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方案_第1页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方案_第2页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方案_第3页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方案_第4页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

全媒体新闻中心制播网络系统

技术方案

第1章高府闻共享平台特点介绍..............................................................

1.1系统总述...............................................................................5

1.2AUTO.NET制作网络平台总述..............................................................5

1.3存储子系统.............................................................................6

1-4交换子系统..............................................................................6

1.5网络监控系统............................................................................6

1•6信息平台................................................................................8

1•7收录子系统.............................................................................10

1.8无卡反稿子系统.......................................................................11

1.9毓子系统............................................................................12

1-10酉己音子系统............................................................................13

1.11打包服务系统.........................................................................14

1.12演播室播出子系统.....................................................................15

1.13计费甑子系统.......................................................................16

1.14网络监控子系统.......................................................................16

第二部分高清新闻共享平台总体设计................................................18

第1章系统设计参考标准.........................................................18

第2章网络系统总体设计.........................................................21

2.1网络架构削...........................................................................21

2.1.1系统结构图....................................................................................................................................21

2.1.2网络拓扑图....................................................................................................................................22

2.1.3总体工作流程................................................................................................................................22

2.1.4方案说明.......................................................................................................................................23

2.2硬件平台削..........................................................................30

2.2.1中心存储选型..................................................................................................................................30

2.2.2存储系统流量均衡设计...................................................................................................................30

2.2.3数据备份与恢复..............................................................................................................................31

2.2.4数据库的备份..................................................................................................................................34

2.2.5服务器选型.....................................................................................................................................35

2.2.6核心交换机选型..............................................................................................................................35

2.2.7核心工作站选型..............................................................................................................................38

2.3软件平台削..........................................................................39

2.3.1Auto.NET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系统..............................................................................................39

2.3.2存储管理软件选型..........................................................................................................................48

第3章各子系统功能说明............................................51

3.1综合信息平台..........................................................................51

3.1.2线索录入.........................................................................................................................................52

3.1.3待审线索..........................................................................52

3.1.4我的线索..........................................................................53

3.1.5线索库............................................................................53

3.1.6线索统计..........................................................................54

54

3.1.7线索回收站.......................................................................54

3.2信息收集系统..........................................................................55

3.2.1基本功能..........................................................................5"5

3.2.2信息来源...........................................................................

3.2.3信.................................................................................息处理与使用....................................................................

3.2.5关键技术.........................................................................61

3.2.6工作量分析.......................................................................63

3.3新闻文稿系统..........................................................................64

3.3.1文稿系统的协同与调度..............................................................64

3.3.2文稿修改与版本跟踪.................................................................65

3.3.3文稿系统功能区介绍.................................................................65

3.3.4外出申请调度管理...................................................................67

3.3.5新闻审片报片管理...................................................................69

3.3.6新闻编排管理.......................................................................70

3.3.7新闻考评管理.......................................................................71

3.3.8外网唱词拍打.......................................................................73

3.3.9文稿计管理.......................................................................73

3.3.10文稿通信管理......................................................................74

3.3.11文稿系统流程配置.................................................................74

3.4高标清收录系统........................................................................77

3.4.1收录子系统业务流程.................................................................78

3.4.2收录子系统■流程.................................................................79

3.4.3收录子系统功能描述.................................................................79

3.5HIMALAYA非编系统.....................................................................82

3.5.1高清编辑系统.......................................................................82

3.6节目审杳系统.........................................................................102

3.7网络配音子系统.......................................................................W4

3.7.1配音工作站总体介绍................................................................104

3.7.2HimalayaDUB配音工作站技术特性..................................................105

3.7.3HimalayaDUB配音工作站的特点.....................................................108

3.8集群打包合成和转码系统...............................................................109

3.8.1视频集群计算概述..................................................................109

3.8.2集群渲染服务构架..................................................................111

3.8.3打包解决方案应用分析.............................................................113

384新奥特集群渲染关键技术运用........................................................115

3.8.5分段渲染合成原理..................................................................116

3.8.6集群打包的意义...................................................................119

3.9演播室醐系统.......................................................................119

3.9.1演播室系统功能说明................................................................119

3.9.2产品概述..........................................................................120

3.9.3系成.............................................................................120

3.9.4演播室播出服务器选型.................................................................121

3.9.5节目演播编排系统......................................................................121

3.9.6节目上载审看系统......................................................................122

