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工程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工程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工程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工程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TOC\o"1-2"\h\u9936第一章工程安装前准备 394801.1工程资料审核 3238531.1.1审核目的 381981.1.2审核内容 3190871.1.3审核程序 448331.2施工现场环境检查 4160231.2.1检查目的 4225631.2.2检查内容 4300501.2.3检查程序 4246211.3施工工具及设备准备 560501.3.1准备目的 529341.3.2准备内容 572511.3.3准备程序 513278第二章设备运输与存放 585202.1设备运输方式选择 5178182.2设备包装与unpacking 6145612.3设备存放条件与要求 63204第三章设备安装 7242303.1安装顺序与流程 7165893.1.1准备工作 745163.1.2设备卸货与搬运 7303103.1.3设备检查 7191303.1.4设备安装顺序 7278103.1.5设备安装流程 7302603.2设备定位与安装 7265783.2.1设备定位 849713.2.2设备安装 8197023.3连接与固定 8292543.3.1连接 8142573.3.2固定 81481第四章管路安装 8177004.1管路布置与设计 8153844.2管路连接与焊接 9251824.3管路试压与检测 93991第五章电气安装 1090855.1电气布线与接线 10251045.1.1电气布线 1042815.1.2电气接线 10312395.2设备配电与控制 102425.2.1设备配电 10316485.2.2设备控制 1154955.3电气系统调试 11168365.3.1调试准备 11187085.3.2调试内容 11249405.3.3调试步骤 1121692第六章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12123416.1控制柜安装与接线 12323196.1.1安装准备 12124636.1.2控制柜安装 12189236.1.3接线 1266576.2控制系统编程与调试 1236016.2.1编程准备 1276426.2.2编程 1281256.2.3调试 13263186.3控制系统功能测试 13189776.3.1测试准备 13231676.3.2测试项目 1337286.3.3测试方法 13179996.3.4测试结果分析 1322766第七章设备调试 1347187.1设备单机调试 13299547.1.1调试目的 13139497.1.2调试内容 14130787.1.3调试方法与步骤 14174387.2系统联动调试 14242557.2.1调试目的 14161647.2.2调试内容 142017.2.3调试方法与步骤 15307987.3功能测试与优化 15280557.3.1测试目的 1516987.3.2测试内容 15275167.3.3测试方法与步骤 157403第八章系统验收 16227408.1验收标准与流程 1691958.1.1验收标准 16143068.1.2验收流程 1618458.2验收资料准备 17304108.2.1设计文件 17209458.2.2施工记录 17248628.2.3系统测试报告 1711998.2.4系统运行记录 17264998.2.5验收申请报告 1715688.3验收结果处理 1715228.3.1验收合格 1783658.3.2验收不合格 17149318.3.3验收问题处理 1718064第九章安全防护与维护 1746699.1安全防护措施 17108069.1.1工程安装调试现场安全要求 17196449.1.2设备安全防护 18213879.1.3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18109869.2设备维护保养 18318969.2.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8283239.2.2设备维护保养内容 18225139.3应急处理与故障排除 18162969.3.1应急处理 18142899.3.2故障排除 1913021第十章工程收尾与交付 1972310.1工程现场清理 191960210.1.1清理范围 19298010.1.2清理要求 192405010.2工程资料归档 191924210.2.1归档范围 192433410.2.2归档要求 201457210.3工程交付与售后服务 201283210.3.1工程交付 20711210.3.2售后服务 20第一章工程安装前准备1.1工程资料审核1.1.1审核目的为保证工程安装调试作业的顺利进行,工程资料审核是关键环节。本节旨在对工程资料进行详细审查,保证其完整、准确、合规,为后续施工提供坚实基础。1.1.2审核内容(1)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设备清单等,保证图纸与实际需求相符,设计合理。(2)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规范,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3)工程预算:审查工程预算是否合理,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等。(4)合同文件: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整、明确,包括工程范围、工期、质量标准等。(5)相关政策法规:审查工程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包括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1.1.3审核程序(1)收集资料: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收集相关工程资料,保证资料齐全。(2)审核: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资料进行详细审查,发觉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3)整改:针对审查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4)审批:工程资料审查合格后,报请项目管理部门审批。1.2施工现场环境检查1.2.1检查目的施工现场环境检查旨在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符合施工要求,为工程安装调试作业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1.2.2检查内容(1)现场地形地貌:检查现场地形地貌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是否存在影响施工的因素。(2)现场交通状况:检查现场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满足施工需求。(3)现场水电供应:检查现场水电供应是否充足、稳定,满足施工需求。(4)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检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包括防护网、防护栏等。(5)现场环保措施:检查现场环保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扬尘治理、噪音控制等。