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任务一人畜共患吸虫病的防治 医学专业课学习资料_第1页
【动物寄生虫病】任务一人畜共患吸虫病的防治 医学专业课学习资料_第2页
【动物寄生虫病】任务一人畜共患吸虫病的防治 医学专业课学习资料_第3页
【动物寄生虫病】任务一人畜共患吸虫病的防治 医学专业课学习资料_第4页
【动物寄生虫病】任务一人畜共患吸虫病的防治 医学专业课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兽共患吸虫病的防治主讲教师:日本分体吸虫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人、畜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或)盆腔静脉内,造成急性或慢性肠炎、肝硬化,并导致腹泻、消瘦、贫血与营养障碍等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包氏毛毕吸虫(T.paoi)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分体科(Schistosomatidae)分体属(Schistosoma)

毛毕属(Trichobilharzia)东毕属(Orientobilharzia)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turkestanicum)程氏东毕吸虫(O.cheni)

我国危害严重的主要包括日本分体吸虫病、东毕吸虫病和鸭毛毕吸虫病。以日本分体吸虫病危害最大。日本分体吸虫病(血吸虫病)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有三种,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血吸虫病(bloodfluke)血吸虫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危害很大(毛泽东-送瘟神)血吸虫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包括台湾省在内的13个省(市)自和治区(贵州省除外)427个县日本分体吸虫病(血吸虫病)送瘟神毛泽东(1958)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日本分体吸虫病(血吸虫病)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女尸中发现直肠和肝组织内有典型的日本血吸虫卵1975年湖北江陵纪南凤凰山出土的西汉墓男尸中发现直肠和肝组织内有典型的日本血吸虫卵证实2000多年前,长江流域已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日本分体吸虫病(血吸虫病)六种血吸虫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湄公血吸虫(S.mekongi)日本分体吸虫病(血吸虫病)一、病原体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形态特征结构似线虫雌雄异体雄虫具抱雌沟,与成虫合抱消化系口、食道、肠管口吸盘报雌沟腹吸盘一、病原体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一、病原体雄虫前段

口吸盘食道腹吸盘贮精囊睾丸雄虫乳白色,线状稍扁平10~20×0.5~0.55mm腹盘>口盘口盘呈漏斗状;腹盘具短粗的柄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雄虫

一、病原体雄虫前段

口吸盘食道腹吸盘贮精囊睾丸体壁形成抱雌沟。雌雄抱合状态无咽睾丸呈圆形,6~8个,在腹盘后排成一纵列生殖孔开口于腹盘后方的抱雌沟内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雄虫

