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地理(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8050.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9‰,总人口较2017年末增加21.4万人,增长率为2.7‰。下表为“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密度(人/Km2)分布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密度(人/Km2)>700400~700100~40010~10010人以下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1.江苏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不是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2.影响西藏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矿产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3.东北地区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 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 D.人口分布趋于均衡4.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且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①三江平原—气候②松嫩平原—土地③大庆—钢铁④大连—交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下降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社会经济的发展6.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因素 B.气候因素C.社会变革 D.交通和通信7.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该村落生育率低,学生少 B.学生辍学严重C.全部进城求学 D.师资短缺严重运用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可以分析区域人口的集中或分散趋势,其值越大,人口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趋近平衡,其数值的变化也能折射出区域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图示意中东地区某国1986—2016年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该国人口密度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该国近30年来人口不均衡指数A.基本保持稳定 B.先上升后下降C.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D.一直处于下降状态9.推测该国A.1996年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 B.2006年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C.近10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 D.近1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下表为2019年我国广西、西藏、黑龙江、江苏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省份常住人口(万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广西496013.316.147.17甲80709.122.087.04乙35114.64.510.1丙37515.736.74-1.0110.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江苏、西藏、黑龙江 B.江苏、黑龙江、西藏C.黑龙江、西藏、江苏 D.黑龙江、江苏、西藏11.丙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呈负增长现象,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产业老化,人口外迁 B.老龄化程度高,出生率低C.一孩政策落实较到位 D.自然灾害频发,死亡率高下表为2017年浙江和辽宁两省人口、经济数据统计简表。完成下面小题。省区总人口(万人)出生率(‰)死亡率(‰)常住人口增长率(‰)人均寿命(岁)人均GDP(元)浙江565711.925.5614.1477.7392057辽宁43696.496.93-3.5176.385352712.影响浙江省人口出生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性别构成 B.人口年龄构成 C.人口总量 D.经济水平13.针对辽宁省人口增长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该省A.健全医疗保险制度,降低人口死亡率 B.加强邻省产业对接,提高人口外迁量C.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减少人口外迁量 D.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人口回迁量2020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制定出台了《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实现“零门槛”落户和户籍转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随打工者迁入城市入学(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该省新《户口规定》的实施,将会A.拉大城乡发展差距 B.缓解城市老龄化进程 C.吸引各地人才流入 D.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15.未成年人进入城市入学,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城市教育水平的提升 B.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C.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D.加速推进地区城市化进程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②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社会矛盾 B.减轻交通拥堵 C.加剧人口老龄化 D.加大环境的压力下表是我国“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龄段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万人)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人)3.8437.1011.634.011.7818.关于该市迁入人口表述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人口迁入是国家有组织进行的C.人口迁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19.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 B.推动了该市经济的发展C.增加了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D.有利于该市产业结构调整下图为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关资料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上图反映出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人口数量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C.耕地资源减少 D.科学技术进步21.提高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鼓励人口外迁 B.降低山西省开放程度C.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D.宣传节俭,降低生活标准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2.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资源 D.矿产资源23.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24.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 D.土地生产潜力小25.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④自然灾害的增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图1为“2016年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为2018年北京常住人口年龄比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说出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2)结合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说出北京市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部和南部为突起的鲁中南山地丘陵,东部是起伏和缓的丘陵,西部和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每一次改道都会形成巨大的黄泛区;入海口处,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图1示意山东省地形、矿产分布,图2示意2012年山东17地市人口密度。(1)整体上看,山东省人口分布呈___________特点,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部。(2)分析山东省人口众多的原因。(3)与菏泽相比,东营人口密度较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山东省处于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的中间地带,人口迁移明显。1860年东北地区开禁放垦,以山东人为主的移民迅速涌入黑龙江等省份,形成“闯关东”现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受“儒家思想”影响,山东省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大多从落后地区迁向发达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山东省的迁移人口总量达891.18万人,其中省内的县、市区内的迁移人口有869.33万人,省区际间的迁移人口有21.83万人。