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试题_第1页
医学影像试题_第2页
医学影像试题_第3页
医学影像试题_第4页
医学影像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线的发现:

时间:1895年11月8日;

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背景:用高真空玻璃管做阴极射线放电试验时偶然发现;

获奖:1901年伦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世上第一张X线照片:1895年11月22日,伦琴夫人手的照

片;

伦琴逝世时间:1023年2月10日。

2.X线的产生:

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电能转换为阴极电子的

动能;在阳极的阻止下,阴极电子的动能99%以上转换为热能,

不到1%的动能转换为X线。

X线产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

(1)电子源:通过X线管灯丝通电加热而获得在灯丝

周围形成的空间电荷。

(2)电子高速运动:必须使电子高速运动具有动能。通

过球管两端施以定向直流高压和维持X线管内高真空来满足。

(3)高速电子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阳极的作

用: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阳

极上接受电子撞击的范围称为靶面;阳极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

高熔点的鸨制成。

自测题-1X线的发现者是()

A.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B.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

C.美国医生达曼迪恩

D.波兰裔法国放射学家居里夫人

E.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答:A

自测题-2关于X线的发现,错误的是()

A.X线是1895年11月8日被发现的

B.第一张X线照片是1895年11月22日拍摄的伦琴夫人手

的照片

C.1901年伦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D.伦琴提议将自己发现的射线命名为X线

E.伦琴用一个高真空玻璃管和一台能产生高压的小型机器

做实验

答:C

自测题-3与在X线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无关的是()

A.电子源

B.高真空

C.旋转阳极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电子的骤然减速

答:C

自测题-4X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得的能量,决

定于()

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B.两极间的管电压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管电流

E.阴极灯丝焦点大小

答:B

自测题-5有关连续X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连续X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连续X线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

C.连续X线的质取决于管电流

D.连续X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E.连续X线的放射中,高速电子的能量没有丢失

答:D

自测题-6关于连续X线的波谱特点,错误的是()

A.管电压升高时,最短波长向短波一侧移动

B.管电压升高时,强度曲线向长波一侧移动

C.管电压升高时,最强波长向短波一侧移动

D.管电压升高时,X线能量以管电压二次方比例增大

E.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大时一,X线能量增大

答:B

自测题-7有关特征X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A.特征X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

B.特征X线产生的X线的质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

C.特征X线的波长,由跃迁的电子能量差所决定

D.靶物质原子序数较高时,特征X线的能量就大

E.管电压70kVp以下,不产生K系特征X线

答:B

自测题-8与连续X线波长无关的是()

A.阴极电子是否正撞到靶物质的原子核

B.阴极电子从靶物质原子核旁经过时离原子核的距离

C.阴极电子本身的能量大小

D.原子核的核电场强度大小

E.靶物质原子核外电子的结合能大小

答:E

自测题-9关于X线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与红外线和紫外线一样,均为电磁波

B.X线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

C.康普顿效应可证明它的微粒性

D.光电效应可证明它的波动性

E.X线不具有静止质量和电荷

答:D

自测题-10不属于X线物理效应的作用是()

A.穿透作用

B.电离作用

C.荧光作用

D.着色作用

E.干射与衍射作用

答:D

自测题-11关于X线的本质,正确的叙述是()

A.X线属于电磁波中的电离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

B.X线的微粒性表明X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静止质量

C.X线在传播时表现出微粒性

D.X线的波动性表明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E.X线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波动性

答:A

自测题-12对X线产生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很高

B.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很低

C.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

D.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一般

E.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为100%

答:B

自测题-13关于X线的穿透作用,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B.X线的穿透力与X线的频率成反比

C.X线的穿透力与被穿透物质的原子序数成反比

D.X线的穿透力与被穿透物质的密度成反比

E.X线的穿透力与被穿透物质的厚度成反比

答:B

自测题-14X线的荧光作用不能用于()

A.X线透视荧光屏

B.X线摄影增感屏

C.CT机的晶体探测器

D.X线治疗

E.影像增强管

答:D

自测题-15X线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被应用的最基本的特性

是()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电离作用

D.感光作用

E.生物效应

答:A

自测题-16X线的哪项特性是X线剂量、X线治疗、X线损伤的

基础()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电离作用

D.感光作用

E.生物效应

答:C

自测题-17关于X线强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强度指的是管电压的高低

B.kVp代表X线的质,mAs代表X线的量

C.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X线强度越大

D.X线强度与管电压平方成正比

E.整流后的脉动电压越接近峰值,其X线强度越大

答:A

自测题-18关于X线质的表示,正确的是()