3.9.7节目演播控制系统......................................................................123

3.9.8演播室配置管理系统...................................................................123

3.9.9演播室辅助模块.......................................................................124

3.9.10可视化监控系统......................................................................124

3.9.11产品特性............................................................................125

3.9.12产尤势............................................................................126

3.10转码系统............................................................................127

3.10.2智能的B/S转码调度管理平台.........................................................130

3.10.3支持多种恢复及查询管理模式.........................................................130

3.10.4视音频节目审查保障节目质量.........................................................130

3.10.5全面的监控管理体系..................................................................130

3.11媒体资产管理子系统..................................................................130

3.11.1产品特性............................................................................132

第4章网络管理与网络监控..................................................................138

4.1网络管理与监控特点介绍................................................................138

4.2网络配置.........................................................................139

4.2.1人员权限管理..........................................................................139

4.2.2认证系统体系结构......................................................................140

4.2.3工作流程管理..........................................................................142

4.2.4设备配置管理..........................................................................144

4.3交换平台配置管理.....................................................................145

4.4服务器和数据库配置管理...............................................................145

4.5网络日常维护管理.....................................................................145

4.5.1素材管理..............................................................................145

4.5.2磁盘的动态管理.......................................................................146

453系统的日志管理........................................................................146

4.5.4各项信息统计..........................................................................146

4.5.5网络运行计费..........................................................................146

4.5.6节目铲绩效考核......................................................................147

4.6网络系统监控.........................................................................147

4.6.1存储平台疑..........................................................................147

4.6.2网络平台监控..........................................................................147

4.6.3核心服务监控..........................................................................149

4.6.4终端设备监控..........................................................................150

4.6.5业务流程监控..........................................................................150

4.6.6节目质量监控..........................................................................151

第5章网络安全及应急设iti兑明......................................152

5.1网络平台安全性考虑途经................................................................152

5.1.1结构安全..............................................................................152

5.1.2数据安全.............................................................................152

5.1.3帐户安全..............................................................................154

5.1.4网络期.............................................................................154

5J.5文件权限动态控制......................................................................155

5.2主机安全性...........................................................................155

5.3统一的病毒防护.......................................................................156

5.4系统应急解决方案.....................................................................156

5.4.1磁盘阵列故障..........................................................................156

5.4.2交换机故障...........................................................................157

5.4.3服务器故障...........................................................................158

544工作站故障............................................................................159

第1章高清新闻共享平台特点介绍

1.1系统总述

■采用成熟稳定先进的FC-SAN双网结构,由千兆以太网(Ethernet)及光纤(FC)存储

网络组成,采用成熟的双网络结构作为编辑站点的连接方式;

■此次配置Himalaya1100HD编辑系统为新奥特最新出品的5.0版,为原生态全新的64

位非编,能顺畅运行于Windows764位操作系统中,同时采用国外专业视频硬件厂商

的成熟稳定的专业视频I/O通道卡,在提高其渲染效率、编辑效果、打开工程效率的同时

确保视频图像质量。

■Himalaya1100HD5.0版内嵌了A10字幕图文创作系统,系统将直接读取网络中存放

的字幕工程文件,提高了工程打开速度。同时内嵌的A10字幕系统还具备三维字和自动

唱词拍打功能,丰富了图文创作,提高了编辑效率。

■整体网络系统在系统AUTO.NET软件架构上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作为核心的中间层采用

自主研发的内容管理中间件构件,结构合理、扩展灵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支持

各种第三方组件。

■所有服务器支持双机集群(Cluster)功能和HA(高可用性)功能,保证系统的连续正

常运行。

■网络平台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方便与台内主干系统及

其他业务系统进行集成、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系统配置了HimalayaMediaMixDown集群渲染打包合成服务,能降一个打包任务分

配到多个打包合成服务器中同时进行打包合成任务,提高了打包合成的效率与准确率。

■网络平台具有高效的监控管理系统,系统能图形化的展示包括硬件、网络架构以及应用

软件的运行状态,在出现问题是通过声、光、短信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将网络问题展现和

通知网管人员。

1.2Auto.NET制作网络平台总述

Auto.Net网络平台是以文稿为主线,贯穿线索、选题、报题、收录、剪辑、播出以及媒

资存储等新型电视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标题式管理:通过题目串接相关的文稿、工程、素材和配音等文件。

