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風險管理》课件_第1页
《資訊科技風險管理》课件_第2页
《資訊科技風險管理》课件_第3页
《資訊科技風險管理》课件_第4页
《資訊科技風險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資訊科技風險管理現代企業運營中,資訊科技不可或缺,同時也伴隨著各種風險。課程大綱1資訊科技風險的概念定義、特點、風險識別和分類2資訊科技風險的評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案例分析3資訊科技風險的控制預防性控制措施、補救性控制措施、持續性監控4業務連續性管理災難恢復計畫、應急響應機制5資訊安全管理資訊安全標準和法規、資訊安全技術和工具6案例分析與討論網路攻擊、數據洩露、系統故障7總結與展望資訊科技風險管理的挑戰、未來發展趨勢、問題討論與交流1.資訊科技風險的概念資訊科技風險是指與組織使用資訊科技相關的風險,這些風險可能導致組織損失或損害。1.1.定義和特點定義資訊科技風險管理是識別、評估、控制和監控組織資訊科技系統和數據中可能發生的風險的過程。特點資訊科技風險管理具有以下特點:-全面性:涵蓋組織所有資訊科技系統和數據。-持續性: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協作性:需要組織內部各部門的協作。-應變性:需要根據風險狀況調整風險管理策略。1.2.風險識別和分類業務中斷系統故障、網路攻擊、自然災害等因素可能導致業務中斷,影響營運效率和利潤。數據洩露機密數據洩露可能導致財務損失、聲譽受損、法律訴訟等風險。網路安全黑客攻擊、病毒感染、網路釣魚等網路安全威脅可能導致數據損失、系統癱瘓等問題。2.資訊科技風險的評估風險評估是資訊科技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評估可以量化風險,並確定風險的優先順序。風險識別識別潛在的資訊科技風險,例如數據洩露、系統故障、網路攻擊等。風險分析評估每個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並計算風險等級。風險評估根據風險等級,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例如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接受等。2.1.定性分析方法專家評估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進行評估,以提供專業的意見和見解。頭腦風暴集思廣益,讓相關人員參與討論,發掘潛在的資訊科技風險。情境分析模擬各種可能發生的情境,分析其對資訊科技系統的影響。2.2.定量分析方法使用數學模型和統計方法。評估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量化風險的財務損失。風險評估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公司開發了一款線上遊戲,但忽略了安全漏洞,導致遊戲伺服器被黑客攻擊,玩家數據被盜,造成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害。案例二某企業使用雲端服務儲存重要數據,但未做好數據備份和安全策略,導致數據被意外刪除,造成業務停擺和數據損失。案例三某機構未定期更新電腦系統和防毒軟體,導致病毒感染,造成系統癱瘓和資料損壞。3.資訊科技風險的控制積極預防資訊科技風險控制的核心在於預防,通过實施有效的安全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時補救一旦風險發生,需要制定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盡快修復損失,避免造成更大影響。3.1.預防性控制措施訪問控制限制對敏感資訊的訪問。網路安全阻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網路攻擊。資料加密保護資料在傳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安全。3.2.補救性控制措施1事件響應當發生資訊科技風險事件時,需要快速有效的響應措施。2損害控制儘快減輕風險事件造成的影響,保護資訊資產和系統。3恢復能力恢復受損系統和數據,確保業務的持續運行。持續性監控風險評估結果跟踪定期監控風險評估結果,以識別新的風險或風險變化。控制措施效力評估評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確保它們能有效地減輕風險。安全事件監控持續監控系統和網絡活動,以檢測和響應安全事件。合規性審計定期進行合規性審計,確保符合相關安全標準和法規。業務連續性管理業務連續性管理(BCM)是指組織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確保核心業務能夠持續運作的能力。它是一個系統性的流程,包括風險評估、計畫制定、資源配置和演練等步驟。4.1.災難恢復計畫目標確保關鍵業務流程在災難發生後能夠快速恢復正常運作。步驟1.識別關鍵業務流程。2.制定恢復策略。3.測試恢復計畫。內容包括數據備份、系統重建、通訊恢復、人員應急等。4.2.應急響應機制应急计划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包括事件识别、响应步骤、人员职责、资源分配、沟通方式等。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内部和外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和处理。问题解决组建应急响应团队,具备快速识别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演练测试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计划的可行性,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資訊安全管理數據保護保護敏感信息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披露、更改或破壞。系統安全確保信息系統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機密性。資訊安全標準和法規1國家標準了解並遵循國家相關資訊安全標準和法規,例如中國國家信息安全標準GB/T22388-2021。2產業標準根據所處產業特點,參考相關標準和法規,例如金融行业的PCIDSS和医疗行业的HIPAA。3國際標準参考ISO27001等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建立完善的資訊安全管理体系。5.2.資訊安全技術和工具防火牆過濾網絡流量,阻止惡意攻擊。加密保護敏感信息,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反病毒軟件檢測和移除病毒、惡意軟件和其他威脅。案例分析與討論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加深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并探讨应对策略。网络攻击案例数据泄露事件系统故障案例6.1.網絡攻擊案例釣魚攻擊透過偽造電子郵件、網站或訊息,誘騙使用者提供個人資訊或點擊惡意連結,導致數據洩露或系統感染。阻斷服務攻擊透過大量流量或請求,使目標伺服器或網路資源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服務中斷或系統癱瘓。勒索軟體攻擊駭客加密受害者的數據或系統,並要求支付贖金以解鎖,對企業和個人造成重大損失。數據洩露事件常見案例个人信息泄露、金融数据盗窃、商业机密泄露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影響損失客戶信任、面臨法律诉讼、影响企业声誉、降低竞争力。系統故障案例案例一2017年,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因系統故障導致大規模航班延誤和取消,造成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損失。案例二2019年,日本樂天市場的系統故障導致數百萬用戶無法使用購物平台,造成營收損失。案例三2020年,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的系統故障導致數百萬客戶無法使用網上銀行服務,造成客戶不滿。總結與展望本課程介紹了資訊科技風險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實務操作,重點討論了風險識別、評估、控制、業務連續性管理和資訊安全管理等重要內容。資訊科技風險管理的挑戰1不斷變化的威脅環境新技術和攻擊方法的出現增加了資訊安全風險的複雜性和難度。2數據洩露事件的頻發個人數據和企業機密的洩露對個人和組織造成嚴重的損失,導致聲譽損害和經濟損失。3缺乏專業人才資訊科技風險管理需要專業知識和經驗,但缺乏合格的專業人員可能會阻礙有效的風險管理實施。未來發展趨勢AI和机器学习AI和机器学习将越来越多地用于风险管理,自动识别风险、评估威胁和优化安全措施。云计算和数据分析云计算将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