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助视技术眼视光工程陈如利讲解_第1页
低视力助视技术眼视光工程陈如利讲解_第2页
低视力助视技术眼视光工程陈如利讲解_第3页
低视力助视技术眼视光工程陈如利讲解_第4页
低视力助视技术眼视光工程陈如利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视力助视技术》眼视光工程学院陈如利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情境四情境五低视力概述:低视力定义、诊断与分级标准、低视力常见病因、低视力流行病学教学内容设计低视力眼部检查:视力及屈光检查、视野检查、色觉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查低视力助视器:远用光学助视器、近用光学助视器;非光学助视器低视力康复训练:低视力日常生活康复训练;低视力定向行走训练儿童及老年低视力:儿童及老年低视力特点;儿童及老年低视力康复训练课堂实施情境一低视力概述一、低视力的定义二、低视力与盲的诊断及分级标准三、视野缺损的表现四、低视力学术语五、视力残疾流行病学六、近视、弱视、低视力的区别七、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低视力概述案例引入佟某某,女,16岁,宁夏西宁某中学初一学生眼科诊断:双眼及全身白化病、先天性眼球震颤、右眼外斜视裸眼视力:远视力:右:0.05,左:0.08近视力:右:0.1,左:0.2(距离15cm,暗光下)验光结果:右:+4.50DS+3.75C×95=0.1

左:+3.75DS+3.25C×90=0.2患儿要求:能看到、看清黑板字,看电视,完成作业等,继续升学。选配情况:按上述验光结果配普通光学矫正眼镜。远用:戴矫正眼镜基础上,用+2.5×双筒远用望远镜式助视器,双眼同时看,视力达到0.5。近用:用近用眼镜式助视器,双眼同时看,视力达到0.6,阅读距离为10 cm,要求低照明,照度100—150Lx,基本能阅读5号字体。试用闭路电视(CCTV)放大倍数8-10×,阅读距离为40CM,低对比,白底黑字阅读效果最佳。外出时戴眩光眼镜,选择波长最长的一种CPF550TM较舒服(避免眩光)。白化病导致低视力低视力定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功能减退到一定程度,且不能用常规屈光矫正或手术、药物等来提高视力或视野严重缩小,使其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者。低视力又称残余视力低视力与盲统称为视力残疾一、低视力的定义*二、低视力与盲的诊断及分级标准1、诊断标准:双眼中视力较好的那只眼矫正视力<0.3(不包括0.3),而≥0.05(包括0.05)者。接受助视器的康复训练及应用,也主要针对这只眼而言。

2、标准的意义:

使全世界低视力和盲的分级标准一致分级标准的制定不仅是技术问题,还关系到视残鉴定,涉及到社会福利的提供。**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视残<0.02~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二级视残<0.05~0.02,或视野半径<10°低视力三级视残<0.1~0.05四级视残<0.3~0.1(1987)(注:中心视力好,但视野小,以注视点为中心,5º≤视野半径<10º者为二级盲;

视野半径<5º者,为一级盲。)本表解读了低视力与盲的区别*2025/2/119右眼左眼临床统计意义1.0≥0.3视为正常

不是视力残疾1.0<0.3单眼低视力1.0<0.05单盲光感~<0.05≥0.3光感~<0.05<0.3双眼低视力是视力残疾光感~<0.05<0.05双盲无光感≥0.3单盲不是视力残疾无光感<0.3双眼低视力是视力残疾无光感<0.05双盲视力残疾补充说明(中心视野半径≥10°)新的WHO视力损害分级标准

(2006)2025/2/1110理解日常生活视力对新的WHO视力损害分级标准的解读

1、以日常生活视力(presentingvisualacuity,PVA)代替“最好矫正视力”

2、日常生活视力:在日常屈光状态下的视力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戴用眼镜,则将其裸眼视力作为日常生活视力;如果一个人已配有眼镜,但他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戴用,则以其裸眼视力作为日常生活视力;如果一个人平时戴用眼镜,不论这副眼镜是否合适,则将戴用这副眼镜的视力作为日常生活视力。

日常生活视力更能代表受检者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生存状况,因而对视力损害造成的负担会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2025/2/11111.周边视野缩小(管状视野)症状:有中心视力,夜盲。多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训练:增加对比度—白手杖;超声眼镜;阅读缺口器;CCTV;学会使用眼球运动—停止—再运动—再停止。

