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测浓度偏低【答案】A【分析】A.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滴定终点溶液显中性,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部分从上口倒出,部分从下口放出;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碰触锥形瓶内壁;D.滴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大,所测浓度偏高。【解答】解:A.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滴定终点溶液显中性,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正确;B.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部分从上口倒出,部分从下口放出,故B错误;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碰触锥形瓶内壁,故C错误;D.滴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大,所测浓度偏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中和滴定,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4.(2024•牡丹区三模)电池级草酸亚铁需要纯度在99%以上,可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草酸亚铁样品纯度(样品中不含其它还原性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打开酸式滴定管的活塞,迅速放液以赶出气泡 B.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意滴定管液面变化 C.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达到滴定终点 D.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测得草酸亚铁样品纯度偏高【答案】B【分析】A.打开活塞,迅速放出液体,可使气泡逸出;B.眼睛应该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C.滴定结束前溶液为无色,滴定终点溶液变为浅红色;D.锥形瓶不能用待装液润洗,否则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解答】解:A.排出酸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的方法是打开活塞,迅速放出液体以冲出气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故A正确;B.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意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便于及时判断滴定终点,不需要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变化,故B错误;C.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草酸亚铁样品时,滴定终点现象为: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C正确;D.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导致待测液中草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偏大,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得草酸亚铁样品纯度偏高,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和滴定及误差分析,明确中和滴定步骤及操作方法即可解答,注意掌握滴定管、锥形瓶的使用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B为易错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不大。5.(2024•青岛一模)下列五种溶液:①漂白粉溶液②CaCl2溶液③饱和Na2CO3溶液④NaHCO3稀溶液⑤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答案】C【分析】先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根据生成物的溶解性进行判断,难溶性的物质会产生沉淀,白色沉淀有: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难溶的碳酸盐等,以此解答。【解答】解:①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会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①正确;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不会发生反应,无沉淀出现,故②错误;③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则生成白色沉淀,故③正确;④向NaHCO3稀溶液通入少量CO2不反应,无沉淀出现,故④错误;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会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⑤会出现白色沉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通入的少量二氧化碳能否与产物继续反应是该题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6.(2024•郯城县一模)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值偏小 B.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单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自然垂直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标准液体积偏小【答案】C【分析】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会导致热量损失,所测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值偏小;B.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单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垂直;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会导致待测液偏多,消耗标准液偏多,测定结果偏大;D.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泡占据液体的体积,所测标准液体积偏小。【解答】解: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会导致热量损失,所测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值偏小,故A正确;B.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单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垂直,故B正确;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会导致待测液偏多,消耗标准液偏多,测定结果偏大,故C错误;D.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泡占据液体的体积,所测标准液体积偏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中和滴定,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7.(2024•杭州一模)关于溶液的pH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泛pH试纸的范围是1~14(最常用)或1~10,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 B.为了准确判断中和滴定的终点颜色变化,锥形瓶下可垫一张白纸,并多加几滴指示剂 C.使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既可以盛装酸溶液,也可以盛装碱溶液 D.在定量分析中,实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需重新进行实验【答案】B【分析】A.广泛pH试纸的范围是1~14(最常用)或1~10,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B.指示剂用量不能过多,因为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D.在定量分析中,实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需重新进行实验。【解答】解:A.广泛pH试纸的范围是1~14(最常用)或1~10,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故A正确;B.指示剂用量不能过多,因为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故B错误;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因此使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既可以盛装酸溶液,也可以盛装碱溶液,故C正确;D.