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0/1D/wKhkGWesHyeAZSLQAAG1dLQAzOo699.jpg)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0/1D/wKhkGWesHyeAZSLQAAG1dLQAzOo6992.jpg)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0/1D/wKhkGWesHyeAZSLQAAG1dLQAzOo6993.jpg)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0/1D/wKhkGWesHyeAZSLQAAG1dLQAzOo6994.jpg)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0/1D/wKhkGWesHyeAZSLQAAG1dLQAzOo69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
中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美国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一书的正确书名,事实上应该是
《西方古今数学思想》。在全书中,只有介绍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的第
9章才涉及到非希腊传统的东方数学。尽管如此,在该章之首作者却
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在数学史上,希腊人的后继者是印度人,虽然
印度的数学只是在受到希腊数学成就的影响后才颇为可观。”
只要对中国的传统数学略有所知,即知此语之谬。作为一名中国
的数学工作者,首先应对自己的数学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为此,必须
首先对成书于公元1世纪左右的《九章算术》与成书于公元3世纪的
《刘徽注》有确切的了解。
数系统的每一步完善都是数学进展的重要标志。无理数的发现,
曾在西方引起了数学危机。但是负数概念与完整的实数系统在西方很
晚才得到确认。克菜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中曾经说过:“负数虽然
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传到欧洲,但16世纪和17世纪的大多数数学家
并不承认它们是数。”“数学史上最使人惊奇的事实之一,是欧洲实
数系的逻辑基础竟迟至19世纪后叶才建立起来。在那以前,即使正
负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最简单性质也没有成逻辑地建立,连这些数的定
义也还没有。”
然而在我国,至迟在《九章算术》中,就已记载着有理数与正负
数的各种运算规则。不仅如此,对于古代希腊认为迷惑不可理解的开
根不尽之数(无理数),在《九章算术》与《刘徽注》中直截了当地
“以面命之”,给出了独立成数的定义与某些运算法则。事实上,通
过这种不尽小数的引入,以及开方与圆周率的极限计算,《九章算术》
与《刘徽注》实际上已完成了整个实数系统。
数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成。在中国的传统数学
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往往是形影不离并肩地发展着的。但在以欧
几里得为代表的希腊传统里,几何学则独立于数量关系而以单纯研究
空间形式的格局发展着。
希腊传统的这种排斥数量关系于几何之外的研究方式可能给数学
包括几何带来了严重后果。在欧洲长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公元5世纪
到15世纪)中,数学的发展陷于停顿,几何也是如此。笔者怀疑公
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那种单纯依靠艰涩而迁曲之形式进行的推理方
式,正是造成这种停顿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笔者的怀疑有多少真实
性,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中世纪时的阿拉伯世界一一无疑是由于
东方的影响一一已经充分掌握了当时数量关系方面的许多知识与方
法,当然可能还有不少自己的创造。通过回教、蒙古与土耳其的西侵
以及十字军的东征,这种知识与方法传入了欧洲,前面所说负数的传
入正是其中之一。这种传入无疑促成了中世纪以后欧洲以数量关系为
主而与欧儿里得传统大相径庭的种种发明创造。
与以欧几里得为代表的希腊传统相异,我国的传统数学在研究空
间形式时着重于可以通过数量来表达那种属性,几何问题往往归结为
代数问题来处理解决。面积、体积与圆周率的计算导致无理数概念的
引入,相当于“卡瓦列利原理”的“刘祖原理”的发现以及极限方法
的创立。把几何问题化为代数问题的做法,则导致方程、天元等概念
的引入,多项式运算与消元方法的建立以及各种方程的系统解法;并
使几何代数化有途可循,有法可依。17世纪笛卡尔解析几何的发明,
正是中国这种传统思想与方法在儿百年停顿后的重现与继续。
笔者曾在多种场合,指出我国的传统数学有它自己的体系与形式,
有着它自身的发展途径与独到的思想体系。我国的古代数学基本上是
从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形成概念与方法,并
上升到一般性原理,进一步应用于多种多样的不同问题,由于形形色
色的问题往往归结为方程求解.,因而方程求解就成为中国传统数学自
《九章算术》以来发展中的一条主线。我国传统数学在从问题出发以
解决问题为主旨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以机械化为其特色的算法体系,
而《九章算术》与《刘徽注》是这一机械化体系的代表作。这与以欧
几里得《几何原本》为代表作的西方数学之以定理求证为中心的公理
化体系可谓东西辉映。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
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
的主流,深刻影响了数学的历史进程。
研究《九章算术》与《刘徽注》,不仅对于数学的历史,即使对
于数学的现状,也可提高认识。
肇始于我国的这种数学机械化体系,在经过明代以来几百年的相
