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城际铁路指导性施组_第1页
太焦城际铁路指导性施组_第2页
太焦城际铁路指导性施组_第3页
太焦城际铁路指导性施组_第4页
太焦城际铁路指导性施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项目概况..........................................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范围........................................................1

1.3项目概况........................................................2

2工程概况.............................................................4

2.1线路概况........................................................4

2.2主要技术标准....................................................5

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6

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6

2.5工程特点........................................................8

2.6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10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10

3.1自然特征........................................................10

3.1.1地形地貌..................................................10

3.1.2工程地质..................................................11

3.1.3水文地质..................................................12

3.1.4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

3.1.5气象特征..................................................14

3.1.6地震动参数................................................15

3.1.7不良地质..................................................16

3.1.8特殊岩土的评价及处理对策..................................20

3.1.9沿线有关环境敏感区域......................................21

3.2交通运输情况...................................................21

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情况...............................22

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22

3.5其他情况.......................................................23

4施工组织安排........................................................23

4.1指导思想.......................................................23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4.2建设总体目标...................................................23

4.3建设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25

4.4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27

4.4.1总体施工顺序..............................................27

4.4.2工期安排..................................................28

4.4.3主要进度指标..............................................29

4.4.4主要阶段工期安排..........................................32

4.4.5桥梁特殊孔跨最迟完成时间及隧道最迟贯通时间安排............32

4.5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32

4.6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39

4.7工程接口及配合.................................................40

4.8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41

5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42

5.1大型临时工程...................................................42

5.1.1大型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42

5.1.2铁路便线、便桥............................................43

5.1.3汽车运输便道..............................................43

5.1.4临时材料厂................................................44

5.1.5铺轨基地..................................................44

5.1.6制存梁场..................................................45

5.1.7双块式轨枕预制场..........................................45

5.1.8混凝土拌合站..............................................46

5.1.9级配碎石拌合站............................................46

5.1.10道昨存放场...............................................46

5.1.11改良土拌合站.............................................47

5.1.12临时通信、临时电力线路、临时供水管路.....................47

5.2过渡工程.......................................................48

6主要施工技术方案....................................................48

6.1路基工程.......................................................48

-2-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6.2桥梁工程.......................................................71

6.3隧道工程.......................................................84

6.4站场及相关工程................................................118

6.5轨道工程......................................................118

6.6房建工程......................................................125

6.7通信、信息工程................................................126

6.8信号工程......................................................126

6.9电力工程......................................................127

6.10牵引供电工程.................................................127

6.11防灾救援.....................................................128

6.12其他站后及配套工程...........................................129

6.13绿色通道建设.................................................129

6.14联调联试及竣工验收...........................................131

7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132

7.1控制工程......................................................132

7.1.1晋中特大桥...............................................132

7.1.2神农隧道.................................................136

7.1.3武乡隧道.................................................140

7.1.4襄垣隧道.................................................143

7.1.5铺架工程.................................................147

7.2重难点工程....................................................151

7.2.1太原枢纽工程.............................................151

7.2.2DK107+000.00〜DK107+746.00湿陷性黄土路基................158

7.2.3DK209+350〜DK212+950长治东站...........................159

7.2.4DK297+400〜DK299+800晋城东站..........................161

7.2.5西营浊漳北源特大桥.......................................162

7.2.6贾村跨邯长铁路特大桥.....................................164

7.2.7羌城村跨机场路特大桥.....................................165

7.2.8高平跨207国道特大桥.....................................167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7.2.9白水河特大桥.............................................168

7.2.10太谷隧道................................................170

7.2.11榆社隧道................................................173

7.2.12云竹隧道................................................177

7.2.13安德隧道................................................180

7.2.14老顶山隧道..............................................183

7.2.15天桥隧道................................................185

7.2.16皇后岭隧道..............................................188

7.2.17珏山隧道................................................191

7.2.18太行隧道(山西段)......................................194

8资源配置方案........................................................198

8.1材料设备供应..................................................198

8.2主要施工装备..................................................200

8.3分年度劳动力计划及投资安排....................................202

9管理措施...........................................................202

9.1标准化管理....................................................202

9.2施工组织管理..................................................205

93质量管理......................................................205

9.4安全管理......................................................215

9.5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220

9.6_L期控制措施..................................................222

9.7投资控制措施..................................................224

9.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226

9.9劳务用工管理..................................................227

9.10冬期、夏期、雨季施工措施.....................................227

9.11路基、桥梁、隧道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233

9.12文物保护措施.................................................233

9.13文明施工管理.................................................234

9.14节约用地措施.................................................235

-4-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9.15安全应急救援预案.............................................236