A.X线管的滤过

B.X线管电压和半值层

C.X线管电流

D.高速电子的数量

E.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答:B

自测题-19影响X线强度的因素不包括()

A.X线管电压

B.X线管电流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阳极柄的材料

E.高压的脉动率

答:D

自测题-20不能表示X线质的概念是()

A.半值层

B.X线管电压

C.有效能量

D.X线波长

E.X线的不均等度

答:E

自测题-21关于X线强度的定义,错误的说法是()

A.是指垂直于X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

子数和能量的总和

B.也即是X线束中的光子数乘以每个光子的能量

C.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管电压的高低来表示

D.量是指X线束中的光子数,质则是光子的能量

E.连续X线波谱中每条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连续X线的总强

答:C

自测题-22下列与X线的质和量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X线强度受管电压、管电流、靶物质及高压波形的影响

B.X线强度与管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C.管电流越大,产生的X线光子数就越多

D.对特征X线来说,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决定产生特征X线

的量

E.整流后的脉动电压越接近峰值,其X线强度越大

自测题-23在X线诊断能量范围内,利用了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的形式是()

A.相干散射和光电效应

B.光电效应利康普顿效应

C.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D.电子对效应和光核反应

E.光核反应和相干散射

答:B

自测题-24关于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几率的解释,错误的是

()

A.X线诊断能量范围内,光电效应占30%

B.对低能量射线和高原子序数物质相互作用时,光电效应为主

C.X线摄影中的散射线,几乎都是康普顿效应产生的

D.康普顿效应与光电效应的相互比率,常随能量而变化

E.脂肪、肌肉,除了在很低的光子能量(20〜30kev)之外,康

普顿散射作用是主要的。

答:A

自测题-25下列有关光电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1

A.诊断用X线与铅的相互作用形式,主要是光电效应

B.光电效应的结果是,入射光子能量的一部分以散射光子释放

C.光电效应可产生特征放射、光电子和正离子

D.光电效应中,X线光子能量全部给予了物质原子的壳层电

E.光电效应以光子击脱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而发生

答:B

自测题-26关于光电效应在X线摄影中的实际意义,错误的是

()

A.光电效应不产生散射线

B.光电效应可扩大射线对比度

C.光电效应下患者接受的照射量小

D.光电效应下,不同组织密度能产生明显的影像对比

E.选用低kVp摄影,可以扩大脂肪与肌肉的影像对比。

答:C

自测题-27下列概念与单位的组合,错误的是()

A.X线能量一kev

B.半值层一mm

C.直线减弱系数一m

D.质量减弱系数一m2/kg

E.波长一nm

答:C

自测题-28与影响X线减弱的因素无关的是()

A.X线能量

B.原子序数

C.密度

D.每克电子数

E.X线管灯丝温度

答:E

自测题-29吸收X射线能力最强的组织结构是

A.肌肉

B.脂肪

C.骨骼

D.肺组织

E.肝脏

答:C

自测题-30对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当X线穿过物体时,高原子序数的物质对X线有较强的衰

B.当X线穿过物体时,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衰减能力强

C.当X线穿过物体时,电子数目越多的物质更易使X线衰减

D.当X线穿过物体时,厚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衰减能力强

E.当X线穿过物体时,低原子序数的物质对X射线有较强的

衰减

答:E

自测题-31X线衰减的反平方法则是指()

A.X线强度与管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B.X线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0.X线强度与管电流的平方成反比

D.X线强度与原子序数的平方成反比

E.X线强度与每克电子数的平方成反比

答:B

自测题-32关于距离所致的X线衰减,错误的说法是()

A.X线在其传播时将按照反平方法则衰减

B.X线强度衰减的反平方法则是指X线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

C.反平方法则是在X线管点焦点、X线在真空中传播的条件

下严格成立

D.X线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出现因空气吸收所致的衰减

E.考虑到空气吸收所致的衰减,反平方法则在X线摄影中没

有应用价值

答:E

自测题-33下列不属于连续X线衰减特点的是()

A.通过物质以后,在质和量上都会有所改变

B.低能光子比高能光子更多地被吸收

C.透过被照体后的平均能量降低

D.通过物质之后的平均能量将接近于它的最高能量

E.改变X线管窗口的过滤可以调节X线束的线质

答:C

自测题-34关于X线的滤过,错误的叙述是(,)

A.X线滤过是指预先把X线束中的低能成分吸收掉

B.X线滤过是为了减少高能射线对皮肤的照射量

C.X线滤过包括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

D.固有滤过包括X线管壁、绝缘油层、窗口

E.附加滤过是指从窗口到检查床之间X线通过的所有材料的

滤过总和

答:B

自测题-35X线信息影像形成的阶段是()

