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氨与铵盐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3/03/wKhkGWes11GAPPQ7AAG0jB8iuUk842.jpg)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氨与铵盐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3/03/wKhkGWes11GAPPQ7AAG0jB8iuUk8422.jpg)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氨与铵盐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3/03/wKhkGWes11GAPPQ7AAG0jB8iuUk8423.jpg)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氨与铵盐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3/03/wKhkGWes11GAPPQ7AAG0jB8iuUk8424.jpg)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氨与铵盐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33/03/wKhkGWes11GAPPQ7AAG0jB8iuUk8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课时分层作业(十七)(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做制冷剂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简单分解)D.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试剂变为红色B[氨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A错误;4NH3+5O2eq\o(=,\s\up8(催化剂),\s\do8(高温))4NO+6H2O,B正确;氨水不稳定,易分解,C错误;氨水可使石蕊试剂变成蓝色,D错误。]2.氨水的碱性较弱,其缘由是()A.它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C.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eq\o\al(+,4)和OH-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形式存在C[NH3溶于水后,大部分结合成一水合氨的形式,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eq\o\al(+,4)和OH-,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能使酚酞变红和具有挥发性不能说明它的碱性较弱。]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试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溢了干燥的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行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B.O2和H2OC.NH3和H2OD.CO2和NaOH溶液B[O2在H2O中的溶解度很小,烧瓶内部和外界之间不能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故不能出现喷泉现象。]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全部铵盐受热均可分解,产物均有NH3B.全部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全部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eq\o\al(+,4)+OH-eq\o(=,\s\up8(△))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别A[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NH3(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NH3(如硝酸铵),A错误;全部的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里除NHeq\o\al(+,4)中的N呈-3价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价态的N元素(如NH4NO3中的N有-3、+5两种价态),B正确;铵盐与碱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即加热时生成NH3,不加热时往往生成NH3·H2O,C正确;加热时,NH4Cl分解后在试管上部重新生成NH4Cl,从而可实现与NaCl的分别,D正确。]5.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试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改变。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A.NH4HCO3 B.NH4ClC.(NH4)2CO3 D.NH4NO3A[由题意“另一种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知该铵盐应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解除B、D项;又由②可解除C项。]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水可以干脆作为肥料施用B.铵盐都可作为氮肥C.农家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可以增加肥效D.作为氮肥,铵盐比氨水施用更便利C[农家肥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得到铵根离子,而草木灰中的K2CO3溶于水呈碱性,简单与铵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而损失肥效,C错误。]7.有关氨气的试验较多,下面对这些试验的试验原理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说明氨气的喷泉试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说明氨气与空气反应的试验C.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试验室能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D.NH3·H2O的不稳定性可以说明试验室中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C[A项,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形成负压,大气压将水快速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B项,在NH3的催化氧化反应中,NH3作还原剂;C项,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用图示装置收集NH3时,NH3应当从短导管进入;D项,浓氨水受热分解可制备NH3。]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eq\o\al(-,3)+OH-=COeq\o\al(2-,3)+H2O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eq\o\al(+,4)+OH-=NH3↑+H2OD.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NHeq\o\al(+,4)eq\o(=,\s\up8(△))H2O+NH3↑D[A中的氨水应写化学式,A不正确;B中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HCOeq\o\al(-,3)+OH-=BaCO3↓+H2O,B不正确;C中HCOeq\o\al(-,3)应参加反应:NHeq\o\al(+,4)+HCOeq\o\al(-,3)+2OH-eq\o(=,\s\up8(△))NH3↑+2H2O+COeq\o\al(2-,3),C不正确;D正确。]9.浓盐酸、浓硝酸易挥发出HCl、HNO3气体,浓硫酸不挥发。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探究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推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C[由题给信息,所用酸为挥发性酸;从图示可知甲扩散得快,故甲的摩尔质量小于乙,甲为浓氨水(挥发出NH3),乙为浓盐酸(挥发出HCl)。]10.A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分解能生成B、C两种无色气体,C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也能生成气体B。用圆底烧瓶分别收集干燥的气体B和C,然后将集满气体的烧瓶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分别得到蓝色喷泉和红色喷泉。请填写下列空白:(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2)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3)B与C两气体相遇时,视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A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B溶于水显碱性,B为NH3,A与浓NaOH溶液共热生成B,A为铵盐,C溶于水显酸性,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为HCl,则A为NH4Cl。[答案](1)NH4Cl(2)向下排空气法(3)产生大量白烟(4)NHeq\o\al(+,4)+OH-eq\o(=,\s\up8(△))NH3↑+H2O11.某学习爱好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试验:(1)甲同学拟用下列试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A.将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B.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C.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稀氨水中D.将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2)依据上述正确的原理,该同学欲用下列常见的试验装置制取氨气,相宜的装置是________。ABC(3)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①密度②颜色③溶解性④热稳定性⑤与氧气反应(4)下图是甲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集气的原理是________。abcd[答案](1)B(2)C(3)②④(4)d利用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纳短管进氨气,长管出空气,即可收集氨气12.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X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且与HCl反应生成的A能与Na2O2反应,可推知A为CO2,X为碳酸的铵盐,是(NH4)2CO3或NH4HCO3,B为H2O,C为NH3,D为O2,E为NO,F为NO2,G为HNO3。[答案](1)(NH4)2CO3或NH4HCO3NH3NO2(2)2Na2O2+2CO2=2Na2CO3+O24NH3+5O2eq\o(=,\s\up8(高温),\s\do16(催化剂))4NO+6H2O[等级过关练]13.试验室可以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汲取,则M是()A.NH3 B.NOC.Cl2 D.NO2A[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应为碱性气体或与碱石灰不反应的气体,C、D错误;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B错误;用防倒吸装置汲取,说明在水中溶解度特别大,A正确。]14.有以下四种溶液:①NH4Cl,②(NH4)2SO4,③NaCl,④Na2SO4,下列试剂(溶液)能将它们区分开的是()A.HCl B.BaCl2C.NaOH D.Ba(OH)2D[2NH4Cl+Ba(OH)2eq\o(=,\s\up8(△))BaCl2+2NH3↑+2H2O,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NH4)2SO4+Ba(OH)2eq\o(=,\s\up8(△))BaSO4↓+2NH3↑+2H2O,既有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NaCl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无现象;Na2SO4+Ba(OH)2=BaSO4↓+2NaOH,只有白色沉淀产生。]15.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C[此反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肯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行能为复分解反应,C错误;Cl2在此反应中作氧化剂,体现强氧化性,B正确;反应生成的HCl遇到挥发出来的NH3生成白烟(NH4Cl),A正确;2NH3eq\o(→,\s\up8(-6e-))N2,所以生成1molN2将有6mol电子转移,D正确。]16.某化学试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AB(1)试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视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防止污染环境,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汲取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②③④[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边教育合作谅解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市场调研与分析咨询服务委托协议
- 2025年供应商与装修企业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企业合同解除操作规范
- 2025年劳动合同标准范本分享
- 2025年仓储粮食管理协议
- 2025年住宅物业购买补充协议
- 2025年劳动人员雇佣协议
- 2025年八人合伙企业股权分配协议书
- 2025年合伙人利润分配及责任承担协议规范
- 地理-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热管换热气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华为采购质量优先及三化一稳定推进
- 职业学院学生晚出、晚归、不归管理办法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安利蛋白质粉》课件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2025门诊护理工作计划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电气领域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指导联合测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