9.16信息化管理...................................................240

9.17科研及试验项目安排...........................................251

10施工组织图表......................................................251

10.1附表.........................................................254

附表1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254

附表1-1重点路基工点表........................................256

附表1-2桥梁表................................................257

附表1-3隧道表................................................260

附表1-4车站表................................................261

附表2太焦铁路施J2标段划分表..................................262

附表3大临设施和过渡工程汇总表................................263

附表3-1临时材料厂设置表......................................263

附表3-2铺轨基地设置表........................................264

附表3・3制存梁场设置表........................................264

附表3・4双块轨枕场设置表......................................264

附表3・5混凝土拌合站设置表....................................265

附表3-6级配碎石拌合站设置表..................................267

附表3・7道昨存放场设置表......................................268

附表3-8改良土拌合站设置表....................................268

附表4-1铺轨、架梁进度计划表..................................269

附表4-2无昨道床施工进度计划表................................278

附表4・3桥梁特殊孔跨最迟完成时间表............................279

附表4-4隧道最迟贯通时间表....................................282

附表5・1分年度完成主要工程数量表..............................282

附表5・2分年度完成投资表......................................283

附表6-1总公司管理甲供物资目录................................284

附表6-2建设单位管理甲供物资目录..............................285

附表7-1隧道单作业面推荐配备机械设备配套表....................287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附表7-2主要施工装备数量表....................................288

附表8主要人员配置数量表......................................291

附表9当地料供应一览表........................................292

10.2附图.........................................................294

附图1新建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294

附图2新建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总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295

附图3-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96

附图3-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297

-6-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项目概况

1.1编制依据

(1)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规章制度。

(2)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1045号)。

(3)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规范、标准、规程等。

(4)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山西省签订的有关协议、纪要等。

(5)中国铁路总公司、11西省、河南省《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初步

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6)363号)。

(6)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站

前工程(不含神农隧道)施工图审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工管施审函(2016)

162号)。

(7)太原至焦作铁路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8)《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5)。

(9)勘察设计合同以及合同的有效组成文件。

(10)当前铁路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

(11)施工组织调查报告。

1.2编制范围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太原南至晋豫省界,石太K219+679〜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DK327+200,正线长325.350km。

(1)正线

新鸣李至晋豫省界DK8+099〜DK327+200,正线长317.714km。

(2)太原枢纽工程

1)利用改建石太线

太原南站K219+679至DK8+099(异形框构与晋中特大桥接头处),线

路长度7.636km。

2)新建立折线

LZK217+200〜LZK219+124,线路长1.924km。

3)改石太左、右线

①改石太左线改石太K211+800〜改石太K215+000,线路长3.21km。

②改石太右线改石太右K212+100〜改石太K215+000,线路长2.9km。

4)太原南动车所改扩建。

5)改建航油专用线

GHYDK0+000〜GHYDK5+451,线路长5.45km。

6)鸣李集装箱货场改建

GJK213+100〜GJK214+800,线路长度1.7km。

7)粮专牵出线改建

GQDK0+400〜GQDK1+243.9945,线路长度0.844km。

1.3项目概况

1、项目批复情况

2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5月16日国家发改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

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1045号)对本线可研予以批复。

2、勘察设计及各阶段批复情况

2015年3月,铁三院完成了太原至焦作铁路预可行性研究;2015年3月

至5月,铁三院开展了现场初测工作,并于5月下旬完成勘测验收,同期开

放可研设计,2015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文件(送审稿)的编制;2015年7

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件(送审稿)

进行审杳。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本项目可行

性研究进行评估;2015年10月国家铁路局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评估。

2016年5月16日国家发改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可

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12016)1045号)对本线可研予以批复;2016

年5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山西省、河南省以《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

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6)363号)对本项目初步设计予以批复。

2016年8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以《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

