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1/03/wKhkGWeuyqGAbJcnAAIbEuZCpV4708.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1/03/wKhkGWeuyqGAbJcnAAIbEuZCpV4708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1/03/wKhkGWeuyqGAbJcnAAIbEuZCpV4708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1/03/wKhkGWeuyqGAbJcnAAIbEuZCpV4708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1/03/wKhkGWeuyqGAbJcnAAIbEuZCpV47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驾驭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共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当行政职务,出名无实D.帮助皇帝决策,减弱相权【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当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加皇帝的决策,其目的是减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答案】D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数量渐渐增加【解析】由“首长制到委员制”,表面上看起来是宰相数量的渐渐增加,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在不断加强。【答案】C3.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冲突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实行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冲突解决的是()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废立,因此选B项。【答案】B4.“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凡章奏,日录目以进,考其稽违而纠治之。”具有上述职能的机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解析】“若政令有失当……凡章奏,日录目以进,考其稽违而纠治之”说明白此机构具有监察、审议的职能。中书省是负责决策的机构,尚书省是负责执行的机构,门下省是负责审议的机构,枢密院主兵权。【答案】C5.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相互协作又相互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行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帮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心集权B.分化地方权力C.妥当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D.提高行政效率【解析】材料反映了元代对地方权力的分化,其主要目的是有效限制地方,加强中心集权,A项正确。B项为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C、D两项不是主要目的。【答案】A6.《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心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宋代为了减弱相权加强君权,通过设立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这样就减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也就是通过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答案】C7.“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精确完整的是()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减弱相权,产生严峻弊端D.北宋加强中心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解析】从题干中“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信息可知这与宋代“二府三司制”的特点相符;再由题干中“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的信息可知宋朝财政匮乏而枢密院所管辖的兵很多,人民困乏而管理财政的三司却有较多的财宝,反映了各个部门效率低下。故C项正确。【答案】C8.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察举制的弊端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D.世官制的沿革【解析】解题应当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东汉”和关键信息“举秀才”“举孝廉”,明确考查的制度为东汉选官制度——察举制。【答案】A9.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很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允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实力。科举考试以考试为形式,以成果为标准选拔官吏,从形式到标准都体现了公正、公允的特点,这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答案】A10.下列对古代中国官员选拔任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内朝B.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心的权力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淌,政治公允性加强D.元朝行省长官不再由中心任免【解析】汉武帝用内朝牵制外朝,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依据血缘选官,君主主动权不大,不利于加强中心权力,故B项错误;科举制使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能通过仕途变更自己的命运,故C项正确;元朝行省长官仍由中心任免,故D项错误。【答案】C11.史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前)司察之而已。”材料反映的刺史的主要职能是()A.管理地方行政B.监察地方官员C.掌管地方军事D.掌管地方财政【解析】材料“汉季……刺史总统诸郡”反映了刺史对地方行政的管理职能,由此推断选A项。【答案】A1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起先变更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解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逐步增加;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是皇帝进行专制统治的工具,这事实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项正确。A项中“集中于相位之争”、D项中“基本对等”的表述错误;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起先变更是在西汉武帝时,B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看法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看法,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发觉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4分)(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6分)(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白什么?(6分)(4)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相识。(12分)【解析】第(1)问较简洁,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回答即可。第(2)问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唐初政治的特点,做到论从史出。虽然唐初政治具有肯定的民主性,但这种民主来源于皇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时代性。第(3)问从材料中的史实可知是法律和皇权之间的冲突,从“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知法律权威占据上风。第(4)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大臣和法律的约束。其次小问我们应当对这种现象有辩证的相识,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统治。【答案】(1)中书省掌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2)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3)实质:皇权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相识: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中心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唐初皇权受到肯定的制约,这是由于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但本质上仍旧是君主专制统治。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太学……学成考试合格,课授予官职……但是,假如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材料二魏初创九品中正制,起初尚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后)重家世、轻才学之歪风渐盛。——摘编自李木洲《科举制兴起的深层逻辑》材料三隋文帝由于政治须要,依据国家统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从社会中考评人才,开科举士。唐代,科举得以定制。宋代科举制基本沿袭唐代,进一步做出改革完善,为实现“取士不问家世”的这一原则在选拔人才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摘编自杨晔《科举制度评析》(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选官途径。(8分)(2)与材料一、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的新变更及其政治影响。(16分)【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垃圾压实机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男生如何通过自我反思实现个人成长
- 生物医药研发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知识产权在商业艺术领域的应用分析
- 知识产权法律解读与创新驱动策略
- 2025年四氯乙烯前处理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大学生劳务教育考试题与答案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会展计量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药科大学《宪法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2《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讲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
- 盘扣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新高考英语1卷试题及答案(含听力原文)
- G -B- 43068-2023 煤矿用跑车防护装置安全技术要求(正式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4月浙江省00015英语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辽宁营口面向2024大学生退役士兵专考专招(95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4月自考00604英美文学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4年河北廊坊市三河市金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