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事大学_第1页
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事大学_第2页
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事大学_第3页
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事大学_第4页
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事大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事大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远征发生在()。

A:埃及B:腓尼基C:古希腊D:中国

答案:古希腊拿破仑时代的()是势不可挡的“陆上霸主”,所以英法之战无异于海陆之战。()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

答案:法国

据记载,受()派遣,徐福率领一支满载五谷种子、数千青年男女及工匠的大规模船队“东渡”。()。

A:秦始皇

B:明成祖

C:汉武帝

D:康熙帝

答案:秦始皇

在历史上,()都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发源地。()

A:埃及

B:古希腊

C:腓尼基

D:中国

答案:埃及

;古希腊

;腓尼基

;中国

有史学家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最终导致了()的灭亡。()。

A:南宋

B:唐朝

C:明朝

D:北宋

答案:北宋

第二章单元测试

()为欧亚非三大洲环抱,自古以来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倍受瞩目()。

A:爱琴海

B:地中海

C:黑海

D:里海

答案:地中海

两河流域的()多次遭受践踏,取而代之的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希腊文明。()。

A:克里特文明

B:玛雅文明

C:巴比伦文明

D:迈锡尼文明

答案:巴比伦文明

腓尼基人善于航海与经商,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腓尼基字母是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的源头。()。

A:错B:对

答案:对特洛伊战争表明,对海洋的控制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安危荣辱,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A:错B:对

答案:对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获得胜利。()。

A:马其顿

B:科林斯

C:斯巴达

D:雅典

答案:斯巴达

第三章单元测试

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A:荷兰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国

答案:葡萄牙

在打败了()等国家后,英国人走了海上霸主的位置。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答案: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法国

在恩里克的带领下,()启动了征服大海的行程。()。

A:英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

答案:葡萄牙

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A:对B:错

答案:对虽然恩里克一生从未亲自出海远航,却无愧于“航海家”的称谓,因为欧洲航海界所有载入史册的伟大发现,都是以他倾一生之力组织实施的航海计划作为起点的。()

A:错B:对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五月花号公约》被历史学家确认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

A:错B:对

答案:对1886年,清朝北洋舰队到访()港,见惯了欧美军舰的日本人首次目睹了来自中国的铁甲巨舰后,惊叹、羡慕之余情绪也很复杂。()

A:横须贺

B:神户

C:长崎

D:九州

答案:长崎

1894年,受到日本联合舰队的挑衅,首败于丰岛海战,再败于黄海海战,三败于威海卫,全军覆没。()

A:错B:对

答案:对特拉法尔加角海战及其前期的战略战术行动充分说明:海上优势只能在长期实践中磨炼出来。()

A:对B:错

答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虽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海上战争,但争夺海洋控制权的角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明末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比西方世界的“地理大发现”几乎早了一个世纪。()

A:错B:对

答案:对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山东龙山镇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A:错B:对

答案:对百越文化,是泛指上古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越族各系先民所创造的文化,百越人主要分布在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A:错B:对

答案:对中国海洋文化久远深厚,在早期就闪耀着中华海洋文明的曙光,中华文化起源于多个中心,从开始就包含着海洋文化,这已经被越来越多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A:错B:对

答案:对夏、商、周时代,由于木板船与风帆的问世,人们已开始在近海沿岸航行到今日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南半岛。()

A:错B:对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公元1646年,南明平国公()作出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抉择:叛明投清。()。

A:郑芝龙

B:郑经

C:郑成功

D:郑和

答案:郑芝龙

他让马嘎尔尼带了一封信给英王乔治三世,其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位皇帝是()。()。

A:雍正

B:道光

C:康熙

D:乾隆

答案:乾隆

1661年,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亲率2万余人的大军,300艘战舰,从金门起航,浩浩荡荡,收复了被荷兰人盘踞37年之久的台湾。()

A:错B:对

答案:对康熙在开海与禁海问题上的思考模式,继续影响到雍正、乾隆及其朝中的官员,甚至更远。()

A:错B:对

答案:对乾隆五十七年的秋天,法国派出的第一个官方访华使团从朴次茅斯港出发驶往中国,团长是国王乔治三世的表兄马嘎尔尼勋爵。()

A:错B:对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从早期历史形成来看,中国海洋文化闪耀着东方文明的光辉,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

A:对B:错

答案:对从漫长的海洋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海洋文化在总体上繁荣发展的同时,体现着鲜明的和平开放性,具有和平发展海洋事业的优良文化传统。()

A:对B:错

答案:对在元代,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承袭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的人们但共同生活在帝国广阔的疆域中,当时在泉州生活的人包括()。()。

A:波斯人

B:阿拉伯人

C:俄罗斯人

D:中国人

答案:波斯人

;阿拉伯人

;俄罗斯人

;中国人

郑和在七次远洋航行中,到达()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A:非洲东海岸

B:阿拉伯和红海海岸

C:南亚

D:东南亚

答案:非洲东海岸

;阿拉伯和红海海岸

;南亚

;东南亚

中华民族的海洋精神包括()。()。

A: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

B: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

C: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

D: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答案: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

;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

;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

;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第八章单元测试

宋代的平衡舵技术,直至今天仍是船舶设计中降低转舵力矩的最有效的措施,欧洲人直到十八世纪末才开始使用这一技术。()

A:对B:错

答案:对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终结了千年帝国东罗马的国祚,也终结了千年的欧洲中世纪时代,在文化和经济上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化的历程。()

A:错B:对

答案:对公元前2000年前后腓尼基人崛起,他们横穿直布罗陀海峡,纵横大西洋,在势力最强大的时期曾控制了地中海西部的多数贸易。()

A:对B:错

答案:对1492年1月2日,在()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摩尔人弃城投降。长达八个世纪的战争宣告结束,伊莎贝尔女王亲吻了格拉纳达的土地。()。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西班牙

答案:西班牙

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大海的人,后人将其誉为“古代海洋学之父”。()。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则

C:柏拉图

D:泰勒斯

答案:亚里士多德则

第九章单元测试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讲这句话的国家领导人是()。

A:江泽民

B:习近平

C:邓小平

D:胡锦涛

答案:习近平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叙论》中提到了中国的三重身份包括()。()。

A:世界的中国

B:亚洲的中国

C:中国的中国

D:古代的中国

答案:世界的中国

;亚洲的中国

;中国的中国

新时代的中国海洋发展,面临三大考验,包括()。()。

A:文化思维的考验

B:文化认同的考验

C:文明体系的考验

D:经济发展的考验

答案:文化思维的考验

;文化认同的考验

;文明体系的考验

作为一个文明型大国,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包括()。

()。

A:古代的兴起、繁荣

B:艰苦的对峙与调整时期

C:西方海洋商业文明冲击下的顿挫期

D:中国海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