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1.夏商时期,礼崇天命,信鬼神,先鬼而后人,重祭祀、重威仪;而周礼重丧祭,尚宗法,重秩序,尚和谐,重交接,尚礼让,重修德,尚教化。礼的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以礼治国倡导民本B.治国理政趋于理性C.血缘宗法色彩浓厚D.基层治理体系完备(★★★★)2.汉代有“班春”之制,即皇帝和政府颁布法律,一方面在诸宫阙悬挂法律规章供四方人士前来观瞻学习,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进行传达。这反映了汉代重视()
A.主流思想的贯彻落实B.树立清明的吏治风气C.政府官员的治国才能D.法制意识的社会教化(★★★)3.下表为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采取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表明隋朝()开皇三年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
A.注重吏治的清明B.逐步废止了门阀士族操纵的选官制C.看重官员的品行D.建立了由下而上举荐官员的新制度(★★★★)4.据学者统计,唐代有369名宰相,出自98个家族;而宋代有134名宰相,出自126个家族。由此可知,科举制()
A.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B.优化官僚队伍整体结构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5.自康熙、雍正以来,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该举措()
A.推进了国家治理的一体化B.有利于教化在原卫所区发轫C.扩大了清王朝的统治区域D.废除了明朝原有的官学体系(★★★★)6.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7.民国初年,国务总理赵秉钧跨8个党,他说:“我不晓得什么叫党的,不过许多人劝我进党,统一党送党证来,共和党也叫人送党证来,同盟会也送得来,我有拆开来看看的,也有搁开不理的,我何晓得什么党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①政治转型道路艰难②照搬西方政治体制③民主政治存在困境④议会政治不断完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1941年顾颉刚主持《文史杂志》的工作后,开始撰写通俗商周历史,并表示要使“没福享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能看我们的正史”,使大学生“看了我们的注释,自己去寻找史料,作深入的研究”。从此《文史杂志》在知识界和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顾颉刚撰写通俗商周历史意在()
A.呼吁以史为鉴从而结束战争B.宣传中共全面抗战的主张C.推动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D.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9.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成立,后又在西北、西南、中南设立分院。学校主要招收少数民族中的工农干部和革命军人及民族青年,以培养民族地区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据此可知,中央民族学院的设立()
A.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B.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C.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D.适应了国家建设需要(★★★)10.下表是我国“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据此可知()
A.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法治建设保障了社会稳定发展D.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1.古雅典的公职人员曾经长期不领薪金,甚至有时还得承担政务开支。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规定担任公职和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可享有工资和补贴。这有利于()
A.遏止城邦财政收支的腐败B.确立城邦政治改革的方向C.增加公民上层擅权的机会D.激发公民下层参政的热情(★★★)12.在11世纪的西欧,“要调整日益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需要新的私法。而法律发达的罗马法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被接纳对象”。这说明当时的西欧()
A.商品经济发展B.大陆法系开始形成C.庄园经济崩溃D.法律至上原则确立(★★★)13.“对于这种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据此可知,新教的兴起()
A.强化了对人性的束缚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否定了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1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无义务向政治基金会捐款或提供政治服务,也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任何公务人员无权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这些规定()
A.导致政党对政治的影响力削弱B.推动了美国的文官制度发展完善C.有利于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确保了美国文官队伍的公正廉洁(★★★)15.二战后德国的高级行政管理官员往往被称作“政治性行政管理官员”,一般担任各部秘书长或职能部门领导人,他们的任免往往依据政治标准,由现任政府决定。这些高级文官帮助一些官员,代为起草各种法令、演说稿、质询,并向官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政治现象()
