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一、看拼音写词语1.看拼音,写词语。海风fàngsì地咆哮着,桅杆上的帆被吹得呼呼作响。一sōu轮船在大海上航行。船上有个小朋友,用玩具枪miáozhǔnhǎiōu,假装射击。还有一位游客的宠物狗可zhēndòu,它有时候静静地sīchě着纸团玩,又有时候zīyáliězuǐ,故意吓唬游客。二、单选题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均属年龄称谓,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学校把退休教师的论文结集出版,命名为《而立集》。B.他二十岁参加工作,埋头苦千二十多个年头,年逾不惑,已硕果累累。C.老校长过六十岁生日,学校送他一份礼物贺他“花甲之喜”!D.张医生退休后,养老、学书、练拳、十年不辍,虽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A.“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B.“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立刻瞄准”说明船长没有被儿子的危险吓昏头,而是立刻想出了办法,从中可以感受到船长是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人。C.“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这两句话说明水手们默许了猴子的调皮与放肆,没有阻止它。他们在笑猴子的调皮与可爱。D.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经过是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高潮是孩子爬上横木有生命危险,结果是击毙猴子。三、填空题4.选词填空。(1)灵巧灵敏①他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②幸好他反应,及时躲开了从楼上掉下来的一盆花。(2)即使……也……不但……还……①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难以回转身来。②猴子不理,撕得更凶了。5.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艘船(sōushōu)龇牙(cīzī)桅杆(wéiwēi)撕咬(sīshī)四、语言表达6.按要求完成练习。(1)孩子扎进了海里。①运用象声词,把句子写具体:。②改成比喻句:。(2)猴子的逗弄和水手的笑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他爬上横木去追猴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用“失足”的不同意思写句子。①行走时不小心跌倒:②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4)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五、综合题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猴子_________不理,_________撕得更凶了。”不能填入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是()。A.不仅……还…… B.不但……而且……C.不但……还…… D.虽然……但是……(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①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②用这样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C.表示话没说完。 D.表示意思的递进。六、课内阅读课内阅读。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8.在文中找出孩子陷入危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猴子在事件中起的作用是()A.猴子逗孩子使危险发生,因此它是事情的起因。B.猴子引导孩子一步一步陷入危险,因此它是事情的发展。C.猴子戏弄孩子,导致危险的后果,因此它是事情的结局。10.“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为什么不由得发起抖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现代文阅读我会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雕塑一般的姿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客容,一如雕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12.先给加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的意思。猝发:潸然:13.下面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C.“潸然泪下”反映出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感到悲痛的心情。1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写作题15.题目:的探险之旅要求:⑴补充完整题目;⑵写清楚探险的人物、场景、装备,说说遇到了什么危险,是怎样解决的。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放肆;艘;瞄准;海鸥;真逗;撕扯;龇牙咧嘴【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放肆”的“放肆”不要写成形近字“律”,“瞄准”的“准”不要写成形近字“淮”,“撕扯”的“扯”不要写成形近字“址”,“龇牙咧嘴”的“咧”不要写成形近字“例”。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放肆、艘、瞄准、海鸥、真逗、撕扯、龇牙咧嘴
【点评】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2.【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和表示年龄的词语,“而立”指三十岁;“不惑”一般指四十岁;“花甲”一般指六十岁;“古稀”一般指七十岁;结合年龄的词与含义,A项中“而立”用来描述“退休教师”,是错误的。其他三项的运用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表示年龄的词语及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D项前边部分表述“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经过是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高潮是孩子爬上横木有生命危险”是正确的,后边部分结果不是“击毙猴子”,而是“孩子得救”。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4.【答案】(1)灵巧;灵敏(2)即使;也;不但;还【解析】【分析】(1)“他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1,”这句应选“灵巧”,形容动作灵活巧妙;“幸好他反应2,”这句应选“灵敏”,指反应迅速敏捷;(2)“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2难以回转身来。”这句中句子前一部分“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与后面的“以回转身来。”是假设关系,应选择“即使也”;“猴子3不理,”与后面“撕得更凶了。”之间是递进关系,应选择“不但还”.故答案为:(1)灵巧;灵敏;(2)即使;也;不但;还。【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5.【答案】sōu;zī;wéi;sī【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sōu、zī、wéi、sī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6.【答案】(1)扑通一声,孩子扎进了海里。;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2)因为;所以(3)他一失足从土坡上滑了下来。;李老师退休后就在社区当志愿者,做失足青年的教育工作。(4)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解析】【分析】(1)①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孩子扎进了海里”由于体重所以拟声词是“扑通”即:扑通一声,孩子扎进了海里。
②比喻:把a比作b,ab不同类,且ab间有相似点。改为比喻句是: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前一个分句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后一个分句表示事情的的结果,属于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①他一失足从土坡上滑了下来。②李老师退休后就在社区当志愿者,做失足青年的教育工作。
(4)“立刻”“马上”语义重复,删掉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1)①扑通一声,孩子扎进了海里。②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2)因为、所以;(3)①他一失足从土坡上滑了下来。②李老师退休后就在社区当志愿者,做失足青年的教育工作。(4)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点评】(1)①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②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7.【答案】(1)D(2)①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入水的速度之快,势头之猛;②春天像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3)B【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2)把“孩子跳入水中”比作“炮弹扎进了海里”是比喻。
(3)本题主要考查对破折号的作用的理解及判断能力。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故答案为:(1)D;
(2)①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入水的速度之快,势头之猛;②春天像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答案】8.孩子只要一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9.A10.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11.孩子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因而十分紧张、慌乱。【解析】【点评】题为现代文语段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8.阅读语段,“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这句讲了孩子步入危险的境地,无论怎样都难以化险为夷了。
故答案为: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9.阅读短文,结合课文内容,事情是因为水手们逗引猴子开始,猴子越来越放肆,开始逗引孩子,才一步步使孩子步入危险的境地,这是事情的起因。
故答案为:A。10.阅读短文,“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当时的情况太危险了,所有人都一时难以想出解决问题解救孩子的办法。
故答案为: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11.阅读短文,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看,这是孩子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爬的太高了,已经进入了危险的境地,所以才吓得两条腿发抖。
故答案为:孩子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因而十分紧张、慌乱。【答案】12.cù;突然发生;shān;流泪的样子13.C14.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2.考查了字的读音及词语的意思。①“猝”读“cù”。猝发:突然发生。②“潸”读“shān”。潸然:流泪的样子。
故答案为:cù;突然发生;shān;流泪的样子。13.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A、B正确。C.错误,“潸然泪下”反映了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感动的心情。不是悲痛。
故答案为:C14.考查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结合: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可知,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故答案为: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15.【答案】奇妙的探险之旅章老师神神秘秘地走进了教室,用眼睛扫视了我们一下,说:“章老师要带你们去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乳腺外科诊治规范
- 2024年8月庭院景观配套装修房屋季度出租合同
- 宅基地买卖合同(3篇)
- 年度团支部工作总结7篇
- 上海野生动物园一日游作文【5篇】
- 2025年签订租赁合同的基本原则
- 绿色艺术教育理念探索计划
- 2025借款担保合同(标准版本)
- 师生互评与共同成长计划
- 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策划计划
- 诗词接龙完整版本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画册
-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DB11∕T 1842-2021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门式和桥式起重机安全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测试题及答案
- 心肺复苏考试题及答案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