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练习卷(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_第1页
第6章练习卷(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_第2页
第6章练习卷(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_第3页
第6章练习卷(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_第4页
第6章练习卷(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6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春•汶上县期末)下面四个算式中,和大于1的是()A.12+49 B.13+462.(2024春•福山区期末)下面四个算式中的“9”和“2”可以直接相加减的是()A.194+260 B.0.91﹣0.2 C.911+25 3.(2024•乾安县)下面四个算式中的“6”和“5”可以直接相加减的是()A.763+425 B.9.64﹣7.53 C.623+511 4.(2024春•六盘水期末)在计算25A. B. C. D.5.(2024•海曙区模拟)我们通常运用“转化”的方法,把不同的计数或计量单位转化成相同的计数或计量单位,再进行计算。下列①、②、③三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也符合这样特征的是()①1②1.7+2.05=1.70+2.05=3.75③2千克﹣120克=2000克﹣120克=1880克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春•渑池县期末)比23kg少15kg是kg,56米比7.(2024春•巴中期末)计算47+79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不同,所以要先,计算的结果为8.(2024•永吉县)看算式,写算理。我发现: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相同点是。9.(2024春•郸城县期中)计算38+56时,由于38和56的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必须先,然后相加,即38+56=10.(2024春•上蔡县期中)计算34+27时,不能直接计算,要先,再进行计算,结果是三.判断题(共7小题)11.(2024春•未央区期末)54-713+51312.(2024•平泉市)同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13.(2024春•霸州市期末)分数单位是15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2。14.(2024春•城阳区期中)计算整数、小数和同分母分数加法,都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累加起来。15.(2023秋•千阳县期末)3个16加上2个16,就是56。16.(2023秋•东湖区期中)五分之六加五分之一等于一。17.(2023春•龙凤区期末)任意两个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四.计算题(共2小题)18.(2023秋•老城区期末)直接写出得数。41×2=45﹣27=200×5=850﹣310=60﹣35=32×3=110×8=320+90=251-504+398≈498×7≈19.(2023秋•元氏县期末)脱式计算。137+63×5469+212﹣132(473﹣229)×427五.连线题(共1小题)20.开锁游戏.(连一连)六.操作题(共1小题)21.(2023春•青龙县期末)涂一涂,算一算。3557七.应用题(共4小题)22.一杯纯果汁,王丽喝了半杯后,加满了温开水。她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王丽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多少杯温开水?23.张叔叔打印一份稿件,第一天打印了这份稿件的14,第二天打印了这份稿件的324.淘气做语文作业用了12时,比做数学作业多用了125.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小组采集了23千克,第二小组采集了34千克,第三小组采集的千克数比第一、二小组采集的总千克数少

(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6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答案DBBCD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春•汶上县期末)下面四个算式中,和大于1的是()A.12+49 B.13+46【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D【分析】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然后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据此先计算出四个选项中算式的结果,再找出和大于1的选项。【解答】解:A.12+49B.13+46=1C.38+13D.47+56故选:D。【点评】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计算。2.(2024春•福山区期末)下面四个算式中的“9”和“2”可以直接相加减的是()A.194+260 B.0.91﹣0.2 C.911+25 【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以内加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在小数和整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将分子相加减;在分数和小数的减法中,要统一化成分数或者小数,再进行计算。【解答】解:A:“9”和“2”不在同一数位上,不可以直接相加;B:“9”和“2”在同一数位上,可以直接相减;C: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所以“9”和“2”不可以直接相加;D:分数要化成小数0.5,所以“9”和“2”不可以直接相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整数、小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2024•乾安县)下面四个算式中的“6”和“5”可以直接相加减的是()A.763+425 B.9.64﹣7.53 C.623+511 【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以内加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找出四个算式中“6”和“5”计数单位相同的算式,“6”和“5”才可以直接加减;据此解答。【解答】解:A.763+425,6在十位,5在个位,不可以直接相加;B.9.64﹣7.53,6在十分位,5在十分位,可以直接相减;C.分母不同,分子不可以直接相加;D.6是整数,5是分子,不可以直接相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小数减法、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4.(2024春•六盘水期末)在计算25A. B. C. D.【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答案】C【分析】在计算25【解答】解:2=4=9故选:C。【点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5.(2024•海曙区模拟)我们通常运用“转化”的方法,把不同的计数或计量单位转化成相同的计数或计量单位,再进行计算。下列①、②、③三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也符合这样特征的是()①1②1.7+2.05=1.70+2.05=3.75③2千克﹣120克=2000克﹣120克=1880克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质量的单位换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D【分析】分别分析出①、②、③三个算式的计算过程运用的方法,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①13②1.7+2.05=1.70+2.05=3.75,把一位小数化成两位小数再计算,运用的转化的方法把不同的计数单位转化成相同的计数单位再进行计算;③2千克﹣120克=2000克﹣120克=1880克,把千克化成克再计算,把不同的计量单位转化成相同的计量单位再进行计算。①、②、③三个算式的计算过程都是运用转化的方法。故选:D。【点评】考查了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春•渑池县期末)比23kg少15kg是715kg,56【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715,1【分析】要求比23kg少15kg是多少千克,用23kg减去15kg即可;要求【解答】解:23-156答:比23kg少15kg是715kg故答案为:715,1【点评】考查了运用分数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2024春•巴中期末)计算47+79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要先通分,计算的结果为【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计数单位,通分,8563【分析】计算47【解答】解:计算4747故答案为:计数单位,通分,8563【点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8.(2024•永吉县)看算式,写算理。我发现: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相同点是相同的单位相加减。【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整数的加减法: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即相同的单位相加减;小数的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即相同的单位相加减;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相同点是:相同的单位相加减。【解答】解:我发现: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相同点是相同的单位相加减。故答案为:相同的单位相加减。