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游览北京一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
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
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重要的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够运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单元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
2、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知识。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
5、提倡方法多样化。
单元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单元教学时间:11课时。
第1课时
信息窗1参观人民大会堂一千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内容:课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
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3、通过用数来描述观察、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计数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2、会数、读、写千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及数字的组成。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预习要求:
1、利用计数器复习一百以内数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27、56、34、76、45、70、
90、100........)
2、读出下列各数:67、89、100、20、39、90、98、79
3、写出以下各数:二十八、四十三、六十二、五十、十九、一百
检查预习: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大家有没有去过北京?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今天有几位同学也要给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眼中的北京,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1、我们有一百九十八名同学来到北京,一百九十八有多大呢?
2、观看升旗仪式的学生大约有一千人,一千是多少?
3、花坛造型用了八百零八盆花,八百零八怎样写?
4、停车场有二百个车位,二百怎样写?……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有一百九十八名同学来到北京
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在小组内展示、交流一下。
小组内互相交流,纠错,形成统一观点。
选择两个小组板演-展示-讲解。
那刚才同学介绍的对不对呢?小组内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用计数器拨出198,并让学生说说各数位上数表示的意义。
结合课件,让学生理解各数位上数表示的意义。
(2)读数:一百九十八写作:198
(3)小组活动:一个同学在计数器上,从一百九十八拨到二百零一,其他同学把拨出的
数字写下来。
师总结:结合课件,利用小正方体和计数器结合,进一步理解198的由来。
2、拨数游戏:从198拨到201
(1)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边拨边说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而得到数的组
成。
(2)试一试:写出三百、八百零八(学生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展示,说说数的组成
师总结:结合课件,利用计数器,进一步理解201的读写,及个数为数字的意义。
(4)练习:写出二百三十七、四百零五、六百九十和八百?
读一读:345、305、450和500
3、小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千是多少,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
小组内尝试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00o
(2)汇报展示:并请拨的快的同学谈谈经验。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结合方格图,边数边拨,理解10个一百是1000。
(3)小结:通过拨数引出: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4)写数:一千写作:1000
(5)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数,有一千,也有几百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千
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4、自学:学生看课本第4页,自学在算盘上如何表示出589?
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用自己的结论在算盘上拨出一个三位数。找一个小
组展示成果。
师结合课件梳理总结。
三、巩固练习:
(一)按规律填数,可以怎么填。
()()800()()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各种答案(1个1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100个100个的数)o
(二)1、一个一个地数,从二百六十八数到三百。
2、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3、读出下列个数,说一说数的组成
3204651367001000879109403
560800
(三)写出下列个数
三百零七四百五十一七百八十六百一千
(四)把相同的数连起来。(见课件)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检测:
1、读出下列各数:4003568769021000243
2、写出下列各数:六百零六七百五十四三百一千
3、填空:
(1)6个百,7个十和3个一组成()0
(2)()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435。
(3)()个一百是一千。
第2课时
游览北京一信息窗2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认识一千及算盘
内容:课本8-1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包括万)
2、通过具体数据的读数,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数与生
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的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材、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预习展示。
1、你会填吗?
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第五位是()。
2、你会读吗?并说一说数的组成。
468720609800
师:有。怎样读?(强调中间的0必须读,末尾的0不读)
3、写出下面各数。(指名四人板演,其他做在本子上,做完集体订正)
五百二十三六百四百五十三百零六
师:我们怎样写出这些数的?(小结时强调:不论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到低位,
按数位顺序读写)
4、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了“千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万
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精讲点拨,探究规律。
1、同学们,老师借用计数器任意拨一个数(356),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来,那么我在
前面再拨2颗珠子呢?这个数是多少?怎样写?(板书读、写出的数,再问:它是由几个千、
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1)师拨4305。
我再拨一个数,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这个数怎样读?怎样写?谁能说出
这个数的组成?(学生试读,教师板书)
(2)师拨4012。
这个数怎样读?(强调一十的一必须读出来。)
(3)师拨3003。
老师再拨一个数,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谁能说出这个数的组成?这个数
怎样读?怎样写?(学生试读,教师板书,并强调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4)出示:一万
同学们,你们能借用数位顺序表来拨出这个数吗?能写出来吗?