1.2.3检查程序(1)现场踏勘:项目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2)问题反馈:针对检查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提出整改意见。(3)整改落实:责任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施工现场符合施工要求。(4)复查验收:项目管理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保证施工现场满足施工条件。1.3施工工具及设备准备1.3.1准备目的为保证工程安装调试作业的高效、顺利进行,本节旨在对施工工具及设备进行详细准备,保证其数量、质量、功能满足施工需求。1.3.2准备内容(1)施工工具:根据施工需求,准备相应的手工工具、电动工具等。(2)施工设备:根据施工需求,准备相应的机械设备、检测设备等。(3)备用设备:为应对突发情况,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1.3.3准备程序(1)编制清单:项目管理部门根据施工需求,编制施工工具及设备清单。(2)采购设备:根据清单,采购相应数量的施工工具及设备。(3)验收设备:对采购的设备进行质量、功能验收,保证设备符合要求。(4)设备调试: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设备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功能稳定。第二章设备运输与存放2.1设备运输方式选择设备运输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根据设备的尺寸、重量、性质及目的地等因素,可采取以下几种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适用于距离较近、尺寸较小、重量较轻的设备。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成本较低的优势,但受天气、路况等因素影响较大。(2)铁路运输:适用于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的设备。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速度快、稳定性好、成本适中的特点,但受线路限制,部分偏远地区无法直达。(3)水路运输:适用于尺寸和重量较大,且目的地靠近水路的设备。水路运输具有运输成本低、承载能力强的优势,但运输速度较慢,受天气和水位影响较大。(4)航空运输:适用于高价值、尺寸较小、重量较轻的设备。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安全系数高的特点,但成本较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保证设备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2.2设备包装与unpacking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为保证其安全、完好,需要进行严格的包装。以下是设备包装的基本要求:(1)根据设备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保证包装牢固、可靠。(2)包装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尺寸、重量和形状,合理利用空间,避免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摩擦。(3)对于贵重设备,应采取特殊包装措施,如防震、防潮、防锈等。(4)包装完成后,应进行标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重量等,以便于识别和搬运。设备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进行unpacking。以下是unpacking的基本步骤:(1)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及时拍照留存,并向相关部门报告。(2)按照包装标识,有序拆包,注意保护设备,避免碰撞、划伤。(3)设备拆包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外观、功能是否正常。(4)对拆包后的设备进行清洁、擦拭,保证设备整洁。2.3设备存放条件与要求为保证设备在存放期间的安全、可靠,以下是对设备存放条件与要求的具体规定:(1)存放环境:设备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雨淋、水浸等。(2)存放温度:设备存放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设备功能。(3)防尘:设备存放区域应采取防尘措施,避免灰尘、杂物等进入设备内部。(4)防潮:设备存放区域应具备一定的防潮能力,避免设备受潮、锈蚀。(5)防震:设备存放区域应采取防震措施,避免设备在搬运、存放过程中发生震动、位移。(6)安全防护:设备存放区域应设置防护设施,如围栏、警示标志等,保证人员安全。(7)定期检查:对存放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第三章设备安装3.1安装顺序与流程为保证工程安装调试作业的顺利进行,以下为设备安装的顺序与流程:3.1.1准备工作在设备安装前,应保证施工现场环境整洁、安全,并检查所需工具、设备是否齐全,保证安装工作顺利进行。3.1.2设备卸货与搬运按照设备清单,将设备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并采用合适的搬运工具将设备搬运至安装位置。3.1.3设备检查在设备安装前,应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设备无损坏、变形等情况。同时检查设备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1.4设备安装顺序根据设备的功能、结构特点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备安装顺序。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先安装主要设备,后安装辅助设备;(2)先安装大型设备,后安装小型设备;(3)先安装基础设备,后安装附属设备;(4)先安装关键设备,后安装一般设备。3.1.5设备安装流程设备安装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设备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设备安装位置;(2)设备安装:按照安装顺序,将设备安装到预定位置;(3)设备调试:对安装完毕的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设备验收:对安装调试合格的设备进行验收,确认设备功能满足设计要求。3.2设备定位与安装3.2.1设备定位设备定位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保证设备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具体操作如下:(1)按照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标注设备安装位置;(2)根据设备尺寸、结构特点,调整设备安装位置,保证设备安装稳定;(3)对设备安装位置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3.2.