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材料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建筑行业材料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建筑行业材料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建筑行业材料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建筑行业材料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材料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831第一章材料管理概述 4324311.1材料管理的基本概念 4128761.1.1材料管理的定义 483901.1.2材料管理的分类 4217181.1.3保障工程质量 5102001.1.4降低工程成本 5225761.1.5提高施工效率 597931.1.6促进绿色施工 5197631.1.7提高企业竞争力 522942第二章材料采购管理 5211331.1.8编制原则 6264621.1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材料供应与施工进度相匹配。 6234251.2遵循经济、合理、适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材料价格、质量、供应周期等因素。 648671.3建立健全材料采购计划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保证材料采购计划的有效实施。 6280761.3.1编制内容 6254242.1工程项目所需材料清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等。 656252.2材料采购时间表: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时间,保证材料供应及时。 656172.3材料价格预算:根据市场行情,合理预测材料价格,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656692.4供应商信息:收集潜在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为供应商选择提供参考。 6320982.4.1编制流程 660263.1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编制材料采购计划。 68083.2项目经理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保证计划合理、可行。 6217603.3上报公司领导审批,根据审批结果进行调整和完善。 662843.4将审批通过的材料采购计划下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执行。 6320303.4.1供应商选择原则 6293071.1质量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质量稳定的供应商。 6222991.2价格合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644201.3服务优质:选择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供应商。 6184631.4供应周期稳定:选择供应周期稳定、能够满足施工进度的供应商。 6233561.4.1供应商评价体系 69712.1供应商基本资质评价:包括企业资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 724542.2供应商产品质量评价:包括产品标准、检测报告、用户评价等。 7190012.3供应商价格竞争力评价:包括市场行情、报价对比等。 7248212.4供应商服务能力评价:包括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 7263102.5供应商信誉评价:包括合同履行、信用等级等。 7152232.5.1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流程 7323543.1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对潜在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价。 7226163.2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候选供应商名单。 7289933.3与候选供应商进行商务洽谈,了解供应能力和合作意向。 7177513.4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最终供应商。 7294643.4.1合同签订 762651.1根据采购计划,与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 7221011.2合同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 794611.3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7107301.3.1合同履行 7277072.1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提供所需材料。 717032.2项目团队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验收,保证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7216232.3根据合同约定,及时支付材料款项。 741542.3.1合同变更与解除 7143443.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 739123.2变更或解除合同应书面通知对方,并达成一致意见。 7158023.3变更或解除合同后,双方应按照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7300173.3.1合同纠纷处理 7101824.1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7245384.2如协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30695第三章材料存储管理 785324.2.1材料存储设施 8309821.1存储仓库:建筑行业材料存储仓库应根据材料种类、性质和存储要求进行合理布局,保证仓库面积、高度、通风、防火、防盗等条件满足存储需求。 8153491.2货架:货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质,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满足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材料的存放需求。 88391.3防腐、防潮设施:针对易受潮、腐蚀的材料,应设置防腐、防潮设施,如干燥剂、防潮柜等。 8292851.4安全防护设施:仓库内应配置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材料存储安全。 8136941.4.1材料存储条件 8234972.1环境条件:存储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避雨,避免材料受潮、腐蚀、变质。 8305522.2温度条件:对于对温度敏感的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应控制存储环境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材料功能造成影响。 886522.3卫生条件:存储仓库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灰尘、虫蛀等影响材料质量。 8291132.4安全条件:仓库内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保证材料存储安全。 842.4.1材料储存方法 8223041.1按照材料种类分区存放: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分为不同区域,便于管理和查找。 859601.2按照材料规格、型号分类存放:同一类材料应按照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存放,提高存储效率。 8256131.3堆码整齐:材料堆码应整齐有序,避免乱堆乱放,便于盘点和搬运。 8319901.3.1材料储存要求 8327052.1标识清晰:材料堆码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8279682.2遵守堆码规范:堆码时应遵循“上轻下重、左进右出”的原则,保证材料存放安全。 