对消沉后,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已越来越为数学家所认识与重视。《九
章算术》与《刘徽注》所贯穿的机械化思想,对数学的现状正在发挥
它日益显著的影响。它在进入21世纪后在数学中的地位,也几乎可
以预卜。
总之,要预见数学的将来,就不能不研究《九章算术》与《刘徽
注》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功绩,也不能不正视
正在崭露头角的这种思想对数学现状的影响。
(摘编自吴文俊《关于研究数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一书虽然也涉及了非西方传统的印
度数学,但是仍然认为印度数学是受到西方数学成果的影响才取得了
非常可观的成就的。
B.欧洲16、17世纪的大多数数学家并不承认负数是数,且实数系
的逻辑基础直到19世纪才建立起来,而中国数学家最晚到公元3世
纪就已完成了数系统。
C.欧几里得的艰涩推理方式是造成欧洲中世纪数学发展停顿原因
之一的结论不好确定,但有一点是无疑的:后来西方几何的进步受到
了东方的积极影响。
D.虽然诞生于我国并影响了数学史进程的数学机械化思想后来经
历了几百年的相对消沉,但是计算机的出现又提高了当代数学家对这
一思想的重视程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成就缺乏客
观认知,这可能也与中国数学家对自己的数学历史认识不够深刻、对
相关著作宣传介绍力度不够有关系。
B.负数”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传到欧洲”,但这并不能证明欧洲
数学家关于负数的认知和运用没有受到以《九章算术》和《刘徽注》
为代表的中国数学著作的间接影响。
C.中国传统数学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往往形影不离、并肩发
展;但在希腊传统里,几何则独立于数量关系而发展:这说明古希腊
的数学至少在几何领域是落后于古代中国的。
D.从本文对《九章算术》的介绍来看,中国古人研究数学自有一
套别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它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智慧或许
对现代科学更好地走向未来有所裨益。
3.下列选项对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篇,论证语言就表现出严谨的风格,“尽管如此”“至
迟”等用词体现出其论证的谨慎,而“略有”又体现了高度的自信。
B.文章第3到7段,针对克莱因的观点,主要从中国古代数学对
实数系统的完善、对西方几何发展的影响两个角度展开驳斥,论证有
力。
C.第8段开头使用道理论证,对《九章算术》的数学方法与规律
进行了归纳概括。后又就其与西方公理化演绎体系的优劣作了对比论
证。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但整体来看,丰富的事实论证是
所有论证的基础,这彰显了作者作为科学工作者重视实证的科学态度。
4.小刚同学不了解“数学机械化体系”,假如让你对这一概念作
介绍,请列出要点。(4分)
5.有读者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驳斥克莱因的观点。”假如
让你对该读者的看法予以批驳,请列出批驳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王嫂
沈从文
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
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
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
王嫂在这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毛房的乡下人
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
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
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因为
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
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腹痛就
死去了。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
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八个字。她相信八字。
说起女儿死去情形时,她说:“他们忙着收麦子,大麦棵麦,用
车子装满一车一车马拖着走,下出去了。我女儿要喝水,喝不到,把
水缸脚脚喝下肚,可怜,她嚷痛也痛,就死了!死了她男人哭,不许
棺材抬出门。自己可要去做壮丁,抽签到头上,过盘龙寺当兵去!生
死有命。”说的话不到十句,可包括了多少动人的内容!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一切却统由王
嫂照管。下半天是她洗衣的时间,天气好时,王嫂更忙。院子中有两
大盆待洗的衣服:老先生的,先生的,太太的,小姐的,学生的,小
娃子的,还加上自己在茶业局作小勤务十二岁小儿子的。衣服虽不少,
她倒不慌不忙的做去。事情永远作不完,可并不使她懊恼。一面搓衣
一面间或还用本地调子唱唱歌,喉咙窄,声调十分悦耳。①偶然为主
人听到时,要她好好唱下去,就觉得害臊,把个脸羞得红红的,决不
再开口。唱歌的用意只在自己听听,为自己催眠,凭歌声引带自己到
一个光明梦境里去。
她目下有十二块钱一个月,儿子却有十五块,两人赚的钱都没有
用处,积聚一年可捎回乡下去买一亩二分田地。仗打下去,米粮贵,
一点收入少虽少,利上翻利,五年不动用,会有多少!再过八年儿子
长大了,所长保举他进军官学校,接房新娘妇,陪嫁多的不耍,只
要有三五亩地,一头水牯牛。
三月后天气转好,镇日长晴,城区经常有空袭警报。飞机来到她
头上也不怕。为什么不怕?孔子遗教在这颗简单的心上有了影响,“生
死有命,富贵在天”。还记起一个故事,“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数
的八方有路难逃,不在劫数的,坐下来判官不收你。”②两句简单话
语和一个简单故事,稳定了这个简单的心。
一个客人向她说笑:“王嫂,你看见了日本飞机?”