A.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

B.X线照片冲洗之后

C.X线到达被照体之前

D.视觉影像就是X线信息影像

E.在大脑判断之后

答:A

自测题-36关于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

是()

A.自X线管发射出来的X线强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B.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就已形成了X线信息影像

C.被照体是信息源,X线是信息载体

D.不均匀分布的X线强度照射到屏/片体系,经显影加工后形

成光学密度影像

E.照片密度影像通过看片灯,在视网膜形成视觉影像,再经大

脑判断,最后形成诊断

答:A

自测题-37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形成的X线强度的差异称为

()

A.人工对比

B.天然对比

C.射线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

E.照片对比度

答:C

自测题-38关于X线照片影豫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到胶片上形成

照片影像

B.X线照片影像是X线被被照体吸收与散射后形成的

C.X线照片影像是利用了X线透射线的直进性

D.照片接受的散射线不形成影像

E.常规X线照片与CT片的影像均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

答:A

自测题-39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要素,不包括()

A.照片密度

B.照片的感度

C.照片的对比度

D.照片的锐利度

E.照片的放大与变形

答:B

自测题-40X线照片影像的质量实质上指的是()

A.影像密度

B.影像对比度

C.影像清晰度

D.影像失真度

E.胶片感光度

答:C

自测题-41X线照片上微小细节的信息传递问题,就是()

A.影像密度

B.天然对比度

C.影像失真度

D.影像清晰度

E.胶片感光度

答:D

自测题-42下列哪项是构成X线照片影像的儿何因素()

A.影像密度

B.影像对比度

C.影像锐利度

D.影像颗粒度

E.影像失真度

答:E

自测题-43关于X线影像质量的评价,错误的说法是()

A.X线影像质量的评价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B.在检出识别过程中以心理学水平进行的评价称为视觉评价

C.主要通过特性曲线、响应函数等方法予以测定评价的方法

叫主观评价

D.客观评价是以物理量水平进行的评价

E.目前X线影像质量进入综合评价阶段

答:C

自测题-44下列不属于主观评价方法的是()

A.金属网法

B.Burger法

C.并列细线法

D.ROC曲线

E.特性曲线

答:E

自测题-45下列哪项不是综合评价的内涵()

A.以诊断学要求为依据

B.以物理参数为客观手段

C.以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技术条件为保证

D.突出强调特性曲线

E.充分考虑减少辐射量

答:D

自测题-46下列关于对比度的概念错误的是()

A.穿过被照体后的X线强度差异叫做射线对比度

B.X线达到被照体之前不具有任何的医学信号

C.X线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叫做影像对比度

D.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邃之间的密度差称为照片对比度

E.X线照片上如果没有对比度就没有影像存在

答:C

自测题-47X线影像形成的实质是()

A.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差异

B.影像密度

C.影像失真度

D.照片颗粒度

E.影像清晰度

答:A

自测题-48关于清晰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清晰度是在不同密度区域内线对的分辨能力

B.清晰度是胶片重建组织影像细节的能力

C.影像清晰度的影响因素涉及X线设备、胶片成像到观片者

心理诸多因素

D.对照片影像清晰度产生较小影响的是增感屏清晰度

E.对照片影像清晰度产生较大影响的是胶片对比度

答:D

自测题-49分辨力与清晰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分辨力与清晰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分辨力是一个极限值可以反映全部情况

C.分辨力主要在低频部分与清晰度有相应的关系

D.分辨力在高频部分与清晰度不一定统一

E.对一般X线摄影来说,希望在高频部分有更高的信息传递

能力

答:A

自测题-50关于分辨力的概念错误的是()

A.某种成像介质区分两个相邻组织影像的能力

B.决定于在感光材料上重建的平行线对影像变化的分离程度

C.以每毫米内可以分辨出多少线对表示

D.在测定中常用测试卡代替被照体

E.从测试结果看,增感屏的分辨力远远高于胶片

答:E

自测题-51MTF是指()

A.胶片特性曲线

B.调制传递函数

C.分辨力测试卡

D.影像对比度

E.傅里叶变换

答:B

自测题-52调制传递函数表示()

A.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比值

B.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

C.某种成像介质区分两个相邻组织影像的能力

D.感光材料上重建的平行线对影像变化的分离程度

E.每毫米内可以分辨出多少线对

答:B

自测题-53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影像颗粒性的因素()

A.X线量子斑点(噪声)

B.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C.胶片对比度

D.胶片尺寸

E.增感屏荧光体尺寸和分布

答:D

自测题-54关于照片斑点(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照片肉眼能见到有颗粒聚集的区域,称做斑点(噪声)

