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TOC\o"1-2"\h\u2829第一章工业固废处理概述 3168281.1工业固废的定义与分类 324961.1.1工业固废的定义 3136791.1.2工业固废的分类 339321.1.3工业固废处理的意义 3292041.1.4工业固废处理的挑战 48736第二章工业固废处理技术 4195371.1.5概述 456171.1.6筛选技术 4150781.1.7磁分离技术 4305211.1.8重力分离技术 4283131.1.9离心分离技术 4147541.1.10概述 5252111.1.11中和技术 5127341.1.12氧化还原技术 5285401.1.13沉淀技术 5227481.1.14絮凝技术 513761.1.15概述 552731.1.16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5318881.1.17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5184191.1.18堆肥化处理技术 620328第三章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原理 6250541.1.19遵循循环经济原则 6161051.1.20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6321811.1.21物理方法 6179081.1.22化学方法 730691.1.23生物方法 760181.1.24热处理方法 7282291.1.25联合方法 719061.1.26投资成本 718511.1.27运行成本 7314551.1.28收益分析 720871.1.29风险分析 79252第四章废渣处理与资源化 8203231.1.30废渣来源 8122731.1.31废渣特性 819431.1.32预处理技术 8297311.1.33无害化处理技术 8301361.1.34资源化利用技术 8302661.1.35金属回收 951511.1.36建材制备 937471.1.37有机物回收 9192471.1.38其他资源化利用方法 922322第五章废液处理与资源化 9236561.1.39废液的来源 9180401.1.40废液的成分 9314511.1.41预处理技术 1099601.1.42生物处理技术 1092971.1.43化学处理技术 10204421.1.44物理处理技术 10104091.1.45回用水 10307001.1.46有机物资源化 10310381.1.47无机物资源化 10295411.1.48其他资源化途径 1026701第六章废气处理与资源化 1116451.1.49废气的来源 111781.1.50废气的成分 11292831.1.51预处理技术 1183161.1.52末端处理技术 11242231.1.53有机废气的资源化利用 1254091.1.54无机废气的资源化利用 12781.1.55粉尘的资源化利用 1211868第七章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12169911.1.56设计原则 1294711.1.57设计内容 12300971.1.58选型要点 13238651.1.59运行管理 1346341.1.60安全管理 1320771.1.61质量管理 1380791.1.62维护保养 1416571.1.63优化措施 1415595第八章工业固废处理政策与法规 14161811.1.64国家政策概述 14209661.1.65地方政策概述 14281141.1.6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5317471.1.67相关环保法规 15209321.1.68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 1574131.1.69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促进作用 15117061.1.70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处理监管体系的完善作用 1623886第九章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案例分析 16158951.1.71某钢铁企业工业固废处理案例分析 16198681.1.72某化工企业工业固废处理案例分析 16184631.1.73成功经验 16249161.1.74启示 17122011.1.75失败教训 1767221.1.76改进措施 1712121第十章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 17第一章工业固废处理概述1.1工业固废的定义与分类1.1.1工业固废的定义工业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工业固废)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污染环境危险的固态废物。这类废物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料、污泥、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等。1.1.2工业固废的分类(1)按来源分类(1)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固废:如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料等。(2)维修、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如设备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等。(3)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如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产生的废渣、废料等。(2)按性质分类(1)有机固废:如废塑料、废橡胶、废纤维等。(2)无机固废:如废金属、废玻璃、废陶瓷等。(3)危险固废:如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废电池等。第二节工业固废处理的意义与挑战1.1.3工业固废处理的意义(1)减少环境污染:工业固废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介质的影响,降低环境污染风险。(2)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3)提高企业效益:通过工业固废处理,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工业固废处理有助于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1.1.4工业固废处理的挑战(1)处理技术难题:工业固废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处理技术要求高,研发适合不同类型工业固废的处理技术仍面临挑战。(2)处理设施不足:我国工业固废处理设施相对落后,部分地区处理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3)政策法规不完善:工业固废处理相关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4)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对工业固废处理重视程度不高,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整体处理效果。第二章工业固废处理技术第一节物理处理技术1.1.5概述物理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对工业固废进行处理,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筛选、磁分离、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1.1.6筛选技术筛选技术是利用筛分设备对工业固废进行分离,以达到去除杂质、提高物料纯度的目的。根据筛孔大小和物料性质,可分为振动筛、滚筒筛、气流筛等。1.1.7磁分离技术磁分离技术是利用磁性材料对工业固废中的磁性物质进行分离。根据磁场的强度和作用方式,可分为高梯度磁分离、低梯度磁分离等。1.1.8重力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是利用物料密度差异,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分离。常见的重力分离设备有沉砂池、斜板沉淀池等。1.1.9离心分离技术离心分离技术是利用离心力对工业固废进行分离。根据离心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式,可分为高速离心、低速离心等。第二节化学处理技术1.1.10概述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对工业固废进行处理,以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絮凝等。1.1.11中和技术中和技术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对工业固废进行处理。通过调节pH值,将酸性或碱性固废中和至中性,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1.1.12氧化还原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是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工业固废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无害物质。例如,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降低其毒性。