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执行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8/1A/wKhkGWesYDOAAR5AAAKk76J69HA826.jpg)
![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执行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8/1A/wKhkGWesYDOAAR5AAAKk76J69HA8262.jpg)
![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执行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8/1A/wKhkGWesYDOAAR5AAAKk76J69HA8263.jpg)
![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执行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8/1A/wKhkGWesYDOAAR5AAAKk76J69HA8264.jpg)
![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执行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8/1A/wKhkGWesYDOAAR5AAAKk76J69HA82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执行手册TOC\o"1-2"\h\u24215第一章总则 3266571.1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概述 385951.1.1定义与范围 3170841.1.2分类与体系 3183541.1.3内容与要求 4196301.1.4发展历程与现状 4231921.1.5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43351.1.6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4270301.1.7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227301.1.8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469491.1.9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291501.1.10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527463第二章标准制定与修订 5167651.1.11合法性原则 515281.1.12科学性原则 5306891.1.13实用性原则 5261261.1.14前瞻性原则 525581.1.15协调性原则 5256611.1.16公开透明原则 538421.1.17修订提议 6325391.1.18修订草案编制 6181171.1.19征求意见 6113481.1.20修订草案审查 6308971.1.21发布与实施 617519第三章生产环节 758631.1.22产地环境选择 7260691.1.23产地环境监测与保护 7122171.1.24产地环境治理 7207291.1.25生产设施要求 7183391.1.26农药使用规范 737931.1.27兽药使用规范 8185461.1.28农药、兽药残留检测 8317431.1.29种植技术规范 8220721.1.30养殖技术规范 8262031.1.31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 88504第四章加工环节 860801.1.32加工场所要求 8174021.1.33设备要求 9164551.1.34加工工艺 9304931.1.35加工流程 98561.1.36原料质量控制 9288371.1.37加工过程质量控制 10179701.1.38成品质量控制 1013019第五章包装与储存 1050911.1.39包装材料的选择 10284011.1.40包装要求 10188831.1.41储存条件 115251.1.42储存方法 1163731.1.43储存期限 1118951.1.44标识 113119第六章运输环节 1242541.1.45运输工具的选择 12327461.1.46运输设备的配置 12239221.1.47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要求 1279391.1.48温度控制措施 13303371.1.49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13234011.1.50安全管理措施 1327321第七章销售环节 13169261.1.51销售场所的选择 14116821.1.52销售场所设施要求 14207181.1.53农产品质量检验 14175801.1.54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4253401.1.55销售记录 1592451.1.56追溯体系建设 1512920第八章检测与监控 15246691.1.57检测机构 1585071.1.58检测人员 15160471.1.59检测方法 15182081.1.60检测标准 16185781.1.61监控体系 16318311.1.62预警机制 1624425第九章应急处理 1617881.1.63目的与意义 16312561.1.64预案制定原则 1737691.1.65预案内容 17200351.1.66预警 17231301.1.67应急响应 17312161.1.68应急结束 17215851.1.69责任划分 18193781.1.70责任追究 1831794第十章法律法规与监管 18266861.1.71宪法及法律。宪法规定了国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职责。在此基础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18100241.1.72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18118221.1.73部门规章。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部门规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细化。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 1899821.1.74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补充规定。 18182621.1.75农业农村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规划、标准,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等。 19267881.1.76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主要包括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以及食品安全的调查处理等。 19219301.1.77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包括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等。 19214951.1.78卫生健康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1982921.1.79法律责任。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19242761.1.80刑事责任。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生产、销售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1928911.1.81行政责任。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尚不构成犯罪的,将承担行政责任。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 1955661.1.82民事责任。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如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 19第一章总则1.1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概述1.1.1定义与范围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是指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种植、养殖、水产等领域所生产的农产品,为保证其质量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研究和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的系列规范和技术要求。本手册所涉及的三农产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及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1.1.2分类与体系三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次。国家标准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执行力的标准;行业标准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发布的,适用于特定行业领域的标准;地方标准是地方发布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在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标准。1.1.3内容与要求三农产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如种植、养殖、水产等技术要求;(2)农产品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3)农产品检测、监测方法及合格判定标准;(4)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5)农产品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1.1.4发展历程与现状我国三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当前,我国三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节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执行的重要性1.1.5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执行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有利于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安全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1.1.6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执行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1.1.7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执行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提高农民收益。