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人物品质(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0/wKhkGWevWoqAZt-OAAKlF_ccpkU310.jpg)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人物品质(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0/wKhkGWevWoqAZt-OAAKlF_ccpkU3102.jpg)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人物品质(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0/wKhkGWevWoqAZt-OAAKlF_ccpkU3103.jpg)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人物品质(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0/wKhkGWevWoqAZt-OAAKlF_ccpkU3104.jpg)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人物品质(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0/wKhkGWevWoqAZt-OAAKlF_ccpkU3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人物品质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法国】罗曼•罗兰
注意事项: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一、单元主题阅读快乐阅读。卓娅去战场[俄国]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卓娅很兴奋,两颊赤红地回来了。她走近我,搂抱了我,直看着我的眼睛,说:“妈妈,告诉你一个很大的秘密,我要到前线去。不要对任何人说,连对舒拉也不要说。”我怕哭出来,所以没说话,可是需要回答她。“这事你能胜任吗?”我终于说话了,“你不是男孩子呀。”她走近书架,依.然注视着我。“A.为什么你非去不可?”我勉强地继续说,“如果征你入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卓娅又走近了我,握起我的手:“你听我说,妈妈,人应该诚实和勇敢。现在敌人已经逼近我们了,如果他们来到这里,我是不能活下去的。你了解我,我不得不这样做。”舒拉很早就往工厂去了。“再见,舒拉。”卓娅在他已经穿好大衣、戴好帽子的时候说。他握了握她的手。“祝你一路平安!你知道吗,缺了你,我们一定会寂寞,可是也高兴,你不在的时候家里就安静多了。”卓娅微笑着,搂抱了弟弟。我把自己织的绿色的毛线手套和毛衣递给她。“不,不,我不要!B.冬天你没有这些御寒的东西怎么过呀?”卓娅抗议地说。“拿着吧。”我小声地说。卓娅看看我,不说话了。我们一起走了出去。“来,我拿着你的口袋。”我说。我看了看她,卓娅的,脸是幸福的,欢喜的。我也用勉强的微笑回答了她。“对,这样好,不要哭。”她紧紧地搂抱了我,吻了我,就跃上了即将开动的电车。1.文中有许多修饰语气的词语,如“勉强地”“抗议地”“小声地”。结合句意,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修饰词。①他地说:“这件事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②她地说:“你要是非去不可的话,我也只能送你去了。”③他地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2.读短文中画横线的问句,想想句中隐含的意思,再填空。①A句中,妈妈认为女儿,表现了妈妈对女儿的。②B句表明妈妈没有多余的衣服用来御寒,表现了女儿对妈妈的。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弟弟对姐姐的离开很高兴,因为家里终于可以安静了。B.弟弟其实很舍不得姐姐,这样开玩笑是为了缓解离别的伤感情绪。C.弟弟的话并不是说他讨厌姐姐,反而更能突出他对姐姐的爱。4.卓娅要前往危险的战场,她的脸却是“幸福的,欢喜的”。这是为什么?你能想象卓娅当时心里的想法吗?试着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阅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到敌人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说完,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在前进的过程中,他左腿负伤,但仍然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然而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总攻时间到了,冲锋号又一次响起。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董存瑞和的描写,表现了他、的精神品质。6.董存瑞是在什么情况下奋勇请战的?请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牺牲时年仅19岁”的“仅”字中,你体会到什么?(请分别从读者和作者的角度思考,答出两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课外阅读。陈嘉庚爱国富翁陈嘉庚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1951年的一天,陈毅特意到集美拜望他。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毅看了陈嘉庚的屋内陈设,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1)为表达中心思想,作者主要进行了描写和对人物的描写。(2)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这几方面描写了陈嘉庚的生活极其简朴。(多选)A.办公室也是卧室 B.蚊帐发黄,打了补丁 C.用破瓷碗做烛台D.沙发已破旧 E.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3)短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赞扬了陈嘉庚的。(4)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胜命运的孩子方崇智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tìdì),埋(máimán)怨命运的不公平。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失聪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聋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失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瞎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新的追求。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失聪反而更好,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集中;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dàodǎo)有利,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果然,失聪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艺术超凡;失明的孩子,后来成了音乐家,誉满天下,技艺卓绝。