8265742.3定期检查:对存储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92422.4防止交叉污染:对于易受污染的材料,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污染。 9259342.4.1库存管理原则 926391.1精准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保证库存数据准确无误。 9165771.2动态调整:根据工程进度和材料需求,动态调整库存量。 966481.3优化库存结构:合理配置库存资源,降低库存成本。 945731.3.1库存管理内容 9296962.1入库管理:对入库材料进行验收、登记、上架,保证材料质量。 9130112.2出库管理:根据工程需求,对出库材料进行审批、登记、发货。 9160182.3库存报表:定期编制库存报表,反映库存状况。 968772.4库存预警:对库存不足或过剩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9160862.4.1库存管理措施 9169073.1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制度:制定库存管理规程,明确库存管理责任。 9240603.2提高库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库存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91703.3应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库存管理软件,实现库存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 9162723.4加强库存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库存安全检查,保证库存安全。 911966第四章材料出库管理 9152393.4.1材料出库准备 9113593.4.2材料出库操作 9250023.4.3材料出库验收 105143.4.4材料出库记录 1064633.4.5出库单据类型 10327483.4.6出库单据管理要求 10182153.4.7质量控制措施 10159723.4.8质量控制标准 10301563.4.9质量控制监督 1011368第五章材料现场管理 1155183.4.10现场材料摆放 1122703.4.11现场材料标识 11249823.4.12现场材料保管 11170643.4.13现场材料维护 1151713.4.14现场材料使用 12240673.4.15现场材料回收 1212077第六章材料质量控制 12128163.4.16材料质量标准 12326953.4.17材料质量要求 13101093.4.18材料检验 137433.4.19材料检测 13106653.4.20材料质量问题分类 14140343.4.21材料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1417849第七章材料成本控制 1414833.4.22材料成本构成 1439563.4.23材料成本核算 1592963.4.24加强材料采购管理 15250573.4.25加强材料加工管理 15163013.4.26加强材料储存管理 155103.4.27加强材料使用管理 1626503.4.28材料成本分析 1671793.4.29材料成本改进 1623707第八章材料安全管理 1661973.4.30目的 1648553.4.31内容 17270563.4.32方法 17249523.4.33目的 17213703.4.34内容 17188993.4.35目的 18144313.4.36内容 1850953.4.37实施 1830711第九章材料信息管理 18254063.4.38系统建设目标 19104183.4.39系统建设内容 1965073.4.40系统建设要求 19161793.4.41材料信息采集 19298153.4.42材料信息处理 19300823.4.43信息共享 2045563.4.44信息传递 206371第十章材料管理监督与考核 202993.4.45监督原则 20233833.4.46监督主体 20124763.4.47监督内容 20281643.4.48材料采购考核指标 215693.4.49材料储存考核指标 2151543.4.50材料使用考核指标 2168423.4.51奖励措施 2166943.4.52惩罚措施 21第一章材料管理概述1.1材料管理的基本概念1.1.1材料管理的定义材料管理是指在建筑行业中,对各类建筑材料进行有效的计划、采购、储存、供应、使用和回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障工程质量。1.1.2材料管理的分类(1)计划管理:根据工程项目需求,编制材料需求计划,确定材料种类、规格、数量、供应时间等。(2)采购管理:按照材料需求计划,进行材料采购,保证材料质量、价格、供应渠道等符合要求。(3)储存管理:对已采购的材料进行妥善储存,防止材料损坏、变质、丢失等。(4)供应管理:根据工程项目进度,合理安排材料供应,保证材料及时到位。(5)使用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材料使用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6)回收管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料、余料进行回收,降低材料浪费。第二节材料管理的重要性1.1.3保障工程质量材料是建筑行业的基础,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通过有效的材料管理,可以保证建筑材料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从而保障工程质量。1.1.4降低工程成本材料管理对于控制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采购、储存、使用和回收材料,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减少浪费,提高工程效益。1.1.5提高施工效率良好的材料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及时供应、合理分配材料,可以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缩短工期,降低人工成本。1.1.6促进绿色施工材料管理在建筑行业的绿色施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回收利用废料、余料,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1.1.7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材料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材料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二章材料采购管理第一节材料采购计划编制1.1.8编制原则1.1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材料供应与施工进度相匹配。1.2遵循经济、合理、适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材料价格、质量、供应周期等因素。1.3建立健全材料采购计划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保证材料采购计划的有效实施。1.3.1编制内容2.1工程项目所需材料清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等。2.2材料采购时间表: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时间,保证材料供应及时。2.3材料价格预算:根据市场行情,合理预测材料价格,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依据。2.4供应商信息:收集潜在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为供应商选择提供参考。2.4.1编制流程3.1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编制材料采购计划。3.2项目经理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保证计划合理、可行。3.3上报公司领导审批,根据审批结果进行调整和完善。3.4将审批通过的材料采购计划下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执行。第二节供应商选择与评价3.4.1供应商选择原则1.1质量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质量稳定的供应商。1.2价格合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的供应商。1.3服务优质:选择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供应商。1.4供应周期稳定:选择供应周期稳定、能够满足施工进度的供应商。1.4.1供应商评价体系2.1供应商基本资质评价:包括企业资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2.2供应商产品质量评价:包括产品标准、检测报告、用户评价等。