(5)出示:六千零五十。
你们能借用数位顺序表来拨出这个数吗?这个数该怎样写?
3、你们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吗?
小结:我们读、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开始,按照数位的顺序读、写。读万以内的数时,
千位上是几就读C,百位上是几就读(),十位上是几就读(),个位上是几就读(),
数位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写万以内的数时,有
几个千就在()位上写几,有几个百就在()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位上写几,有
几个一就在()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借助板书,强调:
读数时,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都不读。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
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三、达标检测,拓展迁移。
1、练习应用:6、7、8题
2、检测:我会填。
①6035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②一个数是由5个千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③6300里面有()个千和()个百;
④数字3973中,左边的3表示()个(),右边的3表示()个()。
谁的说法正确?“8070”这样读()
小明:八千零七零
小红:八千七十
小丽:八千零七
小东:八千零七十
我来当医生:
①四千三百二十写作:3420
②七千零六十写作:70060
③2007读作:二零零七
3、拓展反思:智力冲浪。
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千位上数字的2倍,这
四个数位上的数字总和是3。你知道这个四位数是多少吗?
四、归纳梳理,建构新知。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大家要记住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
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第3课时
游览北京一信息窗3参观人民大会堂一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内容:课本13-1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结合情境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连接两个万以内的数。体验比
较方法的多样性,初步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
2、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借助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会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连接两个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其他参观吗?(学生自由回答)今天乐乐跟着欢欢来到了欢欢的参观,
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课件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看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看图和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
(1)一楼餐厅大约能做多少人?二楼呢?
(2)哪所的人数多?
(3)故事书和科技书,哪类册数多?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近似数”学生自主学习
597接近600,600就是597的近似数
508接近500,500就是508的近似数
597-600
5082500
(约等号)
师小结:近似数一般是与原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拓展: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小组内合作完成
718^603%691k789Q
429%997Q879、3012%
4198和53637989%7781%
8379~909物9811p
(二)解决“哪所的人数多”的问题。(解决四位数和三位数比较)
1、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比一比1210和958的大小就知道了。)
2、怎样比较1210和958的大小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
学生可能说出:
①1210里面有一个千,2个百,1个十,958里面有9个百,5个十,8个一,所以
1210>958
②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③与一个中间数进行比较1210比1000大,1000比958大所以1210>958
④优化方法:位数不一样时,位数多的数大。
(2)比较2356与680的大小。
(三)解决“故事书和科技书,哪类册数多”的问题。解决相同数位的两个数的大小。
1、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就是比较895月806的大小)
2、怎样比较895和806的大小呢?(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
学生可能说出:
①先从高位比,高位数相同,比较下一位一十位,十位上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
上数一样在比较下一位。
②与一个中间数进行比较;
③与一个大数进行比较
④近似数:895接近900,806接近800,900>800所以895>806
3、比较6390与6590的大小。
师生总结: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小,先看位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
先比最高位,最高位相同比次高位,次高位相同比第三位.......,一直到比较出大小为
止。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比一比谁摘得多?
女孩:我摘了122个桃子。男孩:我摘了97个桃子。
学生写数,然后独立完成比较。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1、学生说收获。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1210>958895>806
第4课时
游览北京一信息窗3参观人民大会堂一万以内数的大小比练习课
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练习课
内容:课本15-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近似数。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比较数的大小,近似数的认识。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是多少?选一选。(自主练习1)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二、自主练习2小鸡回家
比1000小得多接近1000比1000大得多
66016004239351086351697
8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练习4在。里填上或“V”。
987O1002658O568879O883
3062O30545176O51799989।O10000
1、学生独立在圈中填上连接符号,可以借助计数器。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比较的。
四、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自主练习第四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汇报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近似数。
五、自主练习5猜一猜
1、指导学生体验大(小)得多与接近的差别。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与一学生以书的页数为例子进行猜页数演示。
4、同桌进行猜一猜游戏。
六、自主练习6想一想,连一连
1、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重点让学生交流为什么那样连。
七、自主练习7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八、补充练习按规律填数
285、290、295、()、()、()
3800、3850、3900、()、)、()
7500、8000、8500、()、)、()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做的。
九、课堂小结。
第5课时
游览北京一信息窗4爬长城一一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课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内容:课本17-18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探索口算加减法方法。
2、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整十整百数的进位加减法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今天,咱们跟着小力和小宇去爬长城吧,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
2、投影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
1、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
2、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
3、你会口算1400+600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的问题。
1、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500+300
2、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先自主探究再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任务栏:
1)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选出你认为最好的方法?