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十分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0.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心里一亮()A.光线强 B.发光 C.清楚,开朗 D.显露,显示②名扬四海()A.高举,往上升 B.往上撒 C.传播出去 D.指容貌好看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为了把德国入侵者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来取。为了情报安全,她想过许多办法,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着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连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地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个中尉又把刚才熄灭的蜡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端起烛台,说:“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尉抢下蜡烛,说:“外面有月光。”杰克没有说什么,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1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声音的办法地坐着的烛光的小姑娘地站起来14.第5自然段“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中,“摇曳”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摇荡”。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诺德夫人和杰克两次尝试拿走蜡烛的行动均告失败,蜡烛的秘密即将暴露。此时此刻,正在“摇曳”的,不仅仅是,还有。因此朗读时,我们应读出当时千钧一发的紧张气氛。15.文中画线句子中,“最可怕的东西”指的是。16.从“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这句话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那一瞬的感动车继续飞驰着,我又回头望了一下那身影,心中又涌起更深的感动……在回老家的路上,我们一路开着车,我卧在座椅上,听着音乐,望着窗外的景色。就在临入高速公路的路口,我突然听见前面的几辆车都“嘟——嘟——”地按起喇叭,并绕开了某个东西飞速驶去。起初并没有在意,可后来,我们的车突然地急转弯,我惊惶地坐起来,好奇心使我不禁向外望去——车窗下,一个环卫工人蹲在地上,拿着小扫把,一点一点将地面上的一堆玻璃渣扫入小筐中。细看,她约四十来岁,被冻得通红且上面布满干裂口子的双手颤抖着,低着头,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背后的车辆仍有许多向她按响不满的喇叭,看到司机们对她不满的眼神时,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全都交织在一起,使我心头不觉一热,似乎涌上了一股热血,灼烧着我的思想与灵魂。仅仅一个身影,一个在高速路口的身影,一个不顾任何危险的身影;仅仅一双手,一双在打扫卫生的手,一双冻得发颤还不顾的手;仅仅一个思想,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仅仅一个灵魂,一个高尚的灵魂……却对我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看着远去的身影渐渐缩小,这单单是一个身影吗?不!她是千千万万环卫工人的缩影。他们的工作如此平凡,他们的工资如此菲薄,他们的生活如此简单,而他们却用一颗最真诚的心谱写着一支最动人的歌,用最朴实的双手营造着最美丽的世界。车渐渐走远,可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17.本文采用了()的手法。A.顺叙 B.插叙 C.倒叙18.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这个环卫工人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对。19.“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作者“感动”的是;“敬佩”的是;“酸楚”的是;“担忧”的是。A.她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B.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C.她的工作不被很多人理解 D.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20.作者为什么说“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短文表达了作者之情。大海里的小提琴有一位老先生,提着一个黑色的盒子,里面是一把小提琴。他走得好快好快,快得让小提琴都来不及问主人,为什么这么急着出门。老先生跳上了一艘小船,驶向大海的另一边。可是天气突然变了,变得好可怕。海浪好像比巨人还高,大雨好像比墙壁还厚。在这么深的大海里,老先生的船沉了,他掉进了海里,抱着一块木头。他好害怕好害怕,想着会不会有人来教他。可是,不但没有人来救他,海面上还出现了一个好大的嘴巴把他给吃掉了……老先生的小提琴也掉进了海里,它随着海浪,漂啊漂,漂啊漂。呵呵,蟹把它当成了船,乘风破浪呢!哈哈,鲨鱼把它当成了球,丢来丢去呢!嘿嘿,章鱼把它当成了床,在上面睡着了呢!哎呀!大嘴巴又出现了!老先生的小提琴,也被吃掉了!这里好黑好黑哦!嗯,怎么会有光呢?啊哈!竟然又遇到了老先生,原来他也被这条鲸鱼吃到了肚子里了呢!老先生说:“老朋友,真好!又遇见你了!”小提琴终于可以问老先生了。它说:“你到底急着出来做什么呢?”老先生说:“唉,听说我们家的小木偶被别人骗了,被带到了大海的另一边。我得去救他,他可是我的宝贝呢!”但是,在鲸鱼的肚子里面,又怎么能找到小木偶呢?而且,老先生可以用来生火的木头,也越来越少了。所有的木头都用完了,孤单的老先生,只好用小提琴的盒子,每天砍下一小块来生火,再用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抚慰思念孩子的心情。突然,大海上漂来了另外一艘船。原来小木偶终于逃离了坏人的魔掌,来寻找老先生了。在大海里,因为找不到爸爸接近绝望的小木偶,忽然听到了熟悉的声音。那不就是老先生每晚拉小提琴的声音吗?小木偶跳进了鲸鱼的嘴里,终于又可以和老先生在一起了!小木偶说:“爸爸,我再也不会说谎了,再也不调皮了,对不起!”老先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但是,旁边的火堆也渐渐熄灭了,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一块木板。黑暗中,小提琴说:“老先生,请让我为你们的重逢,演奏最后一首曲子吧!然后您把我丢进火堆,燃起大火后,赶紧浇灭,就会产生很大的烟。这些烟可以让鲸鱼打喷嚏,你们就可以离开了。”于是,鲸鱼的肚子里传来了美丽的琴声。音乐的结束,是鲸鱼在打喷嚏,是夜空中晶莹剔透的水柱,是老先生和小木偶永远不再分离的拥抱……2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船趁着顺风,冲开浪头前进。光亮而清澈、透明。23.小木偶跳进鲸鱼嘴里的原因是()A.他听到了熟悉的小提琴声,想要找回小提琴。