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课文内容填空题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课文内容填空题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课文内容填空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文回顾。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我能照画线句子的样子写一写。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来,他们便翩翩起舞。蝴蝶一来,他们就一同玩耍。3.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花的学校》中天真烂漫、自由洒脱的花孩子、《不懂就要问》中勤学好问的孙中山。二、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小学,这所小学有民族不同,穿戴不同的学生。(2)《花的学校》的作者是印度(国家)的泰戈尔,他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孩子眼中的世界。这篇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示例: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3)《不懂就要问》一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故事,赞扬了他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4)《所见》的作者是清朝的袁枚。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3.《不懂就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题。4.《花的学校》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花的活泼可爱。四、教材回顾。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2.《花的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3.《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4.《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五、课本直通车1.《大青树下的小学》:作者吴然写了一所位于祖国边疆的民族小学。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表现了各民族的团结与友爱。2.《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选自散文诗集《新月集》,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他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