3、汇报交流: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可能说出:
(1)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把两个数拨在一起。
(2)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就是800,
(3)个:0+0=0,十:0+0=0,百:5+3=8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进行口算,为学习整千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做铺垫)
(二)解决“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的问题。
1、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列式并说说算式的意义:110-90
2、自主探究9
3、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
(1)11个十减去9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即20,所以110-90:20
(2)120-10=100100-80=20
(3)100-90=1010+10=20
汇报时可让学生边说边演示。
4、优化算法
重点讲解算法一。先换成相同的计数单位,然后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减。
(三)解决"1400+600="o
1、学生读自计算:1400+600
2、学生讨论解决,可以借助计数器。
3、汇报: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总结:换成相同的计数单位再相加减。
三、练习
150-90=160-80=80
-30=70+800=
3000+6000=3000+5000=400+6000=2000-800=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限时作业:
150-90=80-30=500+500=1000+
2000=
5000-1000=160-80=700+800=9000-5000=
30006000=700-400=130-60=
板书设计
1、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500+300=800
2、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110-90二
3、1400+600=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游览北京一信息窗4爬长城一整百数加减整百整十数练习
课题:整百数加减整百整十数练习
内容:18T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整百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整百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息。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整百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计算(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做的。
2、找朋友(自主练习第2题)
(1)让学生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汇报交流。
二、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6题
电子备课实验小学植树情况统计表
年份2000年200142002年2003年2004年
棵教13001400200022002500
(1)2003年和2004年共植树多少棵?
(2)2004年比2000年多植树多少棵?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自主练习第5题
两辆车一共装了多少个西瓜?
汽车比拖拉机多装了多少个西瓜?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集体交流。
(通过此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补充练习
从8、4、0、6、5、2中选4个数按下列要求组成四位数。
(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
(3)中间有零的四位数。
(4)末尾有零的四位数。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7课时
游览北京一信息窗5体验生活一一数的估计
课题:数的估计
内容:课本20-2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较多的事物进行数量估计。在实际体验中感受估计的作用。
2、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较多的事物进行数量估计。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黄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共同数一盒粉笔有多少支。然后拿出大约一半的支数,让学生猜猜盒子里大约有几
支?(让学生说说怎样猜的。)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二、新
出示情境图
问题一: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
师:你是怎么估的?
生1:一行大约10个字,共有10行,所以,这篇日记大约有100个字。
生2:我两行圈一圈,大约有20个字,可以圈5次,这篇日记大约有100个字。
(个别学生可能会去数,或凭感觉去猜,这里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情境感受生活中的近似
数,引导学生先自己估计,再组织学生交流估计的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估计的策略,
如:圈一圈,用“切块”的方法先估一部分,再推想整体数量。)
问题二: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字?
1、请同学们自己先估一估
2、小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结果。
3、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1)板报大致分成4块儿,先数出一块儿大约100个字,4块儿就有400个字。
(2)一字一字的数。
(3)日记大约100字,整张板报字数大约有4份儿日记多,所以,整张板报大约400个
字。
4、小结:先确定一个数,再看看较大数里大约有几个这样的数,就可以很快估计出这个
较大的数了。
二、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自主练习1估一估这段文字大约写了多少字?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地估计,然后交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
2、自主练习2根据已知部分估计整体。
一个桶能盛20个乒乓球。这个大桶大约能盛多少个?
学生独立估计,肯定说大约能盛60个的同学。
说说你估计的想法。(因为大桶大约是小桶的三倍,所以盛的球也大约是60。)
3、自主练习3根据已知部分估计整体
仿照第2题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进行估计,重点交流估计的方法。
4、自主练习4”圈一圈,估一估”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汇报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掌握用“切块”的方法进行估计。
5、自主练习5根据书架上摆放的图书估计图书数目的选择题。
6、自主练习7估数问题的实际应用
练习时,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用先“估一段”的估数方法。
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8课时
游览北京一我学会了吗?
