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声现象(考点串讲)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北京2024)_第1页
专题02声现象(考点串讲)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北京2024)_第2页
专题02声现象(考点串讲)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北京2024)_第3页
专题02声现象(考点串讲)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北京2024)_第4页
专题02声现象(考点串讲)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北京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声现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北师大·北京(2024)知识串讲方法模型归纳巩固提升第一部分

知识清单第2章

声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原因:物体的

;2、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

;3、声音传播的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4、声速: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

有关。5、听到声音的途径:途径一: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等组织→

→大脑感知声音。途径二:声音通过头骨、

→听觉神经→大脑引起听觉。振动介质波介质温度听小骨听觉神经颌骨知识串讲01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1)概念:声音的

。(2)影响因素: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3)按

把声分为声音、

。2、响度:(1)概念:声音的

。(2)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有关。3、音色:(1)概念:声音的

。(2)影响因素:跟发声体的

有关。高低频率大小超声波次声波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频率品质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知识串讲01三、声音的利用:1、声能传递

。如人们利用B超检查疾病;利用超声波探测工件是否有损伤;利用声呐、倒车雷达定位和测距;利用次声波预测自然灾害等。2、声能传递

。如超声波碎石、清洗、除尘、洁牙、加湿;超声和次声武器。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乐音和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发声体做

发出的声音。噪音:发声体做

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切妨碍人们正常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信息能量规则振动不规则振动学习工作休息知识串讲012、噪声的来源:(1)

的噪声:雷声、火山爆发的声音;(2)

的噪声:大型商场的喧闹声,深夜的练琴声;(3)

噪声:电风扇、空调运行时发出的声音;(4)

噪声:工厂机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5)

噪声:推土机、挖掘机,重锤打夯工作时发出的声音;(6)

噪声: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运行时发出的声音。3、声音的等级:用

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4、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

,在

减弱噪声;(2)阻断噪声

,在_________减弱噪声;(3)防止噪声

,在

减弱噪声。自然界中生活中电磁(电器)工业施工交通分贝(dB)产生声源处传播传播过程中进入人耳人耳处知识串讲01第二部分

方法与模型方法与模型02模型1:声音的产生抓“一点二法”,解声音的产生1、“一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二法”:(1)转换法:把不易直接测量或观测的变量转换成其他变量进行间接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在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中,通过观察到一些轻小物体的振动推测得到发声体在振动,就用到了转换法。(2)比较法:对两个现象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研究方法。例如,通过比较发声体和未发声体的区别,确定发声体的特征,从而得出声音的产生条件。方法与模型02模型1:声音的产生【例1】为了认识声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1)如图甲所示,敲响音叉后,用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轻质小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采用的研究方法与“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判断温度高低”的方法

(选填“相同”或“不同”);振动相同方法与模型02模型1:声音的产生(2)接着换用另一个音叉重复甲中的实验,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发现听到的声音更尖锐,看到乒乓球弹的更快,该现象说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

越高;(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①声波可以在

中传播;②声波能传递

。音调空气能量方法与模型02模型2:声音的传播“介质”已定,传播已解

解答有关声音的传播问题时,明确“声音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这一点,然后结合题中所述情景,明确问题所涉及的介质。特别注意的是真空不能传声。【例2】住宅的玻璃门窗通常采用真空玻璃。其结构特点是将两块玻璃边部密封在一起,通过抽气口将两层玻璃之间抽成接近真空,并用玻璃柱支撑,如图所示。这种双层真空玻璃“既不影响采光,又能隔音”。;“能隔音”的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速度最小。(2)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如下:空气温度/℃-20-100102030声音速度/m·s-1318324330336342348模型3:声音的传播速度方法与模型02模型3:声音的传播速度方法与模型02【例3】甲乙两人为了测量声音在长为1326m的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甲在金属管一端敲打一下,乙在金属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传来的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测得两次声响相隔3.645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声音在这根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解决回声测距问题的基本思路:1、熟悉常见背景:(1)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

(2)测量两山间的距离;(3)测量敌方潜艇的距离;(4)测量障碍物(倒车雷达)、飞机(探测雷达)的距离。2、隐含条件: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一般应用340m/s。3、易错点:容易忽略声音传播的距离是所测量的距离的2倍,在分析计算两车追击和测速时应着重注意每段距离对应的时间。4、计算公式:

