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第二课时第一课时1.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重点)2.学习并能运用“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整本书。(难点)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从朱自清“读”经典的方法中获得启发,理解学习经典的意义。(素养)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那些你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作品是那些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第一课时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早期诗作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对美的憧憬;散文风格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走近作者在写作《经典常谈》的1938至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及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他希望自己的这部书,能被读者当作一条船,凭着它“航到经典的海里去”。了解作品
《经典常谈》就是这样一部意在为中学生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是引导读者深入国学的门径。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内容简介了解作品《经典常谈》信息量大、内容驳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读书方法指导”,归纳阅读方法。整体感知关注书名,关注目录,通过这些来了解全书。Tips:1、关注书名这本书名为《经典常谈》,其中的“经典”包含哪些内容呢?2、关注目录请大家翻看目录,浏览一下本书的篇目数量和大概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整体感知3、作品分类(根据内容)第一部分经书:《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通常所说的“四书五经”。第二部分史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第三部分诸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第四部分辞赋:《楚辞》(主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远游》《招魂》和汉赋)。第五部分诗:主要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三曹诗,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诸家诗作。第六部分文:先秦和汉代的《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左传》《史记》和《汉书》,南朝梁昭明太子编的《文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唐宋的佛典、语录、传奇和话本,明清的章回小说。选择的角度自学课本上的“读书方法指导”,开始进行选择性阅读。古代文学:诗文历史:《史记》《汉书》文字:《说文解字》开展读书交流会开展汉字主题活动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带着具体目的去阅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选择示范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在阅读时勤动手,制作阅读卡片,完成圈点批注吧!批注可从不同角度入手,如:概括:概括内容、中心思想,划分文章结构;赏析:从用词、人物描写、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评价:对文中人物、情节等进行评价、联想、质疑等。《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卡片(参考)阅读篇目《说文解字》第一选择关注的类别诗文()历史()汉字(√)经书()选择批注的方式赏析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质疑式批注()概括式批注(√)我的批注选段讲的是关于仓颉造字的故事。开篇,作者综合了散见于一些古书(《荀子》《吕氏春秋》及《世本》等)的零星传说,主要根据《淮南子·本经训》的记载和高诱的注,有选择地把古史记载化解为了流畅的白话文字。其后,又以这个故事出现的时间、《易·系辞》的说法,对其真实性、合理性提出质疑。紧接着,解释了“仓颉造字说”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介绍了“仓颉”这个人可能的来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对于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一说,作者是持怀疑态度的。1.选择主题阅读内容。我们在初中的教材中经常会接触到孔子、李白、杜甫,大家可以先从教材中杜甫的诗入手,结合《经典常谈》中讲述杜甫诗歌的部分,看看朱自清所谈的内容对你理解杜甫诗歌是否有所帮助和启发。2.仿照示例,完成阅读卡片。自主阅读时间的脚步总是匆匆,斯人已去,经典永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常谈》,通过开展专题探究活动,来感受经典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导入第二课时1.专题探究活动一: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传统文化经典。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比如《论语》或李白、杜甫的诗,先精读《经典常谈》中的内容,再选读相关经典中你比较熟悉的部分,看看朱自清所“谈”的对你更好地理解经典有哪些帮助,并向同学们谈谈你对经典的新认识。一、开展专题探究探究示例
朱自清在《〈诗经〉第四》中,介绍了诗歌的源头——歌谣,使我对《诗经》重章复沓的特点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诗歌起源于歌谣,而歌谣的节奏最主要靠的是重叠(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这便是起源于歌谣的《诗经》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的原因了。2.专题探究活动二:我向大家介绍经典
朱自清谦称《经典常谈》中“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并没有自己的观点。其实,选择什么样的说法介绍给读者,也能显示出作者的学术眼光与功底。选择《经典常谈》中的一篇深入研读,边读边做好读书笔记,记下重要的事实、主要的观点和自己的心得。根据读书笔记,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研读的经典。探究示例《经典常谈》中第一篇便介绍了《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所做。这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九千多个。在第一篇里,朱自清介绍了文字的起源。据说,我们的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一个叫仓颉的人造出来的。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结绳记事,确实很不方便。后来,仓颉在看到兽蹄、鸟爪的印迹后,突发灵感,便仿照这些,记录为文字。这或许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吧。有了文字,人们自然可以借此表达心意、记载事物。这也让人类的文明,朝前迈进了一大步。读完该书第一篇对《说文解字》的介绍后,我对文字的产生、发展、构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搜集了各种相关资料,并认真阅读了《说文解字》一书,深入了解了有关文字的知识。3.专题探究活动三:读经典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读了《经典常谈》,你对于当代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有哪些认识?以《读经典的意义》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探究示例读经典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有助于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阅读经典,徜徉在古代文化的海洋之中,我们能更好地汲取养分,丰富自身的文学常识,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从而有助于我们提高表达、写作能力。
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那些所谓“流行文化”腐蚀思想,从而出现文化素养上的营养不良。经典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传承,如《论语》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承,讲求的是仁、义、礼、智、信。阅读这样的经典,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更好地抵御“流行文化”的思想腐蚀。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品格情操。阅读《论语》《春秋三传》等经典著作,不仅能传承中华民族至善的美德,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在学校尊重老师、礼让同学,在家里恭敬长辈、孝顺明理。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精神。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知道我们从何而来,为何如此,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巨大。无论时代怎么进步,社会怎么改变,经典作品作为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生命力是顽强的,其作用是巨大的。希望大家在闲暇之际能重拾经典,让经典不再寂寞。二、总结艺术特色1.在风格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2.在内容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3.在结构上,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阅读推荐用课堂上学习的“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阅读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厂房合同范本
- 杭州正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中国保温箱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产品结算合同范本
- 购买鱼合同范本
- 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博华农业脱水蔬菜项目立项报告
- 攀枝花市文化广场二期综合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油橄榄果提取物化妆品项目建议书
- 空调分包施工合同范本
- 《典型的光器件AWG》课件
- 出血热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无答案)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一 快递运营认知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图书外借服务计划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 GA/T 765-2020人血红蛋白检测金标试剂条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