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动物生理学》-内环境与稳态_第1页
第4章-《动物生理学》-内环境与稳态_第2页
第4章-《动物生理学》-内环境与稳态_第3页
第4章-《动物生理学》-内环境与稳态_第4页
第4章-《动物生理学》-内环境与稳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机体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bodyfluid)体液占机体重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血浆(心血管)5%组织液(组织间隙)15%淋巴液、脑脊液等少量(Internalenvironmentandhomeostasis)(二)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概念: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也就是指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什么?细胞如何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系统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体液、神经系统的调控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营养物质CO2O2代谢产物代谢产物CO2代谢产物CO2营养物质O2

外界细胞外液细胞内环境营养物质O2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细胞外液不同点相同点存在部位和组织含有细胞种类与细胞的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血管中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一般组织组织细胞淋巴管淋巴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的化学成分相同。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最相近(三)稳态1.概念:

正常机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稳态的实质:(例如人体)渗透压:血浆37℃渗透压770kPa左右血浆的pH:7.35-7.45

体温:37℃人体体温一天的变化曲线同一个人体不同的时期体温也不相同,但一般不超过1℃。7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女子排卵期的体温比平常低1℃。

5.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8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稳态的定义:稳态的特点:9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

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其中,血液是纽带。H2CO3/NaHCO3缓冲对—维持血液酸碱度稳定果蔬中NaCO3进入血液NaCO3+H2CO3NaHCO3过多的NaHCO3由肾脏排出乳酸钠机体剧烈运动+NaHCO3乳酸H2CO3+H2CO3H2O+CO2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增强、排出CO2pH值稳态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结论:

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动物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

——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时,

——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3(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血液是纽带。(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结15练习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16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动物一定不会生病D17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第四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概念:机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各种功能活动,使其相互配合、保持稳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种功能活动被称之为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一)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是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主导)反射(reflex)——

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二)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

概念: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类型:1.全身性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特点:缓慢广泛持久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regulation)反射中枢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内分泌腺激素

——以神经为主导体液参加的复合调节方式。当机体饮入大量水时,血液的渗透压就会下降,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使机体排出大量尿,维持内环境的平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反射弧体液运输迅速较缓慢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比较长短暂(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概念: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调节幅度小,不十分灵敏,局限性大。

例如: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平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主要靠肾自身的调节,保持相对恒定。

当肾灌注压升高时,肾小球滤过率相应增加,血管平滑肌受到刺激使其紧张性增加,血管口径相应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增加,保持肾血流量恒定,肾小球滤过率也减小;而当灌注压减小时,则发生相反变化。二、体内的控制系统

机器的自动控制或机体内各种功能调节,都可以视为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非自动控制系统---开放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开放控制系统受控系统单向如:强烈刺激下的应急性反应活动(二)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反馈(feedback):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控制系统受控系统监视装置(感受器)反馈信息1、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

概念: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促进加强原效应。意义:加速生理过程,保证机体功能活动达到特定状态。例子: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反射、分娩、产生动作电位的钠内流2、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

概念: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反馈信号

控制部分的活动意义: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例子:压力感受性反射;体温调节减弱或抑制正反馈负反馈控制部分控制方式:双通路控制特点:

①可更快地对活动进行控制,使活动更加准确例如:说时迟,那时快;看到食物就流口水;进食时胰岛素分泌;

②快速、预见性(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有时会发生失误。如见到食物,胃液分泌增多,并不一定能吃到。受控部分指令快捷通路前馈信息概念——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之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控制指令有可能导致的偏差。受控部分快捷通路前馈信息受控部分快捷通路前馈信息(三)前馈控制系统(feed-forwardcontrol)单元小结1.了解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2.掌握新陈代谢、兴奋性、刺激与反应、阈值等概念。3.掌握内环境、稳态基本概念3.掌握机体功能活动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概念及特点。4.熟悉反馈、负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⒈基本概念:内环境;负反馈;正反馈

2.简答题

①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②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3.描述解剖学姿势。4.何谓水平面、矢状面和冠状面?5.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复习思考题再见!2018年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