2.3供应商价格竞争力评价:包括市场行情、报价对比等。2.4供应商服务能力评价:包括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2.5供应商信誉评价:包括合同履行、信用等级等。2.5.1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流程3.1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对潜在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价。3.2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候选供应商名单。3.3与候选供应商进行商务洽谈,了解供应能力和合作意向。3.4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最终供应商。第三节材料采购合同管理3.4.1合同签订1.1根据采购计划,与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1.2合同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1.3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保障双方合法权益。1.3.1合同履行2.1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提供所需材料。2.2项目团队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验收,保证材料符合质量要求。2.3根据合同约定,及时支付材料款项。2.3.1合同变更与解除3.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3.2变更或解除合同应书面通知对方,并达成一致意见。3.3变更或解除合同后,双方应按照约定承担相应责任。3.3.1合同纠纷处理4.1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4.2如协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章材料存储管理第一节材料存储设施与条件4.2.1材料存储设施1.1存储仓库:建筑行业材料存储仓库应根据材料种类、性质和存储要求进行合理布局,保证仓库面积、高度、通风、防火、防盗等条件满足存储需求。1.2货架:货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质,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满足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材料的存放需求。1.3防腐、防潮设施:针对易受潮、腐蚀的材料,应设置防腐、防潮设施,如干燥剂、防潮柜等。1.4安全防护设施:仓库内应配置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材料存储安全。1.4.1材料存储条件2.1环境条件:存储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避雨,避免材料受潮、腐蚀、变质。2.2温度条件:对于对温度敏感的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应控制存储环境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材料功能造成影响。2.3卫生条件:存储仓库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灰尘、虫蛀等影响材料质量。2.4安全条件:仓库内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保证材料存储安全。第二节材料储存方法与要求2.4.1材料储存方法1.1按照材料种类分区存放: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分为不同区域,便于管理和查找。1.2按照材料规格、型号分类存放:同一类材料应按照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存放,提高存储效率。1.3堆码整齐:材料堆码应整齐有序,避免乱堆乱放,便于盘点和搬运。1.3.1材料储存要求2.1标识清晰:材料堆码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2.2遵守堆码规范:堆码时应遵循“上轻下重、左进右出”的原则,保证材料存放安全。2.3定期检查:对存储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4防止交叉污染:对于易受污染的材料,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污染。第三节材料库存管理2.4.1库存管理原则1.1精准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保证库存数据准确无误。1.2动态调整:根据工程进度和材料需求,动态调整库存量。1.3优化库存结构:合理配置库存资源,降低库存成本。1.3.1库存管理内容2.1入库管理:对入库材料进行验收、登记、上架,保证材料质量。2.2出库管理:根据工程需求,对出库材料进行审批、登记、发货。2.3库存报表:定期编制库存报表,反映库存状况。2.4库存预警:对库存不足或过剩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2.4.1库存管理措施3.1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制度:制定库存管理规程,明确库存管理责任。3.2提高库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库存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3.3应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库存管理软件,实现库存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3.4加强库存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库存安全检查,保证库存安全。第四章材料出库管理第一节材料出库流程3.4.1材料出库准备(1)根据生产任务及材料需求计划,提前做好材料出库准备工作。(2)检查库存材料,保证材料数量、品种、规格、质量等符合要求。(3)核对出库单据,确认出库材料的相关信息。3.4.2材料出库操作(1)按照出库单据,将所需材料搬运至出库区。(2)核对出库材料与出库单据,保证无误。(3)对出库材料进行标识,便于跟踪管理。(4)按照规定路线,将出库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3.4.3材料出库验收(1)施工现场接收人员对出库材料进行验收,确认数量、品种、规格、质量等无误。(2)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确认,并将验收记录纳入档案管理。3.4.4材料出库记录(1)记录出库材料的相关信息,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出库日期等。(2)及时更新库存信息,保证库存数据准确。第二节出库单据管理3.4.5出库单据类型(1)生产任务单: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开具的生产任务单。(2)材料出库单:仓库部门根据生产任务单,开具的材料出库单。(3)验收单:施工现场接收人员对出库材料进行验收后,开具的验收单。3.4.6出库单据管理要求(1)出库单据应当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涂改、撕毁。(2)出库单据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3)出库单据作为材料出库的重要凭证,应当纳入档案管理。第三节出库质量控制3.4.7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遵循材料出库流程,保证出库材料符合要求。(2)加强材料验收环节,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3)定期对出库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出库操作水平。3.4.8质量控制标准(1)出库材料数量准确,不得多出或少出。(2)出库材料品种、规格符合生产任务要求。(3)出库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3.4.9质量控制监督(1)仓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出库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出库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2)对发觉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3)建立质量控制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责任。