。模型4:回声测距的应用方法与模型02模型4:回声测距的应用方法与模型02【例4】汽车在距离山崖360m处按了一次喇叭,当它鸣笛后继续向山崖匀速行驶,经过2s后(已知声音在常温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2)听到回声处到山崖的距离;(3)汽车的行驶速度。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声音特有的品质决定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发声体的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及声音的分散程度发声体的结构、材料和发声方式日常用语表述(1)声音的“粗细”、“高低”;(2)“女高音”、“男高音”,唱歌时“这一句太高”等。(1)声音的大小;(2)“震耳欲聋”“轻声细语”“引吭高歌”等“闻其声而知其人”、区分乐器等方法与模型02模型5:乐音三要素的辨析方法与模型02模型5:乐音三要素的辨析【例5】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小锤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小锤振动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敲击一下编钟,钟声经久不绝是回声现象C分析题意,理清思路1、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1)材料:控制松紧、粗细、长短不变,改变材料,观察音调是否变化;(2)松紧:控制材料、粗细、长短不变,改变松紧,观察音调怎样变化;(3)粗细:控制材料、松紧、长短不变,改变粗细,观察音调怎样变化;(4)长短:控制材料、松紧、粗细不变,改变长短,观察音调怎样变化。(5)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6)影响音调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其音调越高。这类题注意音调和音色的区别,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而音色与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方法与模型02模型6:声音特性的辨别与实验探究方法与模型02模型6:声音特性的辨别与实验探究【例6】二胡始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携带方便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雅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她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的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编号规格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尼龙801B尼龙800.5C尼龙551D镍合金①0.5方法与模型02模型6:声音特性的辨别与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

两种序号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

两种序号的琴弦进行实验;(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雅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

B.分析归纳

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你认为小雅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填字母代号)。A和CA和B80CABD看波形,辨声音,如图所示1.波的振幅表示响度,甲、乙和丙响度一样,丁响度最小2.波的疏密表示音调,甲、乙和丁音调相同,丙的音调最小3.波的形状表示音色,甲、丙和丁音色相同方法与模型02模型7:根据波形图辨析声音的特性方法与模型02模型7:根据波形图辨析声音的特性【例6】如图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

,音调

。(选填“相同”或“不同”)不同相同熟悉减弱噪声的途径及具体实例1、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的产生):安装消声器,设置禁鸣标志等。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安装隔声墙(板),植树造林等。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耳罩、耳塞、头盔等。方法与模型02模型8:控制噪音的方式方法与模型02模型8:控制噪音的方式【例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控制噪声措施的是()A.摩托车消声器 B.道路的隔声板C.防噪声耳罩 D.噪声监测仪D方法与模型02模型9:声的利用声音的利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解答此类题时要看问题着重强调的是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还是获得能量。【典例9】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第三部分

巩固与提升巩固与提升032022年4月7日,北京地铁大兴机场草桥站新“员工”——首批车站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式上岗,如图所示。乘客可通过“您好,白鲸号”唤醒智能服务机器人语音的交互功能。在乘客与机器人对话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需要介质就可传到人耳C.机器人和乘客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能区分乘客和机器人的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D巩固与提升03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音叉,观察到乒乓球静止不动,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声,再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

;(2)如图乙所示,当密闭玻璃罩中空气不断被抽出时,听到闹钟铃声逐渐

,最后几乎听不到了。由此推理得出: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减小真空不能传声巩固与提升033.下列关于声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可以发声C.固体、液体、气体、真空都能传播声音

D.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相互交谈A4.我国的名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声响起,就使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丛林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唢呐模仿了各种鸟儿叫声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C巩固与提升035.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能显著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量 C.音色 D.音调D巩固与提升036.如图所示,超声波探伤仪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准确地对工件内部的裂纹、焊缝、气孔、砂眼等多种缺陷进行检测,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航空航天、铁路交通等领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物体振动C.超声波探伤仪主要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探伤仪主要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D巩固与提升037.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进入耳朵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城铁轨道两侧安装隔音板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考场附近禁止鸣笛D巩固与提升038.科考船在某海域向海底发射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求此海域海底的深度。

巩固与提升039.小明乘坐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1)5s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