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对比阅读-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3 对比阅读-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3 对比阅读-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3 对比阅读-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3 对比阅读-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对比阅读(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A15.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说法错误。文诗中主要描写画眉鸟的叫声,初听之时,声音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从而衬托出诗人不慕名利、淡泊悠远的人物形象,但并没有直接对画眉鸟进行描写。故选A。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表面写鸟,实则写人,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烘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19.这两首诗中都写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寓鉴戒之意。20.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答案】19.勤政楼千秋节20.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王建的《楼前》首句点明写的是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勤政楼;前两句写唐玄宗每年都在勤政楼庆生,而且要热闹三天;三四句写曾经在勤政楼前表演过飞龙舞的老马还记得曾经被教过的音乐节奏,听见音乐声总是会抬起头。可见此诗主要写了勤政楼和千秋节,寄寓鉴戒之意。杜牧的《过勤政楼》题目点明所写内容——勤政楼;前两句写当年唐玄宗生日的千秋节而今只留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后两句写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环。可见此诗也是通过写勤政楼和千秋节寄寓鉴戒之意。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和鉴赏写作手法的能力。先看情感:王诗后两句通过写曾做过飞龙舞的老马来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飞龙舞马”是唐玄宗庆生时的节目,玄宗赏百匹飞龙舞马在勤政殿前贺寿,可以想见当年庆生场面是多么热闹繁华,唐玄宗生活是多么骄侈佚乐。而今“飞龙老马曾教舞”,老马还记得当年唐玄宗做寿时的音乐,可是唐玄宗和他曾拥有过的盛世江山早已繁华不再,昔日的大唐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这一切可能正源于唐玄宗当年的骄奢淫逸。王建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杜诗后两句借助紫苔表达情感,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十四个字,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再看写法:王诗后两句借助老马“总举头”的细节传情达意。写老马“闻著音声总举头”,听到音乐的老马还记得当年曾经受过的训练,“举头”是老马习惯性动作,这一细节刻画生动传神,暗含着对昔日繁华盛世的怀念。杜诗寓情于景,通过拟人手法写紫苔“称意”,暗示王朝繁华不再。“偏称意”三字写得传神,“偏”,说明万物凋零,独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宠,使得紫苔竟那样称心惬意。用紫苔的任情滋蔓营造荒凉的氛围,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选用全国一模到三模或者考前模拟题)(2024届·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跋徐恭仲省干①近诗杨万里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②。【注】①省干:宋代总领所属下监当官别称。②黄陈、陶谢:黄庭坚、陈师道,陶渊明、谢灵运。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陆游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题材类似,属于“题跋诗”,都是作者对某人诗作进行优劣点评。B.杨诗并非故意唐突“黄陈陶谢”等前贤,而是旨在表明自己的创作主张。C.陆诗批评“欲镂虚空”的“痴人”,指出“法不孤生”的道理古今相同。D.陆诗所说“妙处”,既是对萧秀才赞美,也是陆游诗歌创作的经验之谈。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杨万里、陆游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答案】A2.杨万里的这首诗提出诗歌创作要有自己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能因袭前人。如果一味因袭前人,替别人流传宗派,自己会感到很羞耻。陆游的这首诗提出诗歌创作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不能闭门造车。陆游指出作家的艺术构思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能指望任何的“写作指南”,而是由火热的现实生活激发出来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对某人诗作进行优劣点评”错误。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或者考证它的真伪。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杨万里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味模仿、因袭前人、替别人流传宗派,我都感到羞耻。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并且说到不要在黄庭坚、陈师道脚下停留,像陶渊明、谢灵运他们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会更好。所以这首诗体现出诗歌创作要有自己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能因袭前人的观点。陆游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作家的艺术构思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能指望任何的“写作指南”,而是由火热的现实生活激发出来的。只有那些愚昧之人才关起门来苦思冥想,搜索枯肠。而萧彦毓诗的美妙之处在描山摹水,有丰富的生活感受。陆游的这首诗提出诗歌创作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不能闭门造车。(2024届·广东肇庆·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初秋小雨陆