第五章材料现场管理第一节现场材料摆放与标识3.4.10现场材料摆放(1)材料摆放应遵循合理、有序、安全的原则,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2)根据材料种类、规格、用途等因素,合理划分材料摆放区域,保证各类材料有序存放。(3)摆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重量、体积、形状等因素,保证摆放稳固,防止材料滑落、倒塌等安全。(4)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材料应单独存放,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3.4.11现场材料标识(1)材料标识应清晰、准确,便于识别和管理。(2)标识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关键信息。(3)标识方式可采用标签、挂牌、喷码等,保证标识不易脱落、损坏。(4)定期检查材料标识,保证标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节现场材料保管与维护3.4.12现场材料保管(1)保管材料应遵循防潮、防晒、防尘、防腐蚀等原则,保证材料品质不受影响。(2)建立材料保管台账,详细记录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便于查询和管理。(3)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发觉损坏、变质等情况,及时进行维修、更换或报损。(4)加强材料保管区域的防火、防盗、防破坏等措施,保证材料安全。3.4.13现场材料维护(1)对现场材料进行定期维护,保证材料功能稳定、使用寿命延长。(2)对易损件、关键部件进行重点检查,发觉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3)加强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材料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意识。(4)建立材料维护档案,详细记录维护时间、内容、效果等信息,便于分析和管理。第三节现场材料使用与回收3.4.14现场材料使用(1)严格遵循材料使用规范,保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高效。(2)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合理调配材料,避免浪费。(3)对现场材料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保证材料品质符合施工要求。(4)加强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监控,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4.15现场材料回收(1)建立材料回收制度,明确回收范围、回收标准、回收流程等。(2)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料、旧料进行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3)对回收的材料进行质量评估,对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修复、加工,降低成本。(4)加强回收材料的保管和管理,保证回收材料的安全、环保。第六章材料质量控制第一节材料质量标准与要求3.4.16材料质量标准(1)材料质量标准是根据国家、行业及企业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制定的,用于指导材料采购、生产、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规范。(2)材料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等级;(2)材料化学成分、物理功能、力学功能等技术指标;(3)材料的外观、尺寸、包装等要求;(4)材料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5)材料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3.4.17材料质量要求(1)采购材料时,应根据工程需求、设计文件、合同条款等要求,明确材料质量要求。(2)材料质量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1)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等级符合设计要求;(2)材料功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3)材料外观、尺寸、包装等符合标准要求;(4)材料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5)材料来源合法、合规,无假冒伪劣产品。第二节材料检验与检测3.4.18材料检验(1)材料检验是指对采购、生产、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保证材料符合质量要求。(2)材料检验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根据材料质量标准,制定检验计划;(2)对材料进行外观、尺寸、包装等检查;(3)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物理功能、力学功能等检验;(4)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合格者予以验收,不合格者予以退货或处理;(5)对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为改进材料质量提供依据。3.4.19材料检测(1)材料检测是指对材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测,以监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2)材料检测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材料进行定期抽检,保证材料质量稳定;(2)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的材料进行专项检测;(3)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价,指导材料采购;(4)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改进材料质量提供依据;(5)对检测不合格的材料进行追溯和处理。第三节材料质量问题的处理3.4.20材料质量问题分类(1)材料质量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类:(1)材料自身质量问题:如化学成分、物理功能、力学功能等不符合标准要求;(2)材料外观质量问题:如尺寸偏差、表面缺陷等;(3)材料包装质量问题:如包装破损、标识不清等;(4)材料检验质量问题:如检验方法不当、检验设备故障等;(5)材料使用质量问题:如施工操作不当、材料存放不当等。3.4.21材料质量问题处理程序(1)发觉材料质量问题后,应立即启动质量问题处理程序。(2)处理程序如下:(1)对问题材料进行标识,防止流入施工现场;(2)组织专业人员对问题材料进行分析,查找原因;(3)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4)对整改后的材料进行复验,保证质量合格;(5)对问题材料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追究相关责任;(6)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第七章材料成本控制第一节材料成本构成与核算3.4.22材料成本构成材料成本是建筑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的购买价格、运输费用、保险费用等。(2)材料加工成本: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费用,如加工费、人工费、设备使用费等。(3)材料储存成本:包括材料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仓储费、保管费、损耗等。(4)材料损耗成本:指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材料损耗,如施工过程中的浪费、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等。(5)材料回收利用成本:指对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3.4.23材料成本核算材料成本核算是对建筑项目材料成本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地计算和反映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1)核算材料采购成本:根据采购合同、发票等原始凭证,计算材料采购成本。