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_第1页
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_第2页
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_第3页
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_第4页
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岩石(rock)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或者火山玻璃、胶体、生物遗骸)的集合

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壳或者上地幔中的岩浆喷出地表或者侵入在

地壳内形成的,例如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分布于地壳表层,占大陆面积的75%以及大部分的海底沉积,例如

砂岩,砾岩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多在地壳深处,与岩浆岩一起占地壳体积的95%。例如大理岩。

表1-1三大类岩石野外特征对比简表

野外特征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1.形成火山及各类熔岩流1.呈层状产出,并经历分选作1.岩石中的砾石、化石或晶体受到

2.形成岩脉、岩墙、岩株及岩基用了破坏

等形态并切割圉岩2.岩层表面可以出现波痕、交2.碎屑或晶体颗粒拉长.岩石具定

3.对围岩有热的影响.致使其错层、泥裂等构造向构造.但也有少数无定向构造的

雨结晶,发生相互反应及颜色3.岩层在横向上延续范闱很大变质岩

改变4.沉积岩地质体的形态可能与3多数分布于造山带、前寒武纪地

4在与围岩接触处火成岩体边河流、三角洲、沙洲、沙坝的范盾中

部有细粒的淬火边圉相近4.可以分布于火成岩体与困岩的

5.除火山碎屑岩外,岩体中无5沉积岩的固结程度有差别,接触带

化石出现有些甚至是未固结的沉积物5.岩石的面理方向与区域构造线

6.多数火成岩无定向构造,矿方向一致

物颗粒成相互交织排列6.大范围的变质岩分布区岩石的|

变质程度有逐渐改变的现象

岩石循环

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物质组成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作用

1岩浆(magma)

岩浆是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绝大多数岩浆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

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火成岩称为喷出岩(extrusiverocks);

侵入于地壳中的称为侵入岩(intrusiverocks)。

2岩浆性质

口碰盐成分妁岩浆-------最普通,袭主要的

<日破.睢Jk岩荣60年代坦桑———郊有―

mF珏咬盐成分妁岩浆Y金属,辜S匕物若承L

金~展r司S匕扬?j-浆.,色加*和

Jf基*一城区有长阳矿浆

(1)挥发分(volatile):占几%的分量,包括H20、C02、F、Cl、B、S03等。其含量取决于温

压条件,温度愈低、压力愈高,则挥发份的溶解度愈高。因此,深成岩富挥发分而喷出岩贫挥发

分。

挥发份的作用:A.降低粘度,使得岩浆易于流动;B.可以降低矿物的熔点,延长结晶时间,甚

至结晶出含有挥发份的矿物

(2)温度:由基性熔岩到酸性熔岩温度降低,从1225c降到730C,温度与成分(特别是Si02)

含量有关。基性岩浆:1000-1200°C中性岩浆:900-1000°C酸性岩浆:600-700°C

温度的获得:

a.直接测量(光学测温器,热电偶测温器),

b.高温高压实验,

c.热力学温压计计算。

(3)粘度(viscosity):取决于多种因素:

a.岩浆的酸度(SiO2含量),越酸性则粘度越大;

b.岩浆的温度,越高温则粘度越低;

c.岩浆中的挥发分可促进(Si04)聚合体分解,降低粘度;注:岩浆愈基性、温度愈高、含挥发份

愈多,粘度愈小;岩浆愈酸性、温度愈低、含挥发份愈少,粘度愈大。

d.岩浆中包含的晶屑和岩屑数量,所谓“晶粥”。

(4)密度(density):

通常含铁镁矿物比例越高则密度越高(超镁铁岩),而硅铝矿物的密度则比较低(花岗岩)。板块

俯冲消减一主动与被动;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由于硅铝质岩浆的抽取一拆沉(delamination)回到地

幔。

3、岩浆形成与运移

岩浆形成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是:①要有源区的岩石,即岩浆发生之前已经存在于地幔或地壳

的岩石作为熔融岩浆的母岩;②要有足够热能的积累。3.时间积累4其他因素

A、岩浆分凝

岩浆分凝(magmasegragation)是指熔融的岩浆液滴从源区岩石的粒间分离集中的作用

B、岩浆上升侵位的机制有以下几类:

1.围岩向下位移

底辟作用

顶蚀作用

火口沉陷作用(cauldronsubsidence)是代表环形杂岩体特征的一•种侵位机制

2.围岩向上位移

3

第三章火成岩的性质综述

一、火成岩的矿物组成及与化学成分

一、火成岩矿物的类型分类:

(1)据矿物的成分和颜色:

a、铁镁矿物(喑色矿物):富含Fe,Mg,Ti,Cr(类质同相),颜色比较深,如01,Py,Hb,

Bi,Gt等:由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铁镁矿物含量减少并且种类变化。

b、硅铝矿物(浅色矿物):富含K、Na、Ca的硅酸盐矿物及石英等,包括碱性长石、斜长石、石

英、似长石、白云母等。似长石类不能与石英共存。

(2)据原生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

a、主要矿物:b、次要矿物:c、副矿物:

(3)据矿物成因:

a、原生矿物:直接从岩浆中结晶的矿物。

B、岩浆期后矿物:

C、岩浆前期矿物:

(4):根据实际矿物种类

长英质

镁铁质

二、火成岩化学成分

a、主要元素(majorelements):对碳酸盐岩浆而言,以CaO和C02为主;对硅酸盐岩浆而言,

Si02为主,其次有A1203,FeO,CaO,MgO,Na20,K20等,为主要元素,占95%以上。

烧失量:

b、微量元素(traceelements):包括稀土元素(REE)和同位素(isotopes),总量不足1%,但对研究

岩浆成因最重要。微量元素包括Rb、Sr、Ba、Cs等LIL(largeionlithophileelements—即大

离子侵蚀元素),及REE、Th、U、Ce、Pb、Zr、Hf,Ti、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high

fieldstrengthelements),同位素有K-Ar,Rb-Sr,Sm-Nd,Lu-Hf,Re-Os、U-Th-Pb等放射性同

位素及0、S等稳定同位素。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为可能。

三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及结晶环境密切相关。化学成分是第一控制,决定了火成岩的基本矿物组

成,而结晶环境则决定了矿物的大小、数量、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1、Si02:是火成岩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Si02多则出现富Si02的浅色矿物如石英和长石,

石英出现是岩浆Si02过饱和的标志(Si02游离);Si02含量低的岩石则以暗色矿物为

主,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或含较多的似长石。

从矿物中SiO2的相对含量而言,硅酸盐矿物可分为两组,一组称SiO2饱和矿物,可与

石英共生,如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类矿物;另一组称SiO2不饱和矿物,不能与石

英共生,如富镁橄榄石、似长石等。这是因为在平衡结晶的条件下,橄榄石(如镁橄榄石)

或似长石(如霞石Ne)与熔体中的Si02反应分别生成顽火辉石或钠长石。当岩浆中

SiO2过剩(过饱和)时,岩石中会出现Si02饱和矿物与石英共生,而Si02不足(不饱和)

时会出现SiO2不饱和矿物,而不出现石英。SiO2含量适当(饱和)时,则仅出现SiO2

饱和矿物。

由于火成岩中SiO2与其他氧化物存在协变关系,所以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随SiO2的

渐增,岩石中的镁铁矿物由多到少,浅色矿物渐增,石英由无到有。在超基性岩犷(Si02)

<45%,富FeO、MgO,而贫K20、Na20,因此在矿物成分上镁铁矿物占主要地位(色率》

90),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在基性岩中,犷(Si02)=45%〜53%,FeO、MgO较超

基性岩减少,A1203、CaO含量增加,因此矿物成分为辉石与基性斜长石共生,镁铁矿物

的体积分数40%〜90%(一般为40%〜70%)。在中性岩中,w(Si02)增53-66%,FeO、

MgO、CaO均较前减少,K20、Na20的含量相对增加,因此在中性岩中常为角闪石与中性

斜长石共生,喑色矿物减少,色率在15〜40之间。酸性岩中犷(Si02)>66%,FeO、

MgO.CaO大大减少,而K20、Na20显著增加,因此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为主要矿

物,暗色矿物多为黑云母,色率小于15。

N花

K岗

氏K

岩*

2、Na20+K20:二者的总量(全碱)基本上决定了长石的种类和含量(斜长石与碱性长石的相

对含量);而Na20与K20的相对含量决定了碱性长石中钾质长石(透长石、正长石和微

斜长石)和钠质长石(歪长石、钠质斜长石)的相对多少。霓石、钠闪石、霞石富钠。

5

(3<33.3-9>9

钙碱性缄性过碱性

碱性帐石较酸性岩石普遍出现

斜长石普遍偏酸性岩石基性岩

石英普遍最酸性岩石不

似长石不<5%>5%

含Na(竞石、霓辉石)或Ti(钛

辉石或普通辉石或

辉石)的辉石.含Na闪石(钠

闪石

闪石闪石、钠钙闪石、棕闪石)