1.1.13沉淀技术沉淀技术是利用沉淀剂与工业固废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固废的无害化处理。1.1.14絮凝技术絮凝技术是利用絮凝剂使工业固废中的悬浮颗粒聚集成絮状体,便于后续处理。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第三节生物处理技术1.1.15概述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工业固废进行处理,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堆肥化处理等。1.1.16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工业固废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质。常见的有好氧活性污泥法、好氧滤池法等。1.1.17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工业固废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常见的有厌氧消化、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等。1.1.18堆肥化处理技术堆肥化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工业固废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转化为有机肥料。堆肥化处理技术可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好氧堆肥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进行,而厌氧堆肥则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堆肥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热量,从而加速堆肥过程。堆肥产品可应用于土地改良、植被恢复等领域。第三章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原理第一节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则1.1.19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应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即在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等环节中,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最大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体包括:(1)减量化原则: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改进产品设计等措施,减少工业固废的产生量。(2)资源化原则:将工业固废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3)无害化原则: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保证工业固废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1.1.20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代际的发展权益。具体包括:(1)生态保护原则: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2)社会公平原则: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3)经济效益原则: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节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径1.1.2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筛分、破碎、磁选、浮选等,通过物理手段对工业固废进行分离、提纯,实现资源化利用。1.1.2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中和、水解等,通过化学反应对工业固废进行处理,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1.1.2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酶解等,利用微生物或酶的作用,将工业固废转化为生物能源或生物材料。1.1.24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焚烧、熔融、热解等,通过高温处理,将工业固废转化为能源或材料。1.1.25联合方法联合方法是将上述方法进行组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固废,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实现资源化利用。第三节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性分析1.1.26投资成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土建工程、环保设施等。投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1.1.27运行成本运行成本包括设备维修、人工、原材料、能源等。降低运行成本是提高资源化利用经济效益的关键。1.1.28收益分析(1)资源化利用收益:通过销售资源化产品,实现经济效益。(2)环保效益:减少工业固废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绿色形象。(3)社会效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1.1.29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运行不稳定。(2)市场风险:资源化产品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影响项目收益。(3)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对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分析,可以全面评估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第四章废渣处理与资源化第一节废渣的来源与特性1.1.30废渣来源废渣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根据产生行业的不同,废渣可分为以下几类:(1)冶金废渣: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冶金行业的废渣。(2)煤炭废渣:主要包括煤炭开采、洗选、炼焦等过程中的废渣。(3)化工废渣:包括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废渣。(4)建材废渣: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行业的废渣。(5)其他废渣:如食品、轻工、纺织等行业的废渣。1.1.31废渣特性(1)数量巨大: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渣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2)成分复杂:废渣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3)可利用性:废渣中部分组分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可通过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二节废渣处理技术1.1.32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破碎、筛分、磁选、浮选等,目的是将废渣中的有价组分富集,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1.1.33无害化处理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焚烧等,目的是减少废渣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1.1.34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金属回收、建材制备、有机物回收等,目的是实现废渣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第三节废渣资源化利用方法1.1.35金属回收废渣中的金属组分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通过磁选、浮选等预处理技术,可以将废渣中的金属富集,然后采用火法、湿法等冶金工艺进行回收。1.1.36建材制备废渣中的非金属组分可以用于制备建材。如将废渣作为原料生产水泥、混凝土、砖等,既可以减少废渣的堆存,又可以降低建材生产成本。1.1.37有机物回收废渣中的有机物可通过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方法进行回收。如废渣中的油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可通过提取、转化等手段实现资源化利用。