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根魂”国旗下讲话稿_第1页
2025年“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根魂”国旗下讲话稿_第2页
2025年“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根魂”国旗下讲话稿_第3页
2025年“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根魂”国旗下讲话稿_第4页
2025年“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根魂”国旗下讲话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根魂”国旗下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在庄严的国旗下,探讨一个关乎民族精神与文化根脉的重要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列为人类非遗代表作的第五年。在这时代交汇点上,我们既要回望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之光,更要肩负起传承非遗、创新文化的使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一、非遗文化:民族根脉的精神丰碑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非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从《诗经》的婉转吟唱,到敦煌壁画的千年色彩;从昆曲的水磨腔调,到木雕、苏绣的精妙技艺,每一项非遗都是先民智慧与匠心的结晶。像凉州攻鼓子的雄浑节奏、东阳木雕的千年刀工,非遗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然而,在全球化浪潮与科技迭代的双重冲击下,非遗面临严峻挑战。许多传统技艺因传承人断层而濒临消亡,年轻一代对非遗的认知也逐渐模糊。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但超半数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这警示我们,守护非遗,就是守护民族的文化基因。二、非遗传承:以创新激活传统生命力非遗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博物馆式保存”,而是要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赋予其时代价值。近年来,非遗创新实践已初见成效:科技赋能,焕发新活力:数字化技术让非遗突破时空限制。比如,敦煌研究院通过3D打印复原壁画,让千年艺术“触手可及”;陕西非遗新春短视频《热烈》用影像记录传统鼓乐,让年轻人感受文化震撼。跨界融合,拓展应用场景:千年舟集团将东阳木雕与家居设计结合,打造“木铜交融”的艺术家具;苏绣大师姚建萍将刺绣融入现代服饰,让传统纹样登上国际时装周。这些创新表明,非遗可以成为时尚与实用的完美载体。教育浸润,播撒传承火种:非遗进校园已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甘肃武威的“非遗过大年”活动中,学生通过体验剪纸、木版年画等技艺,感受手作之美;福建多所学校开设非遗课程,邀请传承人现场教学,让文化根植于心。三、青年使命:做非遗传承的“破壁者”非遗的未来,关键在于青年一代的认同与行动。我们应如何担当?以敬畏之心走近非遗:学习非遗,不仅是掌握技艺,更是领悟其背后的文化哲学。如《道德经》所言“道法自然”,木雕的每一刀都蕴含对自然的敬畏;苏绣的一针一线,传递着“匠心守拙”的处世智慧。以创新思维激活非遗:青年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用短视频、直播推广非遗;通过设计比赛、文创开发,将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用品。例如,华亭木版年画与现代插画结合,既保留民俗韵味,又吸引年轻消费者。以全球视野传播非遗:非遗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2025年“世界非遗版春节”的成功举办,证明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国际交流的桥梁。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活动,用非遗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包容与魅力。四、共筑未来:让非遗点亮民族复兴之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政府引领:完善非遗保护法规,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传承人创新。教育奠基:将非遗纳入校本课程,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企业助力:如千年舟集团以“非遗+产业”模式,推动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赢。全民参与:从家庭到社区,从线上到线下,人人成为非遗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同学们,文化如水,润物无声;非遗如灯,照亮来路。站在2025年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