B.卤化银颗粒尺寸大约1~2)im,肉眼是看不到的

C.X线照片斑点主要是量子斑点形成的

D.量子斑点就是X线量子的统计涨落在照片上记录的反映

E.假若X线量子数无限多,单位面积里的量子数就会因位置

不同而不同

答:E

自测题-55关于ROC曲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1970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完成

B.以通讯工程学中的信号检出理论为基础

C.以心理临床评价的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的解析和数理统计

处理为手段

D.可以对主观评价以定性的方式进行表述

E.以信号检出概率方式,对成像系统在背景噪声中微小信号的

检出能力进行解析与评价

答:D

自测题-56关于ROC曲线的应用错误的说法是()

A.ROC曲线属于影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B.可以对主观评价以定量的方式进行表述

C.主要应用于对评价者的主观评价能力的评估

D.可能使主观评价趋向客观化

E.用数量来表示对影像中微细信号的识别能力

答:C

自测题-57客观评价的测量方法的参数不包括()

A.X线摄影三参量

B.ROC曲线

C.响应函数

D.特性曲线

E.量子检出率

答:B

自测题-58可以客观地对影像质量做综合评价的是()

A.调制传递函数的测定

B.ROC曲线的测定

C.特性曲线的测定

D.维纳频谱测定

E.X线摄影三参量测定

答:A

自测题-59在数字成像系统性能的客观评价上更具有价值的参

量是()

A.MTF

B.RMS

C.WS

D.kVmAs

E.DOE

答:E

自测题-60关于量子检出率(DQE)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成像系统中输出信号(信噪比平方)与输入信号(信噪比平

方)之比

B.可以解释为成像系统中有效量子的利用率

0.DQE最高值为10

D.DQE值越高,有效量子利用率高

E.DQE值越高,输出信息也就越高

答:C

自测题-61NEQ是指()

A.等效噪声量子数

B.成像系统中输入侧的信噪比的平方

C.量子检出率

D.成像系统中输出信号(信噪比平方)与输入信号(信噪比平方)

之比

E.X线摄影三参数

答:A

自测题-62关于伪解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星卡在一定放大率下的实际成像位置沿一定方位上移动了一

段距离

B.伪解像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的

C.焦点尺寸大于被照体微细结构的径线时出现

D.被照体放大到一定倍率时,相邻组织半影叠加大于组织径

线时出现

E.在被照体紧贴胶片的平片摄影中常常出现

答:E

自测题-63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之间的关系,受下列因素中哪项

影响最小()

A.焦-片距大小

B.肢一片距大小

C.X线管焦点的成像质量

D.X线中心线投射屏/片系统的状态

E.胶片特性

答:E

自测题-64欧共体1995年提出的综合评价概念不包括()

A.以诊断学要求为依据

B.以物理参数为客观评价手段

C.以满足诊断要求所需的摄影技术条件为保证

D.同时,充分考虑减少辐射剂量

E.影像密度的定量标准

答:E

自测题-65胸部后前位影像质量的综合评价标准不包括()

A.诊断学要求的标准

B.视觉美学的标准

C.体位显示标准

D.成像技术标准

E.受检者剂量标准

答:B

自测题-66胸部后前位影像质量诊断学要求的标准中,对肺野

部的评价重点是()

A.对血管(肺纹理)向肺野外带末梢连续追踪的评价

B.对低密度区、低对比影像分辨力的评价

C.对左心影内肺纹理的分辨

D.对主气管边界的分辨

E.对支气管分叉部分辨力的评价

答:A

自测题-67与胸部后前位体位显示标准关系最小的一项是

()

A.肺尖充分显示

B.肩胛骨投影于肺野之外

C.两侧胸锁关节对称

D.膈肌包括完全,且边缘锐利

E.乳房阴影内可追踪到肺纹理

答:E

自测题-68胸部后前位成像技术标准中哪项不正确()

A.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B.标称焦点值:<1.3

C.FFD:180cm

D.摄影管电压:125kV

E.曝光时间:>20ms

答:E

自测题-69下列哪项不是颅骨后前正位体位显示标准()

A.颅骨正中矢状线投影于照片正中

B.眼眶、上颌窦左右对称显示

C.两侧无名线或眼眶外缘至颅外板等距

D.照片包括全部面骨及下颌骨升支

E.岩骨外缘投影于眶内上1/3处,不与眶上缘重叠

答:D

自测题-70颅骨侧位体位显示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蝶鞍位于照片正中略偏前

B.蝶鞍各缘呈单线半月状,无双边影

C.照片包括所有颅骨

D.照片还要包括下颌骨升支

E.额面缘投影应与片缘近似平行

答:B

自测题-71关于膝关节前后正位体位显示标准,下列哪项是错

误的()