B.他听到了熟悉的小提琴声,想要和老先生在一起。C.他想要尽力逃离坏人的魔掌。24.“那不就是老先生每晚拉小提琴的声音吗?”这句话的意思是()A.那不是老先生每晚拉小提琴的声音。B.那是不是老先生每晚拉小提琴的声音。C.那就是老先生每晚拉小提琴的声音。2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①出门后,小提琴去过的三个地方:、、。②老先生是小提琴的,老先生是小木偶的,老先生急着出门的原因是。③童话故事想象丰富,在第3自然段中蟹把小提琴当成,鲨鱼把小提琴当成,章鱼把小提琴当成,请你继续展开想象:还有(谁)把小提琴当成(什么),(干什么)。26.读了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回答问题优雅的清洁工在我住的县城,有一位年轻的清洁工,他每天早上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门前时,我提着垃圾袋向他走去,他总是微笑着,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一个“请”的姿势,就像在说“欢迎光临”。他总是打扮得很整洁,甚至是时髦(máo)的,像是在做一件很体面、很骄傲的事。有一次,我还看见他对准地上的一个烟蒂,摆出打高尔夫球的姿势,一扫帚把烟蒂扫入离人两三步远的簸箕里,他还顽皮地给我扮了一个鬼脸……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华,只知道他原来在宾馆当迎宾先生,后来因为老父亲病了,回老家照顾父亲,同时兼做了一名清洁工。工作中,他总能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因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我被他优雅、自信、有礼的言行所感动,每次倒垃圾后,都不忘跟他说声“谢谢”。对此,他很激动,他说,他永远不会看轻自己,但仍然在乎别人的尊重与肯定。他把“劳动”两个字演绎得尊贵无比。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因为他不仅帮我们带走了垃圾,也净化了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27.解释下列词语。①时髦:②体面:28.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能表现清洁工“优雅”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扫烟蒂除外)外貌:动作:29.认真读短文,作者为什么说“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请你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你曾经对劳动有什么看法?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坚定;无奈;茫然2.不应该去战场;担忧和无奈;体贴和关心3.A4.因为到前线去保卫祖国是卓娅的愿望,是卓娅必须要做的事情。卓娅做到了“人应该诚实和勇敢”。保卫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能够为祖国奉献我的一切,我由衷地感到骄傲。【解析】【点评】(1)朗读的技巧是,通过理解重要的词语,体会语境的情感,再反复朗读。
(2)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1.此题考查说话语气的掌握,判断何种说话语气主要结合后面说话的内容。①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词语"一定”可以看出用"坚定地"说。②结合句子意思和“你如果非要去”,可以看出用“无奈”的的语气。③结合句子意思和“我真的不知道”可以看出用“茫然”的语气。
故答案为:坚定、无奈、茫然2.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为什么你非去不可?"可以看出母亲的担忧和不舍,觉得女儿不应该去战场。“冬天你没有的这些御寒东西怎么过呀?”此句表达出母亲对女儿的关爱。
故答案为:不应该去战场、担忧和无奈、体贴和关心3.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句子中虽然说“你不在的时家里就安静多了。”但是其实是开玩笑的,是为了缓解离别的伤感情绪,同时也表达出弟弟其实很舍不得姐姐。4.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写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故答案为:因为到前线去保卫祖国是卓娅的愿望,是卓娅必须要做的事情。卓娅做到了“人应该诚实和勇敢”。保卫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能够为祖国奉献我的一切,我由衷地感到骄傲。【答案】5.动作;语言;热爱祖国;不怕牺牲6.①完成了自己的任务;②部队进攻受阻。7.①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斗的胜利;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敬佩之情。【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1自然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阅读理解。中心句的把握能力。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5.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这句话是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6.由第1自然段“他担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到敌人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可知,董存瑞是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发现部队进攻受阻的情况下奋勇请战的。7.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从“仅”字中,体会到他牺牲时年纪小,还是个孩子,就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斗的胜利;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敬佩之情。8.【答案】(1)环境;语言(2)A;B;C;D(3)谦虚作风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4)这句话说的是陈嘉庚的生活非常简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环境、语言(2)ABCD(3)谦虚作风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4)这句话说的是陈嘉庚的生活非常简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答案】9.hào,tì,mán,dào10.C,C11.两个分别想当音乐家和美术家的孩子遇到了重大打击,在一位老人的启示下,调整努力的方向,最终取得了成功。12.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够成为命运的主人。【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因不同的读音就有不同的意义。准确地说,就是指在不同的意义时(于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亦有不同的读音的汉字。
