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评估讲解_第1页
常见症状评估讲解_第2页
常见症状评估讲解_第3页
常见症状评估讲解_第4页
常见症状评估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症状评估学习目标知识点1.了解症状的概念、发病机制。2.掌握各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评估要点。技能点1.熟练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全面的评估2.准确提出护理诊断症状(symptom)是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的病态改变。第一节发热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要点相关护理诊断

主要内容

案例评析思考与训练定义发热(fever)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体温中枢兴奋、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致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健康人体温相对恒定,一般为36℃~37℃。正常体温受昼夜、年龄、性别、运动及内外环境的影响稍有波动,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略有差异: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4℃;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临床多采用腋测法。

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infectivefever)(二)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fever)发病机制(一)致热原性发热(最常见)(二)非致热原性发热

体温中枢的调节功能障碍或体温中枢直接受损,引起中枢性高热;产热过多的疾病;散热减少的疾病。

临床表现(一)发热分度(二)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三)热型及意义

护理评估要点

(一)发热的特点(二)伴随症状:昏迷、寒战、(三)发热对病人的影响:营养与代谢形态的改变、认知与感知形态的改变(四)诊疗、治疗与护理经过相关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2.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液体摄入量不足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代谢率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4.口腔黏膜受损/有口腔黏膜受损的危险与发热所致口腔黏膜干燥有关。5.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一)感染性发热1.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2.导致发热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2.变态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5.皮肤散热减少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激活白细胞产生和释放

内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散热减少

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紧张性增高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产热大于散热产热和散热过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散热大于产热疲乏无力、皮肤苍白肌肉酸痛、无汗、畏寒或寒战,继而体温骤升或缓升多汗、皮肤潮湿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发热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根据体温上升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低热37.3℃-38℃

中等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热型

发热时绘制于体温单上的体温曲线类型。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continuedfever)

弛张热(remittentfever)

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

波状热(undulantfever)

回归热(recurrentfever)

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

特点:39℃~40℃以上,持续数日、数周,24h波动<1℃

临床意义:伤寒、大叶性肺炎9日期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3637383940体温(℃)41稽留热(continuedfever)特点:39℃以上,24h波动>2℃,但在正常水平以上临床意义:败血症、化脓性感染、风湿热、重症肺结核9日期123456781011121337383940体温(℃)41弛张热(remittentfever)9日期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3637383940体温(℃)19特点: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或数天,高热与无热交替反复发生临床意义: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9日期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36373839体温(℃)19402021232224252627

特点:渐升达39℃

以上,持续数日;渐降至正常水平,反复发生临床意义:布鲁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波状热(undulantfever)9日期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3536373839体温(℃)19404120212322特点: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日,骤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骤升,规律性交替出现临床意义:回归热、霍奇金病回归热(recurrentfever)9日期1234567810111213141516173637383940体温(℃)特点:无规律临床意义: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癌性发热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

(二)发热的程度、临床经过及热型1.发热的程度怎么样?2.发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起病时的情况怎样?持续多长时间了?3.发热是间歇的还是持续的?有什么规律?(五)诊疗及护理经过1.已接受过哪些诊断性的检查及其结果怎样?2.用过哪些药物?药物的名称?剂量?效果如何?有无不良反应?3.采取过哪些降温措施?效果怎么样?案例评析案例: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2天,抽搐1小时入院。患儿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寒战、高热、咳嗽,家长没有重视,入院前1小时出现抽搐。T40.5℃,P128次/分,R30次/分,咽部明显充血,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使用降温药物后,出汗,体温降至37.5℃。2天来,食欲不振,精神差。案例评析问题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