在定量分析中,实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需重新进行实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中和滴定,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8.(2024•宁波一模)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1Na2CO3溶液和40mL0.2mol•L﹣1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H2CO3 B.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C.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c(OH﹣)﹣c(H+) D.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甲基橙、d点可用酚酞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答案】C【分析】A.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D.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则Na2CO3中存在c(OH﹣)﹣c(H+)=2c(H2CO3)+c(),NaHCO3溶液中满足c(H2CO3)﹣c()=c(OH﹣)﹣c(H+);C.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pH在9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解答】解:A.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故A错误;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在20mL时碳酸钠转化为了碳酸氢钠,V1>20mL,所以未碳酸氢根和氢离子反应,丁还未产生气体,应该为+H+=,故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则Na2CO3中存在c(OH﹣)﹣c(H+)=2c(H2CO3)+c(),NaHCO3溶液中满足c(H2CO3)﹣c()=c(OH﹣)﹣c(H+),故C正确;D.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pH在9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故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故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滴定实验,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反应原理和注意分析图象曲线变化趋势,把握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9.(2024•西城区一模)关于酸碱中和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表示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气泡的方法 B.图b表示滴定烧碱待测液的过程 C.图c表示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为22.6mL D.图d可表示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HCl溶液的滴定曲线【答案】A【分析】A.弯曲并挤压橡胶管可排出空气;B.滴定烧碱待测液,则标准液为酸溶液;C.滴定管估读到0.01;D.盐酸为强酸,浓度为0.1mol/L。【解答】解:A.弯曲并挤压橡胶管可排出空气,则操作可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故A正确;B.滴定烧碱待测液,则标准液为酸溶液,应选择酸性滴定管,故B错误;C.滴定管估读到0.01,即液体体积为22.60mL,不是22.6mL,故C错误;D.盐酸为强酸,浓度为0.1mol/L,pH值对应起点应为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0.(2024•宁波一模)将NaOH溶液盛装于滴定管后,需要排尽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并将液面调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其中排气泡的正确操作为()A. B. C. D.【答案】D【分析】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排出气泡。【解答】解:酸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稍稍倾斜,迅速打开活塞,气泡随溶液的流出而被排出,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排出气泡;滴定时NaOH溶液应使用碱式滴定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平衡,侧重考查学生酸碱中和滴定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1.(2024•上饶一模)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离子数目不会减少的是()A.Cu2+ B.Fe3+ C.SO42﹣ D.H+【答案】C【分析】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数目不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加入NaOH与Cu2+反应生成沉淀,离子数目减少,故A不选;B.加入NaOH与Fe3+反应生成沉淀,离子数目减少,故B不选;C.加入NaOH与SO42﹣不反应,离子数目不变,故C选;D.加入NaOH与H+反应生成水,离子数目减少,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12.(2024•喀什市一模)下列各物质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硫酸与氯化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 C.碳酸钠溶液与稀硝酸 D.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答案】A【分析】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生成难溶物、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挥发性物质,具备条件之一反应即可发生。【解答】解:A、稀硫酸与氯化铜溶液混合没有沉淀、气体、水等生成,不满足离子反应的条件,不发生离子反应,故A选;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能够发生离子反应,故B不选;C、碳酸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能够发生离子反应,故C不选;D、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能够发生离子反应,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来解答,本题难度不大。13.(2024•吉林一模)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 D.滴定完毕读数后发现滴定管尖嘴还残余1滴液体【答案】C【分析】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将导致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将导致NaOH的物质的量偏大,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无影响;D.滴定完毕读数后发现滴定管尖嘴还残余1滴液体,导致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解答】解: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将导致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故A错误;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将导致NaOH的物质的量偏大,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故B错误;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无影响,故测量结果无影响,故C正确;D.滴定完毕读数后发现滴定管尖嘴还残余1滴液体,导致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4.(2024•青羊区一模)用0.2500mol/L的盐酸滴定20mL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中,所测数据如表:实验次数123消耗盐酸的体积25.0524.9520.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酸式滴定管即可装入盐酸标准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3125mol/L C.滴定过程中可以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 D.若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尖端有气泡,而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A.滴定管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才能装入待装液;B.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石蕊的颜色变化不明显;D.若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尖端有气泡,而滴定后气泡消失,则盐酸的体积偏大。