一、病原体子宫卵模输卵管卵巢雌虫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一、病原体雌虫前细后粗,形似线虫,长2~2.5cm雌虫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雌虫一、病原体由于肠管充满消化或半消化的血液,故雌虫呈黑褐色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雌虫一、病原体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合抱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一、病原体血吸虫雌雄合抱日本分体吸虫(S.japonicum)一、病原体虫卵70~100×50~80µm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无盖,壳一侧有一个小棘,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常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无盖小棘毛蚴一、病原体卵壳表面呈网状,可见囊样微孔,贯通内外,毛蚴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经微孔释出卵外电镜观察成熟虫卵二、生活史(掌握)宽约3mm7-9圈,长约6mm有纵肋钉螺:螺纹为右旋,一般为6-8圈,多为7圈。壳表面有纵肋。真(烟)管螺:螺纹为左旋,圈数不定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一般钉螺阳性率高的地区,血吸虫的感染率也高大小为1.0×0.25~0.30cm,褐色或淡黄色湖沼钉螺(江滩钉螺)水网钉螺光壳钉螺(山区钉螺)二、生活史(掌握)水陆两生动物,多见于气候温和、阴暗潮湿、杂草丛生的地方(如河边)全国目前有钉螺的面积为36~40亿m2一个毛蚴在钉螺体内经无性繁殖可产生数万条尾蚴湖沼钉螺(江滩钉螺)水网钉螺光壳钉螺(山区钉螺)二、生活史(掌握)肠系膜静脉寄生部位二、生活史(掌握)无雷蚴和囊蚴阶段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发育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成虫二、生活史(掌握)二、生活史(掌握)二、生活史(掌握)三、流行病学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3个省、市、自治区(贵州省除外)宿主广泛黄牛最易感,黄牛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易感动物有41种之多中间宿主(湖北)钉螺(有肋、光壳两种),能够适应水陆两种环境生活三、流行病学人畜感染均与“疫水”有关;与钉螺的分布和季节一致,春秋两季和早晚容易被感染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还有黏膜(口腔)、胎盘三、流行病学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为毛蚴流行的3个条件毛蚴感染钉螺,发育为尾蚴尾蚴感染宿主,发育为成虫成虫产卵四、主要症状犊牛>犬,黄牛>水牛,羊和猪较轻,马几乎没有症状急性:里急厚重,并能触知肝肿大,重度腹泻,混有黏液,血液,有恶臭。粘膜苍白,水肿,行动迟缓,日渐消瘦,因衰竭而死亡慢性:营养不良,贫血,腹水等症状。幼畜成为“侏儒牛”。重时可死亡。孕畜:不孕、流产四、主要症状尾蚴引起尾蚴性皮炎:局部丘疹、红斑、瘙痒童虫引起肺出血、炎症:咳嗽、咯血、发热成虫和虫卵产生的可溶性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肾炎、肾硬化:蛋白尿、水肿、肾衰、乏力人血吸虫病四、主要症状急性:肝脾肿大,肝区压痛,发热慢性:肝脾肿大、腹泻、腹痛、乏力、消瘦晚期:肝肠组织纤维化,出现巨脾症、腹水症和侏儒症人血吸虫病虫卵引起肝脏和肠管肉芽肿四、主要症状人血吸虫病脾脏切除肝脏切除血吸虫病晚期病人(12岁♂)发育不良,身高只有110cm四、主要症状人血吸虫病腹壁静脉曲张脐周静脉曲张有“海蛇头”现象日本血吸虫病晚期病人四、主要症状人血吸虫病骨瘦如柴腹大如鼓日本血吸虫病晚期病人四、主要症状人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晚期病人五、病变1、剖检可见尸体消瘦、贫血、腹水增多2、病变(虫卵肉芽肿)主要在肝脏和肠壁3、肝脏表面凹凸不平,表面或切面上有粟粒大到高梁大灰白色的虫卵结节,初期肝脏肿大,日久后肝萎缩、硬化五、病变肝组织内的虫卵最主要危害:沉积于肝及结肠肠壁等处,引起的肉芽肿(虫卵结节)和门脉纤维化五、病变肝脏中的日本血吸虫虫卵肝脏肉芽肿肝脏纤维化六、诊断要点毛蚴孵化法:尼龙网淘洗法+毛蚴孵化法病原学诊断直接涂片法适于急性期直肠粘膜虫卵检查法环卵沉淀法,间接血凝实验和ELISA等免疫学诊断七、治疗

可用药物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硝硫氰胺(7507)硝硫氰醚(7804)敌百虫八、预防综合防治,人畜同步消除感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对人、畜进行普查,如感染,则要进行治疗粪便管理:疫区人、畜粪便应作发酵处理原则八、预防灭螺:有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加强研制血吸虫疫苗等家畜管理:避免家畜接触尾蚴,保证放牧安全综合防治,人畜同步原则思考试从寄生虫学的角度分析日本血吸虫病防治的难点思考根据血吸虫的流行特点,分析以下防治措施的优缺点药物预防和治疗(人和家畜)消灭钉螺开发血吸虫疫苗,进行免疫预防防止人畜接触疫水片形吸虫病(肝片吸虫病)片形属(Fasciola)

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大片吸虫(F.gigantica)片形吸虫病(肝片吸虫病)由片形属(Fasciola