“二十七架,高也高!哪,那边高射炮蓬蓬的响了,那边机关枪
咯咯响了,亭通,兵通,飞机场炸了。我不躲,我不怕的。”
“真不怕吗?炸弹有水缸大,这房子经不起!”
“要炸让它炸,生死有命。”
第二天到了下午,天气还是很好,并无警报,到两点左右,③小
狗忽然狂吠起来。原来那个在茶业局当差的小儿子来了。
小孩子脸黑黑的,裤子已破裂,要他母亲给缝补缝补。
“昨天警报你在哪里?”
孩子说:“我在河甸营。”
这一来王嫂呆住了。“你怎么到飞机场去。日本飞机不是把河甸
营炸平了吗?炸死好多好多人。你去看热闹!有什么好看的!”
“我有事去。飞机来了,丢下十二个炸弹,三个燃烧弹,房子烧
了,倒了,我前前后后是人手人脚,有三匹马也炸个碎烂。机关枪答
答答答乱打。最后我也死了,士把我埋了。有人摸我心子,还有一点
气,汽车装我到甘美医院……”
孩子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毫不觉得可怕,也毫不觉得这次经
验有何得意处。坐在他母亲洗衣盆边,裤子破了一个大裂口,把手抹
抹,瘦瘦的腿子全裸露出来了。王嫂声哑了,“咦,咦,咦,你不炸
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烧起来?你看到人手人脚朝天上飞?
人家抬你到医院去,九点钟才醒。回去主人骂不骂你?来,我看看你
裤子!”
小孩子走到她身边去,她把破裤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
巴巴的打了三下。“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省得吃水缸大炸弹五
马分尸!“小孩子却嘻嘻笑着,看看母亲的眼睛,已湿莹莹的了。
孩子说:“我不怕日本,我长大了还要当兵去!”
她看看天,天上蓝蓝的,有一团团白云镶在空间。恰有三只老鸦
飞到院中尤加利树高枝上停下来,孩子一拍掌,老鸦又飞去了。王嫂
把裤子缝好后,用口咬下那点线头,把针别到头髻上去,打抱不平似
的,拉住孩子脏耳朵说:“你当兵去,老鸦就叼你到树上去。福寿,
你能当兵?”
