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自汗盗汗多见于哪些证候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何证潮热常见有哪些类型分别为何证刺痛胀痛_第1页
复习题自汗盗汗多见于哪些证候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何证潮热常见有哪些类型分别为何证刺痛胀痛_第2页
复习题自汗盗汗多见于哪些证候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何证潮热常见有哪些类型分别为何证刺痛胀痛_第3页
复习题自汗盗汗多见于哪些证候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何证潮热常见有哪些类型分别为何证刺痛胀痛_第4页
复习题自汗盗汗多见于哪些证候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何证潮热常见有哪些类型分别为何证刺痛胀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题1、自汗、盗汗多见于哪些证候?2、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何证?3、潮热常见有哪些类型,分别为何证?4、刺痛、胀痛、灼痛、冷痛分别为何证?5、纳少纳呆多为何证?6、消谷善饥、饥不欲食多为何证?7、口味咸、甜、淡、苦多为何证?8、经期腹部刺痛,痛下血块而舒,经色黯多为何证?辨证八纲辨证概述

★证、病、症的区别1、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提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为论治提供依据。

如:肺炎的热邪壅肺、肺阴虚证2、病:是病因作用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演变过程。是对疾病整个病理过程的概括。如:肺炎、脑炎、胃溃疡、高血压八纲辨证概述3、症:症即症状。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是疾病证候本质的外在表现。

自觉症状——是指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变化如:头痛、头晕、胸闷、恶心、腹胀、耳鸣

他觉症状——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特征如:面红目赤、下肢浮肿、舌苔黄、脉数一

概述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般辨证过程: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病因、症状、体征)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邪正盛衰情况及其内在联系和各病变间的关系作出诊断案例教学:成XX女20岁昨晚外出受凉,今晨觉恶寒,微发热,头痛,咳嗽,气喘,痰稀白,无汗。诊得: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病因病机——寒邪外侵(着凉)病位——表(肺,皮毛)性质——寒证邪正斗争情况——病初起,邪盛正气未伤诊断:风寒束肺证八纲辨证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冯某,女,19岁,2003年4月4日就诊。昨日淋雨后,头痛鼻塞,咽喉干痛,微恶风寒,曾服“伤风感冒胶囊”,效果不显。今晨就诊时,可见身热,微恶风寒,头痛,略有汗出,咽喉干痛,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8.5℃,咽红,扁桃体不肿大。问:八纲辨证分析此为何证?

八纲辨证表里辨证恶寒轻,发热重——风热之邪在表;风热袭于咽喉——咽红而痛;风性开泄,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风热上扰——头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风热之象。诊断——表证(表热证)治疗——银翘散辨证过程辨——辨认,辨别。证——证候。是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面的病理概括。症——症状。疾病在某一个阶段中反映的个别、表面、外在的现象。辨

法八纲辨证—各种辨证的总纲脏腑辨证—各种辨证的基础,用于内科病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补充卫气营血辨证—

外感病的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病因病机辨证——针对病因病机辨证八纲辨证1、八纲的概念: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2、八纲辨证的概念:是医生对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八纲辨证

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八纲辨证概述根据病位、病势、病性及邪正力量对比情况,八纲可归纳为四对纲领。即:表里辨证(病位、病势)寒热辨证(病性)虚实辨证(邪正力量对比)阴阳辨证(前三者的综合)一、表里辨证概念:表里——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势趋向的纲领。表里的一般划分:

皮毛、肌腠、经络——表,轻浅脏腑、骨髓、气血——里,深重

病势判断:由表入里——势进

由里出表——势退一、表里(一)表证1、概念

:六淫、疫气、虫害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多见于外感病初期2、特点: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八纲辨证表里辨证

3、表证的病因病机

病因是感受了外来的邪气。外邪侵袭,正气抗邪,正邪相争—发热卫气受遏,不能温煦肌肤——恶寒

邪气在表,未伤及于里——舌苔薄白

正气抗邪,脉鼓动于外——脉浮八纲辨证表里辨证

★4、表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主症舌苔薄白脉浮头身疼痛次症鼻塞流涕或喷嚏咳嗽气喘

