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用量_第1页
临床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用量_第2页
临床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用量_第3页
临床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用量_第4页
临床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用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用量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儿童AR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鼻黏膜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发挥治疗作用,其对AR患者的所有鼻部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是治疗儿童AR最有效的药物。鼻用激素可用于轻度AR和中-重度间歇性AR的治疗,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AR是首选药物,疗程4周以上。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儿童(2—11岁):建议首次用量为每日一次,每次55ug(每侧鼻孔一喷)。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可改为每日一次,每次110ug(每侧鼻孔两喷)。一旦症状得到适当控制,建议将剂量减至每日一次,每次55ug(每侧鼻孔一喷)。成人青少年(12岁及以上):建议第一次用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10ug(每侧鼻孔两喷)。一旦症状得到适当控制,可将剂量减至每日一次。每侧鼻孔一喷以维持疗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儿童(3—11岁):

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1揿(每揿为50μg),一日1次(总量为100μg)。青少年:

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2揿(每为50μg),一日1次(总量为200μg),一旦症状被控制后,剂量可减至每侧鼻孔1揿(总量100μg),即能维持疗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适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个鼻孔各2喷,每日1次(每日200微克),以早晨用药为好。每日最大剂量为每个鼻孔不超过4喷。以上三种鼻用激素全身吸收最少。鼻用激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其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鼻腔干燥、刺激感、鼻出血和咳嗽等,症状多为轻度。不推荐鼻腔注射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AR。抗组胺药组胺为AR发病的核心炎性介质。H1抗组胺药(或称抗组胺药)通过竞争性结合组胺H1受体,抑制其生物学效应,可缓解AR的喷嚏、流涕和鼻痒等症状,包括口服和鼻用两种剂型。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起效较快、持续时间长,为治疗儿童AR的主要药物。按推荐剂量每天口服1次,睡前服用,疗程不少于2周。对花粉过敏的患儿,推荐在致敏花粉播散前2—4周开始进行预防性治疗。鼻用抗组胺药的疗效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相当,在鼻塞症状的缓解上优于口服剂型,且起效快,临床推荐使用。

表1抗组胺药物用法用量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具有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中枢抑制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潜在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结合1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阻断白三烯的生物学作用,发挥拮抗变态反应的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而且能有效缓解喷嚏和流涕症状,尤其在合并哮喘、腺样体肥大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儿童AR患者中推荐使用。

按推荐剂量每天口服1次,睡前服用,疗程不少于4周。

表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用法用量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为头痛、口干等。减充血剂儿童常用的鼻用减充血剂为羟甲唑啉和赛洛唑啉,可快速缓解鼻塞,但对AR的其他鼻部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浓度过高、疗程过长或用药过频时易诱发药物性鼻炎,或因反跳性鼻黏膜充血导致鼻塞,临床上应慎用。对有严重鼻塞症状的AR患儿,可短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6岁以上儿童给药浓度同成人,3—5岁儿童给药浓度应减半,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3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表3减充血剂用法用量抗IgE治疗奥马珠单抗是重组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通过靶向性与IgE的特定区域特异性结合,降低血清游离IgE水平,同时可抑制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效应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FcɛRI与IgE结合,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减少炎性介质释放,从而改善变态反应症状。奥马珠单抗可使6岁以上哮喘合并AR的患儿获益。无儿童单纯性AR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报道。对于6岁以上中-重度持续性哮喘合并AR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是计算用药剂量的基础。根据治疗开始前测定的患儿基线IgE水平和体重确定奥马珠单抗合适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对总IgE<30U/mL

或>1500U/mL或体重<20kg或>150kg,因均超出奥马珠单抗适用范围,不建议使用奥马珠单抗。6—12岁患儿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上腹痛、发热,12岁以上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注射部位疼痛、肿胀、瘙痒和红斑等,多为轻-中度。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