1.1.38其他资源化利用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废渣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资源化利用:(1)农业利用:将废渣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等,提高土壤质量。(2)工业利用:将废渣作为工业原料,降低生产成本。(3)环保利用:将废渣作为填埋场覆盖材料、路基材料等,实现废渣的资源化利用。通过以上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废渣对环境的压力,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废液处理与资源化第一节废液的来源与成分1.1.39废液的来源废液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废水处理、清洗过程以及部分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工艺。在这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害成分的废液,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1.40废液的成分废液的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有机物:包括醇、酮、酯、酸、胺等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性。(2)无机物:包括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硫化物等,具有毒性和腐蚀性。(3)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存在于废液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4)悬浮物:包括泥沙、油脂、毛发等,可能导致管道堵塞和设备损坏。第二节废液处理技术1.1.41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絮凝、气浮、过滤等,目的是去除废液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为后续处理提供条件。1.1.42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液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1.1.43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液中的有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1.1.44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如吸附、离心、膜分离等,将废液中的有害成分去除。第三节废液资源化利用途径1.1.45回用水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可以达到回用水标准,用于工业生产、绿化、冲厕等用途,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1.1.46有机物资源化废液中的有机物可通过生物处理技术转化为生物能源,如沼气、生物质燃料等,实现能源回收。1.1.47无机物资源化废液中的无机物可通过化学处理技术转化为有价金属、化工原料等,实现资源回收。1.1.48其他资源化途径废液中的其他成分,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生物制品,如抗生素、疫苗等,实现资源化利用。废液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也可通过物理处理技术回收利用。第六章废气处理与资源化第一节废气的来源与成分1.1.49废气的来源废气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物料输送以及设备运行等环节。常见的废气排放源包括火力发电厂、化工企业、钢铁厂、水泥厂、制药厂等。1.1.50废气的成分废气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有机废气: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恶臭气体、油脂等。(2)无机废气:如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卤素化合物等。(3)粉尘:如工业粉尘、扬尘等。(4)酸性气体:如氯化氢(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等。(5)碱性气体:如氨气(NH3)、氢氧化钠(NaOH)等。第二节废气处理技术1.1.51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冷却、吸收、吸附等,旨在降低废气温度、去除部分污染物,为后续处理过程创造条件。(1)冷却:通过降低废气温度,使部分污染物凝结成颗粒,便于后续处理。(2)吸收:利用吸收液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降低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3)吸附:利用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部分污染物。1.1.52末端处理技术末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物质。(2)燃烧法: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在高温下燃烧,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3)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对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4)膜分离法:通过膜材料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实现净化。第三节废气资源化利用方法1.1.53有机废气的资源化利用(1)生物发酵法:将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生物发酵,转化为生物燃料或有机肥料。(2)热解法:将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进行热解,可燃气体、液体燃料等。(3)催化氧化法:利用催化剂将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同时回收热量。1.1.54无机废气的资源化利用(1)氮氧化物(NOx)回收: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将NOx还原为氮气,同时回收热量。(2)硫氧化物(SOx)回收:利用湿式脱硫技术将SOx转化为硫酸或硫磺,实现资源化利用。(3)卤素化合物回收:利用吸收、吸附等技术将卤素化合物进行回收,用于制备化学品。1.1.55粉尘的资源化利用(1)粉尘作为原料:将粉尘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陶瓷等产品。(2)粉尘作为填料:将粉尘作为填料,用于制备吸附剂、催化剂等。(3)粉尘作为燃料:将粉尘进行热值测定,作为燃料进行利用。第七章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一节处理设施的设计与选型1.1.56设计原则工业固废处理设施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及行业标准,保证处理设施的合法合规。(2)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固废,采用适宜的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3)注重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降低运行成本。(4)考虑到工业固废处理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减少二次污染。1.1.57设计内容(1)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工业固废的性质、处理目标及资源化利用方向,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2)处理设施的布局:合理规划设施布局,保证各处理单元之间的协同作用。(3)处理设备选型: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高效、稳定的处理设备。(4)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置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设施运行效率。1.1.58选型要点(1)设备功能: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功能、稳定可靠的设备,保证处理效果。(2)设备适应性:设备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类型工业固废的处理需求。(3)设备成本: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设备。(4)设备售后服务:选择具有良好售后服务的设备供应商,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第二节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管理1.1.59运行管理(1)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规程。(2)定期对设施进行巡检,保证设施运行正常。