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
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但白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
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影响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
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每个单元反块生
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哺育我成长的家乡、一
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中的家乡等三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节次主题,每个
节次主题都产生一个弓:导学生学习、探究的话题,节次主题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也就是课时活动主题。
三、教学总目标
总目标: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
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同
时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
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
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
觉去进行体验。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c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
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
提供的案例,我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
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
法学,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我在教学过程
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
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
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
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
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
科目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名称及
班级册数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上课每周总授课考试
2.252321
日期节数节数次数
周时间页数
预定进度实际进度出入原因
次起讫起讫
12.253.1我的家乡在哪里
23.43.8我的家乡风光好
33.113.15家乡的四季变化
43.183.22家乡物产知多少
53.253.29居民与饮食
64.14.5家乡的方言
74.84.12多彩的民间艺术
84.154.19家乡民俗探秘
94.224.26复习
104.295.3期中考试。
115.65.10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125.135.17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135.205.24从古到今话交通
145.275.31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156.36.7交通与生活单元复习
166.106.14通信连万家
176.176.21小窗口大世界
186.246.28通信与生活单元复习
197.17.5复习;期末考试。
207.87.14教学质量分析;工作总结。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单元)
单元(章)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主备人XXX
名称、课题
四年级的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
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
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影响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开
教材
分析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
本册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每个单元反映
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中的家乡等三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节次主题,
每个节次主题都产生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话题,节次主题又生成多个小
话题,也就是课时活动主题。
单
元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
教
学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
目
标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单元
教学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
甲L?J
生活。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单
元
教
学
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难
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9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我的家乡在哪里(2课时)
2.我的家乡风光好(2课时)
课时
安排3.家乡的四季变化(2课时)
4.家乡物产知多少(2课时)
5.第一单元复习(1课时)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1.我的家乡在哪里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2课时总课时数1课时授课人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
2.过程与方法:
学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传统工艺、风景、特产等
目
特色。
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的情感。
教学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占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
难点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法讲授法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
县市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
解家乡的传统工艺、风景、特产等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交流的
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
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二、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出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
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甘肃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
邻居呢?
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甘肃”。
三、活动三;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甘肃”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甘肃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过程与方法: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
受;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
的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
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一一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夫看一看
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四、拓展活动一一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甘肃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
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
的双手建设美,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
得更美好!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2.我的家乡风光好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2课时总课时数4课时授课人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
2.过程与方法:
学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
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
家乡做贡献。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
重占
活
教学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难点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法讲授法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
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
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
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
的文物占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一一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
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一一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
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
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
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
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一一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
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甘肃人真棒,你们知道甘肃的哪些名人?快
和大家说一说吧!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
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二、拓展活动一一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甘肃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
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
一唱。
2.播放歌曲《1隹不说俺家乡好沆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
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
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3.家乡的四季变化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2课时总课时数6课时授课人
1.知识与技能: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教
2.过程与方法:
学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目
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
重占
活。
教学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难点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法讲授法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
对家乡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
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
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
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
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
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
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
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
学猜猜是哪里。
三、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
对家乡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
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
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
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
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
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百花盛开夏:绿树成荫
秋:果实累累冬:雪花飞舞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4.家乡的物产知多少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2课时总课时数8课时授课人
1.知识与技能:
教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学2.过程与方法:
目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重占
教学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难点
教法讲授法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过程与方法,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
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2、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
们的家乡吗?
3、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吗?物产多吗?
