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词诵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2、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词诵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2、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词诵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2、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词诵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2、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词诵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诵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词诵读:

送元二使安西

——未有曲调先有情

——诵读古诗音韵美

——阳关韵里送别情

——经典千载永流传

未有曲调先有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让我们共同走近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是我国传统诗歌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1.诗句导入

送元二使安西

2.解题知诗人

送别

姓元,名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他“元二”

出使,到某地

“安西"是地名,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

谁?

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为之践行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有《王右丞集》。

2.解题知诗人

诵读古诗音韵美

sh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wèi

zhāo

秦时咸阳城

早晨

湿润、沾湿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黑色

大意: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路面的尘土,客舍旁的柳树显得格外青翠、清新。

驿馆,旅馆

青翠

1.明诗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gèng

再喝干,再喝完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

老朋友

大意: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1.明诗意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读诗韵

wèi

zhāo

shè

gèng

阳关韵里送别情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渭城车水马龙、春意盎然,为什么诗人单单写朝雨和柳树呢?

通过“浥"这个字可知,早晨的雨并不大,离别时的雨就像离别朋友心头上的泪,缠缠绵绵飘洒在离别的这个早晨,这里不仅湿润了尘土,而且极好地烘托了离别之情。

“浥”指的是湿润、沾湿。

“朝雨"指的是早晨的雨。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渭城车水马龙、春意盎然,为什么诗人单单写朝雨和柳树呢?

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所以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舍、不忍相别的心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

曾栽杨柳江南春,一别江南两度春。

——白居易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景交融

诗人将自己的不舍之情与朝雨、杨柳相融

描写方法: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诗人是如何送别友人的呢?

以“酒”送别

3、诗人为什么要“劝君更尽一杯酒"?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自东向西,

还是自西向东?

①起点

②阳关

渭城

③终点:安西

王维从长安一路送元二到渭城

自东向西

从长安到安西,

此行3000多公里!

即使是用日行千里快马驾车,也要走半年多!

或许今日一别,就后会无期了

所以,诗人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诗人为什么要“劝君更尽一杯酒”?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起点

②阳关

渭城

③终点:安西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愿朋友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凯旋而归。

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所以,诗人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诗人为什么要“劝君更尽一杯酒"?

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这一路上赤壁千里,大漠茫茫,黄沙漫天,人烟稀少。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所以,诗人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诗人为什么要“劝君更尽一杯酒"?

据史料记载:

王维在元二离开的5年后便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

印证了诗中最后一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离别诗,更是一首永别诗!

经典千载永流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声动《渭城曲》

这段真挚的友情成就了一首不朽的诗篇!经典千载永流传!

后人为其谱上了曲子,作为送别曲广为传唱,这首古曲就是《渭城曲》,又叫《阳关三叠》。

谢谢

()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含义。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释题导入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课件出示诗题)你从诗歌题目中了解到了什么?

理解“使”。(渗透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教师补充“出使”的通俗说法:受朝廷之命去某个地方做官;元二:原名元常,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二、读通古诗

1.把《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读熟。

2.想一想:这首古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读懂古诗

1.指名读古诗,师生共同评议,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2.让学生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以及从中体会到的感情。(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四、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准确地说出这首诗的诗意。

2.课堂交流。

(1)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说出每句诗的意思。(课件出示)

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明确:渭城的晨雨,湿润了地上的沙土,客舍旁的柳树在雨中分外青翠。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明确:劝好朋友再饮一杯醇香的美酒,只因西出阳关后就没有知心朋友了。

3.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环境是怎样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五、课堂小结

《送元二使安西》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