(2)核算材料加工成本:根据加工合同、工资表、设备使用记录等原始凭证,计算材料加工成本。(3)核算材料储存成本:根据仓储合同、保管费等原始凭证,计算材料储存成本。(4)核算材料损耗成本:根据施工日志、材料使用记录等原始凭证,计算材料损耗成本。(5)核算材料回收利用成本:根据回收利用合同、加工费等原始凭证,计算材料回收利用成本。第二节材料成本控制措施3.4.24加强材料采购管理(1)招标采购: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较低报价的供应商。(2)价格谈判: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争取合理的采购价格。(3)采购合同管理:签订严谨的采购合同,明确材料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条款。3.4.25加强材料加工管理(1)优化加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合理制定材料加工方案。(2)提高加工效率: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工人技能等方式,提高材料加工效率。(3)控制加工成本:加强加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降低加工成本。3.4.26加强材料储存管理(1)合理设置仓储设施:根据材料种类、数量、特性等因素,合理设置仓储设施。(2)严格材料验收制度:对进库材料进行严格验收,保证材料质量。(3)加强仓储安全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工作,保证材料安全。3.4.27加强材料使用管理(1)优化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材料使用。(2)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流程等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3)降低材料损耗: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减少材料损耗。第三节材料成本分析与改进3.4.28材料成本分析(1)横向分析:对比同类项目或不同时间段内的材料成本,找出成本差异。(2)纵向分析:分析项目内部各阶段材料成本的变化情况,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3)定量分析:通过数据统计、计算等方法,对材料成本进行定量分析。(4)质量分析:分析材料质量对成本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3.4.29材料成本改进(1)优化采购策略:根据材料成本分析结果,调整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2)提高材料加工效率: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式,提高材料加工效率。(3)加强材料储存管理:根据材料成本分析结果,改进仓储设施,提高仓储效率。(4)降低材料损耗: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降低材料损耗。(5)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等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第八章材料安全管理第一节材料安全风险识别3.4.30目的本节旨在对建筑行业材料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以保证材料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降低安全发生的概率。3.4.31内容(1)风险类型识别(1)自然灾害风险:如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材料储存、运输的影响。(2)人为风险:包括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3)环境风险: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对材料质量的影响。(4)社会风险:包括盗窃、抢劫等社会治安问题。(2)风险评估(1)根据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2)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3.4.32方法(1)采用现场巡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风险信息。(2)利用统计分析、风险评估模型等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第二节材料安全防护措施3.4.33目的本节旨在针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材料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材料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3.4.34内容(1)防范自然灾害风险(1)加强材料储存场所的排水、防洪设施建设。(2)提高材料储存场所的抗震能力。(3)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2)防范人为风险(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2)定期检查设备,保证设备运行正常。(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材料管理流程。(3)防范环境风险(1)加强材料储存场所的环保措施,降低环境污染。(2)定期检测材料质量,保证材料符合国家标准。(4)防范社会风险(1)加强材料储存场所的安保措施,防止盗窃、抢劫等事件发生。(2)与当地警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治安防范能力。第三节材料安全的处理3.4.35目的本节旨在对材料安全进行有效处理,以降低损失,保障建筑行业材料管理的安全。3.4.36内容(1)报告(1)发觉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2)调查(1)成立调查组,调查原因。(2)分析责任,提出处理意见。(3)处理(1)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2)对涉及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3)对涉及的损失进行赔偿。(4)整改(1)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2)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类似再次发生。3.4.37实施(1)建立处理制度,明确处理流程。(2)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的能力。(3)对处理情况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处理措施。第九章材料信息管理第一节材料信息管理系统建设3.4.38系统建设目标材料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材料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提高建筑行业材料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材料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3.4.39系统建设内容(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建筑行业特点,设计适合的材料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客户端等。(2)功能模块划分:根据材料管理业务需求,将系统划分为材料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材料使用管理、材料质量管理等模块。(3)系统开发与实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按照系统架构设计进行开发,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兼容性和扩展性。(4)系统集成与优化:将材料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如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优化业务流程。3.4.40系统建设要求(1)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