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学科素养水平联研试题七年级历史2025.01(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A.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稻作农业文明范畴2.考古学家将类似于黄河中游地区仰韶遗址的遗址类型统称为仰韶文化,其在农业上以种粟为主,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为著名。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是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良渚遗址 D.大汶口遗址3.图1是二里头遗址的《二里头一号宫殿主殿复原图》,这里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出夏朝A.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开始学会建造房屋 图1夏朝都城的宫殿复原图C.呈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D.实施严格法律制度图1夏朝都城的宫殿复原图4.《史记•周本纪》:“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由材料可知,周平王时期A.分封制稳固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诸侯争霸D.政局稳定5.岷江出山口弯道处的分水堤将岷江分为两条江:内江直接通向成都平原,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外江通往长江,主要用于泄洪和排沙。都江堰结合弯道环流原理,实现了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材料强调了都江堰的修建A.不违农时,尊重规律B.听天由命,逆天无功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乘势利导,因地制宜6.李泽厚曾说,儒家一贯强调“孝悌”是立国之本,强调作为社会等级的伦常秩序的重要性,总是非常有用和有效。这突出了儒家A.对稳定封建社会的作用B.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C.是阶级社会产生的根源D.阻碍了民主科学的传播7.大家耳熟能详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在何时确立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时期8.《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A.临床医学 B.顺乎自然C.经验传承 D.外科手术9.《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A.因北击匈奴而制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在灭六国过程中实施10.秦末农民起义,是由秦朝统治下的贫苦农民、戍卒首先发难的,随后加入起义大军的不仅有奴婢、刑徒、戍卒,还有市井平民、下层官吏、原六国旧贵族,这些人汇聚起来,将那些被钩戟长铩武装起来的秦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最终使秦朝灭亡。这充分证明了A.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B.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C.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D.以民为本利于维护中央集权11.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小康社会 D.天下大同12.理清线索有利于把握历史知识。请给图2确定一个主题图图2A.三国鼎立 B.东汉的兴衰 C.西晋的黑暗政治 D.北魏的建立和灭亡1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A.数学家多出生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C.数学普及促进了农业发展 D.察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14.西汉农书《汜胜之书》是我国早期的完整农书,但原书已失传。它总结了哪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A.成都平原 B.江南地区 C.关中地区 D.辽东地区15.某一战争的描述有“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据此可知,该战争是
A.涿鹿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16.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则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这直接佐证了三国鼎立时期A.民族关系大大改善 B.局部经济得到发展C.国家分裂不断加剧 D.全国统一局面实现1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图3中①②对应的政权是图3图3A.吴、东晋 B.东晋、北魏 C.吴、宋 D.东晋、隋朝18.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受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发生于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末年19.东晋初年,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由此可见,中原未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A.不利的外部环境B.动荡的国内局势C.北伐将领的懈怠D.东晋朝廷的决策20.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以及梨、枣、杏树等。这些农林品种原来主要种植在北方,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方作物区分明显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1.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呈现历史,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图4反映的是图4图4A.南朝政权更替 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朝政权更替 D.北方民族大交融22.南朝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陈庆之在宴会上大言不惭,自诩长江以南才是“正朔”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看见洛阳欣欣向荣的景象时,观点大变并自愧不如,称“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种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洛阳成为都城后经济繁荣 B.孝文帝改革推动社会发展C.民族交融消除了胡汉隔阂 D.北人内迁带来优秀的人才23.图5、图6是魏晋时期画像砖,它们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图5甘肃嘉峪关地区的牛耕图图6汉人胡食图图5甘肃嘉峪关地区的牛耕图图6汉人胡食图A.江南经济开发B.国家实现统一C.文化艺术繁荣D.民族交融加强24.《齐民要术•种谷》:“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说明作者强调农业生产要A.顺应天时地利B.改进生产技术C.注重多种经营 D.发展商品生产25.“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体现了在探求圆周率计算过程中古代科学家的A.开放与传播 B.探究与交融 C.精华与糟粕 D.继承与创新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50分。其中第27题18分,第26、28题各16分)26.(16分)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历史人物,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推动历史的进步。列传篇本纪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张骞:“持汉节不失。”汉高祖:“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汉武帝:“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诸葛亮:“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光武帝:“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祖冲之:“海内算术经,秒理出神机。”孝文帝:“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摘编自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本纪篇”中,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是谁?哪位皇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封建治世局面?(6分)(2)“列传篇”中,哪位历史人物最值得你敬佩?结合人物的贡献或品德加以说明。(4分)(3)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请选择其中两位帝王的功绩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27.(18分)两汉时期中国的先进文明向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记·大宛列传》(1)材料一中“张骞凿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摘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汉王朝使“西域内属”的机构以及该机构设置的意义。东汉明帝时,为汉与西域重新建立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6分)材料三图7丝绸之路图图7丝绸之路图(3)识读材料三(图7),商人们从长安出发,穿过A____,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更远的B____(填写大洲名称)。该线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6分)材料四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2023年10月18日)(4)依据材料四指出“丝路精神”和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4分)28.(16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长期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三国鼎立篇】材料一图8三国鼎立形势图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7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五节区域联系第1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9课第2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随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中国网络气象色谱仪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叉车变速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装配式监理评估报告
- 口碑营销实施方案范文
-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与管理
- 着色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道路标线漆市场分析现状
-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 2024年时事政治题(考点梳理)
- 岭南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门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课件
- 数字化时代的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
- 初中九年级美术期末艺术测评指标试卷及答案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样本
- 有机农业概述课件
- 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考试(含答案)
- 沙子检测报告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