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06/wKhkGWesMGaAHmmrAAIxZT2BylM355.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06/wKhkGWesMGaAHmmrAAIxZT2BylM355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06/wKhkGWesMGaAHmmrAAIxZT2BylM355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06/wKhkGWesMGaAHmmrAAIxZT2BylM355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06/wKhkGWesMGaAHmmrAAIxZT2BylM355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苛政猛于虎”C[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题是对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见的考查。A、D两项为孔子的主见和观点,可解除;B项是荀子的主见,不符合题意;C项“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孟子提出的,符合题意。]2.“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重视伦理道德;法家主见“以法治国”;墨家主见“兼爱、非攻”;道家主见“无为而治”。与题干材料“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相符合的是墨家“非攻”的思想主见,故选C项。]3.在“法”与“德”的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见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A.道家 B.儒家C.法家 D.墨家B[依据题干信息“先德后刑、先教后杀”“有礼之法”进行推断,这符合荀子提倡的礼法并施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4.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动身,基本上是冲着平民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A.主见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B.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D.实行限制思想的“焚书坑儒”A[法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见实行“法治”,适应了加强民主集权的须要,故选A项。]5.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A.“兼爱”“非攻”的主见 B.“民贵君轻”的相识C.君主集权的理念 D.人定胜天的思想C[A项是墨子的思想,B项是孟子的思想,D项是荀子的思想,C项是法家的集权观。]6.下图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诗文“隐居九疑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视察此图,你认为这幅图文可以用于探讨中国古代的()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C[依据材料中的“练得仙药”“飞天”等信息可知,题干图文可以用于探讨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7.(2024·桂林高二检测)《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 B.以民为本C.公正至上 D.以德治国C[材料的意思是以德行来支配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确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安排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恒久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提拔正直无私的人,避开为私利而相互仇恨的人,强调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故C项正确。]8.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化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化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D[依据所学学问,秦汉时期官僚政治的确立才逐步废除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贵族文化渐渐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而不是强调百家争鸣的状况,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可知贵族文化的下移能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D项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很多斗争及商业资本发展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旧来的封建侯领。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以区分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在韩非看来,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靠未必和善的人性自觉来挽救,都是缘木求鱼的迂阔思路。他的思想有两个基点:一个是人性之恶,一个是时代变了,治理方法不能不变。——葛兆光《中国思想史》(1)指出材料一“新型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在政治上的不同。(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并指出儒、法两家是如何来主见重建秩序的。解析:第(1)问,诸侯国可以按分封制的特征归纳,而“新型国家”则依据中心集权的中心和地方特征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教材可以归纳为“礼崩乐坏”或“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分裂”;其次小问儒家从当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仁”“仁政”“民本”等角度归纳,法家可以从“性本恶”“法治”“君主集权”等角度归纳。答案:(1)不同:原来的诸侯国在国内接着实行分封,由世袭的卿大夫辅佐统治。“新型国家”实行中心集权制,国君权力大大加强,任命职业官僚进行统治。(2)状况: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与兼并斗争频繁)。儒家:孔子提倡复原周礼,提倡人要做到“仁”。孟子主见“性善论”,靠人性自觉来复原秩序。法家主见“人性恶”,君主要以“法”“术”“势”来重建社会秩序。[实力提升练]10.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国君相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闻名的事例有齐桓公礼聘管仲、勾践出车行舟四处访贤逢士“必问其名”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A.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B.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度C.形成了敬重人才的风气D.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B[材料“相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主要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礼贤下士的风气,没有涉及诸侯争霸,故A项错误;由于“士”的出身多样,一旦被选中可能位极人臣,但是和国君没有血缘关系,对世卿世禄制度有肯定的冲击,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更强调有一技之长,没有道德的约束,无法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故C项错误;分封制瓦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11.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除井田,民得买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本题材料“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主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见,符合题目要求,因此选C项;A项是商鞅变法的措施,B项是墨子的“尚贤”主见,D项是荀子的“性恶论”,均解除。]12.(2024·洛阳高二期中)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一般人)可以为禹”。这说明先秦儒学家()A.认为“人性本善” B.重视教化作用C.主见“为政以德” D.推崇“性恶论”B[孟子的主见是“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样;荀子的主见是“一般人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强调后天教化的作用,B项正确;A项是孟子人性思想;C项是孔子的思想;D项是荀子的思想。]1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上述言论体现了()A.实行“仁政”缓和冲突的儒家思想B.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C.“兼爱”“节俭”的墨家思想D.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A[依据材料“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可知,孟子主见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以此缓和社会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与法家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仁政”思想,与墨家主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道家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1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是在传统礼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家对待传统礼乐的看法和改造主见也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丢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单有礼乐,没有道德作根本,还不够适合政治上的须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三墨子的确对当时统治阶层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大加抨击。……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而舍其后来之繁缛的。……(早期道家)信任文明制度(指礼乐制度)不但不是自然状态的改进,而是对自然状态的污染和毁灭,而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华蜜与自由。——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摸索》(1)依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传统礼乐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法家对待传统礼乐的看法。(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更新传统礼乐的核心主见。(3)依据材料三,指出墨家认为传统礼乐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改造主见,并概括早期道家突破传统礼乐的核心主见。(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儒、墨、道、法各家与传统礼乐之间的关系。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得出,明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据材料“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协作;据材料“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得出维系宗族政治秩序。其次小问,可依据材料一“法律取代了礼乐”得出用法律取代礼乐。第(2)问,据材料二“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结合所学得出把“仁”作为礼乐的道德根本。第(3)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三“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得出过度奢侈、繁缛;其次小问,据材料三“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得出回来简朴;第三小问,据材料三“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华蜜与自由”得出回来自然,追寻华蜜与自由。第(4)问,据材料导语中“诸子百家是在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办公场地续租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市场调查外包服务综合合同
- 2025年建筑工程设计合作协议书样本
- 2025年公共卫生服务策划与共识协议
- 2025年二手车买卖协议书转让合同
- 2025年个体工商户联合协议范本
- 2025年食品质量保障与责任策划协议
- 2025年企业培训策划合作协议标准化指南
- 2025年充电桩设备安装及维护年协议
- 2025版股权合伙协议策划文本
- 西安2025年陕西西安音乐学院专任教师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小学部分)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记录主题
- 川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2024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红色喜庆中国传统元宵节英文介绍教育课件
- 《银行融资知识》课件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中式烹调技艺PPT课件
- 煤矿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