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根据设备类型、结构特点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以下为设备安装的一般步骤:(1)设备基础处理:对设备基础进行清理、平整,保证基础符合设备安装要求;(2)设备就位:采用合适的吊装工具,将设备安装到预定位置;(3)设备固定:采用膨胀螺栓、焊接等方法,将设备固定在基础上;(4)设备连接:按照设计要求,将设备与相关管道、线路进行连接;(5)设备调试:对安装完毕的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3连接与固定3.3.1连接设备连接主要包括管道连接、线路连接等。以下为设备连接的一般要求:(1)管道连接:保证管道接口清洁、无损伤,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焊接等;(2)线路连接: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导线规格,保证线路连接可靠、无短路、漏电等现象。3.3.2固定设备固定主要包括设备本体固定、管道固定等。以下为设备固定的一般要求:(1)设备本体固定:采用膨胀螺栓、焊接等方法,将设备本体固定在基础上;(2)管道固定:采用支架、吊架等固定方式,保证管道安装稳定,避免因振动等原因造成管道损坏。第四章管路安装4.1管路布置与设计管路布置与设计是管路安装工程的重要环节,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运行效果。在管路布置与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和建筑物结构等因素,合理确定管路走向、管径、管材及管件类型。(2)充分考虑管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保证管路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稳定可靠。(3)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管路设计符合法规要求。(4)在设计过程中,应与其他专业工程师密切配合,保证管路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接口匹配。4.2管路连接与焊接管路连接与焊接是管路安装的关键步骤,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管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下是管路连接与焊接的主要要求:(1)管路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进行检查,保证其规格、型号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根据管材类型和管径大小,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等。(3)焊接作业应遵循相关焊接规范和工艺要求,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应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如有缺陷,应及时进行修复。(4)管路连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管路变形、损伤和泄漏。4.3管路试压与检测管路试压与检测是保证管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在管路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以下试压与检测工作:(1)对管路系统进行压力试验,以检验管路系统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压力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管路系统的工作压力确定。(2)试压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压力变化,发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3)试压合格后,应对管路系统进行泄漏检测,保证管路系统无泄漏现象。(4)检测合格后,对管路系统进行冲洗和吹扫,以清除管路内的杂质和污物。(5)检测过程中,如发觉管路系统存在质量问题,应进行修复或更换,直至满足设计要求。第五章电气安装5.1电气布线与接线电气布线与接线是电气安装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气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本节主要阐述电气布线与接线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5.1.1电气布线电气布线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线,保证线路走向清晰、合理;(2)布线过程中,应避免线路交叉、重叠,以免造成安全隐患;(3)电缆敷设时,应保持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规定值,避免损伤电缆;(4)电缆穿过预留孔洞时,应使用护套保护电缆;(5)布线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线路检查,保证无遗漏、破损等问题。5.1.2电气接线电气接线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设备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进行接线,保证接线正确;(2)接线前,应对设备进行绝缘测试,保证设备绝缘良好;(3)使用合适的接线工具和设备,保证接线质量;(4)接线时,应保证线头牢固,接触良好;(5)接线完成后,进行线路测试,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5.2设备配电与控制设备配电与控制是电气安装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5.2.1设备配电设备配电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设备功率和用电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2)配电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短路保护能力;(3)配电线路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敷设,保证安全可靠;(4)配电柜(箱)内设备应按照设计要求布置,便于操作和维护;(5)配电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正常运行。5.2.2设备控制设备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设备特性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2)控制器应具备足够的控制功能和功能;(3)控制线路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敷设,保证安全可靠;(4)控制器应安装在最便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5)控制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正常运行。