(寒、热、痛、塞、咳)表现、分析外邪肌表阻遏卫气肺失宣降邪气郁滞经脉正气抗邪,鼓脉于外卫气被郁肌表失温肺气上逆气血不畅脉浮发热恶寒肺窍不利肺气失宣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邪未入里,舌象变化不显舌淡红,苔薄白脏腑损伤轻,病位在肌表皮毛口鼻伤寒证、伤风表证、外感内热证外邪肌表阻遏卫气肺失宣降邪气郁滞经脉正气抗邪,鼓脉于外卫气被郁肌表失温肺气上逆气血不畅脉浮发热恶寒肺窍不利肺气失宣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邪未入里,舌象变化不显舌淡红,苔薄白脏腑损伤轻,病位在肌表皮毛口鼻伤寒证、伤风表证、外感内热证表证5、临床常见的证型:风寒束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虚证。八纲辨证表里辨证表证辨证要点:(1)感受外邪,为外感初起。(2)以恶寒发热并见为必有症状。(二)里证1、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

所反映的证候。常见于外感病中、后期或内伤病。2、特点:病位深,病势重,病程长3、病因病机:①表不解内传入里;②外邪直中;③脏腑功能紊乱。4、主证:不恶寒,苔不薄,脉不浮,以脏腑证候为主5、证候类型: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八纲辨证表里辨证

辨证要点:

(1)病位在里,邪已深入于内。(2)出现如以上所举例类似的里证的一些症状(三)半表半里证1、概念

指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处于表里之间、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2、特点: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3、病因病机:邪气不盛,不能直入于里,正气不足,不能拒邪于外4、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脉弦表证与里证的鉴别类型表

证里

证半表半里寒热发热恶寒并见

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

寒热往来

内脏及其它症状头身疼,鼻塞,喷嚏等,内脏症状不明显

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呕泻等胸胁苦满

舌苔变化不明显

多有变化

不明显

脉多浮脉

多沉脉等

多弦脉案例分析某患者身体素盛,三天前气温骤高,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发热微恶风寒.今日上症加剧而来门诊.症见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某患者,男,27岁。农民,8月9日上午急诊。昨晨起感恶寒,头身痛,无汗,继之发热,口渴,胸痛,咳嗽,至夜间热势无减,烦躁不眠,咳喘加重,现发热40℃,胸部有湿罗音,咳痰爽,痰黄量少,胸闷痛,口渴,汗不多,小便黄,起病未解大便,四肢不温,唇紫暗,神识欠清,烦躁谵语,舌赤苔黄,脉沉数。

夏某某,女,35岁。初诊日期:1964年4月18日患咳喘已一年许,屡治未效。咳嗽气喘,痰白,时吐清水。经常大便溏泻,进食生冷油腻时,则每日须溏泻4—5次。恶寒畏冷,四肢欠温。月经周期正常,但量多色较淡。面部微浮。舌苔白滑,脉象沉小。

二、寒

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寒证是一组以寒象为主的症状;

热证是一组以热象为主的症状。(一)寒证1、概念: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2、特点:机能活动衰减的证候3、病因病机:①感受寒邪;②久病伤阳;③素体阳虚阴盛。(二)热证1、概念:是感受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2、特点: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3、病因病机:①感受热邪;②素体阳盛阴虚;③七情过激;④饮食劳倦;⑤房事不节。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热渴否面色四肢小便大便舌象脉象寒证恶寒畏寒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苍白不温清长溏稀舌淡苔白润脉迟热证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红赤灼热短赤秘结舌红苔黄干脉数某患者身体素盛,三天前气温骤高,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发热微恶风寒。今日上症加剧而来医院门诊。症见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虚

实虚实——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虚实的概念——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机体抗病能力对环境的适应力自身修复力邪气——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一)虚证1、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2、特点:以不足、松弛,衰退为基本特点,多见于慢性疾病或疾病的后期,病程较长。3、病因病机: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后天失养。虚证类型表类型主证病因病机血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衍期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组织器官。气虚证面白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弱。全身或某一脏腑机能减退而致。阴虚证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少苔、口干少苔、脉细数机体阴液亏损所致阳虚证气虚+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长、大便稀溏机体阳气不足(二)实证1、概念:指对邪气亢盛为主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2、特点:为邪气过盛反映的症候——邪正斗争激烈阶段3、病因病机:①外邪侵入正气未伤;②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病理产物。4、主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声高息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痢热重,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虚证与实证的鉴别病程形态疼痛二便舌象脉象虚证多见久病表现为不足: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消瘦。隐隐痛喜按便溏尿清长舌淡嫩细弱实证多见新病表现为有余:亢盛、兴奋烦躁、形体壮实、声高气粗。剧痛便秘尿短赤苔厚腻实而有力1、某患者身体素盛,三天前气温骤高,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发热微恶风寒。今日上症加剧而来医院门诊。症见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某患者,男,48岁。咳喘5年余,经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曾服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近月来,自觉心中悸动不安而来就诊。症见面色淡白,咳喘气短,动则加剧,吐痰清稀,心悸胸闷,神疲乏力,自汗,头晕,舌质淡紫,脉沉弱。