1.1.8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执行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1.1.9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执行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10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执行三农产品安全标准,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二章标准制定与修订第一节标准的制定原则1.1.11合法性原则标准制定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部门的规定,保证标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标准内容与法律法规相一致。1.1.12科学性原则标准制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保证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1.1.13实用性原则标准制定应考虑实际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需求,保证标准的实用性。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实际情况,使标准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1.1.14前瞻性原则标准制定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适应农业发展的趋势,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在制定过程中,要关注国内外农业技术发展动态,保证标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1.1.15协调性原则标准制定应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相协调,提高标准的兼容性。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内外标准体系,保证标准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认同度。1.1.16公开透明原则标准制定应公开透明,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保证标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征求部门、企业、消费者、科研机构等各方意见,提高标准的公众参与度。第二节标准的修订程序1.1.17修订提议当农产品安全标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提出修订提议:(1)标准内容与法律法规、政策发生变化;(2)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出新的要求;(3)国内外相关标准发生变化;(4)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出现新的问题;(5)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1.1.18修订草案编制修订草案应依据以下程序编制:(1)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现有标准存在的问题;(2)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发展动态;(3)拟订修订草案,明确修订内容、原因及依据;(4)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形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1.1.19征求意见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应征求以下方面的意见:(1)部门及相关机构;(2)企业、行业协会;(3)科研机构、高校;(4)消费者、公众;(5)其他相关方面。1.1.20修订草案审查修订草案审查应遵循以下程序:(1)组织专家对修订草案进行审查;(2)对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修订草案送审稿;(3)提交相关部门审批。1.1.21发布与实施修订草案经审查批准后,应按照以下程序发布与实施:(1)发布修订后的农产品安全标准;(2)制定相应的宣传、培训计划;(3)监督实施,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第三章生产环节第一节生产环境要求1.1.22产地环境选择(1)选择适宜的产地环境,保证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2)避免在污染区域、病虫害严重区域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进行农产品的生产。1.1.23产地环境监测与保护(1)定期对产地环境进行监测,保证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2)加强产地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1.1.24产地环境治理(1)对产地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消除污染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1.1.25生产设施要求(1)生产设施应满足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包括温室、大棚、养殖场等。(2)生产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保温等条件,保证农产品生长环境适宜。第二节农药、兽药使用规范1.1.26农药使用规范(1)严格遵守国家农药使用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2)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合理地选用农药,避免盲目用药。(3)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控制用药量、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1.1.27兽药使用规范(1)严格遵守国家兽药使用规定,选用安全、有效的兽药品种。(2)根据动物疾病发生规律,科学合理地选用兽药,避免滥用兽药。(3)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控制用药量、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1.1.28农药、兽药残留检测(1)对农产品进行农药、兽药残留检测,保证农产品安全。(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第三节种植、养殖技术规范1.1.29种植技术规范(1)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2)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灌溉等。(3)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方法,降低农药使用量。1.1.30养殖技术规范(1)根据养殖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2)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包括饲料配制、投喂、水质调控等。(3)加强动物疫病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免疫预防等非化学方法,降低兽药使用量。(4)严格执行养殖废弃物处理规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1.31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1)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安全。第四章加工环节第一节加工场所与设备要求1.1.32加工场所要求(1)加工场所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区,保证原料和产品的安全。(2)加工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卫生条件,便于清洁和维护。(3)加工场所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满足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的需求。(4)加工场所应设立独立的原料库、成品库和废弃物处理设施,保证原料、成品和废弃物的有效管理。1.1.33设备要求(1)设备选型应符合农产品加工的相关标准,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2)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卫生功能,易于清洁和维护,避免交叉污染。(3)设备应具备稳定的运行功能,降低故障率,保证生产效率。(4)设备应具备一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第二节加工工艺与流程1.1.34加工工艺(1)根据农产品原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保证产品质量。(2)加工工艺应遵循农产品安全标准,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3)加工工艺应注重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4)加工工艺应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废弃物排放。