游雨来一洗肺肝热,风过远吹禾黍香。谁识山翁欢喜处,短檠①灯火夜初长。望雨(其二)邵

雍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注】①檠:灯台,灯架。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是描写对象,也点明了环境。陆诗写出了雨的清凉,邵诗着意表现雨的洁净作用。B.陆诗和邵诗虽然都写到了喜悦之情,但诗人喜悦的程度却有所不同。C.陆诗写初秋时节的小雨驱散了暑热,邵诗写到久旱后的雨却未提及季节。D.陆诗的“山翁”是指诗人自己,邵诗中虽未直接出现诗人但情感贯穿始终。2.两首诗中,“禾黍”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A2.①陆诗中的“禾黍”是诗人选取的意象,秋风送来禾黍之香,表现了丰收在即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②邵诗中的“禾黍”代指庄稼和收成,是诗人关心和忧虑的对象,虽下了雨,但却不能解决庄稼的干旱问题,诗人心忧百姓、社稷之情跃然纸上。【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邵诗着意表现雨的洁净作用”错误,由原文“久旱偶成雨”可知,邵诗着意表现的应是“雨”滋养万物、缓解干旱的作用。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陆诗:由原文“雨来一洗肺肝热,风过远吹禾黍香”可知,诗人在开头两句将雨形容为洗涤人的内脏(肺肝热),表达了雨水的清凉和洗净的作用;接着,他提到风吹过远处的禾黍,弥漫着一股香气。这里通过描绘风吹禾黍的情景,增加了秋天的生机盎然的感觉,表现了丰收在即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邵诗:由原文“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可知,此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遗憾,雨水虽然能够洗去尘土,但却无法挽救已经凋零的禾稻和谷物。这里,禾黍被用来代指人们的生活和农田的收成,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干旱带来的损失和痛苦的思考。(2024届·浙江台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①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②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③远,小楼吹彻④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忆余杭·长忆孤山潘阆⑤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注]①菡萏:荷花。②韶光:美好的时光。③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泛指边塞。④彻:把所有曲子吹过一遍。⑤潘阆(?~1009)宋初著名文人。曾居住杭州。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词“销”“残”写出了荷花荷叶的特点,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B.李词中“倚栏杆”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内心,写出了人物的孤独寂寞,同时与词中的“吹彻”相呼应。C.潘词以孤山为圆心,以西湖为圆周,构成一幅由圆心向四周流动、扩散的图画,展示了环境的清静、幽美。D.两首词中的荷花意象处于不同季节,各具特点,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6.两首词都出现了“梦”字,分析两首词中“梦”所蕴含的不同情感。【答案】15.D16.(1)从李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闺怨,梦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梦中到边塞去看望征战的丈夫(或者梦中出现往昔生活中与丈夫相会相聚)的场景,表达抒情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2)从潘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对杭州孤山的回忆,梦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对孤山景色以及杭州生活经历的回忆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昔日杭州生活的深深怀念与当下生活的厌倦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述错误,应该都是情景交融的手法。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从李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闺怨,从思妇怀人写起,首句,托梦境诉哀情。梦中思妇到了丈夫所在的边塞,与思念中的丈夫相聚,结果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梦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梦中到边塞去看望征战的丈夫(或者梦中出现往昔生活中与丈夫相会相聚)的场景,表达抒情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2)从潘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对杭州孤山的回忆,孤山处于湖心。山上有一座僧房,僧房四面的门窗面湖而开,僧人和游人可以乘坐小舟在湖上往返。山顶还有一座连云阁,阁的四面临湖,湖面上布满绿芰青荷,清香四溢;阁檐四角悬挂着铃铎,风吹铃动,清音远扬。作者的追忆和感叹,也正着眼于孤山的幽静、佛地的圣洁,用来与扰攘纷浊的人世对照,最后,以“空役梦魂飞”一句表现他对钱塘、对西湖、对孤山、对这块乐土的深切怀念。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对孤山景色以及杭州生活经历的回忆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昔日杭州生活的深深怀念与当下生活的厌倦之情。(2024届·福建福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戏为六绝句(其六)①杜甫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②复先谁。别裁⑧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论诗十绝句(其四)戴复古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从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当时人们对南北朝庾信和初唐四杰多有批评。杜甫作《戏为六绝句》予以回应。②祖述:效法;仿效。③别裁:区别淘汰。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和戴诗题目相近,题材相同,以绝句形式从不同角度表达各自诗歌创作理念。