A.照片包括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周围软组织

B.关节面位于照片正中显示

C.t宾骨呈正位影像清晰显示

D.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

E.腓骨小头与胫骨仅有小部重叠(约为腓骨小头1/3)

答:C

自测题-72关于膝关节侧位的体位显示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

A.膝关节间隙位于照片正中,股骨内外牌重合;

B.骸骨呈侧位显示,无双边

C.股骸关节间隙完全显示

D.腓骨小头前1/3与胫骨重叠

E.股骨与胫骨长轴夹角为90。~100。

答:E

自测题-72关于腰椎前后正位体位显示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

A.照片包括腰1至腰5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

B.椎体序列清晰显示于照片正中

C.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D.第三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影

E.椎间隙清晰可见

答:A

自测题-73腹部泌尿系平片(KUB)诊断学要求标准,下列哪

项是错误的()

A.骨骼清晰可见

B.肾脏轮廓可见

C.腰大肌影及腹壁脂肪线可见

D.腹部肠道清洁良好,对诊断无影响

E.影邃细节显示指标为1.0cm钙化点

答:E

自测题-74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X线影像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不

不可能围绕哪项开展()

A.X线球管

B.X线胶片

C.影像增强器

D.平板探测器

E.人工对比剂

答:D

自测题-75下列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的比较哪项错误()

图像种类成像源成像依据

A.常规X线X线密度和厚度

B.CTX线吸收系数

C.MRI磁场氢核物理状态

D.US超声波吸收系数

E.NMg线核素含量和分布

答:D

自测题-76下列哪项不属于对模拟影像的描述()

A.由模拟量构成的图像

B.影像的记录和显示是一个不连续的灰阶范围

C.是相应的成像组织结构对射线衰减的模拟

D.传统的X线照片影像属于模拟影像

E.影像密度随着坐标点的变化是连续改变的

答:B

自测题-77下列哪项是对数字影像的描述()

A.影像的记录和显示的是一个连续的灰阶范围

B.不同的灰度差别即为任何一个局部所接受的辐射强度的模拟

C.影像中的密度(或亮度)是空间位置的连续函数

D.将影像分解成有限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中的图像密度的

平均值用一个整数表示

E.影像中的点与点之间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隔

答:D

自测题-78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介质是()

A.D/A转换器

B.A/D转换器

C.影像增强器

D.脉冲发射器

E.信号接收器

答:B

自测题-79不属于数字方法优于模拟方法的一项是()

A.对器件参数变化很敏感

B.可预先决定精度

C.有较大的动态范围

D.更适合于非线性控制;

E.可靠性高

答:A

自测题-80数字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A.可预先决定精度

B.有较大的动态范围

C.更适合于非线性控制

D.对环境、温度变换敏感性低

E.抗干扰能力强

答:E

自测题-81关于数字图像与传统图像比较的优势,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一项是()

A.数字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可达到26灰阶

B.可通过变化窗宽、窗位等技术使全部灰阶分段得到充分显示

C.扩大了密度分辨力的信息量

D.数字图像可进行后处理以提高诊断率

E.数字图像可以存储、调阅、传输或拷贝

答:A

自测题-82有信息丢失的危险且网络连接能力低的数字影像信

息获取方式是()

A.胶片数字化仪(FilmDigitizer)

B.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

C.电荷耦合器(charge-coupleddevice,CCD)技术

D.碘化葩/非晶硅平板探测器(a-Si)

E.非晶硒平板探测器(a-Se)

答:A

自测题-83人们习惯将计算机X线摄影提出来称之为()

A.DR

B.CR

C.CT

D.CCD

E.a-Se

答:B

自测题-84关于计算机X线摄影(C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

误的()

A.CR开拓了X线摄影数字化的先河

B.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现有X线摄影设备

C.具备目前DR尚无法替代的床边数字摄影

D.最大特点是能做动态采集

E.成本相对较低

答:D

自测题-85CR的最大问题是()

A.不改变工作流程

B.不能做动态采集

0.成像板易出现划痕

D.成像板易出现人工伪影

E.成本相对较高

答:B

自测题-86数字X线摄影(DR)的核心技术是()

A.FPD

B.FFD

C.CCD

D.CAD

E.DSA

答:A

自测题-87关于平板探测器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DR系统的量子检出率(DQE)性能比屏/片系统高一倍

B.在相同剂量下,DR系统的影像质量(DQE)比屏/片系统

可以提高50%

C.在相同影像质量下,DR系统的剂量与屏/片系统相比基本

相同

D.DR系统的动态范围大,线性好

E.采集速度快,可进行动态检查(30帧/秒)