)吸虫引起的吸虫病牧民俗称“水嗉子”对牛和绵羊危害很大,能引起大批死亡肝片吸虫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寄生部位:肝脏胆管感染动物:主要是牛羊;其次是为骆驼、鹿;人和其他常见动物都会感染片一、病原体片形科(Fasciolidae)片形属(Fasciola)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一、病原体肝片吸虫外形:扁平,呈叶片状,头椎和肩部明显颜色:活时为棕红色。固定后灰白色大小:20-35×5-13mm吸盘:口腹吸盘相距较近。口吸盘位于突起前端,腹吸盘位于肩水平线中央一、病原体消化系统:肠管分支雄性生殖系统:睾丸高度分支,纵列于中部雌性生殖系统:卵巢呈鹿角状,位于腹吸盘后卵模明显,位于体中央。子宫位于卵模和腹吸盘之间。卵黄腺发达肝片吸虫一、病原体虫卵较大,133-157×74-91μm长卵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前端较窄,后端较钝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卵盖不明显一、病原体肝片吸虫虫卵2口、腹吸盘卵巢(位于腹吸盘右上方)睾丸(两个,分枝)子宫卵盖卵黄细胞两层卵壳人双肩样结构卵黄腺分枝的肠管134567一、病原体成虫一、病原体成虫一、病原体虫卵二、生活史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Lymnaeidae)的淡水螺在我国最常见的为小土窝螺椎实螺科主要分布于潮湿区域,全国广泛分布。二、生活史肝片吸虫终末宿主二、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肝脏胆管)钻入螺体中间宿主(椎实螺)钻出螺体子雷蚴从十二指肠中的胆管开口进入进入肠管血管,随血流流入,经肝门v进入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再从肝实质钻入囊蚴肝脏胆管毛蚴尾蚴无性繁殖阶段,一个毛蚴可变成几十乃至几百个尾蚴二、生活史感染成虫需2~4个月;成虫在宿主体内可存活3~5年成虫寄生于终宿主黄(水)牛、绵(山)羊、鹿、骆驼等反刍兽的肝胆管内,人、猪、兔、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亦可寄生,但较少见中宿主为椎实螺,有7属26种,我国已证实有6种,即:小土蜗(最多见)、截口土蜗、椭圆萝卜螺、耳萝卜螺、狭萝卜螺和青海萝卜螺二、生活史A:毛蚴B:胞蚴C:雷蚴F:小肠G:肝脏D:尾蚴发育期为105-160天E:囊蚴移行二、生活史小结终末宿主:范围广泛,黄(水)牛、绵(山)羊、鹿、骆驼等反刍兽的肝胆管内,人、猪、兔、马属动物及一引起野生动物亦可寄生,但较少见。牛和绵羊(最主要)最易感寄生部位:肝脏胆管中间宿主为椎实螺,有7属26种,我国已证实有6种,即小土蜗(最多见)、截口土蜗、椭圆萝卜螺、耳萝卜螺、狭萝卜螺和青海萝卜螺二、生活史小结繁殖力强。成虫一昼夜产卵50~300万虫卵感染成虫需2~4个月;成虫在宿主体内可存活3~5年需要移行三、流行病学分布肝片吸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大片吸虫主要分布于南方宿主广泛羊、牛、鹿、骆驼和人。牛和绵羊(最主要)最易感中间宿主多发季节:久旱多雨的温暖季节。北方多在夏、秋季;南方冬季亦可发生四、病变虫体以宿主的血液、胆汁和细胞为营养(每条虫体每天吸血0.5mL):营养不良、贫血、消瘦、衰弱溶血侵害中枢神经:发生神经症状影响生殖机能:繁殖障碍童虫移行、异位寄生机械性损害毒素作用夺取营养四、病变四、病变五、症状病因:童虫移形引起时间:主要发生于夏末和秋季动物:多发于绵羊急性型症状:患羊食欲大减或废绝,精神沉郁,可视粘膜苍白,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显著降低,体温升高,偶尔有腹泻,通常在出现症状后3-5d内死亡五、症状病因:由成虫引起时间:多发于冬、春季慢性型症状:患羊表现渐进性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眼睑、颌下水肿,有时也发生胸、腹下水肿。叩诊肝脏的浊音界扩大。后期,可能卧地不起,终因恶病质而死亡五、症状多取慢性经过成年牛的症状一般不明显,犊牛的症状明显牛的症状

往往表现前胃驰缓、腹泻,周期性瘤胃鼓胀。严重感染者亦可引起死亡。六、诊断要点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剖检粪检六、诊断要点粪检:水洗沉淀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急性病例找不到虫卵血象变化:肝功能变化病理剖检:检获虫体(重者达70%~100%,轻者达30%)免疫学诊断: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酶联免疫等方法七、治疗硝氯酚(Bayer9015):只对成虫有效粉剂: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