下表为第五次人口普查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统计(山东与全国对比)(单位:%)山东省内全国省内山东省外全国省区际间初中以下51.31.55.5670.7576.30高中、中专32.4128.6016.5414.28大专以上16.2815.8412.719.42(1)说明1860年以后黑龙江省吸引山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2)描述第五次人口普查山东省人口迁移特点。(3)分析山东省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的原因。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材料2“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城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地理(A)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答案】1.D2.A【解析】1.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因此人口密度大,A项不符合题意。江苏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商业贸易繁荣,因此人口密度大,B、C两项不符合题意。江苏省产业规模大,需要的矿产资源量很大,但矿产资源储藏量有限,矿产资源紧张,因此矿产资源丰富不是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D。2.表中信息显示,西藏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稀疏。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条件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光照不是导致西藏人口稀疏的因素,B项错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宜居性不强,导致人口分布稀疏,因此影响西藏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A项正确。西藏地区冰川和地表径流等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水源不是导致西藏人口稀疏的主要因素,C项错误。西藏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总量也较丰富,因此矿产不是导致西藏人口稀疏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故选A。【答案】3.C4.D【解析】3.根据表一信息可知,东北地区的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东北向西南,A错;根据表二信息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集中指数增大,表明人口分布趋于集中,由于人口分布趋于集中,因此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而并非越来越分散或趋于均衡,BD错,C正确,故选C。4.三江平原所处纬度较高,气候较严寒,人口并不稠密,①错;松嫩平原土地辽阔,且土壤肥力较高,人口相对较稠密,②正确;大庆人口稠密的影响因素应为石油工业,③错;大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④正确,故选D。【答案】5.C6.A7.A【解析】5.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甲、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0~14岁出生人口明显减少,说明出生率明显下降,造成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对。出生率是由下降的,A错;死亡率下降从材料和图无法得出,B错;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故本题选择C。6.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乙、丙分别为该村落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得出15~59岁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其他年龄结构的人也有相应减少。推断得出是由于外出务工造成的人口迁移。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发达地区,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故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气候因素、社会变革和交通和通信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7.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说明适龄的小学年龄人口变少,由于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学生越来越少,A对。学生辍学严重、全部进城求学和师资短缺严重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且与常识不符。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答案】8.B9.D【解析】8.读图可知,自1986-2016年,该国近30年来人口不均衡指数1986-2006年先上升,2006-2016年后下降。B正确。故选B。9.近10年来,该国人口不均衡指数略有降低,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放缓,C错,D正确;1996年不均衡指数相对较低,环境污染相对较轻,A错;不均衡指数反映的是区域人口的集中或分散趋势,2006年不均衡指数最大,不能表明2006年城市化水平最高,B错。故选D。【答案】10.A11.D【解析】10.本题考查人口的分布及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读表格数据可知,甲、乙分别是三个省级行政区中常住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因此,甲为江苏,乙为西藏,丙为黑龙江,符合要求的只有A项。故选A。11.丙为黑龙江省,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缓慢,大量年轻人向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具有更多就业岗位的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迁移。而这些年轻人大多为独生子女,迁出后当地老龄化现象更加明显,均会导致当地出生人口减少。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升,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很小,且近年来也没有发生过造成大量人口伤亡的自然灾害发生过。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12.B13.D【解析】12.从表中可看出,浙江人均GDP远大于辽宁,且常住人口增长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人口以迁入为主,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出生率较高的原因是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壮年比例高,出生率高,B正确。13.从表中看,辽宁省人均GDP较浙江少,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低;常住人口增长率小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因此该省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人口回迁量,D正确。【答案】14.B15.D【解析】14.《户口规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一定程度缓解城乡各自问题,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故A错误。新《户口规定》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缓解城市老龄化进程,故B正确。由材料可知,该政策吸引的主要为打工者,故C错误。新《户口规定》能缓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一定起到保护作用,故D错误。故选B。15.未成年人进入城市入学,会对城市教育带来一定压力,不会提升城市教育水平,故A错误。未成年人非主要劳动力,不会升级城市产业结构,故B错误。这些未成年人是迁移人口,不会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故C错误。未成年人进入城市后成为城市人口,提高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加速推进地区城市化进程,故D正确。故选D。【答案】16.C17.D【解析】试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16.由材料“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可知,图示难民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①错。由材料“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可知,图示难民是西亚、北非难民迁往欧洲,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②正确,③错,④正确。②④正确,选C。17.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德国外来人口数量增加,由于文化、宗教等不同会增加社会矛盾,A错。大量人口涌入会增加交通拥堵和加大环境压力,B错,D正确。能长距离由西亚、北非地区迁移到德国可能是青壮年,不会加剧德国人口老龄化,C错。所以选D。【答案】18.C19.B【解析】18.综合表中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可知,男性人口(51.56万人)少于女性人口(58.36万人),A错误;图中迁移人口集中在15—44岁,以青壮年为主,应是经济原因导致的人口自发迁移,B错误、C正确;表中没有表述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所以看不出变化,D错误。故选C。19.读图可知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B正确。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会增加当地就业紧张局面,A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与人口迁入无关,C错误;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人口迁移,人口迁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B。【答案】20.B21.C【解析】20.