4、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
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
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说一说物产的
来历及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过程与方法: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
了吗?(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
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音乐,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
二、交流家乡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
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
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在学生交流时适时指导。
三、师小结活动
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生小
组互评。
四、“金点子”大赛
1,宣布“金点子”大赛的比赛规则。
2、将自己想出的点子和设计的广告词写在教材第21页中。
3、分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一个最佳点子,然后在全班范围
内进行评比,选出「2个“金点子”。
4、教师颁发最佳“金点子”奖牌。
五、教师小结
六、板书设计:
家乡物产知多少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5.第一单元复习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1课时总课时数9课时授课人
教
学
复习、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目
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
重占
活。
教学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难点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法练习法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1、我的家乡在---------省,简称一一,省级行政中心是——,
面积有-----万平方千米,家乡相邻省市有---------------,
与我们邢台市西部相邻的省是--------。家乡位于
O
2、看地图时,要先看地图上的-------、------和--------o确
定--------,才能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方位;知道-------,才
能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了解------,才能读
懂地图上的内容。
3、我国五种地形是-----、------、--------、--------、
---------。河北主要自然环境是--------、-----------
4、老家就是我们祖辈长期------、---------的地方。
5、-------的白帝城位于三峡的起点,有“-------”和“------”
的称呼。李白的诗《-----------》就是写这里的。白帝庙里有
三国人物------、---------、-------、------等的塑像。
6、四川名人你知道唐代诗人------、宋代文学家--------、现
代国画家-------、现代作家--------、现代史学家----------、
革命烈士--------O
7、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我
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中成长起来。
8、虽然社会的进步已使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家乡的
----------和-------,仍在静静地诉说着家乡人过去的生活,
它们是家乡宝贵的-------------o
9、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园林是-------------,天下第一关是
,河北省赵县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被
誉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0、长期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我国
各民族生活中,我们应该-------民族风情,一一民族团结。为
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强------o我国实行了
--------------,使聚居或杂居的少数民族都享有-----------
的权利。
11、1961年4月,周总理到云南-------和一一族人一起过盛大
的节日--------------------。
12、我们河北的艺术皮影、------、--------和——等流传久
远。吴桥被称为。
13、民居特点:陕西-----------、安徽-------、福建西部
------、西南苗家-------、北京的---------0
14、地方特色小吃:北京-------、四川--------、南京-------、
云南--------、沿海地区
-一、东北--一。
15、河北的名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乐亭---------,河北献县
“回民支队首领”--------,舍身炸碉堡的--------。
16、河北省内的历史遗迹很多,比如秦皇岛境内的------------,
遵化县境内的----------,易县境内的----------,满县境内的
17、家乡的美好是那些名人的事,与那些平凡的人无关。"你认
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18、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重要意义?
19、你知道我国偶哪些少数民族吗?你能说出其中一个民族的风
俗习惯吗?
20、你都知道哪些地方的风味美食?为什么不同地区,人们的饮
食习惯不一样?它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21、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有哪些著名的土特产?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祟"号、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备人XXX
教材本单元让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分析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知识与技能:
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单
元
2.过程与方法:
教
学
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目
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单通过交流汇强、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元
教
学了解高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
重
点
式。
单通过交流汇艰、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元
教
学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
难
点
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e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居民与饮食(2课时)
课时
2.家乡的方言(2课时)
安排
3.多彩的民间艺术(2课时)
4.家乡的风俗探秘(1课时)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L居民与饮食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2课时总课时数11课时授课人
1.知识与技能:
教感悟家乡的氏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2.过程与方法:
目小组合作,交流。
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
重占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
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难点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
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
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请大家打开教科
书,阅读一下。(学生阅读。)
2、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
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3、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
呢?(学生答)
4、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
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
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二、调查汇报
1、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2、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一会儿汇报。(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3、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学生杈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
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
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
在住房状况。)
4、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
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
下?
(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
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学生
出示照片介绍塘沽的轻轨。)
5、师:同学们坐过轻轨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轻轨的感受
吗?
6、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
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允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
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
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师:针对我们现在穿
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
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
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
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
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
7、师: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来,欢迎饮食调查
组介绍。
(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
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
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
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
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
票。)
8、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
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
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9、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
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
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
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
10、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
•••
三、总结提升
师: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
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
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
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通过上节课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塘沽去参观,
好不好?(看图片,然后讨论。)
2、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课堂讨
论,交流。)
二、扩展延伸
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H^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
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
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
我们居住的塘沽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
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
2、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
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
情。(学生作画)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
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
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2.家乡的方言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2课时总课时数13课时授课人
1.知识与技能:
教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学2.过程与方法:
目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占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
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
利与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
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教师用差别的方言向外人问好C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
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
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
一诗句道出了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
情,尤其那是身在他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
与和煦。但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
二、活动交流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
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
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谈体会。
活动二: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
利的普通话。
三、课外延伸
搜集各地方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
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
利与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
用。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作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人一起学习。教师用差别的
方言向各人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
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
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个
