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昭通仁德中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_第1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仁德中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_第2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仁德中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_第3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仁德中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_第4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仁德中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收集整理,仅供参考2024年云南省昭通仁德中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A.操作评定B.建立学生档案C.班主任工作计划D.班主任工作总结【答案】:A2.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李老师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A.学生发展B.教学情境C.职业生存D.教学设计【答案】:C3.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科书B.课本C.课程计划D.教学大纲【答案】:C4.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A.课程计划B.教学指导书C.教科书D.教学大纲【答案】:C5.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学环境B.教学内容C.教师D.学生【答案】:C6.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哪一种素养?()A.崇高的职业道德B.过硬的教学基本功C.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D.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答案】:A7.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中,荀子认为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A.雅儒B.俗人C.俗儒D.大儒【答案】:D8.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教师、学生、教育方法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D.教师、学生、教材【答案】:C9.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A.御B.射C.礼D.书【答案】:C10.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卢梭【答案】:B11.某哲学家提出“知识就是美德”的口号,把美德修养作为教学的最高目的,认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发展智慧,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该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答案】:C12.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十分重视尊师重道,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尊师重道会严重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从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上看,以上描述体现了教育的()。A.社会功能B.个体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答案】:D13.以下对创造性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造的目的是产生有价值的产品B.创造是极少数人的天赋C.创造的成果有大有小D.创造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答案】:B14.下列近代教育家中,()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认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教育与教学应该统一起来。A.杜威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答案】:B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言传身教C.启发诱导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答案】:D16.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出来,标志着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A.孔子B.柏拉图C.夸美纽斯D.培根【答案】:D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黄巾起义B.太平天国起义C.大泽乡起义D.唐末农民起义【答案】:C18.甲向在国外居住的乙提起离婚诉讼,则应由()人民法院管辖。A.甲经常居住地B.乙户口所在地C.甲户口所在地D.乙离开国外前的经常居住地【答案】:A19.江西天气预报栏目说:“今天白天多云转晴,最高温度35摄氏度,最低温度26摄氏度。”这里的“今天白天”所指时间段是()。A.8:00-20:00B.6:00-18:00C.5:00-18:00D.7:00-19:00【答案】:A20.批复用于上级领导回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具有针对性、结论性、及时性和被动性等特点。下列关于批复表述正确的是()。A.批复意见可用“批复”“特此批复”等惯用语B.批复标题通常由收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C.批复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即批复引语、批复意见和尾语D.批复开头一般先引下级来文的日期、标题即可【答案】:C21.下列名句和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A.王之涣李白杜牧陶渊明B.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王勃C.陈子昂杜甫白居易李商隐D.杜甫李白陶渊明刘禹锡【答案】:D22.下列关于勤俭节约说法正确的是()。A.消费可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倡节俭是不合时宜的B.勤俭节约只是家庭美德提出的要求C.勤劳节俭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不符合现代企业精神D.勤劳可以提高效率,节俭可以降低成本【答案】:D23.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B.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D.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答案】:B24.在西柏坡时期,党中央()。①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运动;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③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③②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A25.当下社会语言中产生了许多新词,“美女”算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已经不是传统语意上的“美女”了,而是几乎泛指一切女性。“美女”一词的滥用,似乎发端于文学界,所谓“美女作家”。当从文学自身寻找价值比较艰难的时候,从语言学角度去寻找,反而显得容易些了,这也许可以算作中国文学对于语言学的新贡献吧。继女作家统统被称为“美女作家”之后,电视上每出现一位女教授,都会被称为“美女教授”。现在到商场去买东西,都会有营业员凑上来问:“美女,买什么?”

在“美女”中,“美”已经成为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美女”对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美”的内涵。如果从前称美女是对女性美的赞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一种轻薄了。而且,从前的人含蓄,似乎很少在口语中直呼一个人为“美女”,哪怕她真的是一个美女。这不是审美的个体差异问题,也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特定审美现象,而是“美”字的滥用和美女称谓的泛化。就拿文化界来说,百姓对于知识女性的面孔可能是存在着“阅读定势”的,一看没到丑的地步,“美女”一词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现在大家需要区分的不是谁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而是谁不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了。当特殊取代一般时,人们所做的就不是从一般中区别特殊,而是从特殊中区别一般了。

一个词汇的运用越是被泛化,意义也就越是被抽空。汉语中有很多词已经被用死掉了,属于一用就滥,一滥就死,比如文化、愿景,等等。在文化界,死掉的词可能还有“大师”和“伟大”。评价一个文化人,动辄就是“大师”;评价一件文化产品,动辄就是“伟大”;一个二流作家可以被称为“大师”,一部三流小说可以被称为“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恰恰无大师,恰恰不伟大,才导致了“大师”与“伟大”词汇的泛滥。真正在大师辈出的伟大时代,“大师”与“伟大”这两个词反而是很少用的,大家在谦虚认真地思考、交流与商榷,而不是随随便便把“大师”和“伟大”的帽子一扣拉倒。只有目力不逮的人,才会到处乱扣“大师”与“伟大”的帽子。