答:C

自测题-88下列数字成像基本用语哪项不正确()

A.矩阵表示一个横成行、纵成列的数字方阵

B.采集矩阵是指每幅画面观察视野所含像素的数目

C.显示矩阵是指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像素数目

D.体素是指组成图像矩阵中的基本单元

E.像素是•个二维的概念

答:D

自测题-89有关数字影像矩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称矩阵

B.矩阵有采集矩阵和显示矩阵之分

C.相同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越多

D.像素越多,重建图像质重越高

E.应用中要求显示矩阵要小于采集矩阵

答:E

自测题-90CT中体素与像素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

B.体素属于模拟图像,像素属于数字图像

C.组成矩阵的基本单元称为体素

D.体素是图像重建过程的产物

E.体素与像素的尺寸一致

答:A

自测题-91关于灰阶的论述,错误的是(3

A.在照片或显示器上的黑白图像的各点表现出不同深度灰色

B.表现出的亮度(或灰度)信号的等级差别,称为灰阶

C.每•灰阶刻度内有4级连续变化的灰度

D.把白色与黑色之间分成若干级,称为“灰度等级”

E,肉眼可分辨的灰阶范围是150级

答:E

自测题-92下列关于重建时间的概念,错误的是()

A.阵列处理器(AP)用原始数据重建成显示数据矩阵所需要的

时间

B.重:建时间与计算机性能有关

C.重建时间与重建矩阵的大小有关

D.重建时间与减少运动伪影有关

E.内存容量大相对也能缩短重建时间

答:D

自测题-93一幅12比特数字图像的灰阶范围总数是()

A.8192

B.4096

C.2048

D.1024

E.512

答:B

自测题-94关于滤波函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图像重建时所采用的一种数学计算程序

B.不同的数字成像设备采用的计算程序也各不相同

C.二维傅里叶变换(ZDFT)图像重建法为CT所特有

D.算法不同,所得到的图像效果亦有很大差别

E.高分辨算法实际是一种突出轮廓的算法

答:C

自测题-95在X线数字成像中严格规定噪声的定义为()

A.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

B.由于电子的持续杂乱运动等而在电路中形成频率范围相当宽

的杂波

C.影像上观察到的亮度水平中随机出现的波动

D.由探测器直接接受到的信号

E.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图像的特征

自测题-96数字图像的形成大体都要经过的正确步骤是()

A.图像数据采集一快速实时信号处理一进行图像重建一图像的

处理

B.图像数据采集一快速实时信号处理一图像的处理一进行图像

重建

C.图像数据采集f图像的处理一快速实时信号处理一进行图

像重建

D.快速实时信号处理一图像的处理一图像数据采集一进行图

像重建

E.快速实时信号处理一图像数据采集一进行图像重建一图像的

处理

答:A

日测题-101计算机X线摄影的英文表达是()

A.Centerx-rayB.Controlrecognizer

C.ControlreaderD.Centerradiation

E.Computedradiography

答:E

自测题-102下列称谓中与CR不相干的是()

A.计算机X线摄影

B.存储荧光体数字X线摄影

C.数字发光X线摄影

D.光激励发光X线摄影

E.直接数字X线摄影

答:E

自测题-103CR系统的构成一般不包括()

A.X线发生系统

B.影像板

C.影像阅读器

D.影像处理工作站

E.影像存储系统

答:A

自测题-103IP是哪项的英文缩写()

A.暗合

B.屏/片体系

C.影像板

D.激光胶片

E.增感屏

答:C

自测题-104下列关于IP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是CR成像系统的关键元器件

B.是采集或记录图像信息的载体

C.代替了传统的屏/片系统

D.可以重复使用

E.具备图像显示功能

答:E

自测题-105从IP的作用看下列哪项最重要()

A.表面保护层

B.光激励发光物质层

C.防反射层

D.基板层

E.背面保护层

答:B

自测题-106IP经X线照射后所形成的信号为()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可见光

D.紫外线

E.红外线

答:B

自测题-107IP经X线照射后形成潜影,其中的错离子的变

化是()

A.1+-2+

B.2+一1+

C.21一3十

D.3+一2,

E.2+一4+

答:C

自测题-108CR阅读器中将发射光光子转换为电信号的部件

是()

A.线束成型光学装置

B.激光源

C.光学滤波器

D.光电探测器

E.模数转换器

答:D

自测题-109CR阅读处理器的功能不包括()

A.使用逐点读取技术分析X线曝光条件

B.激光束按照一定的模式扫描整个成像板表面

C.测量成像板上每一点的发射光

D.将每一点的发射光转换为数字信号

E.然后采样和量化成数字图像

自测题-110IP的潜影被激光扫描时,以何种光的形式释放

出储存的能量()