B.杜诗首句指出比不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戴诗首句强调创作要精心构思追求变化。C.杜诗表示借鉴不分先后,与《师说》“庸知其年之先后”相似,戴诗对此无涉及。D.杜甫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追求风流儒雅,戴诗认为诗歌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16.化用前人诗句是诗歌创作的普遍现象,如戴诗第二句“笔端有力任从横”化用了杜甫的“凌云健笔意纵横”。请结合两首诗主题,谈谈你对诗歌创作化用现象的理解。【答案】15.D16.①化用现象,应该像杜诗所说要多方面向前人学习,既有所选择批评,又充分尊重、博采众长;②又要如戴诗所说贵在创新,强调独创,不应该因循守旧。【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追求风流儒雅”错。杜诗的第三句指出我们学习前人,要学习“风雅”,此处的“风雅”指的是《诗经》“风”“雅”的传统,风雅传统最主要的就是比兴、美刺,就是诗歌创作要言之有物,要刚健,要有寄托,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要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选项把“风雅”理解为“风流儒雅”错误。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创作化用现象的理解能力。首先分析杜诗。这首诗着重表达“转益多师”的观点,要求后生必须多方学习前贤的长处,裨补缺漏,才能深受教益。“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轻薄之后生不及前贤是毫无疑义的,但代代相传又很难分清谁是先驱。“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应区分和裁除华而不实的文风而崇尚风雅,博采诸家之长,多方面的师承,才能融会变化以成新体,转而受益。其次分析戴诗。作者强调写诗要独具匠心,反对因袭他人。“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意纵横”,诗人说进行艺术构思时,想象超妙,变化无穷,这样才能笔端有力,放纵奔腾。诗贵创新,必须出自自己胸中,最忌讳的是蹈袭固有的窠臼,跟在别人后面前行。全诗后两句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突出正确与错误,进一步明确诗重创新的观点。自古以来效仿甚至模仿前人作诗,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后人作诗,要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真实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前人过程中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又要吸收又要扬弃。批判继承中有所创新,这才是杜诗“转益多师”“别裁伪体”之精神所在,才是我们理解古诗创作中仿造、化用、引用现象之关键。(2024届·山东聊城·统考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月①王安石追随落日尽还生②,点缀浮云暗又明。江有蛟龙山虎豹③,清光虽在不堪行。鱼儿王安石绕岸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④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注】①《咏月》作于实施变法之中或之后,《鱼儿》也作于这一时期。②尽还生:指月亮晦而复明。③蛟龙、虎豹,这里借指守旧势力。④挈;带,领。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月》诗没有直接描绘月形,反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组合托衬月的存在,营造日落月生、晦明难辨的情境。B.《咏月》诗表面写月的变化、运行,实则有所寄寓;“清光”象征作者本人,“浮云”等则借指守旧势力。C.《鱼儿》诗借鱼所处之水将干的形势暗喻北宋当时社会形势,以“相欢”的鱼儿暗指尚未意识到危机的众人。D.《鱼儿》诗以“汝死哪知世界宽”的结语警示井底蛙式不知变通的守旧党,寓深意于物象,为改革兴变增势。16.在某种程度上,作品是作者个人精神意志的反映。王安石前期的咏物诗更注重借物比附内在思考与精神风貌,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咏月》通过其他意象的组合托衬月的存在,渲染复杂莫测的氛围,暗喻朝堂晦涩驳杂的局势面貌,又借浮云、蛟龙、虎豹喻指诗人处境的艰难凶险,呈现出改革变法期的繁难与艰涩。②《鱼儿》借鱼所处之水将干的情况暗喻北宋当时社会形势,以此警诫北宋统治者现实环境的危急,以“哪知世界宽”警示井底蛙式不知变通的守旧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清光’象征作者本人”错误。“清光”指月光,象征君王或新法。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咏月》诗没有直接描绘月形,反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组合托衬月的存在,营造日落月生、晦明难辨的情境,渲染复杂莫测的氛围,暗喻朝堂晦涩驳杂的局势面貌;写在月的万里清光之下,该是何等舒畅!然而,由于山有虎豹,江有蛟龙,我们却不敢自由地行走,不能充分地享受这良宵。那些浮云,那些蛟龙虎豹,无非是在改革之中或糊涂、或险恶的人们,指诗人处境的艰难凶险,呈现出改革变法期的繁难与艰涩,曲折地表现出实施变法过程中痛苦体验。《鱼儿》写绕岸车响水即将干涸,水里的鱼儿仍在追逐嬉戏不知灾难将临。诗借鱼所处之水将干的形势暗喻北宋当时社会形势,以“相欢”的鱼儿暗指尚未意识到危机的众人,以此警诫北宋统治者现实环境的危急;“汝死哪知世界宽”写死的时候都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宽阔。诗人悲悯鱼儿任人摆布的命运,也痛心它们不懂得未雨绸缪,更是见识短浅,甚至不如井底之蛙,只看见眼前,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警示井底蛙式不知变通的守旧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024届·山东德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赠王介甫欧阳修①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②酒盍留连?奉酬永叔见赠王安石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抠衣③最出诸生后,倒屣④尝倾广座中。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⑤岂宜蒙。【注】①欧阳修反对当时浮艳的文风,大力提倡诗文革新。他欣赏王安石的才华,希望王安石能够接过古文运动的大旗,于是写下了《赠王介甫》一诗。②罇,通“樽”。③抠衣,提起衣服前襟,这是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④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⑤贶kuà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