3、戈某某,女,12岁。因其母体弱多病,晚生此女,故该女从襁褓时即发育不好。症见面色白,身矮肌瘦,稍一动作既感劳累气短,懒于玩耍,且目力非常衰弱,一读书写字,不超过十分钟既感目抽而痛,因之休学。舌淡,脉虚软。4、张某,男,16岁,患者于1周前出现心烦多梦,口渴,口角溃疡糜烂,便秘,小便时感灼痛,色赤.舌尖红赤,脉数患者张某,男,65岁,头痛,头晕6年,近10天来症状较甚.症见头目胀痛,眩晕,面色如醉,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步履不稳,如踩棉絮,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某患者,男,27岁。农民,8月9日上午急诊。昨晨起感恶寒,头身痛,无汗,继之发热,口渴,胸痛,咳嗽,至夜间热势无减,烦躁不眠,咳喘加重,现发热40℃,胸部有湿罗音,咳痰爽,痰黄量少,胸闷痛,口渴,汗不多,小便黄,起病未解大便,四肢不温,唇紫暗,神识欠清,烦躁谵语,舌赤苔黄,脉沉数。

四、

阳阴阳—辨别疾病类别的纲领阴阳是辨证的总纲,既概括整个病情,又可分析一个证候,并且可以概括其他六纲。辨别阴证阳证的关键在于辨别寒热。寒热定阴阳寒—阴热—阳五、八纲辨证相互关系阴阳是概括疾病类别的纲领,又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可概括其他三对纲领。里虚寒阴阳表;八纲证候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证候相兼、证候转化、证候真假三个方面。一、证候相兼(一)表里同病1、含义:疾病某一个时期表证与里证并存所形成的综合性证候2、形成条件:表证未罢、外邪又入里内伤里证未愈、又复患外感表邪外束、体内气血阴阳异常变化3、常见类型: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实里虚证、表里俱实证、表里俱寒证、表里俱热证等(二)寒热错杂1、含义:疾病某一个时期,寒证与热证并存所形成的复杂证候。2、类型:上寒下热证、上热下寒证、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等。(三)虚实夹杂1、含义:疾病某一时期虚证与实证并见所形成的复杂证候。2、类型:虚证夹实:以正虚为主、邪实为次。实证夹虚: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虚实并重:正虚和邪实均明显,病情较重。二、证候转化

证候转化的基本概念:指八纲中相互对立的证候之间,在一定条下,可以向自己相反方向发生转化。(一)表里出入概念:是指在正邪消长变化的作用下,病邪可由表入里,也可从里达表,而出现的表里证候间的转化。1、表证入里:

含义:先有表证,后有里证,在里证出现之后,表证消失。

形成条件:正气虚弱、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

发展趋势:一般表示病情由轻转重2、里证出表⑴

含义:在里病邪向外透达所表现的证候⑵形成条件:治疗护理得当、正气恢复、抗邪能力增强⑶发展趋势:表明邪有出路、病情好转(二)寒热转化概念:指寒证与热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对立方面相互转化。寒热转化的关键取决于机体阳气的盛衰。1、寒证化热⑴含义:先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热证随之消失。⑵形成原因:治疗不当,过用温燥之品;或失治寒邪未能及时温散体内的阳气偏盛,寒邪从阳化热所致。⑶机理:机体正气尚盛,阳气较旺盛,邪气从阳化热。2、热证转寒⑴含义:先为热证,后出现寒证,而热证随之消失。⑵形成原因:由失治、误治、损伤阳气;或因邪气极盛耗伤正气,正不胜邪,机能衰退所致。⑶机理:邪气虽衰而正气不足,阳气耗伤并处于衰败状态。(三)虚实转化虚实转化:指疾病的虚实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提示邪与正之间的盛衰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1、实证转虚

含义:先有实证,后出现虚证

形成原因:因邪气久留,或失治、误治,损伤人体正气而致2、虚证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