5.3电气系统调试电气系统调试是电气安装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检验电气系统的功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3.1调试准备调试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电气设备、线路、控制器的安装质量,保证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设备绝缘,保证设备绝缘良好;(3)准备调试所需仪器、工具和资料;(4)组织调试人员,明确调试任务和职责。5.3.2调试内容电气系统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启动调试:检查设备启动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2)设备运行调试:检查设备运行是否稳定,各项参数是否正常;(3)控制系统调试:检查控制器功能是否完善,控制是否准确;(4)保护系统调试:检查保护系统是否可靠,能否及时切断故障电路;(5)能耗监测调试:检查能耗监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数据是否准确。5.3.3调试步骤电气系统调试步骤如下:(1)按照调试计划,逐项进行调试;(2)记录调试数据,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3)针对调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4)重复调试,直至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5)编写调试报告,总结调试过程和结果。第六章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6.1控制柜安装与接线6.1.1安装准备在控制系统安装前,应首先对安装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保证环境满足安装要求。对控制柜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无损坏、变形等问题。同时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技术资料。6.1.2控制柜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安装规范,将控制柜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安装过程中,注意控制柜的水平度和稳固性,保证柜体与地面接触良好,无明显晃动。6.1.3接线根据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进行控制柜内外的接线工作。接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接线,不得擅自更改;(2)接线要牢固、可靠,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设备故障;(3)接线时应注意线缆的走向,保持整齐、美观;(4)接线完成后,进行绝缘测试,保证绝缘功能良好。6.2控制系统编程与调试6.2.1编程准备在控制系统编程前,需了解设备的工艺要求、控制逻辑和参数设置。同时准备好编程所需的软件、硬件和通信设备。6.2.2编程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逻辑,使用编程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编程。编程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代码结构清晰,易于阅读和维护;(2)合理设置参数,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编程过程中,及时保存,防止数据丢失;(4)编程完成后,进行编译,保证程序无错误。6.2.3调试控制系统编程完成后,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逐步调试,观察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调试过程中,注意保护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损坏;(3)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保证系统满足设计要求。6.3控制系统功能测试6.3.1测试准备在控制系统功能测试前,准备好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标准。6.3.2测试项目根据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对以下项目进行测试:(1)控制柜内各回路功能;(2)控制柜与外部设备通信;(3)控制系统响应时间;(4)控制系统稳定性;(5)控制系统保护功能。6.3.3测试方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功能测试:(1)模拟信号输入,观察系统输出是否正常;(2)逐步增加负载,观察系统响应是否稳定;(3)对控制系统进行连续运行,观察系统稳定性;(4)设置故障条件,测试保护功能是否有效。6.3.4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控制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发觉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第七章设备调试7.1设备单机调试7.1.1调试目的为保证设备在安装后能够正常运行,满足设计要求,需对设备进行单机调试。调试目的主要包括:(1)验证设备安装质量;(2)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是否正常;(3)发觉并解决设备潜在问题。7.1.2调试内容设备单机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启动及运行参数设置;(2)设备运行稳定性检查;(3)设备各项功能测试;(4)设备保护及故障处理功能测试;(5)设备功能指标检测。7.1.3调试方法与步骤设备单机调试应按照以下方法与步骤进行:(1)准备调试所需工具、仪器及资料;(2)检查设备安装质量,保证设备符合安装要求;(3)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启动及运行参数设置;(4)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检查设备稳定性;(5)逐项进行设备功能测试,保证设备功能正常;(6)对设备保护及故障处理功能进行测试;(7)记录调试数据,分析设备功能指标。7.2系统联动调试7.2.1调试目的系统联动调试旨在验证各设备在联合运行时的协同作用,保证系统整体运行稳定、可靠。调试目的主要包括:(1)检查设备间接口是否匹配;(2)验证系统联动控制策略;(3)发觉并解决系统联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7.2.2调试内容系统联动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启动及运行参数设置;(2)设备间接口信号传递测试;(3)系统联动控制策略验证;(4)系统运行稳定性检查;(5)系统功能指标检测。