【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小数、分数都是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9.(2024春•郸城县期中)计算38+56时,由于38和56的分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必须先通分,然后相加,即38+56=【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母,通分,924,2024,【分析】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同,也就是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计算38+56时,由于38故答案为:分母,通分,924,2024,【点评】考查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运用。10.(2024春•上蔡县期中)计算34+27时,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进行计算,结果是【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综合填空题;运算能力.【答案】通分,2928【分析】观察题中算式可知,异分母分数相加时,先通分,然后计算,注意计算结果是最简分数。【解答】解:3=21=29计算34+2故答案为:通分,292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三.判断题(共7小题)11.(2024春•未央区期末)54-713+【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54-7【解答】解:5=37=5754=5=175752所以5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明确整数的运算法则在分数中同样适用。12.(2024•平泉市)同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分数意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那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可以直接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同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法则的理解.13.(2024春•霸州市期末)分数单位是15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2。【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据此写出所有的分数单位是15【解答】解:分数单位是15的所有真分数是15、25、35、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明确真分数的意义,进而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真分数,再计算求和。14.(2024春•城阳区期中)计算整数、小数和同分母分数加法,都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累加起来。√【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数位相同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把相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据此解答。【解答】解:计算整数、小数和同分母分数加法,,其实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无论是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都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15.(2023秋•千阳县期末)3个16加上2个16,就是56【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3个16加上2个16,是5个16【解答】解:3个16加上2个16,是5个16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分数的意义的运用。16.(2023秋•东湖区期中)五分之六加五分之一等于一。×【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求出五分之六加五分之一的结果,再判断。【解答】解:6所以,五分之六加五分之一等于五分之七;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运用。17.(2023春•龙凤区期末)任意两个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因此,任意两个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四.计算题(共2小题)18.(2023秋•老城区期末)直接写出得数。41×2=45﹣27=200×5=850﹣310=60﹣35=32×3=110×8=320+90=251-504+398≈498×7≈【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以内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数的估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和乘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整数加法和乘法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41×2=8245﹣27=18200×5=1000850﹣310=54060﹣35=2532×3=96110×8=880320+90=410251-504+398≈900498×7≈3500【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9.(2023秋•元氏县期末)脱式计算。137+63×5469+212﹣132(473﹣229)×427【考点】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运算能力.【答案】452;549;976;16【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2)(4)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解答】解:(1)137+63×5=137+315=452(2)469+212﹣132=681﹣132=549(3)(473﹣229)×4=244×4=976(4)2=1-=1【点评】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五.连线题(共1小题)20.开锁游戏.(连一连)【考点】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再进行连线即可.【解答】解:【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六.操作题(共1小题)21.(2023春•青龙县期末)涂一涂,算一算。3557【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专题】运算能力.【答案】45;37;(涂法不唯一)【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35+157-2【点评】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七.应用题(共4小题)22.一杯纯果汁,王丽喝了半杯后,加满了温开水。她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王丽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多少杯温开水?【考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34,1【分析】把这杯果汁看作单位“1”,第一次喝的半杯(12杯)果汁,加的温水是12杯,她又喝了半杯,此时喝的果汁是12×1【解答】解:1=1=312答:王丽一共喝了34杯纯果汁,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3.张叔叔打印一份稿件,第一天打印了这份稿件的14,第二天打印了这份稿件的3【考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1720,3【分析】剩下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两天一个打印了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剩余问题的方法,用减法求出还剩下几分之几。【解答】解:1=5=171-答:两天一共打印了这份稿件的1720,还剩下这份稿件的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4.淘气做语文作业用了12时,比做数学作业多用了1【考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34【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减法求出做数学作业用了多少小时,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解答】解:1=1=3答:他做着两种作业一共用了34【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5.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小组采集了23千克,第二小组采集了34千克,第三小组采集的千克数比第一、二小组采集的总千克数少【考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56【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第一、第二两个小组共采集多少千克,再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第三小组采集多少千克。【解答】解:2=8=17=10=5答:第三小组采集了56【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考点卡片1.千以内加减法【知识点归纳】1、(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2、千以内减法笔算方法:(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方法总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2、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遇到能简便计算的,可以简便计算。