【解答】解: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润洗2~3次,才能装入盐酸标准溶液,故A错误;B.由于第3次消耗盐酸的体积比较小,忽略,则前两次实验所用盐酸的平均体积为(25.05+24.95)mL=25.00mL,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0.3125mol/L,故B正确;C.在滴定过程中石蕊的颜色范围是8~10,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判断,不能用石蕊溶液做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故C错误;D.若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尖端有气泡,而滴定后气泡消失,则盐酸的体积偏大,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侧重考查学生滴定操作、指示剂选择、计算和误差分析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5.(2024•青羊区一模)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1Na2CO3溶液和40mL0.2mol•L﹣1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2↑+H2O C.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 D.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答案】D【分析】A.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C.Na2CO3溶液中以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为主,NaHCO3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D.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pH在9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解答】解:A.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故A错误;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在20mL时碳酸钠转化为了碳酸氢钠,V1>20mL,所以未碳酸氢根和氢离子反应,但根据图判断,此时“丁”还未产生气体,应该为+H+=,故B错误;C.Na2CO3溶液中以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为主,则c(H2CO3)<c(),NaHCO3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则c(H2CO3)>c(),故C错误;D.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pH在9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故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故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滴定实验,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反应原理和注意分析图象曲线变化趋势,把握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4•东城区一模)某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微观探析。(1)图1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Na+、Cl﹣,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OH﹣=H2O(填化学用语)。(2)图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反应的微观实质是Cu2++2OH+=Cu(OH)2↓(填化学用语)。(3)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部分微观示意图,请补充完整(在图3中画)。向其中滴加Ba(OH)2溶液(填化学式),既能升高该溶液的pH又能生成沉淀。(4)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若将硝酸钾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无明显现象。(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产沉淀、水、气体。【答案】(1)Na+、Cl﹣;H++OH﹣=H2O;(2)2NaOH+CuSO4=Cu(OH)2↓+Na2SO4;Cu2++2OH﹣=Cu(OH)2↓;(3);Ba(OH)2;(4)有气泡产生;无明显现象;(5)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分析】(1)图1是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微观示意图,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2)图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3)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硫酸氢钠完全到了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硫酸钠;(4)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碳酸钠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若将硝酸钾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和硫酸氢钠不反应;(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离子浓度减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沉淀、和水。【解答】解:(1)图1是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微观示意图,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Na+、Cl﹣,反应的微观实质为:H++OH﹣=H2O,故答案为:Na+、Cl﹣;H++OH﹣=H2O;(2)图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反应的微观实质是:Cu2++2OH﹣=Cu(OH)2↓,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Na2SO4;Cu2++2OH+=Cu(OH)2↓;(3)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硫酸氢钠完全到了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H+,补充完整的装置图为:,向其中滴加Ba(OH)2,发生反应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故答案为:;Ba(OH)2;(4)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碳酸钠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若将硝酸钾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和硫酸氢钠不反应,现象是无明显现象,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无明显现象;(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故答案为:生产沉淀、水、气体。【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离子反应的实质理解应用、离子方程式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17.(2024•琅琊区期末)回答下列问题:(1)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20mL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以酚酞为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①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乙(填“甲”或“乙”)中。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③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体积为D(填代号)。A.amLB.大于amLC.等于(50﹣a)mLD.大于(50﹣a)mL(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0.2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mL醋酸溶液的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123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20.0720.0218.8019.97计算醋酸溶液的浓度0.2002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3)浓度会影响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用pH计测定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表:醋酸浓度0.00100.01000.02000.10000.2000pH3.883.383.232.882.7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0.0100mol/L的醋酸的pH>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l;合理即可)。