7.2.3调试方法与步骤系统联动调试应按照以下方法与步骤进行:(1)准备调试所需工具、仪器及资料;(2)检查设备安装质量,保证设备符合安装要求;(3)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启动及运行参数设置;(4)测试设备间接口信号传递,保证信号准确无误;(5)验证系统联动控制策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6)检查系统运行稳定性,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7)记录调试数据,分析系统功能指标。7.3功能测试与优化7.3.1测试目的功能测试与优化旨在评估设备在特定工况下的功能表现,并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测试目的主要包括:(1)评估设备功能指标;(2)发觉设备功能瓶颈;(3)为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持。7.3.2测试内容功能测试与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运行参数测试;(2)设备功能指标检测;(3)系统运行稳定性测试;(4)系统功能瓶颈分析;(5)系统优化措施实施。7.3.3测试方法与步骤功能测试与优化应按照以下方法与步骤进行:(1)准备测试所需工具、仪器及资料;(2)根据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测试;(3)检测设备功能指标,分析数据;(4)对系统运行稳定性进行测试;(5)分析系统功能瓶颈,制定优化措施;(6)实施系统优化措施,验证优化效果。第八章系统验收8.1验收标准与流程8.1.1验收标准系统验收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进行。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功能:系统应满足设计文件及合同约定的功能要求;(2)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指标应达到设计文件及合同约定的要求;(3)系统稳定性: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4)系统安全性:系统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误操作;(5)系统兼容性:系统应与其他相关系统兼容,满足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需求。8.1.2验收流程系统验收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验收准备:成立验收小组,明确验收任务、验收标准、验收时间等;(2)现场检查:验收小组对系统现场进行检查,核实系统设备、软件、网络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3)功能测试:验收小组对系统功能进行逐项测试,保证系统功能正常运行;(4)功能测试:验收小组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评估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5)安全性测试:验收小组对系统安全性进行测试,保证系统具备一定的安全性;(6)验收报告:验收小组根据验收结果,编写验收报告,报告应包括验收结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7)整改落实:验收小组对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系统达到验收标准;(8)正式验收:整改完成后,验收小组对系统进行正式验收,签署验收证书。8.2验收资料准备8.2.1设计文件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包括系统设计说明书、设备清单、软件清单等。8.2.2施工记录提供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包括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的记录。8.2.3系统测试报告提供系统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报告。8.2.4系统运行记录提供系统运行以来的相关记录,包括故障处理、维护保养等。8.2.5验收申请报告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包括验收范围、验收标准、验收时间等。8.3验收结果处理8.3.1验收合格验收合格的系统,验收小组应签署验收证书,并将验收资料归档。8.3.2验收不合格验收不合格的系统,验收小组应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8.3.3验收问题处理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应根据验收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验收小组应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第九章安全防护与维护9.1安全防护措施9.1.1工程安装调试现场安全要求为保证工程安装调试作业现场的安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要求:(1)现场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噪耳塞等。(2)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3)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避免发生意外。9.1.2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安全防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设备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设施,如防护罩、防护栏等。(2)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3)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9.1.3作业人员安全培训(1)对新入职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了解工程安装调试作业的安全知识。(2)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9.2设备维护保养9.2.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应制定以下维护保养制度:(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觉隐患及时整改。(2)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维护保养。(3)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设备维护保养情况。9.2.2设备维护保养内容设备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清洁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整洁。(2)检查设备紧固件,防止设备松动。(3)检查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