课题:我学会了吗?
内容:课本23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数
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词语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
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干几百加减几百。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
内数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意识。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
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会写数读数
教学过程:
1、我们学过哪几个计数单位?
指生回答:我们学过了计数器上从右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其
中最高位是万位、最低位是个位。
2、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
3、你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4、数一数
10个10个的数,从2630数到3480
100个100个的数,从8300数到10000。
1000个1000个的数,从1000数到10000。
学生边拨边数,然后在练习本上写出所拨各数。
5、读数
82679327920720039000
10000368083007048
让学生汇报时说说读数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6、写数
一万一千一千九百三千零五十六
四千零九两千一百零八
六千零一十四千零五十八
学生独立完成,让后汇报交流。交流时注意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的书写。
7、2046420614261562
这四个数中的2有什么不同?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
8、一个数千位上是6,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读作
()O
一个数千位上是5,百位上是7,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读作
()
一个数个位上是6,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读作
()
一个数有5个千,6个百,6个十,这个数是()
一个数有6个千,3个1,这个数是()
一个数有10个1000,这个数是()
一个一个的数,跟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十个十个的数,跟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一百个一百个的数,跟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500和900比,()离600更近。
9、我学会了吗
(1)出示资料,请学生阅读后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200774393510
(3)教师划出一些数字请学生读出
(4)估一估此文字大约有多少字?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交流方法。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9课时
游览北京一万以内数的认识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多位整数的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会进行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掌握多位整数的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读出下列各数
205个325条400个2376块3060个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交流读数的方法。
二、数的加碱
例:300+400我知道3个百加4个百是7个百
300+500230+500200+800
700-500980-80300-100
3000-5003400+7005000+400
8000-300010000-2007500-500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让学生重点说出算的过程。
三、估一估
1、我们有420人,我们学生人数比你们多得多。
可能有多少名学生?
460名390名1010名
2、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124*987k1005*9876%4098比7008^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交流。
3、估一估,有多少本练习册
这一摞有50本这一摞大约有多少本?
四、照样子填一填
7846=7000+800+40+6
9837=
7600=
8030=
5008=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五、去商场调查四种不同牌子的彩电,把价格写下来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10、11课时
课题:单元测试讲评
内容:见讲评备课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简析:
分米、亳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以甜甜在梦
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引教学生认识分米、亳米。教材安排了三个红点问题
和一个绿点问题,引教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
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对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基础,对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亳米、厘米、分米、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一一平方
千米,发展学生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共安排了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借助“1千米有多长?”展开对长度单位“千米”
这一知识的学习,首先是小博士的话介绍千米的知识一一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
用km表示;接下来是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为在测量时选用合适的长
度单位和现实生活中估计物体的长度做铺垫。第二个内容是借助“2千米有多长?”探究千
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形成知识体系。自主练习的第2题是单名数
长度单位的换算,难度有所提升。在提升一点难度,可以进行复名数的单位换算,或不一样
的长度单位比较大小。
总之,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如果和比较大的数值结合起来,就不好把握,所
以要在测量中,在比较推理中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甜甜的梦信息窗1——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亳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
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i角硬币、丝带、
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
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
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1毫米。
(1)猜测。
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1毫米长,请猜一猜,1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表示猜测的长度。
学生活动、老师可适当的提示,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
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
分成了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验证。
谈话: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媒体强化: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提问:从。刻度到刻度1是几座米?教师让学生
用笔尖指看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从刻度1到
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
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
多少个小格,得出:1厘米=10亳米
(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
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格是1毫米,3小格
就是3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亳
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
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个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量完后教师说明:1个硬币的厚
度大约是1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
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
毫米。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1毫米。
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亳米”作单位?
