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4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_第1页
辽宁省2024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_第2页
辽宁省2024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_第3页
辽宁省2024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_第4页
辽宁省2024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一篇教材梳理1.(2023·阜新中考)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A.武昌起义、秋收起义B.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C.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战胜利C2.(2022·阜新中考)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该事件的意义是()A.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3.(2023·丹东中考)在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班会上,某班同学讲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A.井冈山会师 B.长征C.挺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B4.(大连中考)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团结我们工农红军的全部力量……”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C5.(2023·云南中考)1926年7月4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复辟C.积极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6.(2023·广东中考)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点拨: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工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

答案:

C7.(2023·黄冈中考)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A.脱离了中国实际

B.忽视了农民力量C.找到了革命新路

D.建立了人民政权C8.(2023·菏泽中考)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赋予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强大的军魂,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C9.(2023·恩施中考)下面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时间:1935年1月。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10.(2023·烟台中考)对下文的解读中最准确的是()

A.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D.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了树身和树根!

——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

点拨:据题干“保存了树身和树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损失惨重,但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项正确。

答案:

D1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D.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50.8%18.7%30.5%1928年

10.9%76.6%12.5%

点拨: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7年”“192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属于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时期,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故A项正确;B项表述属于南昌起义的作用,不能说明党员构成中农民增多,故B项错误;国民大革命的时间是在1924—1927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古田会议是1929年12月召开的,与表格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体现了()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B.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万众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B项正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反映的是五四精神,排除A;“万众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反映的是抗战精神,排除C;“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反映的是红船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

B13.根据下面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图1南湖红船图2八一枪声

图3星星之火图4生死攸关(1)“南湖红船”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八一枪声”在哪里打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启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地点:南昌。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与“转危为安”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历史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