孩子不作声,只快乐的微笑。他心想:“我怎么不能当兵?人长
大了,什么都做得好。”④孩子走后,家中人知道了这件事,都以为
王嫂人好,心好,命好。王嫂不作声,只是微笑。到晚上,却悄悄的
买了些香纸,拿到北门外去烧化。她想起死去的女儿,死得太苦了,
命可不好,有点伤心,躲在自己房中去哭了好一会,不曾吃晚饭。这
件事一家人谁也不知道,因为她怕人知道要笑她,要问她,要安慰她。
这一切她都不需要。
写于1940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两段写王嫂儿女双全,写她佯装“骂骂”儿子,写她
工作、生活及其“护主”的动机,隐约透出她对现状的知足。
B.第三、四段都述及女儿死去的情形,内容基本相同,王嫂的再
述不仅无重复之感,反而让情节具备了更触动人心的力量。
C.王嫂在女儿去世之后,“竟还是一切照常”,不慌不忙做事,
间或用本地调子唱唱歌,表现出她的乐天安命、勤劳和麻木。
D.王嫂与祥林嫂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到“主人家”做工做佣,都
失去了心爱的孩子,但两篇小说这样安排的创作目的不同。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细节传神,从中可看出王嫂内心纯净又传统:“觉得害
臊”“脸羞得红红的”“决不再开口”,显示她内心很淳朴,在主人
面前恪守本分。
B.句子②第一个“简单”是说王嫂话语不繁琐,第二个是说故事
简短,第三个是说王嫂内心不复杂,看似简单的点评,却使人物形象
更加鲜明。
C.句子③“忽然”用得巧妙,在细微处让情节起了些许波澜,在
难得的平静气氛中平添了紧张,并与“原来”呼应,表现出王嫂见到
儿子的欣喜。
D.句子④中“这件事”指儿子要当兵;“命好”既是夸王嫂,也
是夸她儿子,但终归还是夸王嫂好人有福报,这暗示了民众救国意识
已经有了觉醒。
8.本文以日本侵华作为背景,其设置处理得很有匠心。请分析。
(4分)
9.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教学生创作,强调最多的是:
“要贴着人物来写。”请结合小说第7段之后部分对王嫂的刻画,分
析这一创作观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高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为临淄宰?”称管穆焉。王曰:“穆,
容貌陋,民不敬也。”答曰:“夫见敬在德,且臣所称,称其材也。
君王闻晏子、赵文子乎?晏子长不过三尺,面状丑恶,齐国上下莫不
宗焉;赵文子其身如不胜衣,其言如不出口,非但体陋,辞气又呐呐,
然其相晋国,晋国以宁。诸侯敬服,皆有德故也。以穆躯形方诸二子,
犹悉贤之。昔臣常行临淄市,见屠商焉。身修八尺,须髯如戟,面正
红白,市之男女未有敬之者,无德故也。”王曰:“是所谓祖龙始者
也,诚如先生之言。”于是乃以管穆为临淄宰。
(节选自《孔丛子•对魏王》
材料二: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
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
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
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
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
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
“然,则术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
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
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照
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
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
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馀,管仲死,君遂不用
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
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
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
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伸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
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I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
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桓公渴A馁而死B南门之寝C公守之室D身死E三月F不收G虫
H出于户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担任相国,与《陈涉世家》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相”
用法不同。
B.迁,指移交,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盘庚之迁”的“迁”意
思相同。
C.刚愎,意思是倔强、固执,与成语“刚愎自用”中的“刚愎”
意思相同。
D.游,出游,与《鸿门宴》中“秦时与臣游”中的“游”意思不
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王认为管穆容貌丑陋,百姓不会尊重他。子高用晏子在齐国
获得尊重,赵文子最终让晋国得以安定的事例加以反驳。
B.屠商身高八尺,须髯如戟,脸盘方正红润,却因为无德得不到
人们尊敬,子高举此例的目的是让齐王明白要重视德行。
C.齐桓公向管仲问政,管仲年事已老,又以此推辞,他告诉齐桓
公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让他自己去测试他们的忠心。
D.在管仲去世以后,齐桓公任用竖刁为相。竖刁率领易牙、公子
开方等作乱。齐桓公最终落得个为臣所弑的悲惨结局。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见敬在德,且臣所称,称其材也。(4分).
(2)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4
分)
14.材料一管穆论“材”重德。管仲与齐桓公讨论人选时从不同角
度贯穿了这一标准,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①见赠五首(其三)
苏轼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划如太华当我前,跛群欲上惊峭率②。
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
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注】①集古人句,即集句诗,古代诗词的一种:撷取前人已经
创作出来的现成诗句进行再创作写成的新诗词。②跛样,痛了腿的母
羊。峭率,山势高峻的样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毅父集古人句成新作赠给苏轼,苏轼作此诗作为回赠,既作
了酬答,又探讨诗理。
B.诗歌开篇提出了问题:天下学杜甫诗歌的人并不很多,是否因
为其中精髓确实难得?