铁路山西段站前工程(不含神农隧道)施工图审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工

管施审函(2016)162号)对本项目施工图设计予以批复。2016年8月16日中

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以《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铁路指导性施工

组织设计审查意见的函》(工管工技函(2016)164号)对本项目指导性施工

组织设计予以批复。

3、建设规模、工期

太原至焦作铁路起自太原枢纽太原南站,途经山西省会太原市、晋中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3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市、长治市、晋城市,河南省焦作市,终点为焦作站,并与郑焦城际贯通。

线路长度358.761km,其中山西省境内325.350km,河南省境内33.411km。

全线计划于2016年10月开工,2020年12月建成,总工期51个月。

2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2.1.1线路走向、途经地区

太焦铁路主要位于山西省,末端部分位于河南省,线路途经山西省会

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河南省焦作市。线路北起太原枢纽太

原南站,经太原市、晋中市、太谷县、榆社县、武乡县、沁县、襄垣县、

潞城市、长治市、长治县、高平市、泽州县、沁阳市、博爱县,终点为郑

焦城际终点站焦作站。线路长度358.761km,其中山西省境内325.350km,

河南省境内33.411km。

太焦铁路全线设13座车站。山西境内设太原南、新鸣李、晋中、太谷

东、榆社西、武乡西、襄垣东、长治东、长治县、高平东、晋城东等11座

车站,其中太原南、新鸣李为既有改建站;河南境内设博爱站、焦作站。

附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

2.1.2桥隧比例

正线长度325.350km,其中,桥梁长95.874km,占线路长度的29.47%;

隧道长145.183km,占线路长度的44.62%;路基长84.293km,占线路长度的

25.91%。

4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2.1.3本线路在国民经济与铁路网中的意义及建设的必要性

太焦铁路地处山西东部,北起山西省会太原市,途经上党之地长治,

南至河南焦作,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运输通道。本项目的建设,对彻底解决

晋东南地区铁路旅客运输落后、带动晋东南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增强山西

省内各市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山西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建成后,在太原枢纽衔接大西客专、石太客专和太中银铁路,

与郑焦城际贯通,在郑州枢纽与京广、陇海(郑合)、商合杭等快速客运

网沟通,不仅直接联通太原和中原二个城市群,进一步促进太原和中原城

市群发展以及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还可形成呼和浩特至大同至太原至郑州

快速客运通道,大大缩短了山西、蒙西等地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

进一步增强山西、蒙西与中南、华东地区间的联系。此外,本项目建设对

促进晋东南及焦作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作为国家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建成后作为山西南出的主要

客运通道,对进一步完善华北西部地区快速客运网络、拓展快速客运网覆

盖范围以及增强西部与内地的联系,以及优化铁路网布局、增加旅客运输

的机动灵活性均具有重要意义。

2.2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5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4)线间距:4.6m;

(5)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

(6)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3000m;

(7)牵引种类:电力:

(8)列车类型:动车组;

(9)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1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1)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全线区间路基土石方2030.1万方,站场路基土石方742.9万方;桥梁共

103座95.874公里,其中特大桥35座82.942公里,大桥44座10.873公里,中桥

24座2.059公里;框构桥、刚构桥共12236.5顶平米,涵洞269座8602.6横延

米;隧道共35.5座145.183公里,其中L>10km隧道5座57.239公里,4km<L

WlOkm隧道8.5座54.980公里,IkmVLW4km隧道10座25.195公里,LWlkm

隧道12座7.769公里;简支箱梁共2754孔(含单线简支箱梁54孔),其中预

制架设简支箱梁2682孔,现浇简支箱梁72孔;正线铺轨637.1铺轨公里,其

中有昨轨道341.402铺轨公里,无昨轨道295.698铺轨公里;道祚123.9万方;

站线铺轨37.6铺轨公里,道岔145组;房屋14.5万平米。

详见“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6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2.4.1征地数量、类别

