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八水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八水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八水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八水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八水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后作业提升八水循环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1~2题。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A.7913B.798C.2113D.218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环节b参加地表形态的塑造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解析:第1题,由所学学问可知,地球表面水体蒸发量最大的是海洋,这些水体大部分形成海洋上的降水,故海上内循环是参加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由此可推断出图中海水蒸发为87,海洋上的降水为79,陆地蒸发为13,陆地降水为21;陆地降水除了被蒸发的部分,剩余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流回海洋,故入海径流量为8。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环节a为水汽输送,该环节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其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环节b为地表径流,参加地表形态的塑造。答案:1.D2.C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A.a—水汽输送B.b—蒸发C.c—地下径流D.d—下渗4.有关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B.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D.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3~4.解析:第3题,依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可以确定a为水汽输送,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第4题,水循环促进了水体的更新与循环,是联系各圈层的能量和物质运动的纽带,并能参加陆地地貌的塑造,但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对地表径流等环节施加深刻影响。答案:3.A4.C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5~6题。5.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B.降水C.植物蒸腾D.下渗6.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削减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6.解析:第5题,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削减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第6题,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削减内涝发生,①对。绿地的浇灌用水足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答案:5.D6.A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7~9题。7.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下渗D.地表径流8.该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用水惊慌状况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D.削减土壤水分蒸发9.最适合运用该系统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7~9.解析:第7题,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使雨水被收集和利用后难以在地表汇合成径流。故选D。第8题,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故B选项正确。第9题,该系统适合在缺水的地区运用,选项所列的四个地区中,缺水最严峻的是华北地区。故选C。答案:7.D8.B9.C[2024·长沙市高一期末]读“亚马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亚马孙河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A.水汽输送B.下渗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11.关于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描述错误的是()A.植物蒸腾作用减弱B.下渗削减C.地下径流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10~11.解析:第10题,亚马孙河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D正确。第11题,亚马孙河植被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破坏会使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下渗削减、地下径流削减、地表径流增加,C不正确。答案:10.D11.C2015年4月起先,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有16个城市起先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12~13题。1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增加下渗量B.削减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削减地下径流13.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惊慌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13.解析:第12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植被对水资源起到滞蓄作用,从而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削减地表径流;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增加植被的蒸腾作用,延长蒸发时间,从而增加蒸发量。第13题,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吸纳降水,在肯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淡水资源,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削减雨季地表径流,从而削减城市内涝,植被增加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用地惊慌问题没有作用。答案:12.A13.B二、综合题14.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在C海区旁边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________(水循环环节)有亲密关系。(2)A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_。(3)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和重力能。(4)若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问题。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循环;C是大陆架海区,其丰富渔业资源的形成与地表径流环节带入丰富的养分盐类有关。第(2)题,依据箭头的指向可看出,A为水汽输送环节,由此可以实现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及水汽调整。第(3)题,水循环得以实现的内因是在常温下水可以进行三态改变,而外因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第(4)题,B位于沿海地区,若在B处旁边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答案:(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地表径流(2)水汽输送调整海洋和陆地的热量、水分平衡(3)太阳辐射能(4)地面沉降海水入侵15.[2024·成都高一期末]读某地地形地质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D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哪种水循环过程?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什么?其主要的详细措施是什么?(2)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⑥输水量会很大?(3)图中,如D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D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主要的详细措施是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第(2)题,读图,环节⑥是下渗,输水量会很大的条件包括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好,涵养水源实力强等。第(3)题,如D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