【常考题型】口算题。192+245=321﹣119=294+356=答案:437;202;6502、书城进货了928本图书,第一周卖出去了123本,第二周进货了181本,现在书城有多少本图书?答案:928﹣123+181=986(本)2.一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②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③不要漏加进位数字。【方法总结】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常考题型】计算38×4时,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乘第二个因数4,得()。答案:120口算题。26×6=19×7=53×2=答案:156;133;1063.一位数乘三位数【知识点归纳】1、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方法总结】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也分了两个层次:(1)横式计算。通过横式计算说明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基本算法:可以把三位数因数分拆成几百、几十、和几,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几个部分积相加。(2)竖式计算。通过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将使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计算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常考题型】一个微波炉758元,要买3个,总共要花多少钱?答案:758×3=2274(元)一个电饭煲268元,要买2个,总共要花多少钱?答案:268×2=536(元)4.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常考题型】1、解决问题。(1)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多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2)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比女生的3倍少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答案:(1)37×3+5+37=153(人)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153人。(2)37+5=42(人)42÷3=14(人)14+37=51(人)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51人。5.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1.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常考题型】填一填。计算(230+48)÷(200﹣61)时,应先算()法和()法,最后算()法。答案:加;减;除计算888÷[200﹣(40+50)]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答案:加;减;除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360÷(70﹣4×16)158﹣[(27+54)÷9]答案:乘法﹣减法﹣除法,60;加法﹣除法﹣减法,1496.数的估算【知识点解释】没有经过准确计算,是对计算结果的一种估计,叫做估算.估算方法:①四舍五入法:例:π(保留两位小数)≈3.14②进一法:例:一支笔2.6元,四支需多少钱(保留到整数)解:2.6×4=10.4元≈11元如果四舍五入的话是10元,是不够的,所以是要进上去的③去尾法:例:有20元,买3元一支的笔,可卖多少支?解:20÷3=6.6666…支≈6支如果四舍五入是7支,买不到,所以是要去掉的.【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估计与288.9×1.756的积最接近的数是()A、400B、500C、600D、1000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把相乘的因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来算;288.9≈290,1.756≈1.8,所以与288.9×1.756的积最接近的数是290×1.8≈500,据此选择即可.解:因为288.9×1.756≈290×1.8≈500,所以与288.9×1.756的积最接近的数是50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注意把相乘的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归纳】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一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小数加法的法则:小数加法的法则与整数加法的法则一样,也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小数中有小数点,因此,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的位数就必然对齐了.步骤:①把各个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加起,满十进一;③和(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小数减法的法则:小数点对齐,相同位数对齐.步骤:①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减起,不够减时,借一当十;③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计算小数加减时,要()对齐.A、首位B、末尾C、小数点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直接选择.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可知: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例2:小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9.38.分析:根据题意,用4.25减3.68得出的数,化成一位小数,再按照小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解:根据题意可得:4.25﹣3.68=0.57,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0.57×10=5.7;正确的结果是:3.68+5.7=9.38.故答案为:9.38.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错误的另一个加数,化成一位小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8.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相同;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但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2)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可利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变得简便。【方法总结】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都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①如果是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②如果是分数连乘,可先进行约分,再进行计算;③如果是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要先把除法转换成乘法,然后按乘法运算。【常考题型】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李刚吃了19,张华吃了29,刘红吃了答案:2仓库里有一批肥料,李强运走了17,张华运走了4答案:张华9.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归纳】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法则: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进行相加(减)得数作分子,分母不变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必须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运算.③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然后,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注意带分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就要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里拿出1(在连减时,也有需要拿出2的情况),化成假分数,与原来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加在一起.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分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分数加起来,再与第三个分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分数加起来,再与第一个分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分数减法的运算性质:与整数减法性质一样.【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6千克减少13千克后是523千克,6千克减少它的13后是分析:(1)第一个13(2)第一个13是把6千克看做单位“1”,减少的是6千克的1解:(1)6-13=(2)6﹣6×13=6﹣2故答案为:523,4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两个分数的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