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他
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和煦。但是,与普
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
二、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2、小小辩论会。
3、教师归纳总结。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
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
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3.多彩的民间艺术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2课时总课时数15课忖授课人
L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
教牛了解家乡、热爰家乡的思想感情c
学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
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目
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
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
占
八、、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
难点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法讲授法
学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
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
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
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感受陕西
1、观看风光片。
2、讨论:分组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陕西(山川地貌、风俗
人情、文化艺术等。)
3、汇报交流。(名胜古迹、陕西名人、地方戏剧等。)
二、学唱秦腔
L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
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
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
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
法。教师: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
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
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
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
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
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感受陕西
1、观看风光片
2、讨论:分组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陕西(山川地貌、风俗
人情、文化艺术等。)
3、汇报交流。(名胜古迹、陕西名人、地方戏剧等。)
二、学唱秦腔
1.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
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
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
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
法。教师: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
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
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三、第二次欣赏歌曲
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
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
豪感。
四、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
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五、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
手法。(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
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
歌更加优美动听。)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3.多彩的民间艺术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1课时总课时数16课忖授课人
L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
教牛了解家乡、热爰家乡的思想感情c
学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
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目
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
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
占
八、、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
难点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法讲授法
学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
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
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
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
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二.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三.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
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①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
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
点、V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
己的家乡。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
活动。④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送3家百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主备人XXX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自我发展相对
比较独立,相比城市孩子显得更懂事更自立一些,他们很多都开始独立面对现
实生活的具体任务,包括很多家务劳动,家庭副业生产等。在进行这些劳动与
教材
活动中,他们都会具体接触到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如公路、水运等,感受到这些
分析
交通方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时,他们也对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更多新
的交通方式充满好奇与向往,期待能使用这些交通方式,开阔视野,接触外面
的世界,不断改善现实生活。
单
元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就要从活动中入
教
学手。通过观看“不问的交通运输方式”,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通过了解
目
标这些交通设施的用途与不同特点,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通过了解“交通运输
的集散地”,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交通方式不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
单
元
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与父通运输设施的作用,感悟父通运输方式的不断
教
学
重
点
更新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单
元
教
学
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调查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及交通运输设施。
难
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0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笫1课:《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安排3课时;
课时第2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安排2课时;
安排第3课:《从古到今话交通》安排2课时
第4课:《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安排2课时;
第5课:《交通与生活单元复习》安排1课时;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课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3课时总课时数17课时授课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调查,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及其特点,了解本地区交通运输设施
教的作用。
学2.过程与方法:
目调查了解本地区的交通方式,能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通方
标式和使用本地区交通运输设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交通方式的不断更新,体会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运输设施的作用,感悟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
重占
八、、更新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
指导学生调查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及交通运输设施。
难点
教法制作课件,调查表,火车站、码头、飞机场结构示意图及各种功能示意牌。
学法调查本地区的交通方式及交通设施。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及其特点,了解本地区
交通运输设施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传统
的运输方式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播放视频: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知道哪些运输方式?在这些
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熟悉哪些交通工具?我们这里有没有具有本
地特色的交通运输方式?(板书: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公路运
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3.播放课件:管道运输、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和传统的交
通运输方式?
4、小结:现代交通运输十分发达,除了铁路、公路、水路
和航空运输外,还有管道运输。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受各
种地形限制,因此,在一些地区,传统的运输方式依然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
展,人们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提高学生联系
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播放动画:该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
根据情境让学生按照上述表格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同
学之间可以相互评价一下,看看合理的选择有哪些,重点说明思
考过程。
小结:汽车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适合运输量不大的短距
离运输;火车运量大,适合较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船舶的运
量也很大,运费便宜,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飞机
的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费高,适合较长距离的客运以及
贵重、鲜活品的运输。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根据这四种运输方
式的特点和所需运输货物的特点,以及发送、接收货物的地点选
择适合的交通方式。
2.如何选择交通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两个人在选择交通方式时考
虑了哪些因素?使学生感受到正因为有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
式,人们才可以从不堵车、时间灵活、使宜、省时这些方面进行
选择,考虑自己的出行方式。
3.出示图片:春运图文数据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通过分析和比较,你从图表中
发现了什么?帮助学生发现共同的规律,了解目前人们最常用的
交通运输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火车站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主要设施,并感受这些设施
是怎样为人们提供方便的。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图片:火车站站点]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火车站的作用以及它的主要设
施有哪些?使学生知道交通运输不仅需要有交通线路,还需要有
交通站点,如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港口……它们连接着不
同的交通运输线,集散着旅客和货物。
2.[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集散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设施?它们
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服务呢?(板书:交通运输的集散地)
3.模拟活动:学生分别扮演某一交通运输站点中的不同服
务设施中的角色,开展模拟活动。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站点内各种
设施和工作人员是如何为人们服务的。在活动中不但学会一些乘
车、坐船、乘机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从事交通
运输业的人们工作的艰辛,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们。
4、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XXX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主备人XXX
课时划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国围巾丝巾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空压机用油气分离滤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发动机链条涨紧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信息技术服务终止合同模板
- 冷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法兰四氟蝶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
-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Unit 4(第4课时 Section B 1a-2b)(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2025年车辆牌照租赁与车辆租赁公司风险管理合同
- 海洋钻井(平台)
- (完整版)电梯的钢结构施工方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全共64页课件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 教学团队建设总结报告
- 研发经费填报指标说明及核算方法
- 装饰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及横道图
- 一年级思维训练(课堂PPT)
- 实木电脑桌书桌安装图
- GB_T 27025-2019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高清版)
- 俱乐部经营俱乐部经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