■支持文稿给收录下单:收录申请。(本次系统通过调用收录约传服务实现收录约传)。

■文稿系统嵌入剪辑系统中:将文稿嵌入Himalaya中,实现看稿编片,看片写稿,并实

现从文稿中直接上字幕。

■文稿控制字幕机播出:通过字幕模板的调用编辑,实现通用MOS协议的字幕机播出。

1.3存储子系统

存储子系统采用FC-SAN双网结构,部分客户端通过FC对存储进行访问,部分客户端

通过存储访问服务器对对存储进行访问;

■存储系统提供8个8Gb的主机端口的全光纤磁盘阵列,提供强大的性能,具有良好的扩

展性;

■提供存储盘阵的手/自动均衡:网络连接和存储空间。支持三种存储管理应用模式。

■提供存储管理器的自动切换:多台存储访问服务器可以实现负载均衡,保证存储连接安

全。

■所有核心服务都采用双机(多机)热备高可用性的配置模式,提高核心服务系统的安全

性;

■提供数据服务的自动切换:保证数据交互顺畅。

1.4交换子系统

■采用8GB的FC交换技术,保证存储访问的快速高效;

■采用1000M到桌面的以太网络设计模式;

■交换设备采用双机热备的模式,提高核心交换设备及接入设备的安全性;

1.5网络监控系统

全台主干甲M监控系统

综合制作网络统一监控管理平台

网络系统监控核心鹿务监控应用业务监控

存储系统监控网络平台监控终端设备监控服务状态监控服务进度监控业务生产状态监控业务生产流程监控

■提供了网络集中初始化配置的工具,方便网络建设初期集中的网络配置及维护;

■对于日常网络维护与管理及常用配置变更可以通过正客户端来完成,方便网络日常的维

护与管理;网络日常维护与管理与网络初始化配置工具分开,方便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员可以采用分级的模式,系统管理员,部门管理员、栏目管理员分别可以赋予

不同的权限,履行相应的维护与管理职责;

>提供网络资源的策略维护:

>网络资源生命周期:时效管理。

■垃圾素材文件维护和处理,保证存储安全。

■提供完备的网络监控:可以实现网络中核心存储、交换服务设备的集中配置程序及状态

监控,方便网络设备的集中监控与管理;

>硬件设备监控:磁盘阵列,FC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网络流量,工作站等的监控。

>网络各终端运行状况监控:监视墙,应用程序,NAS连接,性能参数,拷屏等。

>磁盘空间:盘阵空间,数据库空间和其他重要存储空间,预定阀值报警。

■提供网络各终端的运行状况的统一监控:通过运行在各网络终端上监控代理程序,定时

汇报各终端上的网络应用程序软件、NAS连接、系统性能参数以及拷屏画面等信息,实

现在统一的监视墙上,对所有的网络终端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控,一目了然,使网络的管

理更加清晰和有效。

■提供网络资源备份:工程、素材、文稿(最小备份系统)。

■提供了网络系统维护所需要的常用工具,如在客户端提供〃一键式清除"操作:实现对

网络终端各应用程序和使用到的驱动服务等进行统一的清除维护,使网络各终端有一个

干净的系统环境来正常运行网络的各应用程序软件。提供〃打包素材管理工具〃:对已

经播出的工程打包素材进行删除管理维护。提供垃圾素材文件的策略维护工具:提供垃

圾素材文件的策略管理服务,定时检索素材盘阵上的垃圾文件,存放到文件列表中或直

接删除,保证了素材盘阵空间的安全。提供〃纯文稿输出工具〃:从备份的文件列表中

预览文稿内容,并提供文稿打印输出到Word。

■能够实现对生产全程进行网络监控,包括存储状态触、存储空间监控、设备温度监控、

网络节点监控、核心服务监控、应用业务监控,同时能够进行网络流程监控

■能够对监控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网页告警、短信告警的方式通知相关技术人员,

以便及时高效的解决故障问题。

图1.1网络制播流程监控

1.6信息平台

线索库主要提供资讯线索收集、管理功能。新闻线索收集包括对热线电话、短信、邮件、

外电、网站、社交网络,报纸、其他媒体信息的自动和手动相结合的收集汇聚,对于线索库

的内容,由专人(责编或者是制片人)进行线索处理调度、分配任务:处理方式主要为三种:

A.新媒体发布

B.电视制播

C.新媒体+电视制播

线索管理平台

功能需求:

1.自动继承或手动输入内容主要有时间、主题、内容、地点、线索提供人、联系电话、

线索等级、重要程度等。

2.根据各条线索的保密程度不同,可以将线索分级,不同权限的人员可以进行线索录入、

查询线索、修改线索等级等不同的操作。

3.新的重要的线索信息进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每个在线用户。领导指派某条线索

给相关记者后,此记者应能实时收到提示信息。

4.可对线索信息进行分类如资讯,股票,汇市,期货等等。

5.线索被选择或分配后在检索线索时应仍能看到,只是标以不同状态,打上相应的标识,

其他记者不能再认领该条线索,但领导有权取消认领并重新分配。

5.线索具有实效性,线索信息提供定期删除功能,删除周期可以由系统管理员配置。同

时提供管理员手动删除线索的界面。

7.提供相应统计和打印功能。

3.具备远程异地传输功能;

9.具备对汇聚来的素材与线索进行绑定。

11具备自动根据线索提供的关腱字进行网络相关联的视频、图片等文件的搜索下载。

11.实现与合作媒体、远程记者站等的新闻素材的交互。

12.应用客户端开发

13.具备开发相应iPhone、iPad、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客户端,具备权限管理、

资源管理等功能。

1.7收录子系统

新奥特智能采集收录中心采用智能IT/AV混合架构、三层软件体系,提供开放互联接口,

采用面向服务、面向生产的收录内容管理平台,对收录素材进行有效管理和分发,全面服务

于新闻网络、制作网络及全台网。

提供全面的高可靠采集收录解决方案,支持“1+1"多存储备份模式,核心服务模块采

用虚拟化双机热备;重要节目自动备份,支持"N+M”动态冗余收录模式,并可自动控制

VTR作为关键备份;提供系统存储、网络、服务器安全措施,确保整体系统及采集收录素材

的高安全。

提供“边收边传(TransferWhileRecording)、边传边编(EditWhileTransferring)"

