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6-T 68-2018 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06-T 68-2018 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06-T 68-2018 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06-T 68-2018 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06-T 68-2018 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60

X87

DB5206

铜仁市地方标准

DB5206/T68-2018

代替DB522200/T39-2008

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

2018-12-06发布2018-12-06实施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06/T68-2018

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密集烤房夹(编)烟、装烟及烘烤的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烤烟种植区大型密集烤房烘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219烟叶烘烤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23219规定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烟竿tobaccopole

专用于绳索编烟的竹竿或木竿,一般长1450mm,直径25mm~30mm。

3.2

烟夹tobaccoclamp

用于夹持烟叶的专用设备,形似梳状,金属或木制,一般长1350mm~1400mm,宽180mm~200mm,

金属针或竹针,针长210mm~230mm,针距40mm~50mm。

3.3

三段式烘烤threestagecuringtechnique

根据烟叶外观特征变化与内部有机联系,将烟叶烘烤全过程划分为烟叶外观状态与温度要求相应的

阶段。包括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干筋阶段。

4夹烟与装烟

4.1夹(编)烟

4.1.1分类夹(编)烟:鲜叶装炕要力争做到品种、烟叶素质和成熟度等方面相同。要在一天内完成

烟叶采摘、夹(编)好并装炕、点火,开始烘烤。

4.1.2夹(编)烟方法:夹(编)烟时要将鲜叶的叶柄对齐,自然铺到夹内,烟夹内铺放烟叶厚薄要

均匀,烟夹两端适当加铺。铺满后梳针稳准地垂直插下,使全部梳针露夹,针尖均处夹的上方,然后将

铁丝圈套在端头30mm~40mm处将烟夹稳固定。

1

DB5206/T68-2018

4.1.3夹(编)烟数量:使用140mm的竹木烟夹时,下部烟或含水量较小的烟叶,每夹烟叶14kg~16kg,

中部叶16kg,上部叶17kg~18kg。使用普通烟竿编烟叶,每竿编鲜烟12kg~15kg,每束烟叶4片左右。

夹(编)烟密度要均匀,不宜过量或欠量。

4.2装烟

变黄快的鲜叶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要装在顶层,质量好的鲜叶装在中层和底层。气流上升式密集烤

房装烟位置相反。

4.2.1装烟密度和数量

烟夹装炕时,相邻两个烟夹之间距离50mm左右;烟竿装炕时相邻两竿之间中心距离100mm~120mm。

烤房装烟室每1m3空间装烟量60kg~70kg。

4.2.2装烟注意事项

鲜叶素质不一致时,必须将叶分类,烟叶装炕时做到同层素质基本一致;若烟叶数量(烟夹或烟竿

数量)不足于装满烤房时,其不足空间要用木板填满,不允许随意拉大烟夹(烟竿)之间的距离而留下

明显的人为空间。

5烘烤操作

5.1烘烤操作原则

用烤烟温湿度监控仪(自控仪)结合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要求实施烘烤操作。当烟叶状况或烘烤过

程的变化有偏差时,要对温湿度进行在线调节。烤烟温湿度监控仪(自控仪)要按其说明书安装使用。

5.2常规烘烤操作

完成装烟后要关严装烟门及进排气口并及时点火,按三段式烘烤工艺要求控制烤房温湿度。

5.3变黄阶段

5.3.1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控制

点火后,干球温度以每h升1℃的速度较快升到35℃,湿球温度保持33℃~34℃,待叶尖变黄后,

干球温度再以每2h升1℃的速度升至38℃,湿球温度34℃~36℃。延长保温保湿时间,使烟叶大量变

黄。底楼:下部烟叶达八成黄,中、上部烟叶达九至十成黄(即烟筋和烟筋两边呈青色、叶基部微带青

色,其余均为黄色),且叶片均凋萎塌架,主脉变软,勾尖卷边,之后再升温至41℃~42℃,湿球温度

36℃~37℃,使全部烟叶和二层部分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塌架。

5.3.2风机操作

变黄阶段风机一般要用低速到中速运转,每隔2h~4h通风30min。

5.3.3注意事项

若烟叶变黄不够,要拉长保温保湿时间,使烟叶完成变黄;若烟叶失水不够,要开大进风门,保持

要求的温湿度,进行排湿。

5.4定色阶段

2

DB5206/T68-2018

5.4.1干湿球温度控制

干球温度以每2~3h升1℃的速度升至54℃,加强排温,把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切忌湿