A.破坏了政治中立原则B.动摇了西方政党政治C.改变了选官用人制度D.推动了文官制度成熟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的府兵制是一种军队组织形式。政府将全国户口分九等,在上等、中等之中,挑选兵源,另立军籍。府兵平时在家生产,闲时训练,战时由中央政府以府为单位临时抽调集结,士兵自备粮食及用具。唐代的地方行政分州县两级,“府”是地方行政区域之外的另一种军事区域的名称,是军队的屯扎地,称为“折冲府”。战时由中央政府以府为单位集结,故称“府兵制”。据《新唐书·兵志》记载:“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六人。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觉祸乱之萌也。”府兵以均田制为经济基础,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对府兵实行“计口授田”,一旦均田制崩溃,政府兵源枯竭,唐府兵则一变而为募兵,政府便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来补充军队,应招者以当兵为职业,长期在军队服役,粮饷之需则由国家供给。——整理自熊伟《唐府兵制中央军府机构设置及沿革分析》等材料二明太祖尝言:“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月,太祖皇帝诏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明代卫所制度下军饷的主要来源是屯田,当时有军屯、民屯和商屯。尤其以军屯影响最大,其中大多是出身中下层的自耕农,且身份世袭不得调整。卫所士兵的日常供给由政府从屯田收入中支出,每月发米,称为“月粮”。卫所管理都指挥使司大抵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112人为一个百户所,一百户包含两个总旗(每总旗辖50人)、小旗十个(每小旗辖10人)。此外,还有一种单独驻扎一个地方,直接归都指挥使司管辖指挥的千户所,叫做守御千户所;还有一种称为“御”的军事机构,管2到3个千户所。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屯田废弛,军屯也同样难以为继。为了弥补土木之变损失的兵额,到嘉靖年间改组京营制度,也逐步走上募兵之路。——整理自吴奈夫《略论明代的卫所制度及其演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府兵制特点及瓦解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代府兵制与明代卫所制度组织的异同并说明被取代的共同原因。(★★★★)17.(原创)选官用人与晚清国家治理材料“用人行政”一向被清朝历代皇帝视为掌控全局、巩固统治基盘的国家要务,选官则是用人的基础。晚清遭遇社会剧变,选官任用的趋向与取士选材密切相关。从道光末年到宣统帝溥仪年间,晚清选官用人的倾向,呈现出三个明显的阶段变化: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始到甲午战争前,清廷为因应变局,以坚忍任事为新标准,破格任用官员,突破了吏部循例按格的铨选规制,同时也因财政困窘及举荐者徇私枉法、保举过多过滥而弊端重重。第二阶段,甲午战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各用人部门除延续注重官员任事能力外,特别强调对西方分科治学中专门知识的重视,热衷选调与征用留学生及国内新式学堂毕业生,所谓“趋时之子,竞谈洋务,高官厚禄,反手得之”。第三阶段,在清末新政中,各部院和地方大员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和对圣贤义理进行阐释的传统,优先选用新式人才,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逐渐把专门知识、专门技术作为选官用人的主要标准。——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用人之标准与新趋向》(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晚清选官用人呈现的新趋向。(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晚清选官用人沿革的三个阶段中,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18.【法律与教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时期的西欧,教会法影响社会、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除了修道院内的神学法教育主渠道以外,神职人员的说教是最为广泛的神学法教育,神学法思想中的永恒法和自然法思想为人文主义法学派所汲取。而公开的法学问题争论和公共场所有关正义与自然法思想的辩论是最大范围的世俗普法教育。在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中,讲授的是古代罗马法,而讲授法律的方法是源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辩证法。这些法律大学建立在西欧城市兴盛基础之上,针对当时社会教学市民法、罗马法、教会法等。——摘编自马渭源《论中西传统法律教育的差异性及其影响》材料二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三大新教。路德宗的“因信称义”说认为,个人通过对《圣经》的理解与虔诚信仰便可获得拯救,不再需要教会和教士的中介作用。根据加尔文的“预定论”,那些努力发财致富的人都是上帝的“选民”,世俗的职业与个人的奋斗便具有了神圣的意义。新教的世俗禁欲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演变成为一种勤劳俭朴的精神。而英国国教会尽管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但其教义、组织、礼仪等并未改变,仅仅是实现了英国教会的民族化。——摘编自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法律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教教义观。(★★★)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很早的时候,人群就组成不同的社会,理解每一个社会的历史发展都是重要的,……当代全球化的经历也清楚地表明,只考虑某一个单一的社会是不可能理解今天的世界的,理解当代世界需要考虑世界各民族彼此交流的多种方式。在考虑不同民族组织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创产业园项目实施计划
- 超滑爽氨基硅微乳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1MWh储能电站项目运营模式与管理
- 13MWh储能电站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 2025年中国家用微波治疗仪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上海公寓买房合同范本
- 七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集装箱特角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齿颊清凉藿香情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
- 彼得潘讲解(课堂PPT)课件
- 84同济英国新城的与建设
- 第3章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成语专项练习100题含详细答案
- 十五篇文章贯穿英语四级词汇
- 云南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基本素质发展初一-初三备课讲稿
-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话说节俭-(13张)ppt
- 日顺电子酒店智能房控管理系统说明书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版配套课件 02 急性发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