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灵枢·邪客》原文|译文|赏析《灵枢·邪客》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篇》。本篇阐述了治疗疾病要“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使“阴阳和得”的道理,故以“邪客”名篇。《灵枢·邪客》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扞皮开腠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序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歧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黄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黄帝曰:手太阴之脉,独无俞,何也?歧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入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黄帝曰: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歧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本俞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歧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歧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泻欲端以正,补入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泆,真气得居。黄帝曰:扞皮开腠理奈何?歧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黄帝问于歧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歧伯答曰:以候五脏。黄帝曰:候之奈何?歧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译文黄帝问伯高说:邪气侵入人体,有时使人难以入睡,卧不安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伯高说:五谷进入胃中,它所化的糟粕、津液、宗气,分走三条道路。宗气积聚胸中,出于喉咙,以贯通心肺,使呼吸得以进行。营气分泌津液,渗注于经脉之中,化为血液,外以荣养四肢,内则流注五脏六腑,它一昼夜之间在体内运行五十周,与一昼夜分为百刻的时刻数相应。卫气则发挥着它的浮盛、强悍、滑利的特性,首先在四肢的分肉、皮肤之间无休止地运行着,它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卫气的入于阴分,常从足少阴经的分间开始,以次行于五脏六腑。如有逆乱之气侵入五脏六腑,卫气只能护卫在脏腑之外,运行于阳分,不能进入阴分。卫气行于阳分,则阳气充盛;阳气充盛,则向上连属于目之内眦的阳蹻脉脉气充满;卫气不能入于阴内,则阴虚。所以眼睛不能闭合,难以入睡。黄帝说:讲得好。这不眠症如何治疗呢?伯高说:补其阴气的不足,泻其阳气的有余,调和其虚实的偏差,以使卫气行于阴分的道路通畅而去除其邪气,再饮以半夏汤一剂,待阴阳之气已通,则睡意立时而至。黄帝说:讲得好。这就是所谓决而泄之,排除壅塞,从而经络大通,阴阳得以和调的疗法了。我想了解一下半夏汤的方剂是如何调配的。伯高说:半夏汤一方,是用流经千里以上的江河之水八升,搅和、扬动一万遍,待水澄清后,取足五升煎煮,煎煮时柴薪须用芦苇,等水滚沸,放入秫米一升及经过整治的半夏五合,以缓火煎煮,等水蒸发减少只剩一升半时,滤去药滓,便可饮用,每次饮药汁一小杯,每天饮用三次,根据情况,饮用的剂量也可以逐渐增加,以见效为度。如果病系初起;药一饮下,立刻就会思睡,服药后应立即卧床,汗一出来,病就好了;病发已久的;连服三剂,便可痊愈。黄帝问伯高说:我想听听,人体的四肢百节等是怎样与天地相应的。伯高回答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的头圆、足方,以与天地相应。天上有日、月,人则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天干,人有手十指。天有十二辰,人有足十指、阴茎、睾丸与之相应,女子无阴茎、睾丸,但可受孕而怀有胎儿,以补其不足之数。天有阴阳,人有夫妻。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人身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下有潜伏的泉脉,人体内有流行的卫气。地上生有众草,人身生有毫毛。天有白昼、黑夜,人有睡时、起时。天有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包,人有小骨节。地有耸起的山石,人有高起的骨胳。地有林木,人有膜筋。地上有人烟凑集的村落都邑,人体有聚结隆起的肌肉。一年有十二个月份,人身有四肢十二骨节。地或四时不生草木,人或终身不育儿女。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情况。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听持针的技法,进针的道理,以及纵针而不持或舍针而不用的缘故。还有,怎样展平皮肤而使腠理张开?再有,经脉屈折运行,出此入彼,脉气到什么地方出?到什么地方止?到什么地方快?到什么地方慢?到什么地方入?六腑之气输注全身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些我都想了解一下。此外,也请约略谈谈经脉分道别行以及它与阴分、阳分或离或合的情况,它们或离阳而入于阴,或别阴而入于阳,这都是从什么通道运行的呢?我也想详细听听其中道理。岐伯说:你问的这些,针刺的技艺、法则,全都包括其中了。