苏联解体以后,“同志”不好再称呼了,俄罗斯人不知所措,干脆称呼男人”“女人”。于是,有人在喊一个人,却能引起半条街的回头率。“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一种称谓,似乎是回到了对人的最本质、最普世的称谓层面,但也消解了语言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语言的悲哀。“美女”一词所显示的,也是语言的滑稽与悲哀,对于用词和称谓的不加节制,有一天也许会导致中国人只能相互称“男人”和“女人”的尴尬境地了。“美女”一词的泛化体现的恰恰是语义的匮乏,以及词语尊严的下滑和人的漫不经心。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美女泛化”的原因的是()。A.现在的人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含蓄和保守B.现在“美女”一词已经带有轻薄的意味C.人们对知识女性可能存在着“阅读定势”D.人们失去了认真思考交流和商榷的习惯【答案】:B26.早期的人类失去了保护性的皮毛后,就会对黑皮肤有着强大的选择性。因为肤色较暗的个体既能出汗排热,又不会被太阳灼伤,而且更可能存活。但是,既然天然的黑色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并非变得要多黑有多黑呢?

早期人类皮肤变黑首先并不是为了不让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而是为了阻止一种人体必需的叫做叶素B复合物的成员之一。它在胚胎发育时期的神经管形成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叶酸太少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缺陷,包括脊按裂、无脑、大脑和头颅不全等。此外,叶酸对细胞分裂和生成,也意义重大。

不过,叶酸的生物重要性是与紫外线敏感性联系在一起的。当身体较长时间暴露于长波紫外线时,体内的叶酸就会分解。由此可以得知,黑色素并不仅仅是使皮肤免受阳光灼伤,黑色素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避免叶酸减少。

黑色素是一种碳环聚合物,而且结合了一些蛋白质,它能够吸收和弥散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所有人的体内都有大致相同的产生黑色素的细胞,即黑素细胞。但是黑素细胞中所含的黑色素是不同的。比如,肤色较暗的非洲人所含有黑色素大约是白种人的43倍。而人体皮肤上的黑素沉着又与暴露于紫外线有关系。

紫外线、肤色与叶酸的关系

根据研究,人类在脱掉毛发后肤色变黑只是一个附加结果,即人类首先是为了保证体内的叶酸不受破坏,才产生黑色素来保护身体,随后肤色也才变黑了。

但是,在紫外线最强的夏季,人的皮肤并不是最暗(黑),相反在秋季和冬季人的皮肤最黑。实际情况是,在热带地区以外,冬季的阳光并不直接损害皮肤,但是它会毁坏叶酸。因为在冬季长波紫外线能穿透地球大气层,即使在有更多大气层的髙纬度地区,长波紫外线也能穿透大气层。而叶酸对长波紫外线特别敏感,所以叶酸最容易受到损害。在这个时候体内产生的黑色素最多,以保护叶酸不受破坏。随着黑色素的大量产生,在冬季人的肤色反而最黑。

肤色与维生素D3有关既然黑色素越多,越能保护叶酸,为什么皮肤不越黑越好?

事实上,除了黑人天生的黑皮肤外,其他人种的皮肤都倾向于向白的方向发展。这一切与维生素以有关。维生素D3的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钙,并使钙沉积到骨髄中。如果维生素D3不足,将导致佝偻病,甚至更坏的结局。而维生素D3的产生一是靠自身合成,二是靠食物摄取。自身合成途径则正需要紫外线,通过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人体就能制造维生素以,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常常要求人们晒太阳的原因之一。

既然合成维生素D3需要阳光,人体就要节制黑色素的产生,以避免黑色素屏蔽紫外线。这样,在保护叶酸和制造维生素D3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前者需要较多黑色素,后者却不需要或少要黑色素。显然,在两种矛盾因素之间需要另一种力量来调节和制约。而进化的结果是,人类并没有让自己的皮肤尽可能地黑下去(黑人的肤色除外),而是选择了让肤色变得较白。

但是,人们的色素沉着是易变的,纬度、髙度、温度、饮食和移民都可以影响到色素沉着,进而体现在肤色上面。

对“人类在脱掉毛发后肤色变黑只是一个附加结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在脱掉毛发后,为了阻止体内叶酸被分解,才产生黑色素来屏蔽阳光,皮肤因此也就变黑了B.人类在脱掉毛发后,为了保护皮肤不被灼伤,才产生了黑色素来保护身体,随后皮肤才变黑了C.人类在脱掉毛发后的直接结果是汗水大量蒸发散热,间接结果是皮肤变黑D.人类在脱掉毛发后,阳光长期照射皮肤,皮肤才逐渐被晒黑了【答案】:A27.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中,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皭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