A.红色激光

B.X线

C.蓝色的光激励发光

D.了射线

E.a射线

答:C

自测题-111关于CR图像处理,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CR系统必须对有用的影像信号进行编码

B.首先确认已曝光的IP上原始数字数据中图像的数量和方位

C.在一个曝光野内识别影像有用区域的重要依据是准直器的

边缘定位

D.确定有用信号范围的方法需要影像灰阶直方图的构建

E.影像灰阶直方图是一种X轴为发生频率、丫轴为像素值的图

答:E

自测题-112关于CR影像灰阶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R影像是数字化像素值的矩阵,进行处理比较困难

B.可以改变影像对比度

C.可以调整空间频率

D.可以实施特殊影像算法

E.处理参数不应随意更改

答:A

自测题-113下列哪项不属于CR影像灰阶处理中的对比度处理

()

A.层次处理

B.色调谐调

C.对比增强

D.动态范围控制

E.模糊蒙片减影

答:E

自测题-114下列哪项不是Fuji的CR系统使用的按LUT改变

对比度的技术参数()

A.GA

B.GC

C.GT

D.GS

E.平均密度

答:E

自测题-115下列概念与CR影像频率处理关系最小的一项是

()

A.增强影像数据中特性的显著性

B.傅立叶滤过

C.模糊蒙片减影

D.感度测量

E.小波滤过

答:D

自测题-117关于相位对比成像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线作为一种波,当其穿透物体时,会发生强度(振幅)衰

B.X线作为一种波,当其穿透物体时,会发生相位移动

C.X线穿透物体时,由于光电效应及康普顿散射导致X线强

度的衰减变化

D.因衰减而带来的强度变化的对比称为相位对比

E.根据相位位移变化所形成的图像称为相位对比成像

答:D

自测题-118相位对比技术的基本要素是()

A.X线的直线传播

B.X线的光电效应

C.X线的康普顿效应

D.X线的折射

E.X线的反射

答:D

自测题-119相位对比可产生的效应是()

A.边缘增强效应

B.光电效应

C.散射效应

D.斜射效应

E.感光效应

答:A

自测题-120PCM在乳腺X线诊断中的意义不包括()

A.肿瘤组织与腺体组织之间的边缘增强

B.肿瘤组织与皮肤之间的边缘增强

C.肿瘤组织与脂肪组织之间的边缘增强

D.肿瘤组织与肌肉组织之间的边缘增强

E.肿瘤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边缘增强

答:D

自测题-121关于电荷耦合器(CCD)技术的数字摄影(DR)

系统,错误的说法是()

A.当前所有应用CCD技术的DR系统都是间接转换形式

B.临床荧光体成像区域与可用的CCD有效区域之间存在物理

尺寸的差异

C.透镜耦合式的CCD探测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影像质量的下

D.CCD对X线敏感,故产品要避免辐射损伤

E.CCD广泛用于显示较大面积的临床图像

答:E

自测题-122数字摄影(DR)表示的英文单词是()

A.datarecognizer

B.dynamicrange

C.digitalradiography

D.datareader

E.degreeofradiation

答:0

自测题-123关于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属于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

B.常见的多为碘化钠+非晶硅型

C.碘化钠层的晶体直接生长在基板上

D.碘化钠针状结构明显增加了X线的伪影

E.X线探测、图像采集和读出都是相互独立的过程

答:D

自测题-124对间接转换型数字平板探测器的分辨率下降关系

最小的是()

A.碘化钠的其针状(或称柱状)结构

B.闪烁体层制作得较厚

C.像素太小

D.像素太大

E.光电二极管/晶体管阵列放置在闪烁体的射出表面上

答:A

自测题-125关于非晶硅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下列正确的是

()

A.X线光子一闪烁晶体一可见光-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一电

信号一逐行取出,量化为数字信号一X线数字图像

B.X线光子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一闪烁晶体一可见光一电

信号一逐行取出,量化为数字信号一X线数字图像

C.X线光子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一可见光一闪烁晶体一电

信号一逐行取出,量化为数字信号一X线数字图像

D.X线光子一可见光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一闪烁晶体一

电信号一逐行取出,量化为数字信号-X线数字图像

E.X线光子一电信号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一闪烁晶体一可

见光一逐行取出,量化为数字信号一X线数字图像

答:A

自测题-126应用非晶硒利薄膜晶体管阵列技术制成的探测器是

()

A.CCD检测器

B.IP成像转换器

C,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D.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E.多丝正比室检测器