(1)永久征地

线路主要经过的县市为太原市(小店区、清徐县)、晋中市(晋中经

济开发区、榆次区、太谷县、榆社县)、长治市(武乡县、沁县、襄垣县、

潞城市、长治郊区、长治城区、长治县)、晋城市(高平市、泽州县)等

15个县(区);线路所经地区主要为耕地、荒地等。新征用地14363亩,其

中农用地11311亩,建设用地1713亩,荒地、滩涂等用地1339亩。

(2)临时征地

本线临时征地共9109亩。其中,农用地3309亩,建设用地21亩,荒地、

河(湖)水面等用地5989亩。

242拆迁数量、类别及特殊拆迁项目简介

本线地处平原和丘陵山区,沿线乡镇、村落分布较为密集,多为民用

房屋,引入城市地区规划站址位置有较多民房,很难集中绕避。拆迁的房

屋大部分为普通民房。

房屋拆迁共50万平米“涉及重大拆迁120处,其中涉及较大的企业有三

晋国际城临近既有铁路的商铺、上海大众4s店、沁州黄工业园区以及对天

宝矿业、卓越水泥厂、晋牌水泥厂、司家掌石灰岩矿等企业。环境敏感点2

处,分别是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和61799部队营房。从中心穿越3000户大村庄

1处为长治县辛程村。

电力迁改:500kV共4处,220kV共25处,UOkV共36处。

区间改移道路172处46.776km,站内改移道路21处11.01km。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7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地面及地下通信光电缆交叉跨越共计583处;地下管道迁改470处。

2.5工程特点

(1)设计标准高

本线采用高速铁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为250Km/h。

(2)隧道规模大,地质复杂,安全风险高

隧道长145.183km,占线路长度的44.62%。其中10km以上的隧道5座

57.239公里。全线地质复杂,有下穿采空区,又有下穿煤层;有采空区处

理地段,又有岩溶处理地段:有膨胀土路基,又有软土路基;有黄土隧道,

又有粉细砂隧道;有大涌水量隧道,有低瓦斯隧道。线路穿越断层(全线

113处),又穿越断裂带(太谷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

安全风险较高。

(3)施工协调难度大

1)全线有5处与军队交叉,分别为太谷隧道DK55+600-DK56+500段在

军队仓库边界下穿通过;DK207+147.5处以桥梁的形式上跨海军的拖飞机

道路;DK202+800〜DK203+500处路基左侧260米为北京军区坦克训练基地;

天桥隧道DK218+600、DK222+500线路右侧500m处有淮海工业集团弹药

库;自珏山隧道出口至省界11公里线路在军事管理区内通行。

2)线路跨越太中银、西南环、大西高铁、太焦铁路、邯长铁路等5条

既有铁路,跨越榆祁、和汾、二广、黎霍、邯长、侯陵等6条高速公路,施

工过程中安全风险高,施工协调难度大。

3)高平跨207国道特大桥,占用207国道通过,需要改移207国道3.7公

8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里,施工组织及协调难度大。

4)珏山隧道、东坡隧道、邓家庄隧道、太行隧道8个施工口位于山西

泽州掰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同时,按照功能区调整报告的要求,隧道弃

昨必须运输至保护区以外,施工协调难度大。

5)襄垣、潞城境内线路占压7处大型石灰岩矿,在长治境内线路占压

煤矿6处,晋城境内线路占压煤矿4处,占压的矿多,施工协调难度大。

(4)拆迁数量多

本线房屋拆迁50万平米,涉及重大拆迁120处。阜后岭隧道进、出口等

8处隧道口位于村庄内,同时高平市境内线路沿着207国道西侧通行,占压

房屋、企业较多,拆迁量较大。

(5)大临设施布设困难

本线长大隧道多,受场地和长大隧道通过的影响,只有设置小型梁场

以满足施工组织需要,本线共设梁场9座,部分梁场选址较困难。本线在既

有太焦线聂村站附近设铺轨基地,地形复杂,铺轨基地填挖方量较大,铺

轨基地与本线连接的岔线较长(1.9km)0

本线主要走行于山区,需要新修的进场便道较长,尤其是珏山隧道出

口至太行隧道进口的5公里线路,地形复杂,便道修建长度约30公里。

线路自DK310开始至省界DK327的17公里线路,全部位于山西泽州狮

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临建布设场地受到严格的限制,布设困难。

(6)环水保、文物保护要求高

线路穿越或经过多处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9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和文物保护要求较高。要严格控制弃土(硝)场、临时工程、路基、隧道、

桥梁等工程施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2.6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