(3)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9.考查了汉字读音,结合平时积累作答即可。“爱好”的“好”应读“hào”。“痛哭流涕”的“涕”应读"tì”。“埋怨”的“怨”应读“mán”。倒:[dǎo]竖立的东西躺下来。(可组词为:摔倒。)[dào]反过来;相反地。(可组词为:反倒。)故“反倒”的“倒”应读"dào"。
故答案为:hào,tì,mán,dào10.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能力。①"心里一亮”的意思是心里一下清楚、明白。“亮”的意思是清楚、明白。故选C。②"名扬四海”的意思是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扬”的意思是传播出去。故选C。
故答案为:C,C1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综和即可。文章主要内容讲述了:有两个孩子,一个想当音乐家,另一个想当美术家。然而有一天,灾难降临在他们身上。想当音乐家的孩子,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眼睛瞎了。正当他们哭诉命运对他们的不公时,经过了一为老人的点拨,互相交换理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都成为了自己为实现理想的有利条件,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故答案为:两个分别想当音乐家和美术家的孩子遇到了重大打击,在一位老人的启示下,调整努力的方向,最终取得了成功。1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战胜命运的孩子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不幸要用于斗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想要的生活,不要畏惧困难被苦难所打倒。
故答案为: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够成为命运的主人。【答案】13.清脆;绝妙;静静;微弱;可爱;慢慢14.烛光;伯诺德夫人一家紧张的心15.随时可能熄灭的烛光16.形势十分危急,只要再拖延片刻,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3.考查补充词语及词语的搭配。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故搭配为:清脆的声音、绝妙的办法、静静地坐着、微弱的烛光、可爱的小姑娘、慢慢地站起来。
故答案为:清脆、绝妙、静静、微弱、可爱、慢慢14.考查理解句子。根据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可知蜡烛燃尽秘密情报就会暴露,他们就会有危险。所以此刻不仅仅是蜡烛烛光摇曳,也是牵动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紧张的心。
故答案为:烛光;伯诺德夫人一家紧张的心。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伯诺德夫人和杰克两次尝试拿走蜡烛的行动均告失败,蜡烛的秘密即将暴露,最可怕的东西指的是随时可能熄灭的烛光。
故答案为:随时可能熄灭的烛光。16.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句子“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中“正当”说明刚刚好,再晚一步就会暴露,说明形势十分危急。
故答案为:形势十分危急,只要再拖延片刻,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答案】17.C18.神态;动作;外貌;工作的认真负责19.B;D;C;A20.因为环卫工人的朴实的身影,敬业的精神印在了我的心中。21.对环卫工人的敬佩与赞美【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17.考查学生对文章记叙顺序的理解。阅读句子“车继续飞驰着,我又回头望了一下那身影,心中又涌起更深的感动.…….”“车渐渐走远,可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可知,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来叙述文章的。
故答案为:C18.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车窗下,一个环卫工人蹲在地上,拿着小扫把,一点一点将地面上的一堆玻璃渣扫入小筐中。细看,她约四十来岁,被冻得通红且上面布满干裂口子的双手颤抖着,低着头,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可知,从“蹲、拿、扫”等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从“一丝不苟”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从“被冻得通红且上面布满干裂口子的双手颤抖着”这句话可以看出运用了外貌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对工作认真负责。
故答案为:神态;动作;外貌;工作的认真负责19.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可知,作者“感动”的是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敬佩”的是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酸楚”的是她的工作不被很多人理解;“担忧”的是她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故答案为:B;D;C;A20.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作者之所以说“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是因为环卫工人朴实的身影,敬业的精神印在了“我”的心中。
故答案为:因为环卫工人的朴实的身影,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市场营销专员聘请合同
- 2025年电商培训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个人施工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水分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公务员劳动合同官方版
- 2025年五金制品购销合同样本大全
- 2025年甾体药物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婚约取消财产恢复协议标准化范本
- 2025年个人车位共享合同样本
- 2025官方版土地买卖合同协议范本
- 2024年《公务员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手术室气体的使用
- 数字证书使用承诺函
- 汽车销售经理年终总结
- 《社区康复》课件-第十章 养老社区康复实践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八章 视力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
- 2024大型活动标准化执行手册
- 沥青拌合站讲义课件
- 《快递实务》 教案 项目三 快递收件业务操作、项目七 快递保价与赔偿业务
- 《逆向建模与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