②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向0.10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则Ka1:Ka2=1000。【答案】(1)①乙;②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合理即可);③D;(2)0.2002mol/L;(3)0.0100mol/L的醋酸的pH>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l;合理即可);减小;(4)1000。【分析】(1)①甲为酸式滴定管、乙为碱式滴定管,碱性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盛放;②酚酞遇酸呈无色,遇碱呈红色;③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且最大刻度下方还有溶液;(2)第3次使用V(NaOH)偏差较大,舍去,则平均V(NaOH)=mL=20.02mL,醋酸是一元酸、NaOH是一元碱,二者以1:1反应,则c(醋酸)=;(3)①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②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4)由图可知,pH=1.2时溶液中c(H+)=10﹣1.2mol/L,c(H2A)=c(HA﹣),此时,pH=4.2时溶液中c(H+)=10﹣4.2mol/L,c(A2﹣)=c(HA﹣),此时。【解答】解:(1)①甲为酸式滴定管、乙为碱式滴定管,NaOH溶液为碱性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即使用图中的乙,故答案为:乙;②酚酞遇酸呈无色,遇碱呈红色,本实验是用NaOH滴定盐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所以达到终点时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③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且最大刻度以下没有刻度,且最大刻度下方还有溶液,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一定大于(50﹣a)mL,故答案为:D;(2)第3次使用V(NaOH)偏差较大,舍去,则平均V(NaOH)=mL=20.02mL,醋酸是一元酸、NaOH是一元碱,二者以1:1反应,则c(醋酸)===0.2002mol/L,故答案为:0.2002mol/L;(3)①弱电解质部分电离,0.0100mol/L醋酸的pH=3.38>2可知,醋酸电离出的c(H+)小于醋酸浓度,则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或浓度为0.1000mol•L﹣1,0.0100mol•L﹣1及0.0010mol•L﹣1的醋酸,pH变化值小于1,也可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答案为:0.0100mol/L的醋酸的pH>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l;合理即可);②0.0010mol/L.醋酸溶液pH为3.88,而0.0100mol/L醋酸溶液pH为3.38,即醋酸浓度增大10倍,pH减小值小于l,说明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减小,故答案为:减小;(4)由图可知,pH=1.2时溶液中c(H+)=10﹣1.2mol/L,c(H2A)=c(HA﹣),此时,pH=4.2时溶液中c(H+)=10﹣4.2mol/L,c(A2﹣)=c(HA﹣),此时,则Ka1:Ka2=10﹣1.2:10﹣4.2=1000,故答案为:1000。【点评】本题考查滴定实验、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阅读、图象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明确滴定原理、滴定管的结构特点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8.(2024•黄浦区一模)同学们用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某试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原理为2+5H2O2+6H+═2Mn2++8H2O+5O2↑。(1)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褪色。(2)用滴定管量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体积(mL)17.1018.1017.0016.90则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0.1700mol•L﹣1。(保留四位小数)(3)若盛装待测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润洗。则测定结果B。A.偏高B.偏低C.不变(4)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0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①滴定盐酸的曲线是A。A.图1B.图2②滴定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1%。③图中A、B、C、D、E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E点。④ⅰ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图1>图2(填“>”、“<”或“=”)。ⅱ当a=b时,E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OH﹣)>c(H+)。⑤醋酸是弱酸,下列方法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BC(不定项)A.滴加少量浓盐酸B.微热溶液C.加水稀释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答案】(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褪色;(2)0.1700;(3)B;(4)①A;②1%;③E;④i.>;ii.c(Na+)>c(CH3COO﹣)>c(OH﹣)>c(H+);⑤BC。【分析】(1)高锰酸钾为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终点时由无色变为紫色;(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误差大可舍弃,其它三次的平均体积为18.00mL,结合反应计算;(3)若盛装待测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润洗,导致过氧化氢浓度变稀;(4)①醋酸为弱电解质,0.1mol/L的醋酸溶液的pH大于1,盐酸为强酸,0.1mol/L的盐酸溶液pH=1;②醋酸溶液pH=3,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01mol/L,滴定前CH3COOH的电离度=×100%;③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④i.达到B、D状态时,溶液呈中性,弱酸消耗氢氧化钠少;ii.当a=b时,恰好完全反应,E点为醋酸钠溶液;⑤A.滴加少量浓盐酸,c(H+)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B.加热促进醋酸的电离;C.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c(CH3COO﹣)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解答】解:(1)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褪色,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褪色;(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误差大可舍弃,其它三次的平均体积=mL=17.00mL,由2+5H2O2+6H+=2Mn2++8H2O+5O2↑可知,过氧化氢的浓度==0.1700mol/L,故答案为:0.1700;(3)若盛装待测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故答案为:B;(4)①醋酸为弱电解质,0.1mol/L的醋酸溶液的pH大于1,盐酸为强酸,0.1mol/L的盐酸溶液pH=1,得到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故答案为:A;②醋酸溶液pH=3,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01mol/L,滴定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100%=1%,故答案为:1%;③图中A、B、C、D、E点对应的溶液中,E点为CH3COONa溶液,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E点,故答案为:E;④i.达到B、D状态时,溶液呈中性,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图1>图2,故答案为:>;ii.当a=b时,E点溶液是CH3COONa溶液,溶液中醋酸根蜡烛水解,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OH﹣)>c(H+),故答案为:c(Na+)>c(CH3COO﹣)>c(OH﹣)>c(H+);⑤A.