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4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1页
2019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4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2页
2019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4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3页
2019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4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4页
2019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4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4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93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大同高三调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核心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及良好的国际关系,故A项正确;BCD项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故选A。答案:A2.(2018·四平高三段考)1946年丘吉尔发表重要演说:“不久前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里的“铁幕”指的是()A.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B.曾经肆虐欧洲大陆的法西斯势力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D.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势力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故选D。A不对,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铁幕”。B不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胜利结束,这与题干“1946年”不符。C不对,二战结束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英美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答案:D3.(2018·开封高三调研)基辛格回忆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位给北京的提案,却根本没有表决。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A.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B.关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C.取决于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D.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解析:由材料“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可见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排除B,选D;材料没有提到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排除A。答案:D4.(2018·厦门高三调研)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并指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就是著名的()A.杜鲁门主义B.北大西洋联盟C.马歇尔计划D.华沙条约组织解析:由“1947年3月”“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杜鲁门主义,故本题答案选A项;BC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不是美国的外交政策。答案:A5.(2018·淮南高三联考)初入政坛,尼克松曾因激烈的反共行为而出名。1960年代后期,尼克松突然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反共”政策,开始主张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在其担任总统之后实现了访华的目标。尼克松“突然改变”的原因在于()A.中美两国构筑战略同盟B.美国改变了遏制中国的战略C.两极格局下的“苏攻美守”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攻势;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中国面临最主要的威胁来自苏联,为寻求国际战略平衡,中美关系趋向缓和,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中美关系缓和,而不是中美结盟,排除。美国改变对中国的战略是因为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联合中国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是改变敌视政策,而不是改变遏制政策,排除B。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突然改变”的关键原因,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答案:C6.(2018·山西省45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美国、俄国和冷战》一书中讲道:“二战以美国的敌人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证明美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击败任何邪恶力量,而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还证明了全世界都应该欢迎美国的产品和思想。”为此,美国为实现“全世界都欢迎美国的产品和思想”()A.提出了杜鲁门主义B.开始了欧洲复兴计划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解析:“美国的产品和思想”指的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材料反映了美国力图通过欧洲复兴计划来维护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杜鲁门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军备竞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7.(2018·包头高三统测)从1973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了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A.“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大力引进外资搞工业化B.文革时期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D.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三件大事:一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三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这一系列外交事件,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体现了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故D符合题意;“二五计划”时间是1958-1962年,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C说法错误。答案:D8.(2018·河南省八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评)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解析: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故答案为A项。“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排除B项;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从分散走向联合,C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的依据,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9.(2018·吉林省百校联盟高三评估)周恩来在谈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时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中美来往的收获就在这里。”这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A.提高了中国的大国形象B.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C.促进了中美间友好交往D.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在1971年已经重返联合国,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10.(2018·宜昌高三模拟)下图漫画将“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漫画将站立者画成喜欢动武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与之对峙的两人按照骑马的堂吉诃德、骑驴的仆人桑丘的样式绘制。该漫画反映的是()A.朝鲜战争B.德国分裂C.科索沃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骑马的堂吉诃德是指苏联,骑驴的仆人桑丘是指古巴;古巴导弹危机证明国际关系由大国所主导,小国只不过是大国间角逐中的棋子,D项正确。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不符合图示三人之间的斗争,排除A。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不符合图示三人之间的斗争,排除B。科索沃战争时,苏联已经解体,“冷战”结束,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答案:D11.(2018·秦皇岛高三统测)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异国集中面对世界各主要大国,参与讨论解决当时世界上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地区冲突,为亚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评价是基于这次国际会议上()A.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D.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和日内瓦会议无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属于万隆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属于万隆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12.(2018·延安高三期末)“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A.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D.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局限,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故答案为A项。“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排除B项;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排除C项;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表现,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8·鹰潭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摘编自《中国历史》材料二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习近平在联合国曾经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摘编自和讯网(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郑和下西洋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解析:第(1)问,从不同时期外交目的、外交原则、外交方式等方面比较异同点;从两个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目的上去分析原因。第(2)问,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分析概括相通之处;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上概括其现实意义。第(3)问,对当前中国外交的认识,可从当前中国对外政策、外交方式、外交的目的、外交的国际责任感等方面论述。答案:(1)同:和平友好;互相尊重;敦睦邻邦;以政治目的为主;反对霸权。异:明朝时倡导“王道”(居高临下,以德服人),怀柔远人,厚往薄来;新中国初期倡导平等、互惠互利。原因: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传统的朝贡体制、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恢复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安定的周边国际环境;打破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消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恐惧。(2)相通: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意义: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中国外交理念创新,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各国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及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3)认识: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14.(2018·兰州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变化情况统计表版本封面内页印刷防伪程度备注1949版无手工填写防伪手段几乎为零中俄文对照1953版棕色漆布硬皮繁体、竖排、手工填写很低从1956年8月13日起分为因公、因私两类护照1971版棕色人造革软皮同上有一定防伪措施中、法、英文对照,印章有“革命委员会”字样(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75版同上简体、姓名及地名用汉语拼音同上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1980版同上同上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