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七年级下册教案备课序号:第节主备教师备课组长执行教学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0.1认识民法典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感知民法典的实施的意义,初步树立“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感受《民法典》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对民法典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民法典,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点民法典的调整范围和保障权利,实施民法典的意义,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民法典的认同感和敬畏感,自觉维护民法典。教学模式“一心二导三力”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个性思考【故事导入】——故事提兴趣,学习更有趣故事:时间是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民”命名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说的是哪一部法律?预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师总结过渡:同学们,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民法典,探寻其中的奥秘,开启今天的学习。【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1.感知民法典的实施的意义,初步树立“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2.感受《民法典》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3.增强学生对民法典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民法典,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故事】——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议题一:民法典是什么?故事情境1:公益宣传片——《民法典》议学任务1:结合视频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公益宣传片分享自己的理解,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质疑。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这部法律就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事,保护我们的权益,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议题二:民法典何以为“民”?议学任务2:你知道我国的民法典是如何诞生的吗?故事情境2:视频《我国的民法典是如何诞生的?》师过渡总结:《民法典》先后四次启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民法典》编纂要求,迎来了荣耀的法治之光。《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到基层进行调研,凝聚共识,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法典》一步步从无到有,再到成典的过程,历经波折,终于赢来了百花盛开!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民法典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保障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等各方面权利。那么,民法典的这些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呢?师追问:民法典如何体现“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议学活动:社会热点问题解答社会热点问题1:因见义勇为而受伤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学生活动:查阅民法典中的解决办法和法律依据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两条法律条款的意义在于从立法层面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第183条明确了在见义勇为过程中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主体,保障了见义勇为者的求偿权。第184条则是“好人法”条款,让救助者在紧急救助时无需担心因造成受助人损害而承担责任,消除了人们“不敢扶”“不敢救”的顾虑,鼓励更多人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弘扬了社会正气。教师总结: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一人兴善,万人可激”,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榜样的力量、榜样的激励。民法典规定“见义勇为损害救济规则”,树立是非标杆,积极倡导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社会热点问题2:信息收集者、控制者可以将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吗?学生活动:查阅民法典中的解决办法和法律依据法律链接:第一千零三十八条【信息处理者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民法典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思考如果没有民法典,这些问题可能会怎样解决。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法典实施的重要意义,总结并强调民法典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影响。师总结:民法典在生活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民法典,许多问题的解决将面临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影响社会的正义与和谐。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师过渡:民法典还通过哪些理念和原则来体现它的作用?议学任务3:民法典蕴含哪些理念和原则?情境创设:议学任务4:上述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内在联系?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法条与民法典的联系,思考民法典如何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念,以及民法典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明确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各类美德,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并解释这些原则的内涵和重要性。师总结: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议学活动:情境:方某遗失了装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他随即通过媒体悬赏一千元寻找。当捡到公文包的赵某找到方某归还公文包时,方某却拒绝支付悬赏费用。因沟通未果,赵某遂将方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判决方某向赵某支付一千元酬金。任务:查阅民法典,找出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法律依据。师补充解释: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特别是与悬赏广告有关的条文,我们可以找到以下法律依据:《民法典》第499条:“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这条法律明确规定了悬赏广告的效力,即一旦有人完成了悬赏广告中指定的行为,悬赏人就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民法典》第500条(虽未直接提及,但涉及合同履行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在此情境中,方某违背了自己的悬赏承诺,拒绝支付悬赏费用,这可以被视为违背了诚信原则的行为,尽管本条未直接涉及悬赏广告,但可以作为法院判决方某承担责任的间接法律依据。综上所述,人民法院判决方某向赵某支付悬赏费用的直接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九条,该条明确了悬赏广告的效力及完成指定行为者的报酬请求权。同时,方某的行为也违背了《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和诚信原则的规定,虽然这些规定未直接作为判决依据,但为法院的判决提供了法理支持。议学补充:民法典与宪法的区别联系是什么?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宪法与民法典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法律性质不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典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属于普通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内容不同:宪法涉及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如国家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民法典主要涉及民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民法典更为严格,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民法典的制定和修改则按照普通法律的程序进行,相对较为灵活。联系:法律体系中的层级关系:宪法是母法,民法典是子法。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宪法和民法典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都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功能的互补性: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民法典则具体化这些权利在民事领域的实现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总的来说,宪法与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的法制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议题三:民法典如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议学任务5:生活在“民法典时代”的未成年人应如何践行《民法典》?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小组的看法。师生共同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增强守法意识。自觉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增强权利意识。懂得自身有哪些民事权利,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懂得利用《民法典》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增强规则意识。尊重《民法典》、敬畏《民法典》,用实际行动捍卫规则文明,捍卫《民法典》。议学实践:“情景剧场:演绎法典人生”:组织学生分组编写并表演与《民法典》相关的短剧,如消费纠纷、财产继承等场景。表演后,小组间互相分析剧情涉及的法律知识点。知识卡片:1.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2.民法典的作用。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且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并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3.民法典确立基本原则和目的?(P85)原则: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目的: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知识梳理】——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1.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生老病死,可以说在我们人生中各个阶段,民法典都如影随形,由此可见()A.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B.民法典只对违法的人有效C.法律只保障未成人权益D.民法典可以替代任何法律答案:A2.小李在购买手机时,商家故意隐瞒手机曾有过维修的事实,后小李发现并要求退款。该商家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典》中的哪一基本原则?()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诚信原则D.公平原则答案:C3.《民法典》规定,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这一规定主要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A.敬业B.尊老C.诚信D.友善答案:D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更加强烈。为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面房抵押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样本参考
- 建设工程监工合同书样本
- 玉米购销及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产业技术合作合同书
- 11《牛郎织女》 (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农业银行商业房贷合同样本
- 民用航空空运货运代理合同协议
- 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流动资金保证借款合同风险分析
- 《ISO 41001-2018 设施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读与应用指导材料之2:“4 组织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
- 2024年中国冻虾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13(J)-T 8543-202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2%)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
- 某港口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完整文本版)日文履历书(文本テンプレート)
-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节 《设计创意挂件》教学设计
- 2024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预热题)
- 品质部组织架构图构
- 《幼儿园性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