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1页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2页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适当的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这是提高高中生素质的需要,也是老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要使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比较好的渗透效果,通过老师来感染学生,那么教师就应该把握并遵守一定的德育教学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地实践。标签:高中数学;德育;感染;渗透一、以身作则,以教师之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空洞的说教历来都是苍白无力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常言道:“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不仅要求体现教师人格和才学的真、善、美,而且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每天上课之前都要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是要让学生看到教师最阳光的一面,另外,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高中数学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要学生守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二、寻找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高中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高中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高中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高中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在讲授《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高中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高中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教学方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所运用的各种手段,我们教师都会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种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因为这样教学的效率就能达到最高。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达到最好。在我们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教师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可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例题和习题为背景。教师随时随地尊重并引导孩子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悟,则会给课堂增添许多意外的惊喜和乐趣。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如在讲授《扇形统计图》时曾让学生做过一次调查表,如下:1.父母是否为你过生日情况调查表2.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情况调查表问题:(1)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画好扇形统计图。然后你可以根据图中得到的信息知识,写出两条信息,或者设计两个问题?(2)老师把“学生是否记住父母生日情况统计图”与“学生生日情况统计图”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两个扇形统计图,同时感觉到一种感恩意识的教育和亲情教育。又如在讲统计图一章的复习课时曾做过这样一道题:把下面三题的数据按要求绘制统计图,再分析数据,你发现一些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1)据统计,我国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如下:2003年16909.2亿元,2004年74462.6亿元,2005年78345.2亿元,2006年82067.5亿元,2007年89403.6亿元,2008年101455.2亿元(折线统计图)。(2)2004年世界银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公布如下:卢森堡37610美元,美国39600美元,日本34510美元,中国1100美元,印度530美元(条形统计图)。(3)2004年中国人口总数约13亿人,其他国家约共51亿人(扇形统计图)。做完统计图后学生回答:从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约是2006年的6倍,我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值比美国、日本、卢森堡少得多;美国的人均值约是中国36倍,我觉得中国人还要努力;中国的人口太多了,约占世界人口的1/5;我希望我们应努力学习,长大后加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这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本文的许多观点都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的总结,德育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渗透德育教育,这不仅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