1.1.35加工流程(1)原料验收:对农产品原料进行检验,保证符合加工要求。(2)预处理:对原料进行清洗、消毒、去杂等预处理,为后续加工环节做好准备。(3)主加工:按照加工工艺进行主加工,如切割、破碎、混合等。(4)成品处理: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包装、检验、储存等处理。(5)废弃物处理: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第三节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1.36原料质量控制(1)严格验收原料,保证符合农产品安全标准。(2)建立原料追溯体系,实现原料来源的可追溯。(3)原料储存应遵循卫生规定,防止原料变质。1.1.37加工过程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加工工艺,保证产品质量。(2)加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设备运行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3)建立加工过程记录,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依据。(4)加强加工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1.1.38成品质量控制(1)成品检验: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符合标准。(2)成品储存:遵循储存规定,保证成品安全。(3)成品追溯:建立成品追溯体系,便于消费者查询和监管。(4)售后服务:及时处理消费者反馈,提高产品满意度。第五章包装与储存第一节包装材料与要求1.1.39包装材料的选择农产品包装是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农产品包装材料的标准与规定;(2)选择环保、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包装材料;(3)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以保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易破损;(4)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5)包装材料应具有防潮、防霉、防虫蛀等功能。1.1.40包装要求(1)包装应整齐美观,便于运输和储存;(2)包装应充分展示农产品的特色和品质;(3)包装上应标注农产品名称、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4)包装应采用牢固的封口方式,防止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潮、污染;(5)包装应具备一定的缓冲功能,减轻运输过程中的震动,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第二节储存条件与方法1.1.41储存条件(1)温度:农产品储存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农产品品质变化;(2)湿度:农产品储存应保持适宜的湿度,防止过度干燥或潮湿导致农产品变质;(3)通风:农产品储存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产生异味或污染;(4)光照:农产品储存应避免强烈的光照,以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5)卫生:农产品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病虫害滋生。1.1.42储存方法(1)分类储存:按照农产品的种类、品种、成熟度等特性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农产品间的相互影响;(2)分层储存:根据农产品的体积、重量等因素,采用分层储存方式,保证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3)避免堆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将农产品堆压在一起,以免造成损伤和变质;(4)定期检查:在储存过程中,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查,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第三节储存期限与标识1.1.43储存期限农产品储存期限应根据其种类、品种、成熟度等因素来确定。在储存期限内,农产品应保持新鲜、安全、品质稳定。储存期限到期后,应及时对农产品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进行处理。1.1.44标识(1)包装上的标识应包括农产品名称、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2)标识应清晰可见,易于识别;(3)标识应采用牢固的印刷方式,保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易脱落;(4)标识的颜色、字体、大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农产品标识的规定。第六章运输环节第一节运输工具与设备1.1.45运输工具的选择为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农产品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等。在选择运输工具时,应根据农产品的种类、特性、运输距离、时效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1)汽车运输:适用于短途、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农产品运输,具有灵活性强、运输速度快的特点。(2)火车运输:适用于长途、大批量的农产品运输,具有运输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特点。(3)船舶运输:适用于水路运输,适用于大批量、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农产品运输。(4)飞机运输:适用于高价值、时效性极强的农产品运输,具有运输速度快、损耗率低的特点。1.1.46运输设备的配置为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应配置以下设备:(1)保鲜设备:如冷藏车、冷藏箱等,用于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2)防腐设备:如防腐剂、防霉剂等,用于防止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3)包装设备:如打包机、封箱机等,用于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4)监控设备:如GPS定位系统、温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第二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1.1.47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要求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以下为常见农产品的温度要求:(1)蔬菜:一般要求运输温度为010℃,以保持新鲜度。(2)水果:一般要求运输温度为015℃,以防止腐烂。(3)畜产品:一般要求运输温度为18℃以下,以保持冷冻状态。(4)水产品:一般要求运输温度为010℃,以保持新鲜度。1.1.48温度控制措施为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应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如冷藏车、冷藏箱等。(2)在运输过程中,定期检查和调整运输工具内的温度,保证符合农产品的温度要求。(3)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频繁开关车门,以减少温度波动。(4)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减少温度对农产品的影响。第三节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1.49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安全风险:(1)交通意外:如车辆故障、交通等。(2)天气因素:如雨雪、冰冻、高温等极端天气。(3)疫情防控:如动物疫情、植物疫情等。(4)人为因素:如盗窃、恶意破坏等。1.1.50安全管理措施为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运输工具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运输工具的安全功能。(2)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驾驶。(3)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运输农产品。(4)建立健全农产品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控和巡查。(5)对运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6)与相关部门合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7)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预防和打击运输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七章销售环节第一节销售场所与设施1.1.51销售场所的选择农产品销售场所应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地点:(1)交通便利:便于农产品运输及消费者购买;(2)周围环境整洁:避免污染源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3)符合安全规定:保证场所安全,避免火灾、盗窃等意外。1.1.52销售场所设施要求(1)储存设施:应具备适当的储存设施,如冷库、保鲜库等,以保证农产品新鲜度和品质;(2)展示设施:应具备美观、实用的展示设施,便于消费者挑选;(3)消毒设施:应定期对销售场所进行消毒,保证农产品不受细菌、病毒等污染;(4)防虫设施:安装防虫设施,防止害虫对农产品造成损害;(5)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监控设备等,保证场所安全。