滴加少量浓盐酸,c(H+)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CH3COOH电离程度减小,故A错误;B.微热溶液,越热越电离,促进醋酸的电离,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故B正确;C.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促进醋酸的电离,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故C正确;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c(CH3COO﹣)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则CH3COOH电离程度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BC。【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影响元素的分析判断、酸碱滴定实验过程的理解应用、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中等。19.(2024•宝山区模拟)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滴定法是化学上常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Ⅰ.酸碱中和滴定: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1)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2(填“1”或“2”),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填“甲基橙”或“酚酞”)。(2)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Ab(填编号)。A.>B.<C.=D.不确定(3)A、B、C、E四点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E>B>C>A(4)某次用氢氧化钠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的滴定结果如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120.001.0218.97220.000.60见图320.000.2018.25表中缺少的读数为20.70mL。(5)下列操作中造成第2次所测测定结果明显偏差的是BC(双选)。A.盛放醋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B.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C.盛装Na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Ⅱ.氧化还原滴定:如测定血液中钙的含量时,进行如下实验:ⅰ.可将a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溶液。ⅱ.将ⅰ得到的H2C2O4溶液,再用KMnO4酸性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ⅲ.终点时用去bmL1.0×10﹣4mol/L的KMnO4溶液。(6)写出用KMnO4酸性溶液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2+5H2C2O4+6H+=2Mn2++10CO2↑+8H2O。(7)如何判定滴定终点当最后半滴标准KMnO4酸性溶液滴入,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8)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mol/L(用字母表示)。Ⅲ.沉淀滴定法:(9)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6mol•L﹣1)时,溶液中c(Ag+)为2.0×10﹣4mol•L﹣1(已知Ksp(AgCl)=2.0×10﹣10)。【答案】(1)2;酚酞;(2)A;(3)B>C>A;(4)20.70;(5)BC;(6)2+5H2C2O4+6H+=2Mn2++10CO2↑+8H2O;(7)当最后半滴标准KMnO4酸性溶液滴入,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8);(9)2.0×10﹣4。【分析】(1)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由于醋酸不完全电离,则等浓度的两种酸,醋酸的pH较大,则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2,滴定醋酸至终点时,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2)B、D两点的pH均为7,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盐酸的物质的量,醋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显碱性;(3)酸抑制水的电离,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氢离子浓度小、抑制水的电离能力不如盐酸,食盐水不影响水的电离;(4)如图所示,平视凹液面最低点读数;(5)A.盛放醋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不影响滴定结果;B.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等质量的KOH的物质的量比NaOH的物质的量小,造成配制标准溶液中OH﹣浓度偏小;C.盛装Na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开始读数偏小,滴定后气泡消失,读数正确,则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D.读取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小,则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6)KMnO4酸性溶液具有氧化性,草酸具有还原性,依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草酸,溶液中高锰酸钾被草酸还原为锰离子而褪色,当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混合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红色;(8)该滴定实验中存在如下关系:5Ca2+~5H2C2O4~2KMnO4,先计算n(Ca2+)=n(KMnO4),再进一步计算出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9)当溶液中的氯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6mol•L﹣1)时,溶液中的c(Ag+)=代入数据计算。【解答】解:(1)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由于醋酸不完全电离,则等浓度的两种酸,醋酸的pH较大,则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2,滴定醋酸至终点时,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故答案为:2;酚酞;(2)B、D两点的pH均为7,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盐酸的物质的量,醋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显碱性,若要溶液显中性,则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略小于醋酸的物质的量,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大于b,故A正确,故答案为:A;(3)酸抑制水的电离,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氢离子浓度小、抑制水的电离能力不如盐酸,食盐水不影响水的电离,则A、B、C、E四点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E>B>C>A,故答案为:B>C>A;(4)如图所示,平视凹液面最低点,读数结果为20.70mL,故答案为:20.70;(5)A.盛放醋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课件-除法的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西师大版
- 几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年分手费补偿协议模板
-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 2025年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5年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二零二五年度诊所与医疗培训学校合作协议
-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 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资料课件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 酒店员工奖惩管理规章制度
- 视频号精细化运营培训课件
- 雅马哈便携式电子琴KB-100说明书
- 固定财产清查登记汇总表
- DB12-T 1153-202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设施大修和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 ava标准录播教室应用解决方案
- 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小数的认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