2025/2/11122025/2/1112三、视野缺损的表现

2025/2/11132025/2/1113

2.中心暗点多见老年人,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训练:使用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2025/2/11142025/2/11143.偏盲(视觉传导通路障碍)2025/2/11152025/2/1115视路: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枕叶(视觉中枢)2025/2/11162025/2/1116平面装置---偏盲镜2025/2/1117四、低视力学术语1.视觉障碍(handicap)功能概念

因损伤所致患者的能力下降而判断的后果2.视觉紊乱(disorder)眼科概念

因疾病或外伤损害视觉器官或视路的影响3.视觉损伤(impairment)医学概念

因疾病所致功能下降导致的可测量的后果4.视觉残疾(disability)社会概念因损伤所致患者的社会能力下降而判断的后果2025/2/1118

五、视力残疾流行病学WHO2010年公布的数字,以日常生活视力为基准评估全球视力损害人数为2.85亿,占全球人口的4.2%;我国约7550多万,占全球视力损害人口的26.3%,视残患病率为5.54%;全球视力损害的主要病因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约占构成比的42%。

2025/2/11192025/2/11191.全球视力残疾病因(2010)

(1)未矫正的屈光不正(42%)

(2)白内障

(33%)

(3)青光眼(2%)

(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

2025/2/11202025/2/11202.中国视力残疾流行病学现状

第一次全国视残流调(1987)(1)白内障(46.1%)

(2)角膜病(11.4%)

(3)沙眼(10.1%)

(4)屈光不正/弱视(9.7%)第二次全国视残流调(2006)

(1)白内障

(46.9%)

(2)视网膜色素膜病变(12.6%)

(3)角膜病(8.5%)

(4)屈光不正、弱视(6.4%).

.

2025/2/11212025/2/1121(1)主要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A、先天性白内障或术后无晶体(18.18%)(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B、先天性白内障或术后无晶体(15.29%)(不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C、先天性眼球震颤(15.25%)(2)屈光不正、弱视(12.81%)(3)视神经萎缩(5.1%)(4)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4.7%)3.全球儿童低视力病因2025/2/1122.第一次1987年天津盲校病因以先天白内障伴先天异常为主①眼球震颤②组织缺损③小眼球④高度近视第二次2017年天津视障学校学生病因调研(见下表)4.天津儿童视残病因(以视障学校为例)2025/2/1123结论:无论是全球还是天津,其主要病因均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24病因

人数构成比(%)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小眼球/小角膜)1620.78先天性白内障1418.18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15.58视神经萎缩1012.99青光眼45.19白化病45.19视网膜色素变性33.90Leber视神经病变22.60牵牛花综合征22.60Leber先天性黑蒙22.60其他

810.38合计77100

2017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学生视残病因分布25

2017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学生视残病因分布5.儿童、成人及老年低视力主要病因

比较(2006年我国流调资料)分组儿童成人老年人主要病因遗传、先天异常/发育异常视网膜葡萄膜病变白内障弱视白内障视网膜葡萄膜炎屈光不正屈光不正角膜病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屈光不正.

.

.

近视、弱视、低视力都以视力低下为特点,但有本质区别。六、近视、弱视、低视力的区别近视弱视低视力2025/2/1127*区别之一:定义调节静止时,平行光聚焦在视网膜前,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裸眼远视力一般<1.0。一种单眼/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视力低于相应的年龄视力。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6~0.8;中度:0.2~0.5;重度:≤0.1。双眼视功能减退到一定程度,且不能用常规屈光矫正或手术、药物等来提高视力。0.05≤好眼矫正视力<0.3。近视:弱视:低视力:2025/2/1128区别之二:主要临床表现远视力差,眯眼看远物,视物疲劳,出现飞蚊症,病理近视、暗适应异常--夜盲现象,ERG呈低常性,b波下降,潜时延长。单眼或双眼,主要是中心视力缺陷,拥挤现象,斜视,立体盲,P-VEP、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属于视力残疾,如不借助于特殊手段,很难胜任正常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近视:弱视:低视力:2025/2/1129区别之三:主要病因除眼轴增长外,还有遗传、人种、环境、照明、营养等因素。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小儿早期异常视觉刺激,如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等。可以是各种眼病,先天性/遗传性,外伤,屈光不正等。近视:弱视:低视力:2025/2/1130区别之四:主要危害如不及时配戴合适眼镜,上述病因不能及时治疗,会加深近视的发展,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致盲。弱视:

功能性单眼立体盲,终生职业限制。对儿童失去早期受教育机会,不能平等参与社会;对成人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造成心理障碍(恐惧),属于社会福利问题。近视:低视力:2025/2/1131区别之五:主要治疗手段戴矫正眼镜,改善照明,纠正不良饮食、卫生习惯,杜绝近亲结婚史等。可治愈,相对简便,经济,但要早期干预,去除引起弱视的各种干扰因素,充分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法、后压抑法及手术治疗等。借助于助视器进行康复训练获得康复视力,助视器视力。近视:弱视:低视力:2025/2/1132区别之六:其它

如年龄及人群的分布屈光测定特点配光学眼镜原则可逆性

近视的发生、发展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通过常规光学矫正可达正常视力对于学龄前弱视儿童,视其病因不同可以通过矫治训练,恢复正常视力对于低视力患者,则考虑更多地发掘和利用其残余视力的视觉功能2025/2/1133全球根治可避免盲的行动

①白内障②河盲③沙眼④儿童盲目标“加强和加速现有的防盲活动,以便在2020年根治可避免盲”七、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⑤低视力/屈光不正1999年在北京举办的全球眼科大会通过2020年根治五种可避免盲眼病的行动。1.可避免盲眼病

可避免盲是指通过及时应用现有的足够知识和恰当的措施、手段,有些致盲性眼病就能得到预防和控制,甚至能通过成功的治疗而恢复有用的视力(不属于视力残疾),回归社会。

如“视觉2020”所列举的五种眼病属于可避免盲的常见眼病。①白内障

视力损害主要病因患病率、发病率两千万四千万“十二五”起已列入常规治疗工作手术治疗②沙眼最古老的传染性眼病(即将消亡)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发症(角膜瘢痕)SAFE战略(即手术、抗菌素、面部/手

清洁及改善居住环境)WHO关注、经济支持(2020INSight)③河盲(盘尾丝虫病)黑蝇传播主要发生于西非等国家杀虫剂/抗生素屠呦呦(青蒿素)、英国的切贝尔和日本的大树智(阿维菌素)④儿童盲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存活年数多,致残年数长家庭和社会负担重接种疫苗/手术治疗先白的时机一.根据“视觉2020”设想为屈光不正服务,WHO提出

“重要的有意义的屈光不正”这一概念:1.儿童优先:儿童双眼视力低于4.7(0.5)[20/40,0.3logMAR],属于重要的具有意义的屈光不正,应予以矫正。⑤低视力/屈光不正

2.成人三个优先:高度优先矫正,即双眼矫正视力低于4.0(0.1)[20/200,1.0log单位]中度优先矫正,即双眼矫正视力低于4.5(0.3)[20/63,0.5log单位]低度优先矫正,即双眼矫正视力低于4.8~4.9(0.6~0.8)[20/32~20/25,0.1~0.2log单位]2.不可避免盲眼病

不可避免盲眼病是指应用现有的知识和治疗手段,还不能够预防和治疗的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WHO资料,80%盲目是可避免的,另外20%虽属于不可避免盲眼病,但可通过助视器康复手段获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视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基因测序读懂“生命密码”,编写“生命密码”,是再造生命的巨大飞跃。干细胞的研究已到了厚积薄发的前夜,只需时间来证实,5年,10年……必有大成。“心脏病,黄斑变性”的治疗都会有极大的改善。?!补充:视光学简介一、视光学概念眼视光学是兼具眼科临床科学和视光及眼屈光学相互交叉的科学,是由眼科医师、视光医师、验光/配镜技师共同组成的眼保健队伍。①ophthamologist眼科医师:具备临床眼科门诊的能力,处理判断非视光的临床相关问题,对专科眼病及时诊治,成为眼保健的“守门人”。②optometrist视光医师:具备相应的学术能力,形成医疗、教学、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在眼科医师和验光师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把眼科和验配有机结合起来,这将是我国视光的发展和奋斗方向。③optician验光/配镜技师:提供常规的验光配镜等初级保健视光服务。

二、我国近视现状:惊人的数字

高中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超过70%,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我国5岁以上的人口中近视和远视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高度近视总人口高达3000万(低视力的后备军)。若不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5岁以上的人口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