«1V-8碱度不同的岩柒岩中矿物组合特征

。<3.3a=3・3〜9">9

钙碱性试性过硬性

1•在较酸性的外方中才出嵬破性

1.睢性长石〈衲长石,歪氏石或鼻长石)普遍同于所在号石中

长石

2•斜民石普遍存在2.斜长石成分比同类钙碱性异要2.斜长石只出现在基件岩中,甚至在基

偏1®程性岩中也不见

3.住中股性岩中常见石英3.有英只在最]»性的甘石中出现3.不含石英

4•不出现以氏64.似长石仅山现在SiOg不®和4.似长石普遍出现,含生>5%

的胃石中,含猛〈5%

5.辉石为誉通伊有,斜方辉行,角!5.辉石通常富含诘(JK石.竟理石)政含钛〈H肝石),角闪行为俯闪石.忱钙

闪石为普通角内万|闪石、株闪石、不出现着方热石

6.Z母在酸性舒中为特把矿物6.在装住用地性岩中累公母(诉作柱)十分常见

7.无理物百7.枭榴石通常见矿物

8.不出现黄睫&俄矿物,也不出8•不出现贫珪富钙矿物,有碱也8•卅现贫硅富钙的矿物(原生方解而、黄

现磁性火山俄璃,的出现宙硅火山火山玻璃氏石)及碱性火山玻璃

强强

而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里特曼(组合)指数(3):3=[w(K20+Na20)2]/[w(SiO2)-43]

6<3.3者称为钙碱性岩,6=3.3〜9者为碱性岩,6>9者为过碱性岩。

(2)SiO2-(Na20+K20)图解:该图解是较常使用的碱度系列划分图解(可将火成岩划

分为碱性系列(A)和亚碱性系列(S)。再划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用二图。

OlNJ」

405060To

^(SKXI/%

图4Tw(SiO2)-w(K20+Na20)A—碱性系列;S—亚碱性系列;

图4-2jr(Na20+K20)-犷(FeO+Fe203-MgO)(AFM)图

虚线为拉斑玄武岩系列(空心圈为冰岛火山岩投点);实线为钙碱性系列(实心点

为苏格兰火山岩投点);单位为;T—拉斑玄武岩系列;C一钙碱性系列

c、CaO:决定一些富Ca矿物的多少,如钙质斜长石、富钙辉石(透辉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

和绿帘石。

d、MgO:决定一些富Mg矿物的多少,如橄榄石、辉石、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

e、A1203:与长石、石榴石、堇青石、白云母等关系密切。

(1)过铝质岩石Al2O3>(CaO+K±O+Na2O),特征矿物是白云母、黄玉、电气

石、钻铝一铁铝榴石、刚玉.红柱石或矽线石。

(2)偏铝质岩石(K/O+NazO)VAlzO*V(CaO+K=O+NaaO)。出现的铝硅酸

盐矿物是黑云母、角内石和黄长石。

(3}亚铝质岩石A^O.SCNatO+K1O)„主要含铝矿物是长石和似长石。

(4)过碱质岩石AltO,<(N«1O+K,O),ALO.VKz。较少见.以出现碱性铁镁

质矿物为特征,例如,毙辉石、黄石、钠闪石、碱铉内石和斜红闪石等。

7

四、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岩意义:

、«((

((桢

(C《(*

岩«

绿

5武

111缥

))岩

))》)

)))

图1V-4号浆号矿物成分变化简图

(据A.S.Adams,1965)

注:花岗内长省的•出岩本书果用,英安岩”,石英闪长岩的啧出岩本书采用“石英安山岩”

8

(1)橄榄石olivine(01)

a.化学成分:(Mg、Fe)2(SiO4)。Fo(镁橄榄石)和及(铁橄榄石)混溶组成,含Ni,Cr

(含量可指示岩浆是不是地幔原始岩浆)。岛状结构,比重大。

b.超镁铁岩的主要组分(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基性岩中可有少许(橄榄玄武岩)

c.橄榄石形成于地幔条件,镁橄榄石比铁橄榄石形成于更高的温度,与游离Si02(石英)不共生,

因此成为Si为不饱和岩浆的标志(F。有时被顽火辉石一Si可饱和一包围,是不平衡结构)。

Mg2SiO4+SiO2=Mg2(Si206)(顽火辉石)。Fa有时可与少量石英共生。

d.橄榄石有时在喷出岩中有环带结构(核Fo),但远不如斜长石明显。橄榄石在中温非氧化条件下

蚀变成绿色矿物:绿泥石+含蒙脱石层的混层矿物的组合;橄榄石在低温氧化条件下蚀变成红

色矿物伊丁石(针铁矿为主的含蒙脱石层的混层矿物的集合体)o

⑵辉石pyroxene(Py,Opx-Cpx):链状结构,柱状。

a.分为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

b」斜方辉石|:(Mg,Fes)2(Si206),贫Ca。分布于钙碱性岩中,与碱性岩无关,是由顽火辉石

—铁辉石构成的连续类质同象系列。根据顽火辉石(En)的百分比含量又可分为:

顽火辉石:En>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