C.第二联感慨杜甫诗歌造诣如同山岳当前,欲得其妙就犹如痛羊
登峰,只能望巅惊叹。
D.第三联与开篇呼应,言杜子美诗歌中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其
真谛却罕有人能领会。
16.有人说苏轼的这首诗情理兼具,请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雪》中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其北国雪景非
常壮阔;而《登泰山记》中写“,”,其泰山雪景
也格外雄浑。
(2)《六国论》中的“”是为赵国不能坚持使用武力而灭
亡感到遗憾,而《谏太宗十思疏》的“”也为历朝历代罕能
长治久安指出了原因,两者似有相通之处。
(3)《将进酒》开篇写黄河之水从天际奔腾而来又奔流而去,紧接
着又以“________,________”感慨容颜易老,以黄河起兴充满气
势,以岁月落笔悲凉无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江西九仙优越的仙山灵境,甚至让植物界的“大熊猫”红豆杉,
也扎根于此。要知道,①野生红豆杉生长条件近乎苛刻,②对空气湿
度和土壤肥力要求严格,③一般成树大约需要百年以上。④不但它成
树后可以全天释放氧气,⑤而且吸收能力强。⑥不仅对有毒物质如二
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吸收作用,⑦对甲醛、甲苯等致癌物质也有很
好的吸附性。
如果说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的九仙山,是众多珍稀植物的“避难
所”;那么富含偏硅酸。千百年来,泡汤已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
活方式和氟的九仙温泉,_(1)―。千百年来,泡汤已成为当地人
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条手巾,三五知交,氤氤的水雾,爽朗的笑
声,当地的耄耋老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接受自然的“洗礼”与恩赐。
他们之所以如此青睐温泉,—⑵恢复疲劳的“休养”,保持
健康、预防疾病的“保养”,以及治疗疾病的“疗养”。
九仙山,就好比一颗宝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序号并说明如何
修改。(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几个短语简单组合,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
请分析。(4分)
(-)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广22题。
到了北平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
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
粒一粒的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
翎,谈天说地,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
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
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
门上骆驼庄去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
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
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
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得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
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21.有人认为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觅食振翎”可以改为“振翎觅食”,
你同意吗?为什么?(5分)
2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如同”,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一一侧耳倾听。
B.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D.九仙山,就好比一颗宝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美真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吗?有哲人认为,美并不能脱离人的主观
感受而独自存在于眼前的世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辨明概念,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LB(3分。“完成了整个数系统”错,完成的是实数系统)
2.CC3分。“古希腊的数学至少在几何学领域是落后于中国的”
错。一个点的落后,并不能得出整个面的落后,属于推理不当)
3.C(3分。“就其与西方公理化演绎体系的优劣作了对比论证”
错,没有对比优劣)
4.①数学机械化体系,是一种数学的算法体系。
②它把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归结为方程求解,在这一过程中解决
实际问题。
③它是肇始于中国的一种数学思想,代表作是《九章算术》与《刘
徽注》。④它与西方以定理求证为中心的公理化体系相对应,共同影
响了数学史进程。
题目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中明确要求:“能
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
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本题目设计了一个社会生活情境,要求学生用
文本提供的事实和观点向小刚完成概念的介绍。有关本概念的信息主
要在第8段,学生如果能对有关信息准确地完成筛选和整合,就不难
作答。
阅卷标准:4分。答出一条得1分,答对4条得满分。如有其它
合理表述,可以酌情赋分。可以酌情赋分的有关要点主要在第7到第
