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学生素质监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会制作彩陶,如人面鱼纹彩陶盆,②④正确;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会制造陶器,如猪纹陶钵,①③排除。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3.“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教育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这主要反映孔子什么教育思想?A.启发诱导 B.温故而知新 C.因材施教 D.谦虚好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上述材料说明了,孔子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孔子的教育思想4.对秦的统一评价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B.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C.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D.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促进了历史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期望。A、B、C均评价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D项错误。故选D。5.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A.刀形币 B.蚁鼻钱 C.五铢钱 D.圆形方孔半两钱【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统一铸五铢钱,C项正确;刀形币、蚁鼻钱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排除AB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通行全国的货币,排除D项。故选C项。6.东汉历经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前后相传14帝,延续195年。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B.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答案】D【解析】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是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不是东汉时期的突出表现,排除。故选择D。7.某学习小组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时,收取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关键词。这个学习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隋朝创立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十年寒窗”长年刻苦读书的人科举得中被称为“金榜题名”,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的被称为“连中三元”,故选择D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排除C项。故选D。8.下列与唐朝史实表述正确的一项A.在唐朝进口的物产中,日本物产居于首位B.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苏轼等C.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D.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玄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关系,C项正确;在唐朝进口的物产中,新罗物产居于首位,不是日本,排除A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苏轼是宋朝人,排除B项;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不是玄奘,排除D项。故选C项。9.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A.藩镇割据 B.民贵君轻 C.等级森严 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根据“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可知,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武将受到过于限制,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故选D;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0.如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A.北方财富增长 B.经济重心南移C.中央集权加强 D.宋代社会气象万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图表可知,西汉时南方人口户数远少于北方,到两宋时期南方人口户数已经超过北方,这反映出我国南方人口呈上升趋势,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经济重心南移与南北方的户数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表格能够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选项B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选B。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选项C符合题意;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A排除;618年汉族李渊建立唐朝,B排除;1368年汉族朱元璋建立明朝,D排除。故选C。12.如下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制约,保证了皇帝的权力与威严;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选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机构,C错误;明朝丞相被废除,D错误。13.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事迹是()A.抗击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B.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C.驱逐葡萄牙,收回其在澳门居住权 D.抗击沙俄入侵,划定中俄边界【答案】A【解析】明朝中期以后,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A符合题意;B与郑成功相关,D是康熙帝的贡献,排除;戚继光是抗倭英雄,并非驱逐葡萄牙,排除C。故选A。14.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淮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D.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限制中外经济交流,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D项正确;这些政策主要是限定了中外经济交流,并非是加速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排除AB项;这些政策阻碍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15.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B.汉谟拉比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C.汉谟拉比实行君主立宪制 D.汉谟拉比位时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C符合题意;ABD项与《古代两河流域》的内容相符,排除,故选择C。16.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作出的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的民主D.居住在雅典城邦的外邦人无选举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注意题干“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独裁多指个人或少数人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广大妇女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说明雅典民主的范围有限,但不是最能说明个人或少数人独揽政权,故A不符合题意;
B.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握城邦的实际权力,最能说明雅典的政治制度实际上具有独裁专断的倾向,故B正确;C.雅典民主是古代一种典型的直接民主形式,有利于公民直接参政议政,故C不符合题意;D.外邦人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说明雅典民主的范围有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控制权从封建领主转移到市民阶层。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宗教势力的干预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自然经济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琅城是法国城市不是英国。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C符合题意;中央集权的强化不是城市自治兴起的主要原因,A排除;宗教势力的干预与题干内容不符,B排除;自然经济的影响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择C。18.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始于希腊B.但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C.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众多领域D.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但丁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故BCD项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A项叙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A。19.米兰多拉(1463一1494)在《论人的尊严》的演说中说道:“……你尽可按自己的意志,以自己的名义,创造自己,建设自己。”作者的观点属于A.君权神授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答案】B【解析】依据“……你尽可按自己的意志,以自己的名义,创造自己,建设自己。”和结合作者生活的时间,可知作者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他的观点属于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性,B项正确;君权神授是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辩护,而题干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排除A项;天赋人权思想出自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排除C项;民主科学思想出自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20.学完“探寻新航路”一课后,几位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其中正确的是A.达·伽马的探索为迪亚士到达印度准备了条件B.欧洲航海家先后到达了好望角、美洲、印度C.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D.西班牙王室支持航海活动都是向东方航行【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B正确;达▪伽马探索新航路在迪亚士之前,A错误;哥伦布首次完成了人类首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C错误;哥伦布是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哥伦布的航海是往西,D错误。故选B。21.《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北美东海岸【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醒去东方发财,开辟了新航路,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项符合题意;地中海地区是新航路开辟之前的商贸中心,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洋沿岸和北美东沿岸都不是曾经的商贸中心,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2.英国商船把火器、机械制品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置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一系列活动的根本目的是()A.获取更大利润 B.加速商品流通C.推动美洲开发 D.促进非洲发展【答案】A【解析】据“英国商船把火器、机械制品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置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更大利润,其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A符合题意;BCD项不是英国进行三角贸易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3.1649年1月30日在英国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处死,他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A.