教科书第26页“自主练习”中的第二题。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5)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一一毫米,注意到毫米与前面
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关系(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分米。
(l)^看书独立认识1分米。
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分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
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
(2)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
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
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3)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动手操作加深认识: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
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
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教科书第27页“自主练习”中的第3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课本第27页的第4题。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跳绳长2()桌高7()粉笔长75()钢
笔长14()小明的身高是140()一块橡皮厚12()旗杆高9()
3量出20毫米和3分米的丝带。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亳米
2、在作业本上画出1亳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
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
甜甜的梦信息窗1——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体会,并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巩固分米、
毫米、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记忆长度单位及其他长度的方法。能估测生活中的一些
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
乐趣。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之
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亳米。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基本练习
1、回顾长度单位
同学们,上节课,孙悟空帮助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
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吗?它们都用哪些字母表示呢?
板书(亳米厘米分米米)
mmcmdmm
2、用手势比划并交流记忆方法。
这些长度单位都有多长呢?老师说长度单位,你用手来比划,看谁表示的又快又准。
记得这么准,你是怎么记住的呢?
同学们这种借助身边事物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很好,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其他的长度,
比如
3、相邻两个单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师板书(亳米厘米分米米)
mmcmdmm
101010
二、综合练习
1、八戒的日记(单位的选择运用)
师:听说孙悟空帮助我们学数学,猪八戒也来凑热闹,他呀,还写了一篇日记呢,想看
吗?大家看(电脑显示)自己先读一读。
3月8日星期二晴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
走了200米远的路来到,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5厘米长的铅笔和5厘米厚的练
习本,开始做练习。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一直在笑,为什么笑呢?他发现八戒日记中好多长度单位用的都不准确,
我们帮助八戒改过来,好吗?
(5亳米有多长?就这么长。教师随着出示练习本)
改到这里,你想对八戒说点什么吗?
(太粗心、做题不能马马虎虎、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否则会闹笑话的)
那我们以后可不能像八戒一样。
2、过关测试题
故事连接:八戒闹了这个笑话之后,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又去找他的师傅唐僧,虚心
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苦学了10天后,这天师傅给他出了3关测试题。同学们也能闯过这三
关吗?
第一关:操作关
说一说
2.你能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测一测
同桌两人合作,对指定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把结果记录在准备的表格中。
估一估量一量
的厚度()毫米()毫米
益的长度()分米()厘米
的厚度()老米()毫米
的尚度()分米()厘米
谁先来汇报你测量的结果?
想一想
4.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次约能跳7()
身长约1()
第二关:换算、计算关
换算
()分6
-2()度来一
6()厘米=()分米
8()亳米=()厘米
从这三个题目,尤其是第6题,体会同一物体的长度,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比较计算
9.在O里填上“>”、<”或“=”
8分米O60毫米9分米O2米
20毫米O2厘米300分米O300厘米
1.1分米-3厘米=(
)厘米
26毫米+54毫米=()毫米=()厘米
98厘米-58厘米=()厘米=()分米
这一关由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两个换过来,找一名同学读,全对的举手。错的同学马上
改正,做对的同学和同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师:学习数学,我们不能只限于会做题,还要善于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用规律指导我
们后面的学习。同学们观察1、2题,有什么特点?(单位统一)那我们就直接怎样?再观察
3、4题,又有什么特点?(单位不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办?(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你能像刚才那样,总结出第二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师:300分米0300厘米还用转化吗?
生:数字相同,只比较单位就可以了。
第三关:应用关
第三关呢,师傅让八戒量一间房子的长和宽,八戒一听,这太简单了,可师傅又说了,
不能用尺量。同学们想一想,让你量这间房子的长和宽,你会怎样量?
生:一坨一坨的量
用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寄卖合同协议书
- 小孩上学租房合同
- 翻译服务协议合同
- 天花吊顶装修合同
- 合同之店员聘用合同
- 房屋中介居间合同
- 学校食堂肉类供货合同年
- 有关设备购销合同
- 新材料生产加工合同
- 星酒店投资技术服务合同
- 网咖成本预算明细表
- 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
- 化工制图CAD教程-工艺流程图课件
- 计算机软件保护课件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及教学反思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研究-以中百集团为例】
- 中职生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
- 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方案2篇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初中课内古诗文大全(五四制)
- 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值得借鉴
- 东南亚润滑油市场研究报告和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