和即时编辑(InstantEditing)高效功能;提供B/S管理平台,支持远程收录申请、预约、

计划、排单;采用统一资源管理调度,动态分配采集收录系统资源,自动控制接收机、矩阵

及视频服务器等,提供最优化控制算法。

■高效率

>支持"边收边传(TWR)、边传边编(EWT)”和即时编辑(InstantEditing),

开始收录后数秒种即可编辑。

>支持按采集收录预约单格式的按需(格式)收录,无需转码,极大提高采集收录到制

播网络的效率。

>支持自动排单、自动故障判断、自动调度、自动控制,极大降低采集收录系统故障对

节目收录的影响。

■高安全

>支持"1+1〃冗余存储备份模式,核心服务模块采用虚拟化双机热备,如交换机、数

据库及应用服务器等。

>收录服务器支持本地、网络双重存储高安全模式。

>支持大规模7x24不间断无人值守安全采集收录。

■高灵活

>灵活部署,既可以作为全台网采集收录中心,也可以成为新闻网络、制作网络等的嵌

入式采集收录模块。

>支持预约、申请、审核、编单等任务流程节点、用户工作权限等灵活配置,支持跨任

务节点任务执行。

>支持主题化服务、分类、管理,极大方便了用户对采集节目的查询、浏览,提高了节

目制播的灵活性。

■全面监控管理

>提供统一采集收录监控,可对收录预约状态,收录任务执行情况,IRD接收机、DVB

接收机、矩阵及收录服务器状态等进行图形化、可视化、实时监控。

>提供按多种策略自动统计、计费、管理、控制功能。

>提供接入全台网的统一监控管理接口,支持系统故障、统计、计费、管理数据等的电

子邮件和短信报警。

■功能特点

>支持标清双通道同时采集

>支持高标清SDI收录信号环出,在收录过程中同步监测收录素材质量

>支持9路UDP接口,12通道节目同时收录

>支持EPG节目单导入功能,实现ASI/UDP收录根据节目单切分素材

>支持接收机矩阵和视音频矩阵两级联动控制,实现ASI信号自动切换,方便用户灵活、

高效的使用收录资源

>支持在全台应用模式下,通过外系统编排收录任务,并实现自动将收录素材推送到目

标系统中

1.8无卡/文稿子系统

■提供快速视频编辑软件Himalaya1000XH,与Himalaya1100HD无缝衔接:嵌入文稿,

完成文稿、预览、剪辑、配音和同期声字幕的快速交互和生成。

■精简了Himalaya精编工作站复杂效果制作的操作,配合常用过渡特技模板、滤镜特技

模板、字幕模板,视音频编辑十分快捷。

■编辑器支持内嵌新闻文稿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单轨编辑,成品速度明显加快。

■直接读取文稿,新闻字幕制作轻松、方便,实现动态交互。

■多格式素材混编。

■流畅的专业光盘、P2卡媒体文件的网络上下载和直接编辑。

■集成自动白平衡校色、音频自动增益等专业视音频特技。

1.9精编子系统

■此次配置Himalaya1100HD编辑系统为新奥特最新出品的5.0版,是原生态全新的64

位非编,能顺畅运行于Windows764位操作系统中,正因为Himalaya5.0版为原生

态的64位非编,其渲染效率、编辑效果、打开工程效率都远远超过32位非编系统。

■HimalayaA1100HD采用了MatroxAxio系列高标清解决方案配置了MatroxMXO2

高标清接口卡。全面的支持标清节目的上下载?口编辑制作。

■全面支持Windows7操作系统,包括32位和64位两个版本;

■全面采用最新设计的用户界面;

■支持的自动唱词、动态跟踪、画面叠加模式、三维场景创作与导入、粒子特效等功能

■全新的字幕插件引擎:A10字幕插件系统,全系列产品支持英文操作界面。

■以编辑内容为中心的界面设计使用户能高效的创作节目,所有的模块窗口采用浮动式结

构设计,实现不同功能操作可轻松切换,无须关闭等待。

■对高清、标清的各种NTSC、PAL制式的完备支持,包括PAL1920X108025i,NTSC

1920X108029.97i/30i,PAL720X57625i/25p,NTSC720X48629.97i/29.97pe

■对目前主流的视音频压缩格式和封装格式的导入编辑、打包输出的支持,支持Panasonic

、、、等介质上载

P2SonyXDCAMxSonySxSIkegamiGFPAKThomsonGVGREVPR

的文件格式,支持DVCPROHD、HDV、HDCAM、高清无压缩、AVC-Intro50、AVC-Intra

100、MPEGHDLogGOP、MPEGHDIFrame.SMPTEVC-3(DNxHD)、JPEG2000、

AVCHD等高清编码格式

■支持DVCPRO25、DVCPRO50、MPEG2I.MPEG2IBP.P2和蓝光盘原码文件、标清

12bit无压缩、无损压缩、M-JPEG、FLV、RM、M2V、WMV、MPEG4、H.264、.VOB、

MXF、MOV等编码格式和文件格式,采用标准的国际通用的各种视音频文件格式,异构

系统之间的交互不需要转码。

■支持直接预览并上载Sony蓝光、P2卡、汤姆逊录像机素材,同时具备批量上载的功能。

非编功能上支持新建高、标清工程,支持直接上轨功能,带有UVMeter,可以查看素

材音频信息,软件示波器功能,可实时监视视频信息。支持多编码、多格式、高标清的

实时混编,包括SONYLongGOP50M,松下AVQntra、汤姆逊J2K三种原始编码编辑,

同时也满足DNxHD、MPEGH-I帧等编码的编辑,具备MXF、AAF文件的导入导出功能,

内嵌文稿编辑器。

■支持高标清编码素材在同一时间线上进行混合编辑,并且支持同时采集多路高标清格式,

同时采集多种码率素材。支持时间线高标清输出的自由上下变换。

■强大的实时编辑能力

1.10配音子系统

■强大的硬件ioDSP支持,调音台可以支持多轨的同时录音、24bit的强大DSP使得多

种效果都可以做到实时处理,处理过后的音色柔和自然,丝毫没有那种因为运算能力不

够而产生的电声音色。在48kHz采样情况下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处理。

■强大的编辑功能,在Himalaya核心软件的支持下有着非常强大的编辑能力。其主要功

能有:具有预卷、插入、直接对声音进行打点、预听、逐帧编辑,可模拟调音台动态调

音,可实现声道混合输出,方便配音人员操作。配音素材直接到时间线上,编辑结果直

接保存成配音片段,方便其它站点调用

■音频文件交互能力强大,在工作站文件格式转换方面的丰富经验使配音工作站具有超强

的交互能力,支持诸如SonicSolutions.Nuendo、Protools.Tascam、SADIE、

、以及系列等多种不同音频工作站的

FairlightxSoundscapeAMS/NeveAaiDD/DR

项目文件交互。就具体的音频格式而言,包括了PMF、OMF、Wave.AIFF、SDII、

ACL、MP3、AC3、DSD和IFF等。

■高音质的监听和高精度的监测,在IO卡上提供有一个高质量的模拟监听输出,它的数字

音频解析力和DA转换器都是24bit/96kHz的。

■控制及受控于其它设备,在系统中的HimalayaDUB既可以对外部设备进行遥控,也可

以受控于其它外部设备。的为典型的实用例子诸如:

a)通过IEEE1394接口对外部的视频采集设备进行遥控。

b)通过MIDI接口与外部调音台或控制器进行通讯,以使这些外设能对音频工作站内部的

软件调音台进行遥控;或用软件调音台对外接调音台进行控制。

■通过标准的SMPTE/EBU时间码输入输出接口和内置的时间码读出/发生器,Himalaya

DUB可以作为主机或从机,与其它具有时间码同步功能的设备同步工作。

■高效的软件应用设计,表现在人性化的配音操作界面,配音与文稿的紧密结合,流程节

点中的配音工作

■网络化的配音功能

■HimalyaDUB不仅可以单独作为配音工作站使用,还可以应用在节目制播网络平台环境

中,作为单独的配音功能可以根据网络的流程节点,与非编、文稿无转的结合实现节目

的配音工作,配音后的功能文件,音频文件通过网络存储策略进行统一管理。

1.11打包服务系统

应用了全流程工程快照技术,相比以往素材片段整体渲染生成,浪费大量合成时间,现

在采用特技部分渲染一个独立的素材,其它部分抽取(重组)原始素材片段,大大提高了效

率。

新奥特MediaMixDown集群打包合成系统流程图

新奥特集群打包功能能够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提高打包的效率,系统可根据工程文件

的时间长短和工程文件的复杂性,将工程文件进行拆分,并分配到后台空间的打包合成服务

器中进行片段打包渲染,当打包完成后,在提交合并,同时在某台打包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情

况时,其他空闲服务器可顺利接替宕机服务器完成打包失败部分任务。

1.12演播室播出子系统

Auto.Studio演播室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理念、多层软件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全面支持新

闻制播、专题制播、体育转播、后期制作及高清播出及录制;采用开放架构和标准协议,全

面兼容新奥特、Avid及其他制播网络系统;具备高安全、高效率、高灵活、自动化等技术特

征,并提供全面的互联接口和便捷的配置、管理、监控手段。

■高效率

>全格式高效素材采集、上传,实现高效备播;支持边收边传(TWR)、边传边播

(BWT)、边传边编(EWT)、即时编辑(InstantEditing)。

>全面支持各种格式混合播出,极大提高制作到播出的效率,实现高效率打包、合

成及高效传输、自动播出。

>视音频与字幕、图形分离制播,并通过电子串联单和MOS协议实现高效、自动、

关联播出。

>网络同步、文件导入、手动编单等灵活编单形式;基于电子串联单实现自动更新、

同步播出。

>支持顺序播出、编组连播、插播、跳播、打点播出及本地播出、网络播出等灵活

播出形式。

>演播室之间灵活编组,实现演播室共享、热备份;支持节目内容、图形包装、图

文字幕等联动播出。

■高安全

>无单点冗余架构系统(RAS)设计,采用分布式存储、集群文件系统(ClusterFS)、

数据库热备份(DBHA)、应用服务器集群(ClusterAS)、提供演播共享、系

统备份、多级备份、最小备份及多通道、多服务器互备、应急播出等备份手段。

>选择久经考验的视音频播出服务器,采用专利技术确保主备播出帧精确同步,并

支持延时播出。

>对演播系统中的节目单、文稿等提供本地自动保存和最小备份,并可在演播室导

入、全功能播出。

>对上载节目、传送节目、播出节目、备播节目、彳寺播节目等提供全面的状态显示;

提供详细的节目内容播出操作和视频服务器工作日志。

>在自动化集群演播系统中,提供了丰富的安全保护功能,可对播出节目单、编组、

条目等设定安全保护措施;对视频服务器节目内容可设定删除保护,确保片头、

广告、应急素材等的安全。

1.13计费管理子系统

特特

人设

软系

针针

针按

按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