2.6.1控制工程

本线控制工程为“1桥、3隧、1铺架”,分别为晋中特大桥、神农隧道、

武乡隧道、襄垣隧道、铺架工程。

2.6.2重难点工程

本线的重难点工程为“1枢纽、3路、5桥、。

“1枢纽”为太原枢纽工程;“3路”分别为DK107+000.00〜DK107+746.00

湿陷性黄土路基、DK209+350〜DK212+950长治东站、DK297+400〜DK299+800

晋城东站;“5桥”分别为西营浊漳北源特大桥、贾村跨邯长铁路特大桥、

羌城村跨机场路特大桥、高平跨207国道特大桥、白水河特大桥;“9隧”

分别为太谷隧道、榆社隧道、云竹隧道、安德隧道、老顶山隧道、天桥隧

道、皇后岭隧道、珏山隧道、太行隧道。

另外,大岗隧道、小岗隧道均穿煤层,设计为低瓦斯隧道,施工中须

加强通风及瓦斯监测。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3.1.1地形地貌

太原至焦作铁路工程从北到南经过的地貌单元有晋中平原区,太岳山

低中山区,低山丘陵区,长治盆地,盆地间低山丘陵区,晋城盆地,太行

10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山低中山区,整体呈现中间高南北两端低的特点,最高点位于北部的太岳

山脉,海拔约1700m。

晋中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南北长约150公里,宽约30〜40公里,海拔

700〜900米,包括冲洪积平原及山前倾斜平原。

太岳山脉山体走向近于南北,山峦起伏,地形陡峻,南北长约200公里,

宽约30公里,海拔1500〜2500米。线路穿过区最高海拔1700米左右。

太岳山南侧武乡县故城至襄垣县夏店、长治韩店至高平市三甲镇长治

盆地与晋城盆地分水岭段为低山丘陵,东良至襄垣一带及长治.晋城盆地间

丘陵区海拔约1000〜1200米,相对高差50〜200米。

长治-晋城盆地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北起于襄垣县夏店,南至晋城县

金村附近,介于太行山脉与太岳山脉之间,盆地中部地形平坦,四周地形

起伏较大,周边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南北长约80km,东西宽约

30〜40km,海拔800〜1000米。

羊头岭,位于长治县与高平市交界处,海拔1(X)0〜1500m,以北为长治

盆地,以南为晋城盆地,同时也是辛安泉域与三姑泉域分水岭0

太行山脉山体走向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黄

土高原的东部界线。山峦起伏较大,地形陡峻,沟壑发育,绵延400余公里,

宽约40公里,海拔1500〜3000米,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

南端最高峰为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线路穿越低中

山区地段,海拔160〜900米,相对高差50〜500米左右。

3.1.2工程地质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11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线路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上,二级构造单元山西台隆,

三级构造单元经过晋中盆地沉降带、太岳山隆起带、沁水拗陷盆地、长治

盆地沉降带和太行山隆起带。本区经过南北构造和新华夏构造体的复合作

用,因而构造比较复杂,构造类型和形式也较多样,大多构造形迹均呈南

北走向或北北东走向。

本区地层出露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部分地层,部分段落缺失。新

生界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洪积层(Q4pl)、冲

积层(Q4al),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冲积层(Q3al)、坡洪积

层(Q3dl+pl)、冲洪积层(Q3al+pl)及坡积层(Q3dl),中更新统洪积层

(Q2pl),下更新统冲洪积层(Qldl+pl);第三系上新统(N2)、三叠系

(T);二叠系(P)、石炭系(C);奥陶系(O)、寒武系(£)等地层,

局部表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3.1.3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沿线地表河流分属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海河水系有清漳河、浊漳河、

昌源河、涅河等;黄河水系有丹河、白水河、青天河、石盆河等。

海河水系河道蜿蜒曲折,河床较开阔,上游成树枝状,下游水量较大,

主要以清漳河和浊漳河为最大支流,两河交汇向东流入太行山区,流量较

大,流速较快,主要以冲刷作用为主。

黄河水系以丹河为最大支流,向南穿越太行山脉,河谷深切,两岸峭

壁悬崖,河道弯曲,河床狭窄,水流湍急,以冲刷作用为主。河水流量随

12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季节变化明显,一般夏秋季节水量大,春冬季节流量小。

(2)地下水分布及特征

沿线地下水为第四系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分

述如下: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多分布于第四系地层中,以粘性土、碎石类土为主,不连续,