___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调整B.虽然必须表现精确调动C.所以必需表示透彻调整D.虽然必需表示精确调动【答案】:A28.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指数研究室主任刘江说,1~4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70.7亿件,同比增长24.8%,是同期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的3倍多,增速在现代服务业处于领先地位。更可喜的是,快递行业不仅长“块头”,“肌肉”也跟着长,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1~4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35.4亿元,同比增22.8%;行业日均快件处理量达1.6亿件,最高达1.8亿件,单月快递业务量已接近50亿件数量级。下列选项适合做文章标题的是()。A.农村快递增长迅猛B.快递应补齐短板C.快递高位运行D.快递行业,跑出加速度【答案】:C29.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安全生产也______。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必须抓好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起始环节。《诗经》中有一句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讲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前者讲不注意开始,很少有好结果;后者讲即使注意开始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最后的______。综合起来都是一个主旨、一个内涵:做任何事情都要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一例外风毛麟角善始善终B.毫无例外九牛一毛有始有终C.概莫能外寥寥无几善始敬终D.不能例外屈指可数以终为始【答案】:C30.—个词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去表达其所表达的对象,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表达其自身,其中,前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就是词语的意义,一般称之为指称用法后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是这个词语的形式,一般称之为自名用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加黑的词属于自名用法的是()。A.“商品”指的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其它”,现在一般都使用“其他”C.大象一般生活在密林之中D.女性一般喜欢粉色【答案】:B31.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________,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填入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是()。A.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B.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C.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D.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答案】:B32.关于液体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但废气中所含有害成分较多B.生物柴油具有“老化”倾向,宜避光,避免与空气接触保存C.煤油易挥发,且挥发后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D.汽油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贮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33.[]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正确的是()A.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B.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C.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D.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答案】:AB34.《墨经》是战国时墨家的著述,据梁启超、郭沫若等人的考证,认为《墨经》六篇是反映后期墨家思想和学说的文献。以下属于《墨经》内容的是()。A.关于力、力系的平衡B.关于小孔成像C.水的折射现象D.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答案】:ABD35.实验教育运动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他们重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思想。对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A.梅伊曼B.卡特尔C.赫尔巴特D.拉伊【答案】:AD36.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下列属于广义的教育现象的有()。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C.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百鸟朝凤【答案】:BC37.思想基础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导向,下列选项中属于进步主义思想的有()。A.学习即“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B.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C.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D.尽管宇宙的现象和社会现象是变动不息,变幻莫测的,但是人类文化的价值却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答案】:BC38.职业倦怠的特征包括()。A.意志薄弱B.去人性化C.个人成就感降低D.情感耗竭【答案】:BCD39.现代教育的多重疏离主要体现为()。A.现代教育与自我的疏离B.现代教育与自然的疏离C.现代教育与人的疏离D.现代教育与社会的疏离【答案】:ABCD40.关于教师的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的认识正确的是()。A.一个好的教师应在两者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B.要求教师讲角色审美化、个性化、感情化、情感化C.个性意识根植于个体的生命存在,反映了教师对自己的内在需求、情感世界的真实的把握D.角色意识要求教师以某种社会观念和准则来统摄自己的内心世界【答案】:ABCD41.近代教育的特点包括()。A.公立教育崛起B.教育的国际化C.教育的世俗化D.重视教育立法【答案】:ACD42.关于社会主义劳动纪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它是相互尊重的同志式的纪律B.它与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相联系C.它是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统一D.它反映了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答案】:ABCD43.简报是一种具有()的简短灵活的内部刊物,不公开发行,也不是正式公文。A.指导性B.典型性C.汇报性D.交流性【答案】:ACD44.下列选项中,不能辅证“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的有:A.生产稳中有升,需求继续下降B.就业总体稳定,城镇失业率上升C.物价保持稳定D.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答案】:AB45.市场监管总局1月23日发布修订后的《农业农村标准化管理办法》,将()等技术要求纳入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A.农村设施环境B.农民工就业C.农村公共服务D.乡村治理【答案】:ACD46.下列关于行政作风的理解,不正确的有()。A.行政道德是行政作风的构成要素和外在显现B.行政作风是指行政人员个人风格和工作作风C.行政作风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现在行政人员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方面D.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社会主义行政作风的内在要求【答案】:ABC47.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下要求正确的是()A.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B.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C.大力推进科技创新D.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答案】:ABCD48.社会工作注重运用社会资源来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根据社会资源类型不同,可分为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下列属于正式社会资源的是:()A.受到家庭暴力的王大姐寻求社会工作机构的紧急庇护B.失恋后的郭某心情郁闷,闺蜜陪伴她旅游散心C.遭受水灾的老余一家在邻居家借住D.孤寡老人赵大娘在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向政府部门申请医疗救助【答案】:AD49.下列劳动法律事实中,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终止的是()。A.企业被依法撤销B.用人单位辞退职工C.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解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