第二节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1.53农产品质量检验(1)入库检验:农产品入库前,应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2)出库检验:农产品出库时,应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农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未受到污染或损坏。1.1.54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保持农产品新鲜度:通过合理的储存、运输方式,保证农产品新鲜度;(2)避免交叉污染:在销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3)严格操作规程:销售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不受影响;(4)定期检查:对销售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施故障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第三节销售记录与追溯1.1.55销售记录(1)建立农产品销售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农产品来源、品种、数量、销售时间等信息;(2)销售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便于追溯和查询;(3)销售记录应保存一定期限,以满足监管和消费者查询需求。1.1.56追溯体系建设(1)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2)追溯体系应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3)追溯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便于消费者查询;(4)加强追溯体系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度。第八章检测与监控第一节检测机构与人员1.1.57检测机构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检测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法律责任。(2)拥有与检测任务相适应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3)具备完善的检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1.58检测人员(1)检测人员要求:(1)具备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2)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熟悉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方法。(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2)检测人员培训与考核:(1)检测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业务水平。(2)检测人员应通过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组织的考核,取得相应资格。第二节检测方法与标准1.1.59检测方法农产品安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1)化学检测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2)生物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3)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便携式检测仪器、现场快速检测等。1.1.60检测标准(1)国家标准: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农产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农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农产品分析方法标准等。(2)行业标准:各行业根据农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安全地方标准。第三节监控体系与预警1.1.61监控体系(1)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由国家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参与,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控。(2)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由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对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控。(3)企业内部监控系统: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应建立内部监控系统,保证产品质量安全。1.1.62预警机制(1)预警信息来源: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费者投诉等。(2)预警信息处理:对预警信息进行及时分析、评估,确定预警级别。(3)预警信息发布: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4)预警信息响应:各级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九章应急处理第一节应急预案的制定1.1.63目的与意义为保证农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科学、有序、高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农产品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调配等内容,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1.64预案制定原则(1)预案制定应遵循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同配合、科学决策的原则。(2)预案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操作。(3)预案制定应充分考虑农产品安全风险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1.1.65预案内容(1)应急预案的基本情况:包括预案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等。(2)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专业技术组、应急保障组等部门的职责和人员。(3)应急响应流程: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应急结束等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4)应急资源调配:明确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的调配方案。(5)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农产品安全突发事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6)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第二节应急处理流程1.1.66预警(1)收集农产品安全相关信息,分析风险程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预警信息发布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1.67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迅速成立,组织召开应急会议,明确应急响应级别。(2)应急办公室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3)专业技术组对突发事件进行技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4)应急保障组负责调配应急资源,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1.1.68应急结束(1)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应急响应效果。(2)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结束应急响应。(3)应急响应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第三节应急处理责任与追究1.1.69责任划分(1)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响应工作,对应急响应效果负责。(2)应急办公室:负责协调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宅小区自动化系统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妇科用药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劳务服务合同标准化范本
- 2025年医事人员劳动合同样式
- 2025年婚姻财产协议书范例及标准格式
- 2025年猎头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二级渠道策划销售代理合同书
- 2025年人才交流策划共识协议
- 2025年企业股东间投资协议合同示例
- 2025年分公司经济责任合同
- 灌篮高手培训课件
-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5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贵州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监理电子招标文件(2023年版)
- 高级职业培训师(三级)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英语800词分类(默写用)
- 真实世界研究指南 2018
- JBT 7946.3-2017 铸造铝合金金相 第3部分:铸造铝合金针孔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中学校园安保服务投标方案
- 义务教育“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案例共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