8段的有关信息里。如根据第7段中“与以欧几里得为代表的希腊传
统相异,我国的传统数学在研究空间形式时着重于可以通过数量来表
达那种属性,几何问题往往归结为代数问题来处理解决”的表述,可
以概括出“它研究空间形式时用数量表达属性,用代数解决问题”;
根据第八段的“我国的古代数学基本上是从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数学问
题,经过分析综合,形成概念与方法,并上升到一般性原理,进一步
应用于多种多样的不同问题,,,可以概括出“它从实践中提炼出数学
问题,并形成概念、方法、原理,以此进一步解决问题”。诸如此类,
可以酌情给分。
5.①这一观点是错的。因为本文写作目的是阐明数学在中国的历
史与现状,以预见其未来。②依据在哪?题目是对写作目的高度概括,
最后一段也有对写作目的的明确交代。③那文章为什么要先驳斥克莱
因的观点呢?是为了给后面的论证和立论作出铺垫。
题目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中明确要求:“在
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
析文章结构思路),“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批判性思
维),“并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
的观点”(本题是反驳题干观点)。本题目既考查了对本文的写作目
的和思路的把握,又结合“批驳”题干观点和“歹U出批判思路”两个
任务指令,考查了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实证性思维,能力考查
较为综合。审题时,应注意是列“思路”,答案中问号标明的是构思
的过程和路径,与思路是吻合的。
阅卷标准:6分。明确文本的真实写作目的得2分;能从题目或
结尾段,为判断真实写作目的找到依据得2分;能从解释“驳斥克莱
因观点的作用”角度说清文章的整体论证思路得2分。
其中,第一条,写作目的表述为“研究数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为了预见数学发展的未来”“为了阐明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影响”等
均可得2分;第二条,仅提到题目或仅提到最后一段都可以给2分,
如果从后半部分的作用答,如“文章后半部分用了大量篇幅写数学在
中国的历史成就与对现在的影响”也可以给2分;第三条,重点从文
章前半部分(驳斥克莱因观点)的作用作答即可得2分。第二条和第
三条合起来作答的,意思全可以给4分,不全的话酌情赋分。但阅卷
时有相关要点即可,对标示思路的“问句”格式可不作要求。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6.C(3分。“麻木”错,即使王嫂有麻木成分,但至少这里更多
地体现了她的坚忍;应该注意到:从最后一段看,王嫂对女儿去世并
非无动于衷)
7.D(3分。这件事应指“儿子大难不死”;边地乡民虽然很善良,
但应该大都和王嫂一样未必有明确的救国意识)
8.①并没有直接描写日本侵华,而是用警报声和人物的讲述等来
隐现,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②将战争与人性之善、社会风情之美
作了反衬,凸显了战争残酷,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思考。
题目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2明确要求:“能对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学业质量水平4则进一步要求:
“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
本题目涉及的“背景设置”,对小说来说显然属于文学的表现形式。
有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小说学习经历作比照,本文在背景设置上的
巧妙之处,也不难体会。但难就难在题目设问作了去套路化处理,对
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阅卷标准:4分。答对一条得2分,答对两条得4分。言之成理
即可得分。第一个要点的关键要点为“没有直接描写”“隐现”,答
成“侧面描写”也可以,学生只要有相关感受,意思对即可;第二个
要点,指向主题揭示,意思对即可。
有关主题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果主题理解成批判战争,要
点就是“与美好社会风俗与人性的反衬”;但如果把主题理解成“批
判底层百姓对战争的麻木”“对民众的唤醒”,要点也可以是与“王
嫂的麻木”形成映衬,均可给分。
此外,除了以上两个要点外,如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如
“没有描写战争下的凄惨,而是重点写了战争到来时底层社会风情的
百态,引人思考”“以一个边远市镇的视角,写战争渐渐逼近时的市
井生活与小人物的命运”“从一个边远市镇的视角,以战争的临近感,
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言之成理即可。判断学生答案是否有合
理成分,应该依据学生的表述看其是否扣住了背景的“设置”并有合
理的个性化解读。
9.①贴着人物身份写。写她反复说“生死有命”,符合底层妇女
的身份。
②贴着人物性格写。写她缝好裤子、咬下线头、别好针再教训儿
子,符合冷静内敛的性格。
③贴着人物处境写。写她人前隐忍,独处则不禁伤感,符合人物
处境。
④贴着人物关系写。写她日常话语简洁内敛,与儿子对话则畅快
淋漓,符合人物关系。
⑤贴着人物心理写。写王嫂听说儿子要当兵后“看看天”,符合
她心理的微妙变化。
题目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明确要求:”在鉴
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
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本题设置了一个
真实的学科认知情境,来综合考查小说的人物及其体现的文艺思想
(创作手法),对学生的综合阅读鉴赏能力要求较高,但仔细阅读题
干和原文也不难作答。情境之所以真实,是来自汪曾祺对沈从文的
回忆;二是,沈从文表达此观点的时间与小说创作的时间几乎同时。
学生要结合原文仔细体会“贴着人物来写”的内涵,找到合适角度方
可作答。
阅卷标准:6分。答对一条得2分,答出三条得6分。每一条要
点1分,分析1分。如有其它答案,如答“贴着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特