查理一世 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一世 D.詹姆士二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英国资产革命期间”可知,在英国资产革命期间,19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A选项正确;查理二世是在1660年任英国国王,排除B项;詹姆士一世在17世纪初任英国国王,排除C项;詹姆士二世是继查理二世后上任,排除D项;故选A。24.马克思赞扬一部书说:它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宣告民主共和原则的政治纲领,它以民权为建国实践并直接影响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这部书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答案】B【解析】《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故B符合题意;《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与第一个人权宣言不符,排除ACD。故选B。25.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被总统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A.建立联邦制国家 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C.防范个人专制 D.实现君主“统而不治”【答案】C【解析】根据“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和“国会可以以这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可知,材料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防范个人独裁,C符合题意;英国《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国家,A排除;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与《权利法案》无关,B排除;实现君主“统而不治”与美国1787年宪法,D排除。故选择C。26.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历史学家高毅教授曾说:“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拿破仑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A.颁布《法典》,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B.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用武力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D.平息国内叛乱,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在历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功过参半,他最大的成就是颁布了《法典》,最大的罪过是侵略了别的国家的人民,根据这个判断是应该选择B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答案选B项。27.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并为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创造条件的技术革新是()A.凯伊发明飞梭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C.瓦特改进蒸汽机 D.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并为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创造条件的技术革新”结合所学知识,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C正确;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排除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提高了生产效率,排除B;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排除D。故选C。28.有学者指出:“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该学者肯定英国A.革命中没有出现暴力斗争B.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革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D.革命对于推动工业革命的作用【答案】D【解析】“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说明作者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政治的保障,D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也存在着暴力的斗争,A不符合题意;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不符合材料中政治对于工业革命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革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C不符合题意。故选D。29.据统计,到19世纪20年代,在两台蒸汽织机旁工作的一个男孩所织的布匹比一个熟练的手工织工多15倍。这一数据直接说明A.传统手工行业日益消亡 B.机器效率高于手工生产C.机器生产完全取代手工劳动 D.工业革命加剧贫富分化【答案】B【解析】材料中“19世纪20年代”、“蒸汽织机”可得出是工业革命时代,这一时期,生产方式和动力发生变革,由手工劳动变为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其中AD选项未体现,C选项“完全取代”过于绝对。30.下图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纲领。下列对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发表于1848年B.它的发表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C.它由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D.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答案】B【解析】图中的《共产党宣言》并不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二、综合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31.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幸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西汉初年,由于秦末的暴政和连年战乱,土地荒芜,经济萧条,皇帝出巡时连四匹同一颜色的马都找不到,将相只能乘坐牛车。材料三:汉末到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或走或死。各种胡人填补了汉人地区减少的人口,同时也因为他们,更多的汉人流亡南方。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实施了什么政策?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末起“汉人流亡南方”对南方经济有何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休养生息政策(或“无而治”政策);文景之治(3)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或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4)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或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环境是否安定等。(两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根据材料二“西汉初年,由于秦末的暴政和连年战乱,土地荒芜,经济萧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实施了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因此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末起“汉人流亡南方”,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环境是否安定等。3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材料二: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材料三:明朝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成柄,学士鲜所参决。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两个执政理念?(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于哪个朝代?(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答案】(1)汉: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执政理念:任用贤才、善于纳谏(3)“帝”指明太祖(或朱元璋);设立:秦朝(4)“偏房”指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析】(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2)依据材料二“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可知体现了任用贤才的理念,依据材料二“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主欲知过,比籍忠臣。”可知体现了善于纳谏的理念。(3)第一问依据材料三“明朝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可知“帝”指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为了强化皇权,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政事繁多,朱元璋又不得不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4)依据材料四“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和图片,可知指的是军机处,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由临时设立的军务机关发展成为常设的中枢权力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3.14世纪一—19世纪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二: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材料三: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近1亿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关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四: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海上霸主,其海军实力几乎是其他所有国家海军的总和;它还是世界殖民霸主,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一天的每一时刻,都会有阳光照射在其殖民地上,它又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全世界各地的原料被运到英国,在英国被制成各种产品,再被卖到世界各地,英国又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古代的幽灵”指什么?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文艺复兴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保险居间业务专项合同
- 动物园租赁合同亲子版
- 生猪养殖场租赁合同
- 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保障合同
- 独立设计师品牌合作合同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芝麻素市场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科技地产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行业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软件升级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电网企业信息化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 第六章 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2024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初三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 音响设备出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DB63-T 2313-2024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监测指标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驻场人员服务方案
- C语言程序设计(山东联盟-青岛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
- 2024-2029年中国限幅器芯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医疗器械市场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