水量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

2)潜水

河谷阶地及冲沟中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部分孔隙水具承

压性,埋藏于冲洪积的砂类土及碎石类土层中,一般埋深0.0〜30.0m,补

给方式以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水位变幅一般在2〜4m之间,水量较丰富,

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径流和蒸发。

3)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各类基岩的风化带及构造裂隙中,一般埋深大于20m,部

分地段埋藏较浅,大气降水多沿裂隙下渗,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

水位随季节变化显著。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径流,山岭区域部分以

泉的形式出露。

4)岩溶水

岩溶水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地层和泉域。石灰岩区由于溶蚀作用,形

成规模不等的岩溶,成为地下水的主要赋存及径流区域,规模不等,较大

的岩溶水对隧道施工存在灾害性,可有突泥突水等风险,施工中加强预报,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13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并采取防护措施。本线通过区域(DK74+500〜DK251+000)为辛安泉域;

大里程段(DK251+000~DK327+000)为三姑泉域,两泉域分水岭位于长

治县界内羊头岭。泉域水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岩溶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

地表水等补给,多以泉、人工开采或潜流形式排泄。

(3)沿线水土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

经地表水、地下水、地表土试验分析,部分段落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氯

盐侵蚀性、硫酸盐侵蚀性、盐类结晶侵蚀性、酸性侵蚀性。部分段落地表

水、地表土具氯盐侵蚀性、硫酸盐侵蚀性、盐类结晶侵蚀性。

3.1.4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本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2〜0.84m,具体见下表。

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里程段落最大冻结深度(m)

DK6+800〜DK39-0500.77

DK39+050〜DK99+6700.76

DK99+670〜DK119+2200.83

DK119+220〜DK119+8300.71

DK119+830〜DK143+9590.83

DK143+959〜DK184+8660.81

DK184+866〜DK205+4000.84

DK205+400〜DK251+4700.59

DK251+470〜DK281+3000.59

DK281+300〜DK321+8850.37

DK327+885〜DK339+7640.25

DK339+764〜DK353+0650.2

DK353+065〜DK360+6000.29

3.1.5气象特征

14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沿线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季风气候明

显,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焦作一晋城为温暖地区,高平一晋中为

寒冷地区。

沿线主要城镇气象要素(2004〜2014年)

地名

太谷祁县榆花武乡沁县襄垣长治市潞城长治县高平晋城

项目

雷暴日数33.824.537.330.037.014.82931.2293334

历年平均气温

10.410.69.19.69.79.510.0510.110.051112.05

(D

累年极端最高气

40.541.039.39.036.139.138.137.538.138.338.6

温(匕)

累年极端最低气

-22.7-25.6-25.1-26.2-26.0-22.6-21.3-23.3-21.3-21.8-17.4

温(C)

最冷月平均气温

-10.8-11.0-11.9-12.7-10.5-14.8-10.5-10.7-10.5-7.36-6.6

(C)

最热月平均气温

30.730.729.229.128.328.928.328.528.329.3129.4

(C)

历年平均相对湿

58..259.059.061.062.065.061626164.359.6

度(%)

历年平均降水量

397.1387.0508.1500.5620.6513.0551.7525.4551.7546.8572.72

(mm)

历年平均蒸发量

1588.81661.31370.31549.01206.21751.01355.71618.21355.715971774.6

(mm)

最大积雪深度

2433292223282828282522

(cm)

历年平均风速

1.81.71.61.10.91.12.0422.041.721.84

(m/s)

大风日数(8级以

8.64.77.92.02.08.5747711.5

h)

最多风向SWNNENNWWNWSESESEENESESESE

极大风速(m/s)及I7.0WNI5.3/WNI8.I/WN

3I.4WI9.7NI8.3NEI2.IW13.0SW15.2/312I5/NW15.2/312

风向WWW

历年雾日数9.910.810.328.024.025.68.63.68.612.119.1

降水口数(口降

71.271.285.182.084.087.186908683.685.3

水量20.1mm)

3.1.6地震动参数

根据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及《太原至焦作客

运专线地震安评报告》,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地震参数里程划分如下: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15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DK6+800〜DK52+58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VHI度)

DK52+587〜DK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