球温度忽高忽低或超高40℃)。若烟叶失水慢或烟筋变黄慢,必须在46℃~48℃稳温延长时间,使烟筋

实现变黄,部分烟叶达到小卷筒。然后再以1h~2h升1℃的速度升温至54℃~55℃,稳温至叶片完成

干燥。

5.4.2风机操作

风机一般要用中速到高速运转,每开3h~4h停机30min。

5.4.3导致叶片干燥不均的原因及补救方法

5.4.3.1产生原因

5.4.3.1.1电压偏低、风机风量不足或风机安装轴线不居中、房内斜坡欠平直对称。

5.4.3.1.2鲜烟素质差异较大、夹烟不匀或夹烟不牢导致中途严重掉叶而堵塞通风道。

5.4.3.2补救方法

5.4.3.2.1调整排湿口。将叶片干燥快的位置排风口的页门适当关小,使烤房内的热风有效地导向叶片

干燥偏慢的位置,促进该位置叶的干燥。

5.4.3.2.2调整回风口。在干球温度54℃左右,若叶片干燥程度悬殊,要放下回风闸板1/3~1/4,减

少循环通风量,削弱对流传热而增加热辐射量,使原来通风不良位置烟叶能更多地吸收热量,加快脱水

干燥。在全烤房叶片干燥逐渐趋于一致后,则可重新将闸板提起。

5.4.4注意事项

烧火要不断加大,升温要准确无误,排湿口开启要根据湿球温度高低灵活调整,大排湿时要开大天

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定色过程要谨防湿球温度超过40℃或忽高忽低。

5.5干筋阶段

5.5.1干湿球温度控制

干球温度以每h升1℃的速度由55℃升至65℃~68℃,湿球温度控制在40℃~42℃,直至烤干筋。

5.5.2风机操作

风机一般要用低速到中速运转,每开1h~2h停机30min左右。

5.5.3烟叶干筋迟缓的补救

干筋中后期若烟叶主筋干燥过于迟缓,要将干球温度控制在62℃~65℃,保持湿球温度40℃~

41℃,间歇性地开、关进风门,使烤房内反复出现湿球温度短时间偏高(甚至达到45℃,干球也允许

短时间超过68℃)以加速主脉水分的扩散蒸发,使全烤房烟叶完成干筋。

5.5.4注意事项

干球超过60℃之后,由烤烟监控仪自动或人工手动逐渐关小进风洞,将湿球温度控制在43℃以内。

6特殊工艺措施

6.1烤房加湿

3

DB5206/T68-2018

烘烤水分特别少的烟叶或变黄开始加热后烤房湿度仍达不到要求时,可打开烤房大门或热风室进风

门,向地面上泼清水,并适当延长加热通风时间。

6.2烘烤雨天采摘的烟叶

叶表面粘附着一定量的水滴,宜将变黄开始温度提高,并适当延长加热通风时间,进行数次间歇

排湿,使叶片附着水大量蒸发排出后,再转入正常烘烤。

7通风操作

7.1操作原则

烤房点火后必须开启风机通风。火势稍小时风机可以间歇运转,火势较大时要连续通风,使热量能

及时通过烟层,蒸发并排除烟叶水分。

7.2风机维护

经常注意风机的运转状况是否正常,包括声音是否正常、是否漏油、缺油,机架是否松脱等。发现

异常状况必须及时检修排除;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每烤1~2房烟后需对风机加注滴点≥120℃的高温

润滑油(如2#或3#复合钙基脂或其他高温润滑油等),以保持风机的良好润滑状态。

7.3停电处理

烘烤中若在烤房处于中火以上时出现停电或电机损坏停风事故,必须及时换电、更换动力或更换电

机。此时要严封火门压火,全部打开热风室顶部的检修排热门和烧火操作门;若停电停风故障短时间内

无法排除,必须终止烧火,并放下风口闸板,以保证在停风期间顶层烟叶不被烫坏和风机润滑状态不被

破坏。

8烟叶回潮

8.1外界空气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烟叶干筋后回潮,首先关闭风机电源。当烤房温度降低到45℃~

50℃时,打开装烟门、进风口和排湿口,烟叶便快速降温,自然吸潮,使烟叶硬而不脆,达到出炕要求

的水分标准。

8.2外界空气干燥相对湿度小的情况下,当烤房温度降至50℃~55℃时,向烤房和加热室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