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下提升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下提升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下提升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下提升演练[达标检测]1.李时珍被称为宏大的医学家,主要是因为他()A.医术超群,挽救了多数生命B.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C.不顾个人生命安危采集良药D.创建了针灸疗法答案B解析除了D项外,A、B、C三项都与李时珍有关,但其最主要的成就是写成了《本草纲目》。故选B项。2.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曾亲自去江河湖泽,最终弄清了蘋、莼、杏三种水生植物的区分。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急,亲口尝服曼陀罗酒,亲笔登记感受。这说明李时珍()A.性格比较执拗 B.只信自身所见C.治学看法严谨 D.轻视前人阅历答案C解析亲自了解药物的现状和药效,说明李时珍对待医学探讨的看法比较严谨。故选C项。3.《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楚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相识答案D解析为了把很多形态困难的药物描绘出来,使读者看得更加明白,增加人们对各种药物的感性相识,李时珍绘制了1000多幅图附在自己的书中。故选D项。4.下列各项,不属于李时珍所编写的《本草纲目》特点的是()A.以应用科学的好用性为主B.注意借鉴前人的成果C.以医药学方面的理论为主D.以感性和阅历成果为主答案C解析《本草纲目》缺乏理论方面的内容。故选C项。5.《本草纲目》最大的价值在于()A.是探讨传统药物学的珍宝B.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医学著作C.代表了中国医学最高水平D.集中体现了民间医学的精华答案A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最大的价值”,《本草纲目》的最大价值应从其内容上进行分析,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对《本草纲目》地位的分析,且“最宏大”“最高水平”“集中……精华”表达不精确。[实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毫无疑问,明代最宏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学问分析,李时珍为什么能写成《本草纲目》一书?(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学问,分析李约瑟为什么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如此高的评价?答案(1)潜心于医学探讨,博览群书;走遍大江南北,调查探讨,细致视察;亲自栽培、尝服药物,摸清药性;良好的文学素养等。(2)药物内容丰富;药物分类法先进;兼具科学性、文学性、好用性,在我国及世界广泛流传。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学问,从李时珍的人生经验及其著书过程入手作答。第(2)问,结合所学学问回答即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3年春,世界闻名学府莫斯科高校新校舍落成。在宽敞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闻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中国两位闻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宏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与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画像一起被镶嵌在莫斯科高校新校舍礼堂两侧的墙壁上?答案李时珍编撰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史上是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是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李时珍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