环境承载力主要与资源数量、消费水平、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与人口数量的变化关系不大,A错;读图可知,自2010~2020年,山西省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数量下降,而科学技术进步不会导致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数量下降。同时,读图可知,山西省人均消费粮食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导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下降,D错,B正确;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并不能意味着山西省的耕地资源减少(因为其人口总数也在增加),C错。故选B。21.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可提高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C正确;鼓励人口外迁以及降低山西省开放程度均不利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AB错;降低生活标准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并不可行,D错。故选C。【答案】22.C23.A【解析】22.乙地区地处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人口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相对较为充足的绿洲地区,所以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资源,C正确;绿洲地区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但相对于水资源而言,地形因素不是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影响因素,A错;气候、矿产资源等也不是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BD选项错误。故选C。23.甲为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所以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A正确;青藏高原资源并不贫乏,B错误;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但这与该地区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政策的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答案】24.C25.A【解析】24.青海、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这里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所以环境承载力小,故ABD不符合题意。自然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所以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这一项,故C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C。25.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包括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其中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其他因素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西藏的消费水平迅速上升,所以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①正确。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减少当地的资源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②正确。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西藏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提高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故③错误。生态环境破坏,诱发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减少当地的资源总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①②④,所以本题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26.(10分)【答案】(1)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减少,人口密度差异大。影响因素:地形、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历史等。(2)面临的压力:①就业压力;②人口老龄化。对策: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②建立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发展养老院和家政服务等;③关心和照顾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解析】本题以2016年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和2018年北京常住人口年龄比例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结合图示可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各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大;集中在中心城区,向郊区减少。(2)结合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判断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第一个问题是北京市目前15~64岁人口占79%,偏多,存在劳动力就业困难,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第二个问题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79%,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关心照顾老年人。27.(12分)【答案】(1)不均衡西南(西)(2)自然原因:多平原、低山丘陵,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较丰富。社会经济原因: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3)小(低)位于黄河入海口,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势低洼,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或土壤肥力低);开发历史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人口的分布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1)根据图2信息可知,总体而言,山东省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人口分布不均衡。(2)该题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①自然原因方面:可从气候、地形、资源等角度分析。山东省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多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势较低平;西部和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土壤深厚肥沃;读图可知,境内矿产资源(煤、石油等)丰富,山东省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②社会经济原因方面:根据材料可知,山东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历史悠久;其次,山东省工业、农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最后,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交通便利。(3)读图可知,相比而言,东营人口密度更小。结合图1以及材料信息可知,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其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其次,根据材料“入海口处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可知,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受海水入侵的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低;最后,东营市开发历史短(拓展:1983年东营市才正式挂牌),人口密度较低。28.(14分)【答案】(1)政策支持;黑龙江省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人口稀少或地广人稀。(2)规模大;以省内县、市区人口迁移为主;迁移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迁移人口受教育水平略高于全国。(3)山东省沿海或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省内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迁移距离短,费用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油罐车车辆租赁合同
- 二手房居间买卖合同
- 消防水电工程合同
- 办公室行政人员聘用合同
- 聘用至退休合同续签书
-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合同书
- 电信行业通信设备维护服务合同
- 9 种豆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冀人版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Unit 6 Nurturing Nature Developing ideas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5年官方领养儿童策划协议书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英语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 译林版五年级下册英语 Project 2课件
- 八年级英语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病假学生追踪记录表
- 手榴弹使用教案
- 广东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申报表初稿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