(3)对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优化运行策略。1.1.60安全管理(1)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安全。(2)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降低风险。(4)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1.1.61质量管理(1)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2)对处理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处理质量稳定。(3)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便于查找问题并及时整改。(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第三节处理设施的维护与优化1.1.62维护保养(1)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施运行正常。(2)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日常维护工作。(3)对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4)建立设备故障档案,便于分析故障原因和制定预防措施。1.1.63优化措施(1)针对处理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2)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设施运行效率。(3)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设备。(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优化建议。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工业固废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第八章工业固废处理政策与法规第一节国家及地方政策概述1.1.64国家政策概述我国高度重视工业固废处理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动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这些政策旨在强化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下为国家层面部分相关政策概述:(1)《“十三五”国家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危险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2)《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加强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固废处理能力。(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了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措施,为工业固废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1.1.65地方政策概述地方政策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推动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以下为部分地方政策概述:(1)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上海市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广东省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监管体系完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3)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意见》:对河南省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第二节环保法律法规解析1.1.6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和法律责任。以下为该法律法规的解析:(1)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管理、资源化利用。(2)管理制度:固体废物产生者、收集者、运输者、处理者和利用者均应承担相应责任。(3)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67相关环保法规(1)《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发放、变更、延期和注销等方面的具体要求。(2)《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标准》:明确了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环保要求和管理要求。(3)《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技术政策和措施。第三节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处理的影响1.1.68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政策法规明确了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策法规的推动下,我国工业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处理能力不断提高。1.1.69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促进作用政策法规强调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推动了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我国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1.1.70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处理监管体系的完善作用政策法规对工业固废处理监管体系进行了明确规定,强化了监管部门的职责,提高了监管效率。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我国工业固废处理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为工业固废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九章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案例分析第一节典型案例分析1.1.71某钢铁企业工业固废处理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某钢铁企业是我国知名的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业固废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企业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2)案例内容(1)建立工业固废分类回收体系,对产生的工业固废进行分类、收集、存放;(2)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对工业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3)开展资源化利用,将处理后的工业固废用于建材、道路施工等领域。1.1.72某化工企业工业固废处理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某化工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生的工业固废种类繁多,处理难度较大。(2)案例内容(1)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工业固废的产生;(2)建立完善的工业固废处理设施,保证工业固废得到有效处理;(3)开展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将处理后的工业固废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第二节成功案例的经验与启示1.1.73成功经验(1)政策支持:在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工业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提高工业固废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水平;(3)社会合作:企业、科研机构、部门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工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1.1.74启示(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工业固废的产生;(2)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