点写。沈从文此时在西南联大教书,文中人物的善良朴实符合沈从文
对边地百姓的观察”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学生如果没有答案中诸
如“贴着……写”之类的明确要点,应该依据学生的表述判断其答案
是否有合理成分,意思上合理就应该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20分)
10.CDG(3分)
11.B(3分。《答司马谏议书》中“盘庚之迁”的“迁”特指迁都)
12.C(3分。原文为“君其试以心决之”,是让君主自己决断,而
不是测试大臣的忠心)
13.(1)被人尊敬是因为道德高尚,况且我举荐管穆,是称赞他的
道德和才能。
(2)有过错却不听从忠臣的劝谏,按自己的意志独断专行,是丧
失他崇高的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题目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学
业质量水平4明确要求:在自觉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的过程中,能在
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
以解释”。翻译句子,就是考查学生基于此的理解能力、综合把握能
力和表达能力。
阅卷标准:
第一句,4分。“见”“称”“称”各1分,大意1分。其中“材”,
根据语境应该包含“道德和才华”两层意思,仅翻译成“道德”不扣
分,仅翻译成“才华”则按大意扣1分。
第二句,4分。“过”“独行”“则”各1分,大意1分。其中,
“独行其意”,意思对(能体现出独断、不听从建议的意思)即可,
如可意译为“像独夫一样一意孤行“;贝IJ,可以翻译为“那么就是”
(必须有表判断的意思在里面)。
整体上,翻译重点词语只要意思对,可不拘泥于具体措辞、用词。
14.①要心存敬畏,敬畏百姓,即要有“敬民之德”;②要亲父母、
亲国君,即要有“敬亲之德”;
③要内心坚贞,行为廉正,少私欲,多守信,即要有“敬己之德
题目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明确要求:“有
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探究文化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在阅读
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论述相关
的文化现象和观念。”本题目旨在让考生结合作品中有关选人用人标
准的论述,把握古人以德取“材”的文化观念,具体又考查了梳理、
概括的能力。考生应该在梳理材料大意的基础上,分别结合材料二管
仲否定“鲍叔牙”“公子开方”的理由和肯定“隰朋”的原因加以概
括。
阅卷标准:3分。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三条得3分。答案在概
括上有较强的示范性:既根据管仲否定“鲍叔牙”“公子开方”的理
由和肯定“隰朋”的原因,对其德的具体表现予以了概括;又紧扣题
干指出了这是一种什么“德”。阅卷时,能对德的具体表现有概括即
可得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高拜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以做临淄的行政长官?”子高举
荐了管穆。齐王说:“管穆长得很丑,百姓不会尊重他。”子高回答
说:“被人尊敬是因为道德高尚,况且我举荐管穆,是称赞他的道德
和才能。大王您听说过晏子和赵文子吗?晏子身高不到三尺,且面貌
丑陋,但是齐国从君主到老百姓没有不尊崇他的;赵文子身体单薄好
像穿不住衣服一样,说话好像说不出口,不但体态丑陋,说话又迟钝,
但是他做了晋国的相国之后,晋国得以安定。各地的诸侯无不敬重钦
服,这是有德行的缘故啊。以管穆的身躯相貌和这两个人相比,哪个
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我常常去临淄,在市场见到一个从事屠
宰的商贩。他身高八尺,须髯如戟,脸盘方正红润,但是集市上的男
男女女没有一个尊敬他的,这是他没有德行的缘故。”齐王说:“你
说的是市场里的祖龙始,他确实和先生说的一样。”于是,齐王任命
管穆担任了临淄的行政长官。
材料二:
从前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于一致而恢复了正道,成为
五霸中的第一个,管仲辅助他。管仲老了,不能治理政事了,退休住
在家中。桓公去问候他说:“您在家病着,假若不幸一病不起,政事
移交给谁呢?”管仲说:“我老了,不值得您咨询了。虽然这样,我
听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您不妨试着
按自己想法来决定人选吧。"桓公说:“鲍叔牙怎么样?”管仲说:
“不行。鲍叔牙为人,刚强任性而崇尚凶暴。刚强就会粗暴地侵扰民
众,任性就得不到民心,凶暴了臣民就不听他使唤。他心里什么都不
怕,所以不是霸主的辅佐。”桓公说:“这样的话,那么公子开方怎
么样?”管仲说:“不行。齐国、卫国之间不过十天的行程,开方为
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望他的父母亲,这不
是人之常情。他连父母都不亲爱,还能亲爱君主吗?"桓公说:“这
样说来,那么哪一个行呢?”管仲说:“隰朋行。他的为人,内心坚
定忠贞而行为清高廉洁,淡泊寡欲而很守信用。内心坚定忠贞,就足
够用来作为臣民的表率;行为清高廉洁,就可以担任重大的职务;淡
泊寡欲,就能够在上统治他的民众;很守信用,就能够亲近邻国。这
是霸主的辅佐啊,您还是任用他吧。“桓公说:“行。”过了一年多,
管仲死了,桓公没有任用隰朋而举用了竖刁。竖刁执政三年,桓公到
南方的堂阜去游览,竖刁便率领易牙、卫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造反。
桓公因为又渴又饿而死在南门的卧室一一那是桓公的家族所守卫的
房子,桓公死了三个月也没有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齐
桓公的军队曾在天下横冲直撞,他成了五霸之首,但最后却被他的臣
子杀害了,而他崇高的名声也丧失了,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听管仲忠告的过错啊。所以说,有过错却不听从忠臣的劝谏,按
自己的意志独断专行,是丧失崇高的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
(三)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
15.B(3分。第一联意思应为:天下学习杜甫诗歌的人有很多,但
谁又能学得其中的精髓?)