黄帝说:我想都听一听。岐伯说:手太阴肺经的脉气,出于拇指的尖端,由此向内屈折而行,沿着白肉际,到拇指本节之后的太渊穴迟留而浮动,再向外屈折而行,上于本节以下,又屈而向内,在鱼际穴与诸阴络会合,手太阴、手少阴、手心主数条经脉合并流注,其气滑利,伏行在手鱼骨之下,又屈而向外,出于寸口而上行,至肘的内侧,进入大筋之下,屈而向内,上行于臂臑内侧,进入腋下,再屈折向内,趋走于肺脏。这就是手太阴肺经顺行走向而逆数的屈折运行情况。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经的脉气,出于中指尖端,屈而向内,循着中指内侧上行,留于掌中,伏行在中指本节与食指本节两骨之间,又屈而向外,出前臂掌侧两筋之间及腕关节骨肉之际,其气行滑利,去腕上行三寸,又屈而向外,出行于两筋之间,上至肘的内侧,入于小筋的下方,迟留在两骨会合处,而后上行入于胸中,在内连络着心脏的经脉。黄帝问:手少阴经脉独无腧穴,这是为什么?岐伯说:手少阴是心脏的经脉,心脏是五脏六腑的大主宰,是精神的藏居之处,它的器质坚固,外邪不能侵入,如外邪侵入,心脏就会受到伤害,心脏为外邪所伤,则精神离去,精神离去则人死亡。所以,各种外邪留止于心脏的,实则都是留止于心包络,心包络是心脏所主宰的经脉,既然有手厥阴心包络经代替手少阴心经受邪,所以手少阴经脉独无腧穴。黄帝问:手少阴心经独无腧穴,就不生病吗?岐伯说:它行于四肢及浅表的部分有病,而心脏本部无病。所以,当手少阴心经的外经有病时,取心经在掌后锐骨之端的神门穴针治。其余各条经脉的出入屈折及脉气运行的快慢,都象手太阴经、心包络经那样。所以,属于某经的腧穴,都应根据该经脉气的虚实疾徐而选用它,也就是所谓因其充盛而泻之,因其衰弱而补之,如此,则邪气可以除去,真气得以坚固,这就叫做“因天之序”。黄帝问:持针有纵舍之法,是怎样的?岐伯说:一定先要清楚了解十二经脉的起处和出处,皮肤的或寒或热,以及脉气的或盛或衰,或滑或涩。脉滑利而充盛的,病将日渐严重;脉虚而细的,其病经久不愈;脉大而涩的,是痛痹症;脉阴阳如一,不可分辨的,病难医治;胸腹四肢还有热象,说明病还存在;如胸腹四肢热已消退,说明病也已痊愈了。诊视患者的尺肤,借以察知其肌肉的坚实与脆软,脉象的大小滑涩,以及病的属寒属热,属燥属湿。通过审视眼睛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测知五脏的内在变化,并由此断定患者的生死。再是诊视患者的血脉,观察其肤色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了解疾病的寒、热、痛、痹。黄帝说:持针的纵舍之法,我还未能明了它的意思。岐伯说:持针施治的法则是,身姿要端正,心神要安静专一,先要诊知病症的虚实,而后考虑进针的快慢。进针时,用左手握持着相关部位的骨骼,右手循按穴位,注意针不要被肌肉所缠裹。施以泻法时,进针务求端正;施以补法时,一定要封闭皮肤上的针眼,并采用转针手法,以导引其气,使邪气不能蔓延扩散,而真气得以安定。黄帝问:以手抻展皮肤使腠理张开,以便于进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顺着分肉的纹理,审察、辨明正当穴位的表皮,轻轻刺入并慢慢使针端正不偏,只要医者精神专一而不外驰,邪气就可以除去。黄帝问岐伯说:人身有八虚,由它们可分别诊知哪些病症呢?岐伯说:可以根据它们诊知五脏的疾病。黄帝问:怎样诊知?岐伯说:肺脏、心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肘;肝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腋,脾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髀;肾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腘。凡此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八虚的所处部位,都是骨骆连接的枢纽关节所在,也是真气往来经过的地方,又是血络游行的要会之处,邪气、恶血原本是不可留住于这些部位的,邪气恶血如留住这些部位,就会伤害经络,骨节机关不能屈伸,所以形成拘挛。赏析邪客,本篇首揭邪气客人后产生的不眠证,来说明宗气、营气、卫气的循行与作用,并阐述了治疗疾病要“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使“阴阳和得”的道理,故以“邪客”名篇。马莳《灵枢注证发微》:“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鸭肉制品项目申请报告-图文
- 医药产业集群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年驾驶室车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标准紧固件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29版)
- 刮涂料合同范本
- 2025年轴承退卸套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窗帘塑料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海员外派合同范本
- 中国网络团购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聘用合同范文(三篇)
- 湖北省2025届高三T8联盟模拟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工业统计知识培训
- 2025年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一模) 化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080题)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GB/T 4340.1-2024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 生物补片及相关应用进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