答:C

自测题-127直接转换技术的DR,应用的转换介质是()

A.影像板

B.增感屏

C.碘化钠

D.非晶硒

E.非晶硅

答:D

自测题-128关于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使用了光电导材料,能将所吸收的光子转换成电荷

B.典型材料为非晶硒(a-Se)

C.每个薄膜晶体管(TFT)形成一个采集图像的最小单元

D.非晶硒层直接将X线转换成电信号

E.与非晶硅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答:E

自测题-129需要将两块IP叠放在并在中间放置一块铜板作为

能量滤过板的技术()

A.单曝光能量减影

B.双曝光能量减影

C.体层合成

D.图像无缝衔接

E.多模式立体成像

答:A

自测题-130关于双曝光能量减影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运用两张成像板(IP)进行曝光

B.在一次屏息内运用平板探测器快速地获取两幅影像

C.可以分别获得显示软组织和骨骼的影像

D.双能量减影可以快速获得“高”和“低”能量影像

E.能提供3种图像:标准影像、软组织、骨组织影像

自测题-131关于双能量减影的临床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胸部双能量减影提高了未钙化的肺部结节,包括原发和转移

肿瘤的检出率

B.某些病例不一定需要使用CT检查

C.双能X射线摄影能够用于被选定的患者

D.减影图像的质量受噪音限制

E.胸部双能量减影常规使用于胸部正、侧位

答:E

自测题-132平板探测器(DR)宽阔的动态范围是下列哪项的基

础()

A.双能量减影

B.组织均衡化

C.体层合成

D.时间减影

E.骨密度测量

答:B

自测题-133无需调整窗宽/窗位就能使高密度和低密度组织同

时得到良好的显示的功能是()

A.双能量减影

B.组织均衡化

C.体层合成

D.时间减影

E.骨密度测量

答:B

自测题-134关于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最初是以计算机辅助诊断探测仪的形式出现

B.CAD扮演的是最终诊断者的角色

C.CAD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诊断效率

D.CAD已在乳腺、胸左、血管造影像、CT图像的一部分发

挥着作用

E.在工作站上观察影像时调用CAD,仅仅是一个按键的操作

答:B

自测题-135关于图像无缝拼接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缝拼接功能的基础是平板探测器(DR)宽阔的动态范围

B.用于精确测量脊柱侧弯的角度和长度

C.减少对儿科患者的X线辐射

D.用于急诊外科对多发性骨折的快速检查

E.常用于计算机辅助诊断

答:E

自测题-136关于激光打印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影像打印质量好

B.多接口性及高效性

0.具有质量控制系统

D.文字注释及网络化

E.湿式打印方式将是主流

答案:E

自测题-137在激光打印机的构成中,不包含()

A.激光打印系统

B.胶片传输系统

C.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

D.透镜曝光快门系统

E.控制系统

答:D

自测题-138完成激光对胶片扫描,形成潜影的部件是()

A.激光打印系统

B.胶片传输系统

C.信息传递系统

D.信息存储系统

E.控制系统

答:A

自测题-139关于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下列错误的说法是

()

A.曝光光源是激光束,其特征是高能量混合光,瞬间曝光

B.激光束通过发散透镜透射到在X轴方向转动的多角光镜或

电流计镜时,产生反射

C.反射后的激光束再通过聚焦透镜系统,按“行式打印”在胶

片上

D.同时胶片在高精度电机带动下精确地在丫轴方向上均匀地

移动

E.激光束的强度由调节器控制,而调节器接受数字信号的控

答:A

自测题-140关于激光打印机的分类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通常可按激光光源的不同进行分类

B.氢筑激光打印机以氢凝气体激光器为激光光源

C.氢筑激光的光谱波长为632.8nm

D.半导体激光打印机以670rlm波长的半导体红外激光为光

E.半导体激光打印机是最早应用的、最普遍的激光打印机

答:E

自测题-141关于激光打印胶片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一般可按激光波长进行分类

B.氢筑激光打印胶片适用的激光波长为670rlm

C.半导体红外激光打印胶片有三种适用的激光波长

D.激光打印胶片是•种单面卤化银感光胶片

E.目前市场使用的激光打印胶片大多是感红或感红外的

答:B

自测题-142激光打印胶片的结构组成与普通X线胶片最大不同

点是()

A.单面卤化银感光

B.保护层防静电

C.感光乳剂层均匀

D.片基厚

E.防光晕层带有特定颜色

答:A

自测题-143下列哪项不是激光打印胶片的感光特性()

A.密度高、对比度高

B.灰雾低、色污染低

C.防光晕效果好

D.影像清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E.多数以红色或红外为盲色

答:E

自测题-144红外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