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求甚解
培根的《谈读书》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这些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短文两篇》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看看马南邨对“不求甚解”有什么新见解。“不求甚解”出处:
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1.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内容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2.理清文章论证思路,了解驳论的逻辑思路。3.树立正确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马南邨(1912—1966)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1944年初,他主持编辑了我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主要作品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记》。《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了指导。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1.论证的方式:2.什么叫驳论文?
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就是驳论文。立论和驳论。
驳论可以是鲜明地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也可以是就别人论述的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进行商榷。议论文知识3.批驳的方法(1)直接批驳
(2)间接批驳——驳立结合①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直接批驳。②驳论据:指出敌论据中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逻辑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4.驳论文一般论证思路是什么?摆敌论的通俗说法是:树靶子。摆敌论驳敌论立已论阐明()要诀()狂妄自大()马南邨()王粲()劝jiè(
)
咬文jiáo()字huò(
)然贯通开卷有yì()
wàngchǎnjué嚼诫豁益càncūn豁然贯通:只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一下子完全搞通了。豁然,开阔或通达的样子。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求甚解:开卷有益:咬文嚼字:狂妄自大: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第一层(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二层(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第三层(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三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第二部分(第2-8段):阐述不求甚解的真正意义。1.通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2.本文反驳的是哪种错误观点?作者在文中拿什么来反驳对方的?
敌论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拿“读书”一事来反驳。3.在批驳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怎样的观点?1.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持什么态度?作者又是怎么理解“不求甚解”的?持什么态度?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对任何事情都是不好的。对“不求甚解”持否定态度。作者认为一般人的观点不尽然,对“不求甚解”持肯定态度。
他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义:一是指要虚心,不要以为书一读就懂;另一层含义是读书“不要固执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确立这两层含义的依据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两句话的全面理解,理清其相互联系。2.本文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对方的观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观点: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即: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
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问题。
主要用了引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运用引用,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2)运用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3)运用对比论证。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是正反对比3.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4.作者所选的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事例有什么特点?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
从态度上说明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从方法上说明5.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呢?
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读书要活读。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结
论树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不求甚解亮观点立论得结论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引出处: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释新义:虚心会意不求甚解举例子:普列汉诺夫、诸葛亮(反例
正例)引语录:陆象山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不求甚解》一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反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
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举行“好读书,会读书”宣传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介绍好的读书方法。(1)品读法。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一点深入下去,这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的神韵所在。如《春》。(2)助读法。就是利用书、报、光盘、磁带上的精美的文章来帮助我们阅读理解作品的一种方法,如配乐诗,电视散文等。(3)摘读法、圈点法。把读书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工作计划 个人
- 2025股权转让专项法律服务合同
- 2025版办公室装修合同范本
- 2025二手商品交易合同书模板
- 混凝土强度验收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宝马三系改色施工方案
- 冻品采购合同样本
- 行业发展计划推动技术创新
- 低价沙发转让合同样本
- 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3-国开-参考资料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33)
-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 英语话剧剧本<美女与野兽>
- 纯滞后控制技术
- 课件使用详细说明书写法
- 单位消防安全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登记表
- 模拟飞行Xsdk的安装方法
- PCB加工工艺要求说明书经典模板
- 毕业论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