16.①既表达对世人学习古人诗句时只能领会其皮毛的讽刺之情,
也表达了对杜甫诗歌艺术造诣的敬仰,还有对孔毅父赠诗的赞美。
②揭示了“只有学得古人精髓,方能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的哲
理。
题目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明确要求:“在
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
和思想内涵”“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论述相关的文化现象和观念”。
本题目,通过一个具体的学科认知情境设置,让学生把握和分析古诗
中的情感和理趣,学习苏轼的关于诗歌的创作观念。诗歌选自苏轼《次
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节选的诗歌为其三。孔毅父曾作集句
诗赠给苏轼,苏轼依韵写五首诗作为回赠。集句诗在宋代颇为流行,
但根据史料来看,苏轼好像对这种肤浅的作诗、学诗之风多有讥讽,
并有自己独立的诗歌创作观和对待学习古人作诗的态度一一这些情
和理,在本诗中都有透露。当然,从“前生子美只君是”来看,苏轼
对孔毅父所赠的集句诗还是有肯定的。
阅卷标准:6分。答出讽刺得2分,答出赞美之情得2分,答出
哲理2分。其中,赞美之情有两条,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2分;哲理
只答学习杜甫“不要只学皮毛”或“应该学其精髓”,“作集句诗
要深入领会古人所作诗歌的感情”“作诗要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等
意思均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言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能克终者盖寡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题目解析:本题目着眼于考查语文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考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
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并学以致用。
阅卷标准:6分。填对一句得1分,有错字、漏字、别字则该句
不得分。其中第(2)题的第二个空,如果写成“功成而德衰”也可
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18.(1)则是当地居民的“养生池”
(2)是因为相信温泉有“三养”
题目解析:本题目着眼于语文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与“思
维的发展与提升”,考查学生在准确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判定需要补
写的内容,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第一句,考
生根据“如果说……是……;那么……”所含有的语言逻辑,不难判
断答案中应有“则是”“就是”等关联词;但难点在于前文“避难所”,
是一个很好的比喻,空线处要填的句子最好也有这样一个形象的词语。
第二句,根据上一句“之所以”所含有的语言逻辑,不难判断答案中
应有“是因为”的关联词,但难点也是对“休养”“保养”“疗养”
的概括。
阅卷标准:4分。写对一处得2分,写对两处得4分。每条关联
词、句意1分;引号处的关键词,能措辞恰切1分。
第一句中的“养生池”,可以与答案不同,但底线是必须是一个
形象的词语,如“安乐窝”“养生地”等,是比喻更好,也可以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说唱社团申请书
- 奖励单申请书
- 2025年度房产居间买卖合同范本与居间协议样本
- 农转非的申请书
- 民营医院申请书
- 楼顶广告字高空作业培训与施工管理合同(二零二五年度)3篇
- 电子竞技产业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建设
- 2025年度合作伙伴廉洁简单协议争议解决条款
- 电竞酒店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品牌战略选择
- 电商营销策略与平台盈利的深度解析
-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 小学开学第一课禁毒安全
- 《婚恋观教育》课件
- 10以内除法口算练习题100套(十)
- 中医小儿常见皮肤病
-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华西医院案例
-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全国选拔赛技术工作文件
- 个人保证无纠纷承诺保证书
- DB51T10009-2024DB50T10009-2024康养度假气候类型划分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时政热点专题新人教版
- 【压缩式落叶清扫机设计(论文)69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