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文学典故五十例_第1页
诗歌创作文学典故五十例_第2页
诗歌创作文学典故五十例_第3页
诗歌创作文学典故五十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创作文学典故五十例1.斑竹:忧愁悲伤的相思之情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2.碧血: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例:留取丹心照汗青,碧血丹心映古今。(文天祥《过零丁洋》)3.长城: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4.采薇:隐居避世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经·采薇》)5.尺素:书信的代称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6.登高:重阳节习俗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东山高卧:隐居例: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梁园吟》)8.杜康:酒的代称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9.东篱:田园生活或闲雅情致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10.寒食:纪念介子推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11.汗青:书稿、史书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2.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13.画眉:夫妻相爱例: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14.金乌:太阳的代称例:金乌海底初飞来,瑞彩朝晖满九垓。(曹唐《小游仙诗》)15.哀鸿:流离失所的人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孟子》)16.劳歌:送别之歌例: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17.楼兰:边境之敌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18.青鸟:传信使者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19.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例: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0.桑榆:人的晚年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21.射天狼:打击入侵的异族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2.连理枝:夫妻恩爱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23.比翼鸟:夫妻生活和谐美满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24.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例: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经·黍离》)25.商女: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人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26.斑骓:骏马例: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李商隐《无题》)27.鸡黍:深厚的交情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28.投笔:弃文从武例: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班超《后汉书》)29.折腰:屈身事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0.化碧:忠心不泯例: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文天祥《过零丁洋》)31.鸿雁:书信或离人例: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2.神器:帝位、政权例:神器难窃,天命难违。(《后汉书》)33.琴瑟:夫妻关系和谐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34.秦晋:两姓联姻例:秦晋之好,世代联姻。(《左传》)35.问鼎:图谋夺取政权例:问鼎中原,志在天下。(《左传》)36.逐鹿:群雄争夺天下例: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史记》)37.五湖:隐居江湖例:五湖烟水,一叶扁舟。(范蠡《史记》)38.三尺:法律例:三尺龙泉,七步之才。(《后汉书》)39.寸阴:时间的短暂和宝贵例:寸阴若岁,时不我待。(《增广贤文》)40.桑梓:家乡例:桑梓之地,父母之邦。(《诗经》)41.桃李:培养的人才或学生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42.社稷:国家例:社稷为重,君为轻。(《孟子》)43.南山:隐居之地或长寿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44.琼林登第:科举登第例:琼林登第,金榜题名。(《宋史》)45.梨园:戏曲班子例: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46.柳营:军营例:细柳营中,军纪严明。(《史记》)47.请缨:主动请求担当重任例:请缨系南粤,慷慨出长安。(王维《送韦大夫》)48.鸿鹄:志向远大的人例: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史记》)49.青梅竹马:童年玩伴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50.折柳:送别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51.浮云:漂泊不定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52.落花:时光易逝或离别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53.明月:思乡或团圆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54.秋水:思念或清澈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55.青丝:青春或头发例:君不见高堂明镜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